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惊堂闻声 > 第6章 赴任

惊堂闻声 第6章 赴任

作者:停灯停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3 22:38:26 来源:文学城

晚饭后,丰禾忙着去统筹账册,齐漾舟便顺便将新衣带来,想叫沈绥试试是否合身。

“沈大人,沈指挥。”齐漾舟捧着裁好的新衣,敲了敲沈绥的房门。

屋内烛火通明却无人来应,齐漾舟思忖着,他可能有什么要事又去飞檐走壁了,留张字条也是一样的。

齐漾舟心不在焉,默念着明日赴任的流程和各同僚的身份背景。她一转身就被刚站定的沈绥吓了一跳。齐漾舟趔趄着,嘭地与门柱撞了个正着。

“嘶。”齐漾舟揉着额角,后退又撞在了门上。“沈大人轻功了的,我竟不知道你是何时来的。”

“抱歉。”沈绥抬手想帮她,踟蹰着最后只是接过齐漾舟手中的衣物。“给我的?”

“是的,前几日沈大人说没有常服可穿,顺便给您裁了两件,您试试合不合身。”齐漾舟吃痛,揉着额角原地打转。

半晌,齐漾舟恍惚站定才看清,沈绥今日一袭黑衣剑袖,银线勾勒的白燕穿云的纹样在灯火下泛着点点光亮。

气氛一时有点尴尬,齐漾舟看了看那件墨色,再看了看手中的各色衣裳,不由抽抽嘴角,“不知大人已裁了新衣,沈大人若不喜这些花样,拿去赏人就是。”

“谢谢,我很喜欢。”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原本凝滞的氛围更加尴尬了。

沈绥侧身打开自己的房门,将人往里迎道:“齐漾舟,这里是你家,你想来便来,无需客气。”

齐漾舟放下揉额头的手,决定小发雷霆,于是问道:“沈大人如今伤已大好,还打算在我家借住多久。日后我们同朝为官,若被他人知晓,怕是多有不便。”

“有何不便?”沈绥故作惊讶,“沈某护卫江大人是职责所在。沈某穷困潦倒,租住在江大人的府邸亦是合情合理。”

“你......”齐漾舟哑口无言。

“沈某困顿至此,求大人施舍,求大人收留。”沈绥还不等齐漾舟回答,护着新衣服转身便将门关上了。

他摆明了就是要一住到底。齐漾舟揉着额角,恨恨地小声嘀咕道:“这里是你的家,你想来便来。”

不过,沈绥说的有理。杀手在暗不知何时会突然出现。有沈绥这尊杀神在,至少能保性命无虞。即便被监视暗访,也比先丢了小命划算。

罢了,罢了,齐漾舟顺了顺自己的毛,回屋接着温习去了。

云层晃悠悠铺满了长安四方的天,秋风萧瑟吹的人不禁打了个寒颤。大理寺前的行人步履匆匆,走完程序的齐漾舟抖了抖青绿色官服,随着卢寺丞去见上官。

齐漾舟研读了沈绥给的官员信息册子,对各人的信息都有所掌握。齐漾舟看过卢寺丞的履历,对他不由钦佩,于是听着卢寺丞的介绍频频点头。

卢寺丞,名卢衡,字秉之,年二十九,相貌英气俊朗。他平日就爱酒肆那一壶酒两方肉,他在寺丞位置上已经熬了五年,却不急着升迁,每天乐呵的点卯,处理手头的案子。

卢寺丞平易近人,却是出自范阳卢氏的世家子弟。他看似窝囊无甚追求,却是个认公理与德行共存的一根筋,只信奉律法有情。因此卢寺丞是冤假错案的活青天,还天下清白的小圣人。

卢寺丞引着齐漾舟往内走,边与路过的众人介绍着新任江寺丞,边同齐漾舟道:“江大人,我们大理寺与外面各处不同,法理之下,咱们就是同门。”

齐漾舟颔首,她听懂了卢寺丞的言下之意,是提点也是告诫。朝堂的勾心斗角,攀附升迁莫入此门,大理寺只有为民伸冤,捍卫理法一条路。

大理寺掌刑案纠察,有大理寺卿一人,少卿两人,司正两人,寺丞六人。

大理寺卿是位不折不扣的纯臣,年轻时也叱咤官场,破获大案无数。现在他年近致士,不再诸事都亲历亲为,只负责批阅呈奏,像个乐呵的吉祥物。其下左右两位少卿是同榜进士,更是大理寺卿一手提拔的弟子,平日里亦是以师兄弟相称。他二人完全承袭了寺卿的风骨,因此大理寺可谓是帝王的忠贞之士,是个仅以律法为纲且上下一气的铜墙铁壁。

难怪太子殿下会将江黎安置在大理寺,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护住一颗赤子之心。

大理寺事务落在左右两位少卿肩上。

济州贪腐案草草了结,其背后的庞然大物才堪堪露出一角。这事的真相仅有几人知道,济州案理应由江黎与锦衣卫跟进。可‘江黎’身负重伤,锦衣卫护卫京畿重地难以分身。但济州贪腐案刻不容缓,于是陛下派右少卿和寺正出巡地方。按沈绥所说表面是去往岭南,实则去了济州。

