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景元七年轶闻 > 第11章 第十一章 试探

景元七年轶闻 第11章 第十一章 试探

作者:就花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2:03:34 来源:文学城

三老爷只得说了实话,说刚过了年,二老爷找他喝酒,倾诉平生不得志,说看好了一个机会,只差一些银子,就能做一门好生意,若三老爷有现银,就算三老爷入股。

三老爷平日最与阮家人亲睦,想起二哥小时候带自己玩耍给自己买糖,又看二哥如今被岁月蹉跎,一时感慨无限,将自己手里收着的二十两银子全部给了二老爷。

三奶奶听了,立刻哭天抢地闹了起来。三老爷也急了,说了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便起身走人,撒手不管了。

三奶奶哭完了,还是要操办家中事务。她凑了凑家中能用的钱,简单办了孙姨娘的后事。阮青钰帮衬着,忙了几天。

三老爷也在深夜酒后哭过两场,说些红颜薄命的话,早起仍去点卯,下直仍去应酬,与平时无异。

三奶奶将想儿挪到身边照顾,阮青钰和五姑娘一起逗他玩。

“青钰,这些日子事情连着,我也没顾上你,你若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说。”阮三奶奶是直性子,没些细腻的心思,但她最心系自己的孩子,近日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可她觉得阮青钰不一样了。

“我知道的,娘,你看四弟弟多可爱。”阮青钰抱着想儿不肯放手。

三奶奶看想儿,心中有些复杂。

她十八岁嫁入阮家,也曾和三老爷有过一段夫妻情深的时候。不管后来感情如何被消磨了,她还是要在阮家立足。一个亲生的儿子,是她十来年的期盼,但她没等来这个福分。

孙姨娘生了想儿,是三房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儿子。那时,她心里真的不舒坦,现在孙姨娘没了,可想儿终究不是她亲生的。她答应过孙姨娘照顾想儿,但心有嫌隙是人之常情。

阮青钰看着华发已生的三奶奶。在她幼时的印象中,三奶奶白净斯文,处事利落有章法,和其他两房奶奶相比,能一眼看出是读过书的举止。这次回来,回到她十四岁,她原以为此时三奶奶应还年轻着。

上一世,她竟没察觉,三奶奶老得这么快。三奶奶总是拧着眉头,眉间已有显见的竖纹。她明白,自己有靠不住的父亲,三奶奶何尝没有靠不住的夫君。所以她比别人都更渴望一个亲生的儿子。

“母亲,父亲风雅,孙姨娘勤快,无论四弟弟像谁,先天总不会差。现在孙姨娘不在了,四弟弟这么小,你是他的依仗,只要悉心抚养,善以教导,将来四弟弟必会和我们同心同德,和亲生的也不差什么。”阮青钰知道三奶奶的心思,三奶奶心不算大,自家孩子放在心上,别家孩子自然就没心上的地方。

三奶奶看着阮青钰,只觉她真的长大了,知道自己的心事,也会筹谋了。她不禁有些心酸,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阮家虽然不穷,但三房这个情况,阮青钰原来小孩子一般的性子,现在也早慧了。

“青钰,难为你想这么多,你还小,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我自会打算。”

“娘,读书虽好,也不是万能的。《论语》说“知者不惑”,知,不只是知道学问,人情练达,世事洞明,都是知。我也不小了,过两年都要说亲事了,人伦庶务的事情都要知道才好。”

“胡说什么呢,你姑娘家家的,怎么能把亲事挂在嘴上,在外边可不许这么胡闹。”

阮青钰这才意识到,自己现在是十几岁,不是三十几岁,亲事的事情,即便别人说起来,自己也该害羞腼腆,哪有这么大咧咧地提起的。

“我知道了,娘,这不是只有你和妹妹弟弟吗。”阮青钰忙赔笑。

想儿这时哼唧了起来,许是看这些人只说话,也无人搭理他,有些不满,三奶奶赶紧从阮青钰怀里抱了过来,笑着哄起来。

阮青钰知道,三奶奶是能听进劝的,只要她们比上一世还要精心照看教导想儿,想儿就能长得更强健更成才,以后也能是三奶奶的依靠。

耽搁了几天,阮青钰得捡起之前要做的事情。她让时霜去打探那天老太爷房里议事的情况,还没探出消息。倒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上门了。

大姑娘坐到阮青钰小院的堂屋时,阮青钰还在纳闷她有什么事情。上一世,大姑娘从来不怎么搭理她的。

“上次就说来四妹妹这里坐坐,只是又发生了一些事情,今天才过来给四妹妹贺新居,妹妹勿怪才好。”

“大姐姐客气了,大姐姐能来这里坐坐,我很高兴。”阮青钰笑得甜甜的。

“这是一些时令鲜果,还有我做的两个香囊,妹妹不要嫌弃微薄。”大姑娘让丫鬟桂枝把礼物拿上来。

阮青钰搭眼一看,是阳山蜜桃、盐渍荔枝和鲜枇杷,贵也不好买。香囊也是精巧又华丽。

“大姐姐真好,这么多好吃的,还有漂亮的香囊,我都不好意思收了。”阮青钰有些憨憨的。

“妹妹要是不收,我以后可不敢再来了。”

“那就谢谢大姐姐了。”阮青钰叫卷秋接过来,眼睛笑成了月牙。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无非是姐妹之间的家常。再一会儿大姑娘起身告辞。

“本要和四妹妹多说说话,只是近日祖母身上不太爽利,我还要去侍奉。就先走了。”

