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 第18章 心定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第18章 心定

作者:其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2 23:42:57 来源:文学城

歇了个午觉起来,沈延青觉得神清气爽,难得今日不用去学堂,他打算去书坊把琴谱买回来,至于去不去群芳楼做琴师,他有了新的打算。

“咚咚咚”,门外传来敲门声。

沈延青见云穗揉着眼睛爬起来,轻轻将他按了下去,“再睡会儿,我去开门。”

上午登门拜访的客人多,娘和大舅要招待客人,他回来得又晚,小孩既要端茶倒水,还要上街买待客的茶点,里里外外劳碌了大半日,不曾歇息一刻,他都看在眼里。

沈延青快步去了门口,还没抬起门闩,却先听到一阵牛哞,打开门一看是李老爷。

李老爷见恩公来了,笑眯了眼,忙让伙计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

吴秀林穿戴好出来,见李老爷送了这么多东西,连连拒绝。

“这都是家里的东西,不值几个钱,带些来给恩公和您尝个鲜。”

吴秀林见那小山似的米袋,暗暗盘算价格,思忖片刻后收下了。一车新米满破也就几两银子,这份礼儿子还是受得起。

米还没搬完,又有一辆木板车推进了安乐巷。

车上放着两条火腿,三筐腊肉条,还有两筐橘子和两筐梨。

李老爷见恩公母亲面露难色,忙道:“这些腊货是我家铺子的存货,果子是家中果树结的,一文钱都没花,您宽心收下。”

沈延青见东西实在多,正欲张口,李老爷却抢在前面说道:“恩公,您救小女一命,鄙人感激不尽,您不同流俗,鄙自不敢再拿铜臭玷污您,这些腊货米果还请您收下,否则鄙日夜难安。”

沈延青心道他也不是不想收礼金,只是你给的太多了。

最终,沈延青收下了李老爷的谢礼。

不顾李老爷再三推辞,吴秀林硬给他泡了新茶,三人闲谈片刻,李老爷便起身告辞,说得在天黑前赶回绿水村。

沈延青正好要出门买琴谱,顺道送李老爷一程。

吴秀林本来打算和云穗一起挂这些腊肉火腿,但从门缝里见他睡得正熟,便轻轻将门合上了。

刚才搬东西声响大,饶是这样都没被吵醒,可见这孩子累坏了,吴秀林越想越心疼她家小夫郎,便从腊肉筐里选了一块最大的腊排骨,打算今晚炖了给云穗补补身子。

送完李老爷出城,沈延青见天色尚早,便打算在去群芳楼之前把需要的东西购置齐备。

这几日他算是看明白了,在大周只有官吏或者是官吏亲属才能有尊严地活着。

他得读书,他得做官,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五十少进士,他现在不过十五岁,年轻得很。

退一万步,他一辈子考不上进士,至少考个秀才,有功名傍身他就不用去服徭役,还能免税,可以见官不拜。

只是一个秀才便有这么多特权,沈延青坚定了科举入仕的想法。

童子试三年两试,今年八月才结束院试,明年歇一年,后年才有童子试。

童子试有县试、府试两场,需得两场都考过了才算成为一名童生,成了童生才有资格考秀才。

县试在二月,府试在四月。距离后年二月满打满算也只有一年半。

一年半,说起来时间还很充裕,实际上很紧迫。

世人都说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年,这十年不是进京赶考,高中状元,而是一个孩子从大字不识到能参加县试,后面的乡试和会试,不是苦读十年就保证一定能考上的。

明确了努力方向后,沈延青看着喧闹的街市,释然一笑。

人各有命,老天爷让他借尸还魂,还成了一个秀才的儿子,这便是天意。

这科举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他最擅长的不就是过独木桥吗?

从万中挑一的男团选秀中脱颖而出,科举何尝不是统治阶层精心策划的一场选秀呢?

沈延青想得明白,揣着银元宝到了银店。

“秀才公,您慢走。”

只见小二点头哈腰地送一个青衫男人出门。

沈延青看着男人身上的生员服饰,目送男人走远。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秀才不是戏文中无用的书生,相反,秀才很有用。像地方乡野的争执,但凡要与官府打交道,都需要生员出面。平日婚丧嫁娶,过年过节,稍微讲究的人家都要请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红纸和记银钱,就考润笔这一项便能混个温饱。

一步一步来,先考上秀才再说,沈延青默默在心里定下短期目标。

五两重的银元宝换了五千六百文钱,沈延青见义勇为的事经过一个上午早传遍了平康县,银店老板见他手里拿的钱多,走在路上过于招摇,于是送了他一个针脚细密的挎包,包里面还夹层,只要包不离身,钱就不会丢。

