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 第11章 胥吏

九漏鱼科举养夫郎 第11章 胥吏

作者:其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9 01:05:46 来源:文学城

沈延青接过王婶儿送来的盐水花生,心道这就是害原身一命呜呼的罪魁祸首。

道过谢,沈云两人进了屋。

“穗穗,你看这是什么。”沈延青掀开竹篮上的布。

云穗眼前一亮,欣喜地拿起一个橘子,“昨日才买,怎的今日又买?”

沈延青道:“昨日买的娘要拿去送礼,这不今日下学路过,顺手再买些。”

云穗笑眯眯地点了下头,提着篮子就要去厨房。

“诶——”沈延青拦下云穗,“先放咱们屋里,等过了节再让娘瞧见,不然又没的吃了。”

云穗抿嘴忍下笑意,把橘子拿出来放到了书架沿上,鲜亮的橘色将沉闷的榉木架衬得多了几分生气。

闲话两句后云穗问沈延青想不想吃月饼,正好他要给王婶儿蒸回礼。

吴秀林出门前吩咐过云穗,说若有人上门送节礼要送一碟月饼作回礼。

“你给王婶儿蒸些月饼就好,不用管我。”沈延青昨日听见吴秀林说今日要做甜豆馅儿的月饼,他不爱吃甜,就别浪费粮食了。

云穗绞着衣摆,犹豫要不要说自己为他准备了咸口月饼。

“穗穗,你要蒸饼,柴够吗?正好我今日回来得早,我来劈柴。”

“不用不用!”云穗连连摆手,“柴我劈好了,你赶紧温书吧。”

沈延青走到厨房门口往里瞧了一眼,灶膛后面整整齐齐码着劈好的木柴,“那我进屋了,辛苦你了。”

说罢,沈延青快步回了卧房。

他得赶紧把曲子的简谱写出来,然后明天到外面去找现在的乐谱,再进行二次创作。

面团已经发好了,云穗麻利地包了十来个豆馅月饼,往门外望了一眼,把早就包好的两个梅干菜鲜肉月饼放到了笼屉中央,外面一圈围着豆馅月饼。正好锅里滚着水,他又去堂屋拿了茶壶,沏了一壶茉莉。

沈延青正在写简谱,一杯飘着袅袅热气的茉莉花茶出现在了桌边,待他抬头只捕捉到了云穗匆匆离去的背影。

写完十首曲子,沈延青伸了个懒腰。

现在没有网络,也没有其他娱乐方式,忙了一大通还没到黄昏,沈延青到院子里活动筋骨,见大水缸空了一半便提桶打水,权当做有氧运动了。

打了两桶水,令人垂涎三尺的香气从厨房飘出。

沈延青的中饭消化得差不多了,不禁咽了口唾沫。

云穗端了一盘热腾腾的月饼去了王婶儿家,王婶儿吃了一块赞不绝口,他回来时嘴角扬得高高的。

沈延青见他笑得眉眼弯似月,活像只吃了小鱼干的猫儿,心里痒痒的,想要逗弄**一番,不过想到小孩是个老实孩子,也就歇了心思。

“岸筠,你...你先尝尝月饼,刚蒸出来的,我来打水。”

沈延青笑道:“还差两桶缸就满了,你先吃吧,我马上来。”

云穗守在旁边,见沈延青打了水,这才进屋把笼屉里的月饼端出来。

沈延青只打算吃一个应景,刚拿了一个咬了一口,一股咸香直冲天灵盖。

“好吃吗?”

