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景元七年轶闻 > 第14章 第十四章 赴宴

景元七年轶闻 第14章 第十四章 赴宴

作者:就花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4:41:05 来源:文学城

所谓国色天香,也就是梁三姑娘这样了。

梁家老姑奶奶嫁到靖武侯府,召集京中夫人小姐春日赴宴。

梁三姑娘简钗淡妆缓步而来,往人群中一站,便将身边精心装扮的贵族小姐都衬得黯然失色。京中闺秀们通常多才多艺各有所长,可梁三姑娘,只凭借美貌就足以成为焦点。

无论何时,顶级的美貌都是最稀缺的资源。人人都说,这样的美人,定是要进皇家的门。

果然,梁氏成了景王妃。

只是好景不长,生了贺云晟没几年,景王妃就殁了。真就应了那句“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梁氏虽然不在了,贺云晟和外家还是有往来的。

贺云晟常年住在宫中,只要是出得宫来,总会去外家走动,梁家自是无不欢迎的。

贺云晟用了梁家的身份,梁家是知道的。阮家将信托人捎去了梁家,只说给粱牧公子,梁家便知道是给贺云晟的,转交给了他。

贺云晟仔细想了一想,春晚城阮家,第一个映入脑中的场景,竟然是池边那个月白色的身影。

贺云晟挑了挑眉,这招还真是有些用的。

读完信,贺云晟算是明白了阮家的意思,这些商贾,赚了不少钱,加点税如此犯难,古话说无奸不商是有道理的。

从江南回来后,贺云晟向太子建言,太子上奏皇上,加商税一事在朝堂上着实吵了一阵子。

有大臣说,农为国本,不可轻易更改农策,倒是可以从商税试试,只是数目上,怕是难以填补国库空虚。也有大臣说,加税违背祖制,不可取富于民,万不可行。

张大人还没能在江南收上更多的农税。最终皇上力排众议,定了收酒税的法子,算是在一个行当里试行。

这个法子若做好了,算是太子的政绩。现下正是实施的关键时期,各地大小酒商抵触明显,都是能拖则拖,大概是希望拖着拖着就能把这有违祖训的事儿拖没了,情况胶着。

阮家既然来问,贺云晟自然要鼓励他们积极交税,不仅自己积极交,最好还要想办法带动一地的酒行,都好好交税。

贺云晟提笔回信,写道,若如此,他日官府说不定会注意到阮家,自然有阮家的好处。

贺云晟也不算说谎,他觉得他景世子注意到了,也就约等于官府注意到了。

贺云晟的回话还没有到阮家,阮家就出了事情。

阮家最好的酒叫做三叶竹,是阮老太爷年轻时偶得一张古方,在此基础上用酒曲加以改善,入口清亮,后劲悠绵,更有一股竹叶清甜,饮多了也无宿醉。便是贺云晟来时饮了,也不免叹一声好酒。

入酒的不只有粮食,还有些名贵药材,又工序复杂,三叶竹价格高昂,销量并不多。只有订单下了,阮家酒坊才会做这种酒,不然一时间销不出去,资金无法回拢,会影响酒坊运作。

年初,三老爷在酒场上结识了一个来自江州的姚姓富商,经三老爷牵线,姚老板在阮家酒坊订了一批数目可观的三叶竹。

这样的大单子,定金本该很高。但三老爷和姚老板聊得称兄道弟,姚老板一味说,不管酒如何,他只冲着三老爷的学识风度,就信阮家,虽是第一次和阮家合作,也敢下这样的大单。

三老爷听了,直道姚老板是知己,要大老爷无论如何不收定金,好回报姚老板的信任。

大老爷心里气得一梗,表面上也不能太不给三老爷面子,况且姚老板看上去财力雄厚,这样的富商在江州不知道有什么背景,也不好太生硬。

好在姚老板不是不识趣的人,说在商言商,定金是一定要给的。三老爷见姚老板做事地道,更来了劲,说无论如何不能收。

最终,定金只交了惯常的零头。

现在这批酒按约定时间要交货了,姚老板却不见了踪影。

本来加税的事情就让酒坊利润不及从前,这批酒又套进去阮家许多现银。大老爷急得想叫人去江州打听,来问三老爷姚老板的底细。

结果三老爷不清楚,姚老板家住何处、生意在何处、家族如何,全然不清楚,说也不知是酒局上哪一位带来的朋友。

让三老爷去打听,三老爷也不知是怕丢脸不想去打听,还是真的记不清了,只说记不得酒局上都有谁了,也没处打听去。

大老爷没想到三老爷竟糊涂至此,气得禀明了老太爷。即便是老太爷训斥了三老爷,现在也找不到姚老板的踪迹。

因为这件事,三房的人在阮家大气也不敢出。

阮青钰觉得不对劲。上一世,这批三叶竹是按时交了货收了钱的。生意做成那一日,大老爷心情很好,特意给全家置办了几只小汤猪,阮青钰吃得欢喜,所以记得清楚。

三房的日子刚松快没几天,三老爷就摊上了大事儿。

阮青钰知道事情有问题,却不知问题出在哪里。难道有些事情,和上一世不一样了吗?