左少卿独自担着大理寺的事务,忙的脚不沾地。卢寺丞便带着齐漾舟先去见了大理寺正。

大理寺正负责死刑复核、百官重案终审,更一步靠近权力的中心。

大理寺正,郑烛,字晦明,年三十,幽州人士。郑烛出身寒门,但是勤勉用功,功绩颇丰,稳稳妥妥的走到了司正的位置。郑烛倒是懂得斡旋转圜,在各方势力之间也混的游刃有余。

齐漾舟跟着卢寺丞走进号房时,郑烛才从案牍中抬起头。他生的年轻,打眼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为人也没有官架子。郑烛起身示意两人坐下,他明显比卢寺丞更细致谨慎,是细细了解过江黎背景,对他所查获之案亦心中有底,借此攀谈起来。

齐漾舟心下一松,一路上卢寺丞并未提及过往,反倒叫她时时紧绷。现下面对郑烛的发问,她不卑不亢地回应着,详略得当地交流着断案心得。

“你初到大理寺,难免有不熟悉之处。左寺除你以外,另有卢寺丞和蒋寺丞,共三名寺丞。大理寺既要护芸芸众生性命,又要平衡利弊。此间学问深厚,想必你已懂得。”郑烛的目光若有似无扫过齐漾舟的伤处,又叮嘱道:“事关人命,提笔判词,都要慎之又慎。难免你有不解之处,可随时来问。”

郑烛还在絮叨着,便有位青绿官服的青年轻叩门扉进来了。他目不斜视,没有理睬齐漾舟,而是捧着案卷径直走向大理寺正,报告道:“司正,刑部还是把案卷送过来了。”

“少卿怎么说?”郑烛皱了皱眉,停下了叮嘱的话。

“少卿说,既然来了。大理寺便能接下,叫我们尽管去做,有事他担着。”青年叹气回应,突然又话锋一转,“江大人新官上任,不若这三把火便交给江大人来烧一烧吧。”

“渡之。”郑烛轻呵,皱眉思索。

齐漾舟心中有异,不明白这位蒋云津蒋大人的敌意从何而来。他斜睨自己的眼神大有针尖对麦芒之意。

蒋云津,字渡之,年二十七,苏州人士。吴郡蒋氏也算是江南华胄,蒋云津性子里带着傲气,最恨戚戚小人。他长得面若冠玉、文质彬彬,判案动手倒是毫不含糊,甚至称得上狠辣。

齐漾舟思索之际,郑烛便重新看了过来。他踟蹰开口:“日前发生了件大事......”

太子太傅王老大人致士后,仍暂居京中。他品行德高望重受人景仰,更重要的是他是太子与圣人的老师。

前日王老大人暴毙家中,乃是中毒而亡。凶手人赃并获,是王大人二女的女儿。这位表小姐入狱以来,拒不认罪一直喊冤。

案子棘手,地方衙署不敢用刑,推给了锦衣卫。锦衣卫乃陛下部署,刑法手段残忍,才堪堪上了几样,那娘子便已晕死多次。

王老夫人又坚称此事并非外孙女所为,带着女儿身着诰命差点闹到圣人面前。两方僵持,又找不出新证据。锦衣卫不敢再进一步。若真冤枉了这位金枝玉叶,怕是多少人的项上人头都保不住了。最终,锦衣卫便将这块烫手山芋扔给了刑部,刑部又将案子传给大理寺了。

“此案并不复杂,人赃并获。难就难在这是王家的家事,王家人又各执一词。这案子无论如何去办,都是有错。圣人令此案半月为期必须结案。你是新人,案卷如何入手都说得过去,无论办得好与不好,天塌下来都有少卿顶着。你来接手确实最合适不过。”郑烛有些踌躇,还是将实情说了出来。

蒋云津则直接将案卷塞到齐漾舟手中,戏谑道:“江大人有通天之能,不然也无法从地方飞升至京中呐。江大人本就爱民,当年不选择在翰林院编书,直接自告奋勇委任到地方。不过五年便擢升从六品,想必便有的是门路能保全自己。”

“够了,渡之!”郑烛呵斥他噤声,转而对齐漾舟说:“向晓,你意下如何?”

从方才的谈话间,齐漾舟已听懂了大概。太傅案并不是血腥奇案,而是一场家宅阴私。无论是亲人相残还是家宅内鬼,太傅府都不会流传出什么好名声。太傅府失势更是皇城中那位所不愿见到的。这件事做好了,是对圣人的阿谀奉承,做不好就是在打圣人的脸。

朝中人们趋利避害是正常,他们三人任职多年早已熟练,若有疏漏,必会引得帝王震怒。将棘手的事情抛给无知新人,却是最佳解法。况且上官发话,无论如何是躲不开的。

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案子,正是齐漾舟所需要的。成则攀上太子与陛下,败则得罪一众官员,也能有陈情诉状一份得见天颜。当今圣上开明宽厚,必不会因为一桩案子就罢了齐漾舟的官。自假死开始,齐漾舟一直在赌,也不怕再赌一次。

齐漾舟起身作揖道:“谢郑寺正赏识,下官必竭心尽力。”

郑烛有些诧异,又微微颔首。此少年心性坚韧,乃常人不可比。事事敢于人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难怪他能升迁如此之快。

郑烛又细细叮嘱了几句,吩咐侍者带江大人前往自己的办公地,才领着蒋寺丞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