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镜头里的烟火长卷 > 第5章 第 5 章:抉择

镜头里的烟火长卷 第5章 第 5 章:抉择

作者:舟行_zx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01:56:59 来源:文学城

雨比昨晚更急了,林墨是被染缸的 “哐当” 声惊醒的 —— 王芳蹲在染缸边,正用木棍搅动靛蓝液,脸色比窗外的天还沉。“陈阳凌晨就去村委会了,” 王芳的声音带着沙哑,木棍在染缸里划出漩涡,“邻村说咱们的‘靛蓝渐变布’是仿他们的,还拿了张十年前的照片,说那是他们寨的老手艺。”

林墨揉了揉发涩的眼睛,才发现自己趴在奶奶的日记上睡了一夜,嘴角的靛蓝膏蹭在 “蜡染要等沉淀” 的字迹上,把 “沉” 字糊成了蓝团。手机就在日记旁震动,屏幕亮着:李梅的微信消息是 7:08 发的,除了报名链接,还有张《申论范文》的照片,备注写着 “非遗题重点看第 3 页”;而陈阳的最新消息是 7:15 发的,只有三个字:“怎么办?”

“仿冒?” 林墨抓过手机,指尖冰凉,“咱们的渐变布是按奶奶日记里的方法染的,怎么会是仿他们的?”

“谁知道呢,” 王芳叹了口气,把木棍往缸边一放,溅起的蓝液落在她的裤脚上,“他们说咱们没‘传承证明’,还说要去县里非遗站告,要是真告了,下周的蜡染节怕是办不成了。” 她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苗窜起来,映得她眼角发红,“我妈昨晚跟我说,你奶奶当年教染布时,邻村也有人来学,后来没坚持下去,怎么现在反倒说咱们仿他们?”

林墨的目光落在桌角的蜡刀上 —— 刀身还沾着昨晚没洗的靛蓝膏,像奶奶留下的证明。她突然想起爷爷说的,奶奶当年教寨里人染布时,特意把步骤记在日记里,还画了染缸的样子,就是怕 “手艺断了,被人抢了去”。现在邻村的举报,像把刀,要把奶奶的传承切成 “仿冒” 的笑话。

“墨墨,你看这个!” 王芳突然蹲下身,从染缸底下翻出个铁盒子 —— 盒子上锈迹斑斑,还刻着个小小的 “苏” 字。打开一看,里面是张泛黄的布条,还有一本巴掌大的线装小册 —— 布条上的渐变蓝,和她们现在染的一模一样,角落绣着同样的 “苏” 字;小册子里是奶奶当年的染布笔记,字迹娟秀,还画着蜡刀的用法、染液的配比。

“这是我妈当年跟你奶奶学染布时,你奶奶送她的。” 王芳的声音带着激动,手指轻轻摸着布条,“我妈说,这是寨里第一块成功的渐变布,你奶奶说‘以后要是有人质疑,就拿这个出来’。”

林墨接过小册子,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突然想起手机里的报名链接 —— 李梅还在等她确认提交,省考的 “稳定” 像根救命稻草,可眼前的蜡染危机,又像块石头压着她。窗外的雨还在砸,陈阳的电话打了进来,背景里能听到村委会主任的大嗓门:“邻村的人已经往县里走了,咱们得赶紧拿证明过去!”

“陈阳,别慌!” 林墨深吸一口气,声音突然坚定起来,“我们有奶奶的笔记和布条,这就是传承证明,我跟你一起去县里!”

挂了电话,王芳已经把笔记和布条收好,塞进个布包里:“我跟你们一起去,我妈也能作证,当年是你奶奶教的染布。”

“可是……” 林墨的目光落在手机上,屏幕亮着,时间跳到了 7:35 —— 距离报名截止只剩 25 分钟。李梅的微信又弹了出来,是条语音,语气带着哀求:“墨墨,妈知道你喜欢拍视频,可考公是一辈子的保障,35 岁后就没机会了,你就当给妈个安心,提交报名好不好?”

