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电梯打开,侍应生按住门边,里面的客人一前一后走出,行李推车跟在末尾。
方承先送傅俏到房间,帮忙把行李拿进去放在行李架上。
“你休息一下,等会儿就去换药。”
“好。”
待人离开,房门关上。她从行李包内翻出了一沓厚厚的试卷。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各科的试卷被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收集在一起,用棉线装订成了本厚厚的册子。用来分隔不同科目的隔页是对应科目的考试大纲,大纲的边页处还用用透明胶带粘了个小小条子,字迹清癯,写着科目名称,以便使用者快速翻找。
从试卷上的分数来看,“傅俏”的成绩着实不错。
虽然够不着国内顶尖的那么几所大学,但要上个一流的学校怕也不难。
她不仅没有任何课外辅导的机会,平日里还得给堂妹辅导功课,生活中那对“奇葩”叔婶更是在不停地拖后腿。
在这样的背景下,“傅俏”能有这样的成绩,可想而知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若真是就这么错过高考,傅俏都觉得对不起她这十数年寒窗苦读。
“你放心。我肯定让你的名字出现在国内顶尖大学的名册上,绝不会辜负你的。”
她在心里暗暗道。
正刚打算看两眼1991年的高考考纲,了解了解基本情况,房门忽然响了。
“来了。”
傅俏以为是方承来接她去医院,信手将试卷放在了桌上。
门一打开,屋外站着的却是刚才见过的大堂经理。身后跟着个推餐车的中年男子,颇为魁梧,气质严肃,比起说是服务员,她感觉这人更像是保安。
“你们…请问有什么事情吗?”
苏欣不着声色地往屋内探视了一圈,看到桌上试卷时眼瞳微缩,紧接着又从餐车上取出了一只小碟,笑着介绍道:“傅小姐,我们是来送糕点的。这是酒店时令的薄荷糕,味道不比黄天源的差呢。”
“谢谢。”
她伸手想要接过,对方却避开了。
“我给你送进去吧。”苏欣说着就想进屋。
傅俏向右一步,将人恰好挡得正着。
她身量高挑,微微俯视着来人,“不劳烦经理了。”
苏欣顿了顿,仍直挺挺地站在原地,丝毫没有退步的意思。
两人竟是相峙在了门口。
“怎么了?”
一道低沉磁性的声音轻飘飘传来。
傅俏抬眼望去,从廊道里的阴影走出的身影高大,不是方承还有谁?
他身旁也跟着几个身着制服的人,看起来像是警察,脸色都不是太好看。
苏欣也闻声回头,一见方承身边的警察们神情各异,她不禁表情一僵。
“汪警官…你怎么……”
一众警察中最年长的横了她一眼,黑着脸什么都没说,径直从她面前走过,直往电梯而去。
“诶?朱警官…你们……”
当其他警察也同样沉默着经过时,苏欣眼疾手快地抓住了一个,急忙开口问道。
朱晔侧身一闪,让她的动作扑了个空,还不等对方说完就打断道:“苏经理,麻烦下次报案前搞搞清楚可以吗?人俩是正经公民,证件齐全,理由充分,有什么不能入住的?你们这里是对外酒店,思想也开放点好不好,别一天到晚听风就是雨的。见到什么人都说不正经……”
他虽然是边说边走,中气十足的声音却清清楚楚地将每一个字送入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
苏欣登时闹了个大红脸,自觉面皮烫得都要烧起来了。
傅俏不明不白地看了出大戏,心里虽然有了猜测,可这些话并不适宜由一位“涉世未深”的少女口中道出,索性将疑惑的目光投向方承。
方承朝她微微一颔首,示意放心。
“苏经理。”
苏欣打了个激灵,应声回神,双手还紧紧捏着薄荷糕的碟子。
他睨了眼糕点,表面上是礼貌询问,言语间隐隐透出的却是“不容拒绝”的态度。
“您要不给我吧?我来拿进去。”
一众人如退潮般离去,楼中又恢复了幽静。
房间的大门仍敞着,方承站在门口,并没进去。
他状似不经意地将人上下打量了番,这才悄悄松了口气,把薄荷糕背到了身后。
“刚才吓到了?”
她摇摇头。
方承嘴角轻扬,说道:“那就行。至于这糕吧,我刚才尝了下。不好吃,咱们一会儿去黄天源买。”
“黄天源”的招牌一出,傅俏顿时了然。
他肯定也收到了糕点,否则一个初来乍到的“访客”,哪里去知道“黄天源”的名号。
看来这送糕点只是个敲开房门,打消戒心的借口。
“怎么了?为什么还有警察来?”她问道。
民众对公职权力是敏感的,当“警察”这种具象化的代表出现时,还涉及到了自己时,定然会有此一问。
即使傅俏已经从方才那一群人的交谈表现中隐隐猜出了原因,哪怕这个原因让她觉得离谱得有些没头脑。
酒店的人估计是把她和方承当作是“搞不正经男女关系”的了。
九十年代初,内地的社会风气依旧趋于保守,尤其是男女关系上。就拿她曾经听说过的来说,在普通的旅店宾馆,一对婚龄男女想要入住,必须得出示结婚证不可。
没想到涉外酒店居然也有这种“隐形规定”,瞧着方承应该是已经搞定了,只是不晓得他是怎么解决的?
