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的剑鸣彻底消散在山谷间,晨光已越过练剑坪的青石,漫上通往藏书阁方向的石阶。钰被青禾拽着快步前行,
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包袱里面包着一本封皮泛着暗金光泽的古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封面纹路——这是前天陈兮瑶峰主亲自递给她的《基础剑招详解》,书页间还残留着淡淡的檀香,据说是峰主早年修习时用过的孤本。
“你可真是撞大运了!”青禾一边赶路,一边忍不住啧啧称奇,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语气里满是羡慕,
“刚来宗门第一天,不仅能让兮娘师姐亲自指导剑法,这次还赶上了每月一次的全峰法术讲堂!这讲堂可是连外峰的师兄师姐都挤破头想来,据说授课的是宗门最擅长实战法术的清玄师兄,他讲的术法运用,据说比寻常长老透彻百倍呢!”
钰闻言,心中也泛起一丝窃喜。她自幼体弱,剑法修炼进度缓慢,本就担心跟不上同门,如今能有这样的机会系统学习法术,对她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只是一想到要在那么多师兄师姐面前听课,她又难免有些紧张,怀里的古籍仿佛也重了几分。
“还有呢!”青禾忽然压低声音,凑近她耳边,“你刚来一天就遇上两件大喜事——这可是好多弟子盼了半年都没盼来的机缘!说不准是峰主特意关照你呢?”
钰脸颊微微发烫,连忙摇头:“峰主日理万机,许是恰巧吧。”话虽如此,心中却忍不住泛起一丝暖意。陈兮瑶峰主虽为人随和,但递书给她时,那双紫色眸子中的庄严,却并非错觉。
说话间,两人已来到讲堂外。这是一座远比寻常授课殿宽敞的木殿,殿门敞开,里面早已人声鼎沸。弟子们穿着统一的浅紫弟子服,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既有青涩的新弟子,也有气息沉稳的高阶师兄,甚至还有几位身着其他峰门服饰的外峰弟子,正踮着脚尖往殿内张望。
“快进去找位置,晚了就只能站着听了!”青禾拉着钰快步走进殿内,目光飞快地扫视着座位。殿内的桌椅排列得整整齐齐,前方高台上设着一张案几,案上摆着罗盘、符纸和几样法器,显然是授课所用。
就在这时,钰的目光忽然顿住了——靠窗的第三排座位上,兮娘正静静坐着。她依旧是那身浅紫弟子服,发间仅用统一的紫色弟子发带固定,晨光透过窗棂落在她身上,将她的侧影勾勒得格外清冷。她面前的桌上没有多余的物件,只放着一本空白的绢册和一支毛笔,显然是准备记录授课要点。
“兮娘师姐也在!”青禾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睛一亮,“我们去跟师姐坐一起吧,有师姐在,说不定还能请教几个问题!”
钰心中一紧,既有些期待,又有些拘谨。她还没来得及回应,青禾已经拉着她走了过去。
“师姐!”青禾笑着打招呼,语气熟稔,“我们能坐这里吗?”
兮娘抬眸看来,目光在钰身上停留了一瞬,随即颔首:“坐吧。”她的声音依旧清淡,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钰在兮娘身旁的空位坐下,将怀里的《基础剑招详解》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古籍的封皮与周围弟子手中的普通抄本截然不同,立刻吸引了青禾的目光。
“哇!这就是峰主给你的书?”青禾压低声音,眼中满是好奇,“封皮看着就好珍贵,我听说这种古籍上还有峰主的批注,是真的吗?”
钰轻轻点头,翻开第一页。果然,页边空白处有几行娟秀的字迹,正是陈兮瑶的笔迹,寥寥数语,却精准地点出了初阶法术的核心要义。
“太羡慕你了!”青禾轻轻叹了口气,“我入门三年,都没能得峰主指点一句呢。”
钰正想安慰她几句,殿内忽然安静下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众人纷纷坐直身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走进来的是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年轻修士,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腰间挂着一枚刻着“清玄”二字的玉牌。他便是乌合峰乃至整个宗门都赫赫有名的法术大师兄,清玄。他虽年轻,却已将多种高阶法术融会贯通,尤其擅长将理论转化为实战,是所有弟子心中的榜样。
“今日召集诸位,是为了讲解初阶法术实战运用的一些其他精髓用法。”清玄走到高台上,声音洪亮却不刺耳,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法术并非死记硬背,关键在于融会贯通,懂得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无论你是刚入门的新弟子,还是修习多年的老生,都需牢记——法术的根基在于心,心正则术正,心乱则术散。”
他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阵低低的附和声。钰听得格外认真,手中的毛笔飞快地在纸上记录着,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便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兮娘。
兮娘正专注地看着高台,手中的毛笔在绢册上写写画画,字迹利落有力。她似乎察觉到了钰的目光,侧过头来,声音压得极低:“有疑问?”
钰连忙点头,指着纸上的“引气入符”四字:“师姐,清玄师兄说引气需连贯,可我每次运气到指尖,都会中断,该如何是好?”
