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酒精浓度鉴别指南 > 第29章 逃亡!魔女和杀手(三)

酒精浓度鉴别指南 第29章 逃亡!魔女和杀手(三)

作者:三更五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01:14:52 来源:文学城

“Sir,你找我。”艾米莉·普兰蒂斯在飞机出发前十五分钟敲开了艾伦·霍奇纳的办公室门。

行为分析小组接到来自西雅图警方的求助,希望他们能帮忙解决一个城市里正在活跃的连环杀手。

根据条例,犯下三起案件即为连环杀手。西雅图目前活跃的这位在一周内已经有了三名受害人,且都是外地的游客,这对西雅图目前的旅游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如果不能尽早抓获凶手,西雅图今年的旅游收入基本上就到此为止了。

他们刚才已经在会议室里听过简报,飞机马上就要起飞前往西雅图,因此艾米莉有些困惑为什么霍奇纳会在这种时候找她。

“艾米莉。”霍奇纳提着他的行李包,简明扼要地告诉她,“下飞机后我们会和小组暂时分开,去一趟西雅图监狱。”

艾米莉一愣:“Sir?”

霍奇纳递给她一份厚厚的卷宗:“保密行程。如果进展顺利,我们晚上就能和小组汇合。”

艾米莉接过卷宗,从他的态度中领会到什么,干脆地一点头:“明白。”

从华盛顿到西雅图的航线几乎横跨整个美国,飞行时间接近六个小时。

在落地之前,艾米莉抓紧时间将整份卷宗看了一遍。霍奇纳交代小组的成员先前往警局和上一个案发现场进行勘察。西雅图那边的案件并不轻松,凶犯的冷静时间很短,很快就会再次作案,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

“霍奇。”前往监狱的路上,艾米莉迟疑地问他,“为什么……”

霍奇纳专注地开车,闻言道:“你是想问为什么选你?因为你曾经执行过类似的任务,也——”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用余光判断她的态度。

艾米莉了然:“因为多伊尔。”

在加入行为分析小组之前,艾米莉与国际刑警组织(ICPO)合作,执行侧写恐怖分子的任务,并于九年前在前爱尔兰共和军首领伊恩·多伊尔身边卧底,最后成功逮捕了他。

伊恩·多伊尔受过顶级的军事训练,冷酷、无情、残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与琴酒是同一类人。

艾米莉神情自然而平静,轻轻将头发捋到耳后,并没有因为旧事重提而感到恐慌或是焦虑。综合考虑下来,她的确是最适合的人选。

霍奇纳几不可闻地松了口气。

“不过这个组织……”艾米莉复而低头看摊在腿面上的文件,“我好像听老朋友提起过一点。”

“哦?”

“ICPO也派出过好几位探员对这个组织进行卧底搜查——对,代号是酒名,没错——其中最长的一位潜伏了六年,应该已经非常接近核心了。”艾米莉回忆着那些只言片语,说,“但那位探员在即将收网的时候叛变了。”

霍奇纳吃了一惊:“叛变?”

“据说是杀了他的联系人,并设下陷阱,炸死了实施抓捕的两个特警小队。”艾米莉抬起头远眺,不远处,已经能看见联邦拘留中心外层层的铁丝网。

-

“伙计们,我们有麻烦了。”金发碧眼的联络官詹妮弗·让热推门而入,望着站在证据板前分析案情的同事,语气凝重,“警方发现了第四名死者。”

“死者叫泰德·比尔博姆,今年33岁,是《洛杉矶时报》的记者。”警长掀起隔离带,和他们解释。

“比尔博姆……我记得他,前不久的校园连环枪击案的报道就是他写的。”斯潘塞·瑞德带上手套,语速飞快。他身形瘦高,年纪不大,留着半长的棕色卷发,看起来更像是书呆子而非探员。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为什么会在这?度假?”有着非裔血统的戴瑞克·摩根环顾整个抛尸现场的环境,听到这话,他有些不好的预感,满怀希冀地问。

很可惜,警长残忍地打碎了他的幻想:“他是来参加记者论坛的。”

“记者论坛?”

“今天开始,为期三天半,就在附近的会议中心举行。”警长也一副大为头疼的模样,“感觉全世界有名有姓的记者都来了。”

摩根与瑞德面面相觑。

一旦案子涉及媒体,那事情只会变得更加复杂。对于大多数媒体来说,连环杀手可是一个非常具有爆点的话题,只需要取一个朗朗上口、有记忆点的外号,就可以收获大批量的点击量,何乐而不为呢?

同时,媒体对连环杀手的大肆报道也会造成恐慌和舆论压力,甚至可能进一步刺激凶手,造成严重后果。

行为分析小组在早期很是吃了媒体的亏,因此才有了专门负责对外联络的新闻媒体联络官**,她一般会与当地新闻媒体交涉,控制媒体的信息发布。

但几十个出名的记者?

