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就爱说历史 > 第3章 曹操(二)

就爱说历史 第3章 曹操(二)

作者:云小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7:50 来源:文学城

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通过察举孝廉成了郎官。所谓郎官,事实上就是熟悉朝廷事物和增加阅历的官员预备役实习生。实习期满,曹操便被分配到了洛阳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这是个放在今天有点类似于首都公安部门某某分局局长位置。地区的二把手,虽说小不小,但说大也大不到哪里去。

可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初入仕途的曹操这火烧的也不小。虽然没有如演义中张飞为了刘皇叔“鞭打督邮”那么夸张,但曹操也当得上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讲的就是这段新官曹操同“五色棒”的故事。

当然啦,千万别多想,曹操设五色棒是用来明条款正律法的。

“五色棒”顾名思义由红、黄、绿、白、黑五色涂在棒上,为汉代执法所用。

当年的曹操便在自己行政衙门的大门两旁分别立了十多根五色棒。如有犯法犯禁者,无论皇亲国戚,来头多大,都请“棒下见真章”。甚至连当时灵帝宠爱小黄门蹇硕的叔父,都不能因为“特殊背景”而免罪。

此时的曹操堪称名副其实的“铁面”曹公,名声一时震动京师。

还记得我之前讲过“流氓有文化,就什么也不怕”了么?曹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虽然因为他的行事作风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得罪了不少人,但事实上真正能在背后捅他刀子的人却很少。大家虽然都很不喜欢曹操这样严苛的统治手段,但却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于是那些被逼的实在没辙的宠臣官僚们想了个“惹不起躲得起”的法子。

曹操就这样升官了。

顿丘令——顿丘县的县令。

得罪了地方权贵却得到了从二把手提到了地方一把手的机会。可见有的时候,混不吝也是一种生活的必备技能。当然,前提是也得有曹操那样过硬的背景后台。

这里就必须插播一下曹操的身家背景,以便能更好的理解,凭什么曹操就能从小到大都能横行霸道扶摇直上,而换做别人可能就不一定行得通。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而曹腾则是服侍过四代皇帝的资深宦官,自然名望也是不小的,所以在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而养子曹嵩则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所以曹操在京师中这种“油盐不进”的态度,虽然惹怒了蹇硕在内的不少权贵,但正是因为曹嵩的关系,才只能用这种“明升暗降”的手段,将曹操调离京师,去了河南。

那年的曹操,二十三岁。如果二十三岁时的刘备用曹操的经历对比一下自己的境遇怕是就要哭晕在厕所了。

虽然经历过一些动荡波折,但这时的曹操,还是个一心为公,一腔热血的有志青年。同后来那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如果东汉的朝廷还有那么一线生机,如果当时的天子还有想复兴汉室的愿望。曹操大概真的能以“治世之能臣”名垂青史。可偏偏就是这样造化弄人。

从期望到绝望,曹操对汉室的忠心是一点一点被当时黑暗昏庸的政治制度生生撕碎的。

这点,不但影响了他自己一生的命运,同样也改变了另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在他一生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荀彧荀文若。

让我们先快进到公元191年,荀彧与曹操初遇的那一刻。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