兮娘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指尖轻轻点在她的纸页上:“运气时需凝神静气,将丹田之气顺着经脉缓缓引至指尖,不可急于求成。你体质偏弱,经脉较细,可先以深呼吸辅助,待气息平稳后再尝试引气。”她顿了顿,补充道,“就像早课练剑时,沉肩坠肘,循序渐进。”
钰恍然大悟,连忙按照她的提示在纸上做标记。兮娘的讲解比古籍上的批注更通俗易懂,寥寥数语便点透了关键,让她心中的困惑瞬间消散。
清玄师兄已经开始演示基础法术。他拿起一张符纸,指尖凝气,一道淡金色的光芒落在符纸上,原本普通的黄纸瞬间泛起莹光。“此为护心符,引气入符时需意念集中,想着守护之意,法术方能生效。”他话音刚落,手腕轻扬,护心符便飘到一位新弟子面前,化作一层淡淡的光晕笼罩在其周身。
殿内响起一阵惊叹声。青禾看得眼睛发亮:“好厉害!我练了半个月都没能让符纸发光,清玄师兄一出手就成了!”
钰也看得格外专注,她学着清玄师兄的样子,从袖中取出一张空白符纸,放在桌上。按照古籍上的记载,她深吸一口气,尝试将丹田之气引向指尖。可正如她方才所说,气息刚到手腕便散了,指尖只泛起一丝微弱的白光,转瞬即逝。
她有些沮丧,咬了咬唇,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气息走得稍远些,却在即将触碰到符纸时骤然中断,指尖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
“别急。”兮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气息需匀,而非猛。你试着跟着我的节奏呼吸。”
钰抬头,见兮娘正看着她,目光平静而专注。她点了点头,跟着兮娘的呼吸节奏,缓缓吸气,再缓缓呼气。丹田中的气息似乎变得温顺了许多,她再次尝试引气,这一次,气息竟顺着经脉稳稳地流到了指尖。
指尖泛着淡淡的白光,钰心中一喜,连忙将指尖落在符纸上。可就在这时,她太过紧张,气息猛地一滞,白光瞬间黯淡下去。
“稳住心神。”兮娘的指尖轻轻敲了敲她的手背,力道轻柔却带着安抚的力量,“心无旁骛,只想着引气入符。”
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躁动,再次凝神。这一次,她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按照兮娘的指引,让气息缓缓流淌。指尖的白光渐渐稳定,落在符纸上时,符纸边缘竟泛起了一圈浅浅的莹光。
“成了!”青禾在一旁压低声音惊呼,眼中满是惊喜,“钰,你成功了!”
钰也忍不住弯起嘴角,心中满是雀跃。她转头看向兮娘,正好对上她的目光。兮娘的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虽只是转瞬即逝,却如冰雪初融,让她清冷的面容多了几分柔和。“继续。”兮娘淡淡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接下来的授课中,清玄师兄又讲解了几种常用的初阶法术,包括引火术、御风术和简单的疗伤术。钰学得格外认真,每当遇到难题,便向兮娘请教。兮娘虽话不多,却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问题,还会用指尖在她的纸页上画出气息流转的路径,方便她理解。
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照在两人的桌面上,将古籍、符纸和毛笔都染上一层暖黄。钰偶尔会忍不住用余光瞥向身侧的兮娘,看她专注记录的侧脸,看她指尖凝气演示时的认真,心中渐渐生出一种异样的情愫。这位看似清冷的首席师姐,其实并非如表面那般冷漠,她的关心虽含蓄,却格外真挚。
青禾偶尔也会加入她们的讨论,三人低声交流着授课内容,气氛格外融洽。青禾再次感慨:“钰,你真是太幸运了,不仅赶上了好讲堂,还能和兮娘师姐做同桌,有不懂的地方随时能请教。我要是有这运气,法术肯定早就入门了!”
钰心中暖意融融,她知道,这份幸运不仅来自偶然,更来自兮娘师姐的关照。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古籍,又看了看身旁认真听讲的兮娘,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修习法术,不辜负峰主和师姐的期望。
授课接近尾声时,清玄师兄开始抽查弟子的学习成果。他的目光在殿内扫过,最终落在了钰身上:“这位新弟子,你来演示一下方才所学的引火术。”
钰心中一紧,下意识地看向兮娘。兮娘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低声道:“按方才练习的来,没问题。”
钰定了定神,起身走到殿中央。她取出一张符纸,深吸一口气,按照清玄师兄讲解的要领和兮娘的指点,凝神引气。这一次,她没有紧张,气息流转得格外顺畅,指尖的白光渐渐变成了淡淡的橙红色。
“喝!”她轻喝一声,指尖落在符纸上,一道细小的火焰瞬间从符纸上升起,稳稳地燃烧着,没有丝毫晃动。
殿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赞叹声。清玄师兄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不错!新弟子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引火术的要领,实属难得。看来你听课颇为用心,也下了不少功夫。”
钰脸颊微红,躬身行礼:“多谢师兄夸奖………”
回到座位上,兮娘看着她,眼中带着一丝欣慰:“进步很快。”
“都是师姐教得好。”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心中却满是感激。
讲堂结束后,弟子们纷纷起身离去,殿内顿时热闹起来。青禾拉着钰的手,兴奋地说:“钰,你刚才太厉害了!清玄师兄都夸你了!我们赶紧回去好好练习,争取早日把这些法术都学会!”
钰点头,收拾好桌上的古籍和符纸,转头看向兮娘:“师姐,我们一起回去吧?”
兮娘颔首,三人并肩走出讲堂。阳光正好,暖意融融,山谷间的清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钰走在兮娘身侧,看着她挺拔的背影,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或许,在这座云雾缭绕的宗门里,她不仅能学到一身本领,还能收获一份珍贵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