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 第23章 悸动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第23章 悸动

作者:其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2 23:42:57 来源:文学城

沈延青一路狂奔,到书房时,发现门口多了几辆马车。

这几辆马车到了,那就证明他来的不算早了。

沈延青将篮子放到脚边,拿起书就开始温习昨夜背的《大学》篇目。现在目标明确,一寸光阴一寸金,他断不会再发呆磨洋工。

沈延青将书翻过去,闭上眼睛轻声背诵,不知不觉周围安静下来,睁开眼,赖秀才已经进来了。

今日依旧是默写《孟子》中的篇目,沈延青这回默写时一笔一画,小心翼翼,再不敢随意挥墨。

拿来吧你,卷面分!

沈延青屏住呼□□雕细琢,直到赖秀才提醒时间差不多了他才刚刚写完。

他暗自思忖,像王羲之那样的天赋型选手,洗笔的水都能染黑一方清池,那他每日练字的量根本就是洒洒水。

量变产生质变,他得增加练字的时间。

练字是投入产出比较高的投资,就算没什么天赋,只要肯花时间精力,就能看到进步,沈延青相信,只要自己持之以恒,他的字在一年半后的县试考场上绝对会大有长进。

正当赖秀才收默写时,看门的仆人疾步进来通报,说是刘举人有急事上门。

赖秀才忙让仆人将人请进来。

“赖兄,你怎的还和孩子们窝在这里,赶紧随我去金凤寺。”

赖秀才问何事让他这般急躁。

刘举人急得将山羊胡子吹成了两半,抓住赖秀才的手道:“半载前陆家那位老尚书相公致仕归乡,为了躲避上门的宾客,在咱们南阳省大开讲会,传授经典,今日午后陆相公在金凤寺讲经,前日教谕没派人给你传信吗?”

赖秀才闻言大惊,让学生们赶紧收拾书袋,随他出城去金凤寺听大儒讲经。

“你呀你呀,成天围着这些毛孩子转,也不去县学探探消息。”刘举人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这个同年一根筋,若他出门前没有想到这一茬,只怕后几日这呆子肠子都要悔青。

赖秀才一边吩咐仆人去拿自己的松绿绸褂,一边对学生们说:“听智者一席话胜过我讲一车书,孩子们,笔墨纸张要带齐,到了金凤寺切勿多言,静心听各位大儒前辈讲经辩论即可。”

学生们连忙点头,赖秀才忙交代书斋外的各家小厮书童,让他们日暮时分去城外金凤寺接人,中间万不可进寺打扰。

师娘本还担心孩子们中午会饿肚子,经刘举人解释,得知金凤寺会给听讲的儒生提供茶汤素食,这才放下心来。

沈延青收拾好笔墨纸张,又把篮子里的五个包子和水煮蛋包了起来,装到了书包里。

昨日出门前穗穗问他想吃什么馅儿的包子,他随口说了句豆角酱肉的,今天穗穗就给他做了,早上在路上吃了一个,味道好极了。

待众人收拾好东西,赖秀才就带着学生们浩浩荡荡地出门了。

走了大半个时辰,众人终于到了金凤寺,如今寺前不说人满为患,也颇多人烟。

寺前种了一片梧桐,如今中秋已过,满地金黄,与寺庙的红墙碧瓦相得益彰。学生们日日上学,下学后城门也快关了,少有机会出城,一时见到如画山景,忍不住多欣赏几眼。

待进了寺门就有一个小沙弥前来引路,他们跟着小沙弥进了一处宽阔佛堂,地上摆满了蒲团,蒲团上已坐了许多人,既有发须斑白的老者,也有身量稍小的幼童,这些人都是平康县的读书人。就像现代的学者教授,他们如果开讲座,台下坐的也都是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和学生,再不济也是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人。

赖秀才年高且有秀才功名,自然被安排到了前面,像沈延青这类未及弱冠的少年自然被安排坐在了后面。

刚坐下,还没交头接耳几句寺里的沙弥便提着茶桶和食盒来了,给每人发了一碗清茶和一个素饼。

同行的少爷们走了路,本就饥肠辘辘,结果就吃这,难免脸色难看。虽然心里埋怨斋饭差,但他们是来求学听讲的,不是来吃斋饭的,所以也没人出声。

沈延青从包里飞快掏出包子,三两口吃了,再把寺里给的素饼吃了,肚子便九分饱了。

邹元凡坐在沈延青前面,他闻着肉香,没出息地咽了口唾沫,大堂内除了咀嚼声和低微交谈声,没人大声喧哗,故邹小少爷也只回过头恨恨瞪了沈延青两眼。

吃过简餐,沈延青见赖秀才刘举人以及一些生员出了佛堂。

“看来先生是去拜会陆老相公了,咱们还要等多久啊,无趣至极。”秦霄单手反撑在地上,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沈延青长眉一挑,揶揄道:“怎么,今日没和三公子吃饭就无趣了?”