她心里有些慌,如果事情超出她的预知,那她还有多少优势去扳回上一世的结局。

姚老板没有音讯,阮家要去寻别的买家。只是这批三叶竹数量够得上往常大半年的销量,很难寻到一家买下,就算多寻买家,也只是零星售出。

阮家酒坊已经欠了伙计工钱,一些供货商的钱也到期未结。大老爷急得白头发往外冒。

往年林老太太寿辰,大老爷都会去。今年是林老太太六**寿,又是大办,以林阮两家的交情,大老爷本来定是要去的。

但生意焦灼,大老爷离不开。只二老爷、三老爷和三位奶奶带了小辈男女前去贺寿。

“三弟也去吗,我看大哥忙得焦头烂额,以为三弟定也是忙着找大买家去了,没想到还有功夫去赴宴啊。”二老爷一见着三房的人就大声说起来,生怕谁听不见。

三老爷平素最爱面子,现在被二老爷当面讥讽,正是集合出发的时候,几乎全府的人都在,他脸面上挂不住,脸色铁青。

二老爷也不想真激得三老爷离了心,他还是要捞好处的。

于是就转头对三奶奶和阮青钰她们说,“三弟是做官的人,公务要紧,平时最是繁忙,你们应该好生侍奉才是,不能让他为家里的琐事分心,这一为家里的事情分了心,外头的正事就容易疏漏。这次若是三叶竹销不出去,就是你们的过错。”

三老爷闻言面色稍缓,只要错处不在他就无伤他的颜面。

三奶奶又气又羞,想辩驳又一时不知怎么说,只听阮青钰似是天真地问,“二伯怎么知道我们有没有侍奉好父亲,难不成你在三房院里偷看了吗?”

众人听到一愣,有窃窃笑声。

二老爷闻言大怒,“你个小姑娘说的什么话,三弟妹伺候不好夫君,也管不好女儿吗?”

柿子挑软的捏,二老爷也就这点本事。

“刚二伯说外头有疏漏,什么疏漏,是父亲做错什么了吗?便是做错了,难不成二伯现在也做官了,可以管父亲的疏漏了?那就要恭喜二伯了。”

阮青钰的话戳二老爷肺管子。

“谁许你在这里回话了,我同你父母说话,你没大没小的,成何体统!”

“刚二伯还说三叶竹卖不出是我们的错,我以为是说我们三房女眷呢,所以回话了,既然不是,那就没事了”,阮青钰笑笑,“二伯不会和小孩子计较吧”。

往常三老爷不会允许阮青钰这样回呛长辈,但今天他先被二老爷说了个没脸,便先上了马车,装作听不见。?

二老爷气个仰倒,用手指着阮青钰,“好好好,你们且等着。”

大奶奶带着儿女看完了热闹,各自上了马车。

二奶奶看二老爷气的样子,厌恶地斜瞥了三房一眼,小心上了马车。

阮青钰注意到三姑娘。上次茶叶的事情,阮青钰利用了她,她一直愤愤不平,今天二老爷挤兑三房母女,按理说三姑娘该是要参与进来的。

但二姑娘今天从出现就好像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连刚才的争执,都不能完全吸引她的注意。

天不全亮就出发,马车悠悠晃了半晌,终于到了林府。

上一世这时候,阮青钰一心想着怎么好好表现,给林家人留下好印象,以后才好嫁给林哥哥。

现在她知道了,不管她本人如何,阮家的姑娘都不在林家接纳范围之内,白送也不要的。

她想弄明白为什么,她知道,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能以正常途径嫁给林哥哥的关键。

阮青钰略掀开车帘,看到林府门庭若市,匾上挂着大红绸,气派喜庆。

林大老爷亲自在门口迎客,寒暄一番便有下人分男女引客。

阮青钰路过林府的正院,只见院中来往客人刚与这个见礼、又与那个说话,下人忙得脚不沾地。

这一片热闹中,阮青钰却似乎看到了上一世林深跪在这院中的身影。

阮青钰本要一起去跪的,但林深不许她去,林深说,他自己去跪,不过是跪天地亲长,不是折辱。

阮青钰听了他的话,没有跪,就站在他身后,站了一天一夜,将他的背影牢牢刻在了心里。

阮家女眷被带到小花厅,这里有光州几家商贾的女眷,大家都认识,见面就热络起来。

这种场合,三奶奶不怎么会应付,阮青钰也不会。前生今世,她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大奶奶带着大姑娘交际,二姑娘也跟着。三奶奶就带阮青钰坐下来吃茶吃点心。

赶了许久的路,确实饿了。阮青钰正要吃,就见二奶奶对三姑娘小声说什么,神情有些严肃,接着,三姑娘惴惴不安地出去了。

阮青钰和三奶奶说要去更衣,捏了两块点心跟了出去。

阮青钰把点心递一块给时霜,两个人慌忙咽了点心,一边悄悄跟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