他背着包去了东街的书坊,他打算买琴谱和书。原身的书上有很多批注,但那都是原身的,他得通过学习有自己的见解。

书坊的伙计一听是琴谱,立马想起来了,拿梯子去取琴谱了。

沈延青在书架间转悠,先寻了一本《论语注疏》,又拿了一本《大学章句详解》。

伙计捧着琴谱走来,见沈延青手里多了两本书,笑得嘴巴裂到了耳后根。

三本书花了沈延青近两千文,他没想到这书竟这样贵。

怪不得寒门难出贵子,一本书就能让寒门捉襟见肘,更不要提其他的杂费了。

沈延青说还有事,想把书放在柜上,等办完事再来取。

一下买三本书的人可是大客人,书坊掌柜哪有不答应的。

沈延青一身轻松地去了群芳楼。

第二次踏进兰麝喷香的销金窟,不过短短几日,他的心境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次他不是来谈工作薪酬,而是辞掉谈好的offer。

一心难二用,既然已经决定读书,那便不能玩票,再者现在家里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暂时不需要他赚钱糊口。

老鸨听罢叹了口气,道:“郎君志存高远,奴家也不会强求,只是......”

“只是什么?”

老鸨道:“郎君可否将你谱的曲子卖给奴家?”

沈延青长眉一挑,对啊,他可以不登台,只做幕后啊!

虽然现在不需要赚钱糊口,但谁会嫌钱多?

沈延青开始展现自己炉火纯青的演技,说自己这曲子乃是神仙在梦中点化才谱出来的,不想玷污仙人恩情。

老鸨哪里不知道沈延青的意思,沈延青也知道老鸨知道他的意思。

两人口舌争夺两回,最后一锤定音,一首曲子十五两。

“郎君,后日您把谱子带来,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沈延青笑着拱了拱手,连声应了。

这年头的读书人可不是读死书,君子六艺都得涉猎,否则就会被说是书呆子。

原身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书房里的同学欺负。

沈延青买琴谱是为了给自己打造新人设,没想到还能趁机赚一波银子。

想到后天就能有十五两银子入账,沈延青走在土路上像踏在云端。

暮色四合,街边的摊贩准备收摊回家,沈延青左手抱着三本书,归心似箭。

走到街口听到一个老翁在叫卖鱼虾,沈延青停下了脚步。

那些虾在水里活蹦乱跳,沈延青想到云穗前几日又去河里给自己捞虾,没有多想便把那一篓虾买了。

走到家门口,还未推开门扇,一股浓郁醇厚的香气便从门缝争先恐后地钻进了沈延青的鼻腔,他闻着香味,没出息地咽了口唾沫。

吴秀林今天炖了腊排骨汤,咸香的排骨搭配清甜的莲藕,慢慢熬煮了近两个时辰,闻一闻味儿都能垂涎三尺。

“儿呐,你怎的还买虾了?”吴秀林搓着腰间围裙问道。

“路过看见就买了。”沈延青提起篓子晃了晃,“娘,这一篓虾也不过二十文,如今深秋水寒,莫让穗穗去河里摸虾了。”

吴秀林嘴角噙笑,原来儿子是心疼了。

“你给娘说这些做甚?你自己跟穗儿说去。”吴秀林肘了下不开窍的傻儿子。

沈延青笑着应了,四处张望一番,却没看到云穗,“娘,穗穗呢?”

“哦,他去你三姨和大舅家送腊肉去了。”

沈延青点了点头,将虾篓子送进了厨房,路过仓房,见梁上挂满了腊肉,密密麻麻的,若有不知情的客人进来瞧见了,肯定觉得他家特别有实力。

过了两刻钟,云穗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篮子红枣,说是张家祖母给的,让他带回来给沈延青煮红枣汤喝。

晚饭除了腊排骨汤,还有一盘白灼虾和一盘炒白菜。

腊排骨汤油大,吴秀林还给白灼虾调了一碟子姜丝醋用来解腻。

但凡家里做肉汤,沈延青必会吃两碗汤泡饭,今晚也不例外,何况今日还有虾肉作配。

原生态无污染的河虾只用白水简单一煮,吃进嘴里只有清甜香味,没有半分河腥臭气,沈延青又默默给自己添了半碗饭。

沈延青一边吃一边给云穗夹菜,他问过云穗为什么不夹菜吃,当他知道原因时,除了心疼还是心疼。

因为看后娘眼色而不敢夹菜吃,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就算到了新家也会习惯性地忘记夹菜。

不习惯就不习惯吧,他给穗穗夹就行了。

沈延青看着飘着一层油花的排骨汤,想了想,还是用勺子荡开了上面的油,然后舀了满满一碗汤放到云穗手边。

嗯,小孩吃油腻了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