林墨的喉咙发紧,手指划过 “提交报名” 的红色按钮,又猛地缩了回来。她想起昨晚爷爷的电话:“你妈年轻时也喜欢绣花,可那时候家里穷,你外婆逼着她嫁了你爸,她总说‘要是当年能坚持,现在也能成个绣娘’。” 原来妈妈不是不懂热爱,只是被生活磨掉了勇气,怕她重蹈覆辙。

“墨墨,走吧!再晚就赶不上了!” 陈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已经推着摩托车在雨里等了,雨衣披在身上,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

林墨咬了咬牙,把手机塞进包里,抓起奶奶的笔记和布条:“走!” 她回头看了眼蜡染坊,煤油灯还亮着,照在奶奶的日记上,“蜡染要等沉淀,日子要等心定” 的字迹,在灯光下格外清晰。

摩托车在雨里颠簸,林墨坐在后座,紧紧抱着布包。雨丝打在脸上,冰凉刺骨,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骑着自行车送她上学,也是这样的雨天,妈妈把她裹在雨衣里,说 “墨墨别怕,妈在”。现在她长大了,妈妈还是想把她护在 “稳定” 的雨衣里,可她想自己撑伞,走一条喜欢的路。

“你妈又催你考公了?” 陈阳的声音被风吹得断断续续。

林墨点点头:“报名今天截止,她帮我填好了信息。”

“那你……”

“我不想考。” 林墨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我想把奶奶的手艺传下去,想让更多人知道蜡染的好,这比坐在办公室里更让我安心。”

陈阳没说话,只是把摩托车开得更稳了。快到县城时,林墨的手机又震了 —— 是李梅的视频电话。她接起,屏幕里妈妈的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墨墨,你是不是跟陈阳去县里了?是不是为了蜡染的事?”

“妈,邻村说我们仿冒,我们去送证明。”

“仿冒就仿冒,有什么好争的?” 李梅的声音突然提高,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你赶紧回来,把报名提交了!那些蜡染能当饭吃吗?能让你 35 岁后有保障吗?”

“妈!” 林墨的声音也有点急,“这不是争不争的事,这是奶奶的传承,是寨里人的心血!你总说怕我没退路,可要是我连自己喜欢的事都不敢坚持,就算考上公,我也不会开心的!”

“开心能当饭吃吗?” 李梅的眼泪掉了下来,“你爸当年就是太开心了,天天背着相机跑,最后呢?一场病就走了,留下我们娘俩相依为命。我不想你以后孤零零的,没人照顾!”

“妈,我不是爸,我有陈阳,有王芳姐,有寨里的人。” 林墨的眼泪也掉了下来,混着雨水流进嘴里,“我拍的蜡染视频有很多人喜欢,还有人想跟我们合作,我能靠自己活下去。35 岁后怎么样,我自己负责,不用你担心!”

电话挂了,林墨把手机塞进包里,抹了把脸。陈阳看了她一眼:“别难过,你妈也是为你好。”

“我知道。” 林墨吸了吸鼻子,“可我不想活在她的恐惧里。”

到了县非遗站,邻村的人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 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叫周强,是邻村的村主任。他看到林墨手里的布包,嘴角撇了撇:“小姑娘,你们寨的蜡染就是仿我们的,拿本破笔记来有什么用?”

“周主任,说话要讲证据。” 王芳往前站了一步,把布条和笔记递过去,“这是二十年前苏老师(林墨奶奶)染的布,还有她的染布笔记,上面的步骤和我们现在的一模一样,怎么就是仿你们的?”

周强翻了翻笔记,又看了看布条,脸色有点难看:“这谁知道是不是你们后来伪造的?我们寨十年前就有渐变蜡染了,有照片为证!” 他从口袋里掏出张照片,照片上是块渐变布,颜色比她们的浅,花纹也简单。

“这照片上的布,染液配比不对,渐变也不自然,明显是没学好。” 林墨接过照片,指着布上的颜色,“我奶奶的笔记里写着,渐变布要浸三次,每次间隔两个时辰,还要用山泉水泡,你们的布只浸了两次,用的是井水,所以颜色才这么浅。” 她翻开笔记,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里写得清清楚楚。”

非遗站的张站长走了出来,接过笔记和照片,仔细看了半天:“周主任,林墨姑娘的笔记和布条确实是老物件,上面的染布工艺也比你们照片上的更成熟,应该是你们学的时候没学全,不能算人家仿冒。”

周强的脸涨得通红:“张站长,你不能偏心!我们寨的蜡染好不容易有点名气,他们一出来,我们的订单都少了!”