秦霄长嘘一口气:“那倒不是,只是自觉学识浅薄,怕等会儿听不懂,白耗费了光阴,倒不如回去温书。”

沈延青自信一笑:“不过讲经而已,有什么听不懂的。”

突然一阵狂风掠过,将屋内帘帐吹得张牙舞爪。沈延青被风吹得打了一个寒颤,朝窗外望去,云色暝暝,电闪雷现,刚才活泼的山雀也不再啼叫,满世界只能听见林叶飒飒之声和门窗翻动之声。

秦霄扭头看了一眼,轻吟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你还有心情吟诗!”沈延青眉头紧皱,语气也有些急,“等会儿雨下大了咱们怎么回城啊。”

旁边一位少爷同学宽慰道:“沈兄莫忧心,家里会派车来接咱们的...那什么,我的意思是你不必担心回城的问题,我们都可以送你回家。”

沈延青闻言一顿,对了哦,他的同学都是富家少爷,他可以搭个顺风车。

他这会总算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杞人忧天。

小沙弥又提着茶桶来添了一回热茶,门外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这时赖秀才等人簇拥着一个老者走进佛堂。

天色晦暗,小沙弥们点燃了灯烛,室内顿时明亮起来。

因为距离有些远,沈延青并看不清老者的面容,只能听见老者威严沉稳的声音。

众人先起身给陆老相公见了礼,然后坐下听讲。

沈延青越听眉头皱得越紧,不是太难听不懂,而是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仿佛在听天书。

他斜眼看了下秦霄,那墨盒都快蘸干了,笔尖都要写开叉看,还敢说自己学识浅薄听不懂!

沈延青无语地撇了撇嘴,心道秦霄果然是个绿茶男,秦是他的姓,装是他的命!

沈延青坐直身子,见坐在前面的邹元凡也听得十分认真,那小笔记做得一丝不苟。

他又左右张望了一圈,行吧,就他一个人不知道陆老相公在讲什么。

沈延青攥紧了拳头,闭上了眼睛,打算养会儿神,反正听不懂,焦虑也没用。

接着有两个生员起身提问,陆老相公依次解答了,然后陆老相公让在座的小学生提问,将他们平日不懂的经学篇目提出来,让在场的儒生一起解惑。

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站了起来,提了《春秋》里的一篇,沈延青心想他们都在讲五经了,他四书都还没弄清楚。

他越想越气,觉得不能浪费白白浪费这个时间,他便又坐直了身子,将邹元凡记的笔记一字不落的抄了下来。

他现在听不懂是因为他没有基础,等他熟读了四书五经,再看今日之笔记,绝对会有收获。

而且抄一遍笔记他也能回去找到相应的篇目,可以对四书五经里的难点有所把握。

窗外雨霖霖,直到讲会结束雨都没有停歇的意思。

大部分人是坐车马来的,自然坐车马返程,赖秀才和学生们也有家人来接。

言家的车马到得最早,秦霄见车来了对沈延青笑道:“岸筠兄,还请与我同车返程。”

沈延青拱了拱手,心道这兄弟虽茶,但也是真靠谱。

秦霄先上去,沈延青后脚跟上车就见言瑞坐在车里,正给秦霄擦发上的雨珠。

“沈兄,巾帕在你右手边的格子里,你自己拿了擦擦。”言瑞直看着秦霄,手上忙个不停,连头都没往沈延青那边偏一下。

秦霄抓住颊边的小手,满眼温柔怜惜:“这么大的雨,让王叔他们来就行,何苦自己受这雨路颠簸。”

“担心你嘛~”言瑞撒娇笑道。

“符真,我也担心你啊。”说着秦霄摸上了自家夫郎的小脸蛋。

沈延青见两人旁若无人地打情骂俏,酸得眼皮直跳,“行啦逐星,少得了便宜还卖乖,三公子若真不来接你,你又得丧着个脸。”

言瑞听了笑得扑到了秦霄肩上。

秦霄将自己的小夫郎抱紧,不甘示弱道:“岸筠兄,你家夫郎怎的没来接你,是他觉得雨太大了么?”

这死绿茶!沈延青对秦霄的滤镜碎了一地,以前那个温文尔雅的公子形象荡然无存。

“哎呀!”言瑞捶了秦霄胸口一下,“你们突然出城听讲,穗儿在家里哪里知晓,你少浑说,没个读书人的样子。”

沈延青忙附和一句,他家穗穗乖乖在家里等他呢。

三人说笑几句便闭目养神,沈延青眯眼打了个哈欠,见秦霄将言瑞紧紧抱在怀里,心里急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进城后沈延青请言瑞让马车转个弯,他想先去书房拿书和竹篮,言瑞闻言让车夫转了个方向。

大雨滂沱,路上早没了行人,只剩车马和溅起的泥浆。

言瑞掀开帘子看到了没,却见书房门口站着个人,撑着一把小伞,手里还抱着一把伞。

言瑞倒吸一口凉气,揉了揉眼睛后又看了一眼,扭头朝车内急道:“沈兄,你快看看书房门口是不是你家穗儿!”

沈延青闻言大惊,忙掀开旁边的车帘。

那人的眼睛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水灵的杏子眼,除了穗穗,还能是谁!

“穗穗——”沈延青大喊一声。

云穗听到自己的名字,顺声寻去,见车上是沈延青,又惊又喜,踩着泥浆朝马车奔去。

沈延青看着脸上满是笑意的人朝自己奔来,像一支被雨水打湿的水莲花,又坚毅又温柔,他的心脏怦然一动。

渐渐的,心跳得越来越快,他再听不见飒飒雨声,只能听见自己左胸口的悸动。

一明一暗的箭头在两人的互相“勾引”下渐渐变成双箭头了,而且肉眼可见的越来越粗鸟[奶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悸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