简直是让人眼前一黑的存在。

难怪西雅图警方在出现第三位死者后就忙不迭地的请求支援,换哪个警局,都扛不住这种程度的压力。

**的尸体被抛弃在小巷里的垃圾桶里,臭气熏天。摩根面不改色地凑近了瞧,抬起比尔博姆僵硬的手腕:“嘿,瑞德。”

“同样的捆绑痕迹。”瑞德说。

“初步判断是窒息死亡的。”警长说,“和前三具尸体一样。”

“最后见到他的人是谁?”摩根问。

警长迟疑了一下:“应该是他的舍友,呃……Shi——Shinaya”

“桑原,桑原慎也。”桑原慎也面无表情地坐在警察局接待室的沙发上,说。

【你说到底是我霉还是这个世界有问题?】他怀疑人生,【不会死神竟是我自己吧?】

两个多月,不到八十天,这已经是发生的第几个案子了?

按照日程安排,今天早上是开幕式和讲座。他神清气爽地爬起来时发现比尔博姆不在房间,还以为他因为不用调时差而早早出门了。到了会场,座位都是按照报社安排好的,他自然和土居沙穗坐在一起,完全没发现比尔博姆居然没有到场。

直到接到警方的电话,要求他来警局配合调查,他才知道比尔博姆死了。

负责问询他的除了刚刚打电话给他的金发美女**外,还有一位年龄较大的男人。黑发,大小眼,五官轮廓带有典型的意大利血统特征。桑原慎也飞快勾勒出一个经验丰富的探员形象。

【戴维·罗西?】他重复了一遍男人的名字,【好像有点点耳熟来着?】

“你和比尔博姆的关系是?”罗西坐在他的对面,亲切而柔和地问。

“舍友。刚认识不到一天。”桑原慎也没什么隐瞒的必要,回答,“下午一起出去逛了逛,也算旅伴吧。”

“那在外面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比如说,有人在看你们?”

桑原慎也斩钉截铁地摇头:“没有。如果有的话,我会感觉到的。”

罗西为他过于笃定的态度一挑眉:“昨天最后一次见到比尔博姆是什么时候?”

“大概下午七点多,酒店门口。”桑原慎也回忆了一下,说,“他邀请我晚上去酒吧,但我刚到这里,时差没有倒过来,所以就拒绝了。”

“知道他去了哪家酒吧吗?”

桑原慎也眨眨眼,飞快瞄了眼面板上的地图:“呃,应该在酒店附近。因为他把我送到酒店门口,然后步行离开的。”

罗西看了眼**,干练的女探员立刻拿起手机:“我联系加西亚查查附近的酒吧。”

【等等——】桑原慎也将几个熟悉的名字摆在一起,顿时傻眼了,【我知道这个team。】

这是《犯罪心理》啊!

以美国联邦调查局总部下属的行为分析科部门(简称“BAU”)的行为分析师们为主角,聚焦于凶手的心理和作案特征,通过行为分析预测出凶手下一步的行动,协助警方抓捕凶犯。

桑原慎也没有完全看完,但也是实打实的看了好几季的。当时他唯一的感想就是,美国的连环杀手未免也太多了吧!

【叮咚!】森欢快地模仿提示音,眼前的面板上,任务【异世界的来客】进度条往前跳了一截,进度由【0/N】变成了【1/N】。

【任务奖励已发放。】森说着,面板上跳出一行提示。

【记住:你并非猎物,但世界充满了掠食者。保持警惕,活着看到下一个日出——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PS:当后颈汗毛竖起时,请相信它。】

桑原慎也:……

【我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他咕哝着抱怨,【不会还有什么倒霉事等着我吧?】

森微笑,森不说话。

罗西微微眯起眼睛,审视的目光徘徊在这个亚裔年轻人身上。

他经验老道,知道他没有撒谎。但年轻记者的表现有些说不出的古怪,像是一块很难被察觉放错了位置的拼图,有着微妙而难言的不和谐感。

在异国他乡,被突然叫到警察局,即使是配合调查,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会感到紧张和不自在,肢体语言更倾向于逃避和防御。这位年轻人却表现得冷静而自然,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晰,十分配合。

“酒店大堂里的监控显示,你和比尔博姆在十二点左右离开了酒店,直到七点多才回来。作为刚认识的陌生人,你们两在一起的时间未免有些太长了吧?”罗西将那点奇怪的感觉压在心底,缓缓地问。

桑原慎也眨眨眼:“呃。”

他和罗西交换了个视线。有着丰富感情经历的意大利男人心领神会:“哦。”

“所以他是在向你献殷勤?”

桑原慎也笑了笑:“差不多吧。”

**的视线落在他无名指的戒环上:“所以,比尔博姆是个Gay?”

西雅图毕竟是数得上名的大都市,市中心附近的酒吧多如牛毛。如果比尔博姆是个同性恋,那么他们可以迅速筛掉一大批酒吧,工作量减少的不止一星半点。

“嗯……我觉得他是个双。”桑原慎也伸出两根手指比了比,“他有个女朋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