“订单少了就好好改进工艺,而不是来告人家仿冒。” 张站长的语气有点严肃,“非遗是大家的,不是某一个村的。林墨姑娘把蜡染拍成视频,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手艺,这是好事,你们应该向人家学习,而不是互相拆台。”

周强还想说什么,却被身边的人拉了拉衣角。他狠狠瞪了林墨一眼,悻悻地走了:“咱们走着瞧!”

危机解除,林墨松了口气,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了。陈阳笑着说:“我就说你肯定行,奶奶的笔记就是最好的证据。”

“多亏了王芳姐,还有奶奶。” 林墨看着手里的笔记,心里暖暖的。

走出非遗站时,太阳已经出来了,雨停了,天空蓝得像蜡染布。林墨掏出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是 8:10 —— 报名已经截止了。她看到李梅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墨墨,妈不逼你了,你自己的路自己选,妈永远支持你。”

林墨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她给妈妈回了条语音:“妈,谢谢你。等蜡染节结束,我回家看你。”

李梅挂了视频电话,坐在沙发上,眼泪止不住地流。茶几上摆着林墨的《行测真题》,上面画满了红圈,还有她熬夜整理的报名资料。张阿姨打来电话,语气带着惋惜:“小梅,你家墨墨怎么不报名啊?我家娃说文化站今年招非遗岗,刚好适合她。”

“她有自己的想法,随她去吧。” 李梅的声音有点沙哑。

挂了电话,李梅走到阳台,看着远处的老榕树 —— 那是林墨小时候最喜欢爬的树。她想起林墨小时候拿着玩具相机,追着蝴蝶拍的样子,想起林墨昨晚发的蜡染视频,想起视频里那些 “谢谢墨墨让我看到这么美的手艺” 的评论。她突然觉得,自己或许错了,稳定固然重要,但开心更重要。她打开手机,把林墨的视频转发到家族群里,配文:“我女儿拍的蜡染,大家看看。”

林墨他们回到寨里时,寨里的人都在村口等着。看到他们回来,大家都围了上来:“怎么样?没事吧?”

“没事了!” 陈阳笑着说,“张站长说咱们的蜡染是正宗传承,还夸墨墨把蜡染拍得好呢!”

大家都欢呼起来,王芳的妈妈拉着林墨的手:“墨墨,谢谢你,你奶奶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为你骄傲的。”

林墨笑了,心里突然很踏实。她走到染缸边,拿起奶奶的旧蜡刀,在白布上慢慢勾勒 —— 她想染一块特别的布,送给妈妈,上面要画着老榕树,画着蜡染坊,画着母女俩手牵手的样子。

“对了,墨墨,” 陈阳突然想起什么,“刚才非遗站的张站长说,下周的蜡染节,县里会派记者来采访,还会帮我们宣传,说不定能吸引更多人来买蜡染呢!”

“真的?” 林墨的眼睛亮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 陈阳点点头,“还有,我跟几个电商平台联系好了,蜡染节当天会直播,到时候咱们的蜡染就能卖到全国各地了!”

林墨握着蜡刀的手更稳了,刀刃在白布上划过,留下流畅的线条。阳光照在染缸里,靛蓝液泛着金光,像她此刻的心情,充满了希望。

林墨刚把布染好,挂在竹竿上晾晒,手机突然响了 —— 是个陌生号码。她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个温柔的女声:“你好,是林墨吗?我是江洲‘星芒’MCN 的张雯,我看了你拍的蜡染视频,很有潜力,想跟你谈谈合作,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来江洲发展?”

林墨愣住了,手里的蜡刀差点掉在地上。江洲 —— 那是个大城市,是很多人追梦的地方。她看了看身边的陈阳,看了看寨里的染缸,看了看竹竿上蓝盈盈的蜡染布,突然觉得,新的选择又摆在了面前。

林墨的手机屏幕亮着,张雯的声音还在传来:“我们可以给你提供专业的团队,帮你把蜡染文化推广到更大的平台,你考虑一下?” 阳光落在屏幕上,“合作” 两个字像个诱人的邀请,而远处的梯田里,农人正在播种,新的希望,正随着靛蓝的颜色,慢慢生长。镜头慢慢拉远,蜡染坊的竹竿上,一块块蓝盈盈的布在风里飘荡,像一面面旗帜,宣告着传承的力量,也预示着林墨更广阔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