沈延青见小孩一脸紧张,用脚指头想这咸口月饼是小孩特意为他做的。

“很好吃。”接着,沈延青用行动表达赞美,大口嚼吃穗穗牌月饼。

云穗见到了想象中的满足神情,心里比山林里的野蜂蜜还要甜。

暮色四合,吴秀林终于归家了,手里还提着一溜鲜红的猪肝。

她堂姐吴秀萍嫁的是屠户,这节前最是忙碌,她姐实在忙不过来,这才喊了她去肉铺后头忙着刮猪毛、做猪血糕。

“穗儿,今晚给你熘个肝尖补补血,要多吃几块啊。”云穗瘦弱,脸色苍白,吴秀林瞧着就觉得可怜,所以近来爱买些猪肝猪心来做菜煮汤,好给他补补气血。

云穗不好意思地点了下头,跟着婆母进了厨房,好给她打下手。

一家三口吃过饭,还吃了月饼,肚子吃得鼓鼓的。

吴秀林觉得那梅干菜鲜肉月饼实在好吃,便让云穗再调些馅料,明早蒸了添到赖秀才的节礼里去。

次日,一家三口都起了个大早。

今日过中秋,豆腐就可以少做些,忙了一阵,吴秀林就让云穗独当一面,她带着沈延青去赖家书房送礼去了。

此时晨光熹微,沈延青以为他们是最早一批登门送礼的人,没想到书房门口挤满了车轿人口。

娘俩进门等了半刻钟,小童才领两人去见赖秀才。

送完礼出来,沈延青手里也多了一盒月饼。

礼尚往来,这便是人情。

沈延青借口去书坊看看有没有新书,让母亲先行回家。

吴秀林让他看好了让掌柜留着,明日拿了钱下学去买。

嘱咐完儿子,她便提着月饼家去了,今天中午吃栗子老鸭汤,她得赶紧回家宰鸭。

沈延青调研的这些时日,把平康县摸得清清楚楚,轻车熟路地走到东街的一家书坊,让伙计给他找琵琶谱。

伙计神速,眨眼功夫就找了来,他翻开看了一眼,虽然知道古今乐谱有异,但亲眼见到又是另一番心情。

音乐可以穿越国境线,也可以穿越时空,沈延青仔细看了一页,觉得多花些时日也能将自己的歌转成现在使用的乐谱。

“小郎君,咱们这儿可不兴白看。”伙计幽幽说道。

沈延青回过神,“多少钱?”

“四百文。”

沈延青长眉一挑,没想到小小一本琴谱竟这样贵。他今天出门在袖里藏了五十文,没想到连半本琴谱读买不到。

伙计见他拿不出钱,嘴巴一憋,把琴谱抽了回来。

“请你帮我把这本琴谱留着,我现在回家取钱,晚点儿再来买。”

伙计闻言顿时露出了笑面孔。

出了书坊,沈延青不快不慢地腿儿着回家,今日是中秋佳节,街上游人如织,东街口还搭了台子,晚上要演嫦娥奔月和吴吴刚伐桂。

路过一家铺子,门口人满为患,多是大人带着孩子。

沈延青抬头看了眼招牌,原来是家糖铺。想起小孩吃甜糕时的笑靥,又想起小孩昨日特意为他做的梅干菜鲜肉月饼,他驻足排到了最后。

约莫等了一刻钟终于轮到沈延青了,他选了卖得最好的琥珀莲子糖,豪横地买了五十文钱的。

等他揣着糖包走到安乐巷口,却发现巷里乌泱泱的全是人。

他家位于巷中,好容易挤到家门口,看见母亲和小孩哀眉耷眼地站在门口,视线再往里挪,几个胥吏矗在巷尾一户人家门口。

官府来了人,肯定出了什么事。

“娘,穗穗!”沈延青扒住两人的臂膀,上下打量,“你们没事吧!”

两人摇了摇头,沈延青这才松了口气。

“二郎你可算回来了!”隔壁王婶儿凑了过来。

沈延青见云穗眼泪汪汪的,还是觉得家里出了事,忙问母亲发生了什么事。

王婶儿是个嘴快的,听沈延青问,便如竹筒倒豆子般一口气讲清了来龙去脉。

原来是巷口的一户人家昨夜遭了贼,今儿一早去衙门报了案,衙役便来了巷里,也不做任何调查就把安乐巷的其他人家指为了盗贼和窝赃户,要每户出一人先去县狱呆着,直到案件结束。

安乐巷住的都是商户,不说能吃山珍海味,使唤金奴银婢,但总归有些家私,他们都不想坐牢,便拿钱贿赂官员。

今日这一闹,每家出了二两银子。

沈延青一听勃然大怒,“还有王法吗,他们这是乱来!”

他每日看着母亲和小孩起早贪黑地泡豆子磨豆浆,辛苦一月最多能赚三四两银子,今日被这几个胥吏搜刮去二两,大半个月就白干了。

王婶儿脸色一变,嘘声道:“二郎,小声些。”

沈延青气得颅顶生烟,气势汹汹地往巷尾走,王婶儿和吴秀林见状一把拉住了他。

“儿啊,你这是做甚?”吴秀林皱眉问道。

“他们这是以权谋私,敲诈勒索,我要找他们理论,我要去衙门。”

王婶儿啧了一声,用袖子掩面低声道:“我的儿,别犯傻了,你还年轻哪里晓得这些弯绕。这叫洗贼赃,是衙役捞油水的手段,我们安乐巷的人家都是做买卖的生意人,家里无人做官,没有后台,你跟他们理论,他们把你拿到牢里去,不剥三层皮根本出不来,倒不如在外面把钱给了,只当破财消灾了。”

吴秀林紧紧攥着儿子的衣袖,生怕他冲动,“你王婶儿说得对,儿呐,你快进屋温书去。”

沈延青咬牙切齿,一动不动。

王婶儿看着沈延青,劝道:“二郎,听你娘的,认真读书考取功名是正经事,就算只有秀才功名在身,他们以后也不敢敲诈你家了。”

她知道这孤儿寡母生活辛苦,二两银子对他们母子很重要。

“哎,要是你爹还在,他们哪里敢向我要钱。”吴秀林抹了抹眼尾,长叹一声,“儿呐,娘不求你飞黄腾达,只要你能考中秀才,娘就知足了。”

沈延青深呼吸几口气,冷静了下来。

古往今来,无论律法规章如何制定,掌握了权力的人就是牛气得要命,哪怕权力是百姓赋予的。

在他们眼里老百姓如鱼肉,否则也不会有“鱼肉百姓”这个词。

一心从商的沈延青在顷刻间转变了心态。

嗷,宝宝们可以给我留点评论吗,俺不知道这篇写得咋样了,有一点点惶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胥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