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就爱说历史 > 第7章 曹操(六)

就爱说历史 第7章 曹操(六)

作者:云小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7:50 来源:文学城

还记得之前说过荀彧是“私奔”去的曹操阵营么?

就如大部分“私奔”的小情侣一般,一开始的日子总是甜蜜美好的。

荀彧跟曹操的关系也是如此。

荀彧很贤惠。

自投奔曹操帐下之后就一直积极的从事着扩充曹操“后宫”的事业。

戏志才,郭嘉、陈群、杜袭、钟繇、司马懿等等等等这些响当当的人物其实当初都是经由荀彧介绍,才投奔到曹操这里,成为曹操日后的左膀右臂的。

可见荀彧当初是有多么尽职尽责的为曹操填充谋士(后宫)团。

甚至“举荐不避亲”,连自己的侄子都推荐给了曹操——也就是后来曹操帐下的“谋主”荀攸。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是的,他同荀彧一样,放在现在,都是河南许昌人(这不是废话么)。

同荀彧不同的是,荀攸更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所以被称作是“算无遗策”的“谋主”。

虽然说荀攸有“谋主”之称,但事实上在历史上传下来的计谋策略却并不多。只能在史书的只言片语中,零零散散的找到一些关于他的记载和他的主张。比如策划十二奇策,征吕布时劝阻了曹操退兵,把握了战机,并且水淹下邳城,活捉了当时的“虎狼战神”吕布。官渡之战声东击西,斩颜良,诛文丑(是的,斩颜良文丑计策的策划人正是荀攸)。出奇谋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方得火烧乌巢,成就官渡一役。平定河北期间,也是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永绝后患。

从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荀攸投奔到曹操军中开始,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去世的这十八年间。

曹操阵营发展的每一步战略性的转折点与关键点,几乎都能看到荀攸的决策,而且几乎是算无遗策。可见当时的荀攸,在曹操心中,也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可惜,许攸的大多计谋都已失传,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从考究。

为什么?

这大概是钟繇的锅。

这里就不得不多提一下曹操帐下众谋士的亲疏关系了。

由于荀彧的贤惠,所以导致曹操帐下来自颍川的谋士特别的多。虽然现在的河南是出了名的人多,但是当时的颍川也就那么大点,出名的人更是互相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比如荀彧推荐了戏志才,却不想天妒英才,戏志才英年早逝。于是为了接替戏志才,荀彧又推荐了自己的好友挚交郭嘉给曹操。郭嘉先是投在袁绍帐下,被好基友荀彧这一挖角,挖到了曹操这里。大概因为曹操能跟自己一起掉下限吧,所以郭嘉很满意这个跳槽后的新老板,而曹操对于郭嘉也是相当满意,当即就拍板录用。

曹操跟郭嘉的王八看绿豆——对眼的行为,有人却很不满意:陈群。

陈群也是望族出身、世家子弟,家教自然也相当的严格谨慎,光看他跟孔融交好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所以陈群为人说好听了是正直严肃一板一眼,说不好听了就是死脑筋太中规中矩。所以对于当时狂放不羁甚至有些随便的郭嘉显然是看不顺眼的。经常打个郭嘉的小报告一类的。郭嘉自然是不以为意,而曹操这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郭嘉是心头肉,万一得罪了郭嘉,宝宝不开心,以后写的诗po出来没人点赞了怎么办?

反正陈群是肯定不会首首点赞句句好评的。

一边陈群跟孔融“两情相悦”,另一边则是钟繇对荀攸“单恋情深”。

荀彧辈分上虽然是荀攸的族叔,但公元163年出生的荀彧却比公元157年出生的荀攸小了整整六岁。

也就是说,放在今天来说,荀攸如果是个初中生天天为语数外政史地什么的发愁的话,他的叔叔荀彧还带着红领巾在小学里无忧无虑地考着双百呢。且不说他们两个到底有没有共同语言,起码我觉得脑补着还是个半大孩子的荀攸手牵手领着半大的小叔叔上学实在是太有画面感了。(想想就觉得不要不要的!)

其实相比于“长辈”荀彧,我觉得荀攸也就更偏向于向自己的“学长”,公元151年出生比他大六岁的钟繇倾诉:比如说共同的老板曹操又做了什么掉节操没下限的事情。

毕竟所有人其实在自己长辈面前都不如在自己的基友面前放得开。

另一方面,大概是钟繇“单箭头”荀攸有点太明显了,就如后来他的儿子继承他的光荣传统,死心塌地“单箭头”姜维一样。

可见“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不但在曹家是成立的,在钟家也是成立的。

话说回来,为什么要说荀攸的“奇策”失传是钟繇的锅呢?

如果还是把曹操帐下的一众谋士代入《甄嬛传》的话,大概荀攸和钟繇纯洁的“基友情”有点像是甄嬛眉庄姐妹情深。

荀攸虽然比钟繇年纪还小,但思想见地却比钟繇全面深刻许多,所以钟繇其实还是很依赖荀攸的。再加上两个人私交甚厚,一来二去的,不但荀攸的计谋只跟钟繇分享,甚至荀攸把家室都放心托付给了钟繇,那么这个问题就很严肃了。

荀攸去世的很早。建安十九年(公元214),荀攸在从征孙权的途中因病而逝,享年57岁。

荀攸去世之后,钟繇一直负责整理和归纳荀攸留下来的奇计遗策。包括著名的“十二奇策”,可却没想到还没整理完就也跟着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大坑,彻底没人填了。

毕竟我们还是在八卦曹操的,所以说完了荀彧跟荀攸叔侄倆之后,还是得把话题强行掰回曹操这里。(话题表示与我何愁何怨居然要强行掰弯。)

曹操这个人其实是有喜欢小老婆不喜欢大老婆的光荣传统。

不光是丁夫人的前车之鉴。虽然我一直觉得丁夫人的离婚诉讼中,曹操是纯粹的活该。

在与谋士的相处之中,我们的曹老板也是相当的贪心不足。

内有荀彧理政,外有郭嘉奇谋;陈琳拟檄文,贾诩稳军心;杨修理内宅,程昱管外事;还有个贤惠陪嫁荀攸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滚得了水床打得了色狼,就算如此还成天得瑟着不知足,三天两头的就觊觎隔壁的云长子龙元直孝直,皇叔表示今天也是心好累呢。

然而曹操这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情,却只向一个人倾诉……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最近在看五十度灰。

其实只是好奇,原著到底弱到什么样子。

看了之后,觉得难怪五十度灰写着写着连暮光之城的粉丝都怒了。。。

周末多更一点,终于达到了我每天2000字的标准。。

甚感欣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曹操(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