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美咲讲述昨天那如同疾风骤雨般的经历,朋友们在震撼之余,对那位如同天神般降临又细致入微的大作家产生了更多具体的好奇。毕竟,西条悠人对于他们来说,一直是活在书籍封面和文学报道里的人物。
“美咲,”一个朋友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问出了一个大家都很在意的问题,“西条先生……他今年到底多大啊?看起来好成熟、好有气势。” 他们能感觉到年龄差,但具体多少却猜不透。
美咲听到这个问题,脸上露出一丝有些微妙又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他小声回答:“悠人先生他……今年35岁了。”
“三十五?!”几个朋友同时低呼出声,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数字还是让他们感到有些冲击。这几乎比他们大了快二十岁。
“那……那你们平时在一起,说话怎么办?”另一个朋友立刻想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语气带着关切,“西条先生是云国人,你是东瀛人,语言不通会不会很麻烦?比如,想说什么甜言蜜语都表达不出来?” 他说着,自己还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提到这个,美咲的眼睛反而亮了起来,刚才那点关于年龄的微妙感消失了,他连忙解释道:
“这个啊,一开始我也很担心呢。但是悠人先生他考虑得很周到!” 他的语气带着点小自豪,“我们主要靠翻译耳机,就是那种很先进的即时翻译设备,对话几乎没什么障碍。而且……”
他顿了顿,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声音也更轻柔了些:“而且悠人先生他,其实一直在很努力地学东瀛语。虽然现在说得还不是很流利,有时候发音也有点奇怪,但是……” 他想起西条悠人皱着眉,认真跟着语言软件重复东瀛语单词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但是他很认真。他会用他学会的、有限的东瀛语词汇,笨拙地跟我说‘早安’、‘晚安’,或者问我‘饿不饿’、‘冷不冷’。”
朋友们想象着那位在讲台上、在签售会上光芒万丈的大作家,私下里却像个学生一样磕磕绊绊地学习另一种语言,只为了能更直接地和恋人交流,都不由得感到一种奇异的反差和感动。
“至于甜言蜜语嘛……”美咲的脸更红了,他摸了摸耳朵上的翻译耳机,小声说,“有时候他会用云国语说,我通过耳机能听懂。有时候……其实不需要太多语言的。” 他想起那个紧紧的拥抱,那个落在额头的吻,还有那双总是深沉注视着他的眼睛,那里面的情感,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要清晰和动人。
“感觉……西条先生是真的很用心啊。” 一个朋友由衷地感叹道。语言和年龄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他们从美咲的叙述中,感受到的是西条悠人跨越这些障碍的诚意和努力。
美咲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洋溢着被妥善珍视的幸福光泽。是的,悠人先生或许不善言辞,或许他们之间横亘着语言和岁月的沟壑,但他用他的方式,清晰地传达了他的情感,那比任何流畅的情话都更有力量。
上课铃声响彻走廊,同学们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班主任走进教室,目光下意识地、并且难以控制地首先落在了小林美咲身上。那眼神复杂无比,混杂着前所未有的敬畏、一丝谄媚,以及难以置信的恍惚。在这个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平民的县立中学,竟然藏着一位国际著名作家的伴侣?这简直像在沙砾中发现了一颗绝世珍珠,足以让整个学校乃至地区的知名度都随之提升。
课堂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进行着,老师的讲课声似乎都比往常柔和了几分。
而此时,西条悠人的车队并未远离。他在校门口静静停留了片刻,透过车窗,深沉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个坐在教室里的身影。直到确认那片区域恢复了往常的秩序,他才微微颔首,对助理吩咐道:“去东京。”
三个小时后,东京,东瀛文艺家协会气派的大楼前。一场高规格的欢迎仪式早已准备就绪,红毯铺地,媒体云集。当西条悠人那熟悉的身影从车上迈下时,闪光灯顿时亮成一片。他身着剪裁利落的深色西装,神情恢复了往常的冷静与矜持,与迎上来的多位东瀛文学界泰斗、知名作家一一握手、交谈。他举止从容,谈吐不凡,瞬间成为全场的焦点。
这一幕,被在场的媒体迅速捕捉,照片和简讯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东瀛各大新闻平台和社交网络。“国际文豪西条悠人莅临东瀛文艺家协会”、“西条悠人与东瀛文学界名流会面”等标题迅速占据了文化版块的头条。
中午,静冈县立中学的食堂里。
美咲并没有去吃学校的午餐,助理金宇准时为他送来了由酒店主厨特别定制的、兼顾营养与口味的精致便当。美咲看着自己餐盒里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又看了看朋友们手中普通的便当或食堂餐盘,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他抬起头,对侍立在一旁的金宇小声请求道:“金宇先生,那个……以后……能不能麻烦您多准备几份?”他脸上带着恳切,“我可以把我的零花钱给您!我也想让我朋友们尝尝这个……”
金宇看着眼前这位心思纯净的少年,他是自己老板倾尽所有去呵护的人,哪里敢收他的钱,更不敢拒绝这点小小的要求。他立刻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您太客气了,小林先生。这只是小事,从明天开始,我会为您和您的朋友们准备足够的份量。”
就在这时,一个正在刷手机的朋友突然瞪大了眼睛,猛地倒吸一口冷气,差点把手机掉进汤里。
“喂!你们快看!这、这不是早上那个西条先生吗?!”
他这一嗓子,立刻把其他人都吸引了过来。只见他手机屏幕上,正是西条悠人在东京文艺协会门口,与一众文学名流握手交谈的照片,背景是闪烁的镁光灯和庄严的建筑。
“真的是他!在东京啊!”
“天哪,这么多大人物……”
“这阵仗也太厉害了!”
朋友们七嘴八舌地惊叹着,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情景。他们激动地把手机递到美咲面前,想让他也看看这“了不起”的场面。
美咲放下筷子,接过手机,目光落在照片中央那个从容自若、光芒四射的男人身上。他静静地看了几秒,嘴角轻轻扬起一个温柔而自然的弧度,轻声说了一句:
“嗯,真帅。”
然后,他就把手机还给了朋友,神色如常地继续吃着自己的午餐,仿佛刚才看到的只是一张普通的风景照。
朋友们:“…………”
所有人都被他这过于平淡的反应搞懵了,面面相觑。半晌,一个朋友才哭笑不得地拍了拍美咲的肩膀,感叹道:
“好吧……你确实有笑的资本。毕竟,照片上那个让整个东瀛文坛都郑重以待的男人,是你家的啊!”
美咲闻言,只是抬起头,回以一个有些不好意思,却又带着点点幸福和理所当然的笑容。是啊,那是他的悠人先生,无论在外面多么耀眼,回到他身边时,就只是那个会笨拙地关心他、会因为他忘记回消息而焦虑、会紧紧抱着他的普通人。这份认知,让他能够以最平常的心,去面对外界所有的喧嚣与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