“刚才那个朱警官是在说我们吗?”傅俏问道。
他踌躇着不知如何回答,脸上神情略有几分窘迫。
方承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在抬眼看到她后又刻意松开,敷衍道:“没什么。酒店的一些例行检查而已,你别担心。”
既然他不想说,自己也不好打破砂锅问到底。
“你收拾好了吗?”
话题被刻意岔开,“要是差不多了,咱们就去医院吧。”
说来凑巧,离苏州饭店最近的医院,居然是人民医院。
这也算是在1991年里,傅俏最熟悉的地方,没有之一。
幸运得是,这次故地重游,没有遇到什么故人,否则三言两语又牵扯出一大堆有得没得。
等从医院里出来时,暮色已至,入夜后的小城逐渐褪去了白日的燥热,擦黑的天空里洒下的月光若有似无。
她额前的洁白纱布在这个特殊的光线条件下反而格外显眼。
这次换药是重新挂号,医生看过伤口,说了两个结论。
好消息是感染已经得到了控制,伤口正朝着愈合的方向发展。但坏消息是,即便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再次缝合的时间还要至少再等两天。
而且根据医生的经验估计,留下疤痕是在所难免了。
对于这一点,她早有心理准备,听到消息时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地接受了这个诊断结果。
如果非要说上辈子傅俏除了成果和金钱外,还得到了什么,那只能是一种心态。
人最好不要因为改变不了的事情而过度焦虑,也不要为能承担的后果而提前焦虑。
反倒是方承好像有点儿不愿面对。
从听到医生说出诊断结果开始就皱着脸,直到现在出了门了,还是这副表情。
“别担心。”他忽然说道。
傅俏一怔,反应了会才想到这没头没脑的话指什么。
“我回军区医院或者总院去问,肯定有能消疤的办法的。”
“好啊。”
她不想驳了人家的一番心意,“不过我真的不是很在意,反正我自己又看不到,吓到得是别人。大不了,以后剪个刘海遮一遮呗。”
方承闻言哑然,定定看了她一会儿。
“你,你不能自暴自弃啊…”他不知道自己在心里想了些什么,“我知道你长这么漂亮,一定很珍惜自己的外貌…”
噗哧。
傅俏终于忍不住笑起来,促狭道:“方连长。这是你这么多天说得最让我高兴的一句话。”
方承一头雾水,“什么话?”
“谢谢你夸我好看啊!”她眨了眨眼睛。
麦色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他觉得耳根子都烫了起来,却扭过脸没好气道:“谁夸你了?”
“哦。”
傅俏瞟了他一眼,故意顿了顿,语气失落道:“原来是骗我,哄我开心的。算了!本来也是丑八怪,有了这道疤也再差不到哪里去了!哎……”
方承果然转过头来,见她将整张脸埋在巴掌里,肩头一耸一耸的,急急解释:“没有。我不是骗你,你怎么会是丑八怪呢?你,你别哭啊!我错了,我…”
“哈哈哈哈哈!”
少女清脆的笑声骤然响起,如银铃相击,回荡在晚风里。
焦急的神色霎时僵在脸上,方承见小姑娘笑得前仰后合,不禁恼道:“你耍我?”
“开个玩笑而已嘛。”
傅俏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好声好气道:“人的外貌是美是丑,都是由看得人决定的。情人眼里能出西施,仇人眼里就都是东施了。喜欢我的人不会因为一道疤就觉得我丑陋,讨厌我的人更不会因为少了这道疤就觉得我美丽,所以我真的没有那么在意外表。”
方承明白,她是在刻意开解自己。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他不由得生出些懊恼,并不是对她,而是对自己。和眼前人的心智成熟水平相比,似乎他才是那个年幼的,需要人时时刻刻照拂包容的。
心头的酸涩在此刻霍然浓缩,甚至烧灼出了尖锐的痛感。
她还不到十八岁。
一个人到底要经历过多少困难委屈,才能磨练到现在这样?
“喂?”
傅俏见他垂着头久久不语,还以为真给这位“大少爷”气着了,“你,你不至于吧?一个玩笑嘛……”
“没什么。”
方承快速整理了下情绪,面上又恢复到了常色,抬起手腕看了眼表。
“快六点了。有没有想吃的?我请客,咱俩好好搓一顿。”
“啊?”
这人思维跳跃也是够快的。
傅俏道:“当然你请客了!我请客的话,咱俩吃碗阳春面都不能放葱花。”
方承又被她一句话给逗得笑了起来。
她略一思忖,竟还真有。在“傅俏”的记忆里,那是和妈妈第一次在外面吃饭,也是分别前最后一顿饭。
“大园里。不过我先说了,那地方不便宜,你带够钱了吗?”
方承听到这话,眉头又是一蹙,说道:“小傅同志,你未免有点儿小瞧人了啊?今晚就敞开了吃,我不信一顿饭能把我吃穷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闹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