阮青钰知道,上次二房私用茶叶的事情气着老太太了,又炎天暑热,老太太病了一些时日了。

按理说她也应该去侍疾的,但老太太不待见三房的女眷,阮青钰跟随三奶奶去了两次,老太太就不让去了。

“祖母也是被二叔气着了,不光祖母,就连父亲也因失了明前龙井为难得很,今年春天,本该走动的人家那里差了许多礼数,父亲好一阵子睡不好。”大姑娘继续说着,边说边看阮青钰脸色。

阮青钰听着大姑娘的话,只时不时点点头表示附和,面色如常,像是事不关己。

“大姐姐辛苦了。青钰也该去祖母那里的,只是青钰粗苯,惹祖母不高兴了。“

“妹妹想多了,祖母是觉得妹妹还小,我是大姐姐,自该我去的。“

大姑娘从阮青钰院里出来,走在去海棠居的路上。

桂枝凑上去问,“姑娘,你看出什么来了吗?”

上次二房的事情,大姑娘有疑心。

她自然是记得阮青钰说过的话,说三叔的同年会带来好的明前龙井。后面的事情她不知道,但若说三姑娘那些话是她自己想出来冤枉阮青钰的,她不信。

三姑娘虽张扬一些,但没那个脑子。若说是二房长辈教三姑娘说的那些话,也太容易被戳穿识破。

她隐隐觉得阮青钰不太一样了,想来探探她的底。

今日一番,阮青钰滴水不露,丝毫看不出她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但不该是这样。

若阮青钰真的与此事无关,她这样提起来,阮青钰也该表白表白自己的委屈。她也太镇静了。

“四妹妹长大了,是大姑娘了,以后不能像待小孩子一样对她了。记住了吗?”大姑娘嘱咐桂枝。

不像对小孩子一样对待,该有的尊重要有,该有的警惕也要有。

不管阮青钰是什么路数,大房和三房没有直接矛盾。她只需静观其变。

阮青钰有些明白大姑娘的来意,但她不怕大姑娘来试探她。

大姑娘都能起疑心,老太太难道一点也不曾察觉不对劲?但她们没有证据,她们不会知道事情的症结在于阮青钰的身体里住着不一样的灵魂。她们探不出什么。

反倒是阮青钰,在大姑娘话里知道了最近大老爷忙于酒税的一些事情。

阮青钰央三奶奶带她和妹妹弟弟去了外祖父家住两天,说是正式带四弟弟去拜见一下,从此想儿就是郑家的正经外孙了。

从郑家回来后,阮青钰去了大房。

“大姐姐前几日送给我的蜜桃荔枝,我喜欢得很。前两日去了外祖父家里,带来些家里做的酱鸭酱豆,给大伯大伯母哥哥姐姐尝尝。”阮青钰笑得亲亲的。

“郑教谕家里做的酱菜最是味道好的,我们倒有口福了,多谢想着。”大奶奶叫人接了酱菜,牵着阮青钰坐下说话,又夸阮青钰出落得越发好了。

家中五个姑娘,除了五姑娘年纪最小,前边四个姑娘年纪差的不大。其中,大姑娘、二姑娘年岁相当,比其他两个姑娘大两岁,就要说亲了。大姑娘和阮青钰在亲事上冲突不大,阮青钰又向来听话和软,大奶奶倒不讨厌她。

说了一会话,阮青钰有些犹豫地问:“不知大伯父在不在家,我,我在外祖父家听到了一些话,是和咱家的生意有关的,我想,是不是说给大伯父听听的好。”

大奶奶有些意外。这些姑娘里,最不机灵的就是四姑娘。今天这样说,可见是听到了大有干系的话。

大奶奶叫人去问大老爷在何处,恰好大老爷今天没出门,在外书房,就领着阮青钰一起过去。

“你大伯母说,你在郑教谕家中听到些要紧话要禀告,你且说来听听。”阮青钰是个孩子,但郑教谕来往的多是些读书人,这些人谈论的话,说不定真有价值。

“禀大伯父,青钰愚笨,但知道咱们家是做酒行的。我在外祖父家中时,有客人来做客,外祖父和舅舅一起招待,他们议论时事,我在里间听到说,朝廷现在怕是缺钱得很了,不然也不会加酒税,说我朝太祖皇帝定的规矩,轻赋薄税,与民休养,若不是如此缺钱,也不会干冒违背祖制的风险。但既然走了这一步,怕不会止步于此,加一些酒税没有多少钱,朝廷需要的远不止于此,以后还会有动作。”

阮大老爷听了,思量片刻,问:“可还说了其他的?”

阮青钰说:“正是接下来的才关键。他们说,朝廷既然看准了从商行拿钱,以后其他行当说不定也会加税,就连酒行,说不定会像前朝一样,收归官营呢。”

阮大老爷心下一惊。此时加了酒税,尚可应付,无非让利一些,再想些办法避税。若他日酒业收归官营,以阮家的实力,能不能被官府选中做官营酒坊,可就是未知数了。便是最终被选中,中间也必是极耗财力。

虽说这只是一些读书人的推测,事关全家生计,却不得不未雨绸缪。

他对阮青钰说,“难为你有心,关心家中的生意,把话记得这样全。你外祖父近日可好,我也久未见他了,该去拜见拜见。”

阮青钰闻言心里暗道不好,她本是假托外祖父舅舅的名义把这些话说出来,好不叫人起疑。

现在大老爷听了这些话,好消息是听进去了,坏消息是他想去找外祖父聊聊,那还不全露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