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净山海 > 第5章 临滨(五)

净山海 第5章 临滨(五)

作者:梅清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9 11:11:06 来源:文学城

“……一天二地三才四立五行六爻七星八卦九子十层埋伏阴魂阵……”

昨天逛罢了大集回了家中后,青山穹实在是因为这一路来回是四个来小时的路程,加之她在集中一直保持着的兴奋状态,回了家马上筋疲力尽。

嗯,情理之中。

所以推脱了青兰杏的邀请,自己回屋睡觉去了。一睡就是一下午。

青兰杏海河七同旁的父母不同,她们俩都不是爱掌控家人行为的人,因此青家家庭内部阶级几乎没有。

尤其是近些年,这二位随着闺女年龄增长,家里经济条件逐渐上升,活得越发洒脱,对青山穹也开始“放养”起来。

具体则表现在青山穹不愿意出门的时候他们也照样按自己计划行事。

比如二老前一日计划第二日几点去办些什么事情,那就必须可丁可卯地做到。

差了一刻钟都让他们浑身难受。

但是家庭,就必然会有矛盾。

青山穹就曾经因为要强行适应父母的计划习惯,把自己逼出过一些“计划恐惧”。

这词是青山穹自己造出来的,但若是问意思,大概就可用按字面意思解释。

在自己安排好的计划要实行之前,心里迸发强烈的恐惧,厌恶,甚至是绝望。

手疯狂颤抖,大脑一片空白,心中大声叫嚣,“好讨厌!赶紧完成算了!赶紧干完拉倒吧!求你了!”而面上则故作镇定。

尽管,这个计划可能小到背几个单词,一个普通的演讲,一次期末考试,或者……在超市买散货零食的青兰杏让她几分钟后,去称重量的地方,向超市工作人员要个塑料袋。

至今,青兰杏和海河七都对这个“计划恐惧”深深不解,尽管青山穹已然无所畏惧,甚至循序渐进地给自己设立许多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

至于如何将自己从那塌天的恐惧中全身而退,其中经历,她不相同任何人讲述。

哎,有两个生活中计划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家人,还真是……让青山穹这位懒散还爱赶最终期限的“最终期限是第一生产力”的这种人相当头疼呢。

时至今日,由青兰杏主导的旅行时,她还常常会因过早对路途产生思虑,几乎每次都犯头疼。

青兰杏买火车票愿意提前两个礼拜,每次都给青山穹急得好几天都睡不好觉,然后睡眠不足导致头疼。

青兰杏整不明白这位小“祖宗”的意思——当然,是开玩笑的,哪儿有妈妈叫闺女祖宗的——后来压根全权交给青山穹负责了,自己只观沿途风景便罢,倒也乐得清闲自在。

这不,本来答应好爸妈一起去临滨老街,结果一到家就困得仿佛一“行尸走肉”似的的青山穹,有一次因为临时决定而放了二位的鸽子。

但过年间的临滨老街,是临滨人不得不去的地方。

于是青兰杏海河七去老街后的第二日晚上六点,青山穹临时起意,五分钟之内穿好棉衣棉裤羽绒服,迅雷不及掩耳般地下了楼,用钥匙打开小房门取出自行车,向老街方向猛蹬自行车,悠然而去。

身背后靠着暖气片,手边放着前几日网上活动买的茶杯,在电脑前工作,从头到尾只看见了句“妈我去老街!”的青兰杏连个“再见!”都没等写出来给她看,就见人影刷地消失了。

弄得青兰杏一头雾水地向右手边给侍候茶水的海河七问道。

“她咋跑那么快?今天约了朋友还是老街今儿有什么新活动?”

海河七不紧不慢倒得了水,不着急回答,先是放稳了水壶,动作一如既往地轻柔细腻。虽然这轻柔细腻的动作出自一双被药剂烫伤过很多次,还因总干重活而显得有些坚实的的手。

“我猜山娘是怕出去的慢一会儿反悔了。趁还想出去赶紧出去。”

不错,事实正是如此。

今日夜色如每一个关外冬季的夜色般,漫长无边,任凭着星空下所有的它曾经求之不得的热闹繁华与灯火通明的马路,纯粹绵软的雪,矗立百年纵观历史的房屋,桥头树下的泥土……将它一一点缀。

一踏步踏进这贮存历史的街道,入目的,是街道路面上的砖石地面以及左右两边灰色墙面上,中西结合风格的小楼。

这里与近来文明全国的古城古镇不同,并不恢宏大气,也不古香古色优雅深沉。

这街上的每一个房屋和牌匾,每一块介绍的牌子,都仿佛被深深烙印上了洋气和外国人的古典风格。

就仿佛那段历史一样,土地被占领,风格被改变。

不过,以前是以前,现今为现今。

青山穹再次沿着这条笔直的无弯绕的道路向街内走去,入目而来的还是各行各业闲暇游玩的临滨百姓,一座座商铺在或是百年前的,或是重新修筑的小楼里开店卖货。

朴素,生动。

本是想再继续感慨下这里的年味儿和欢乐,却不曾想突然一阵熟悉的关外地方戏调式,如同尖锐裹着轻柔的黄色光芒般的刀刃破开熙攘人群,直钻入青山穹耳中。

“这是……阴魂阵?这大过年的,不应该放点儿双回门儿啥的嘛。”心下吐槽了两句,青山送停下脚步,寻了声音来源,跟随这光芒而去。

一座开了一家摄影店的楼前,一块平日是寻常空地的地方,见一方说书说相声时会用上的公布桌面正摆其中,桌面里边,一位身着红色刺绣汉服披风的中年表演者,正对着用手机支架支起来的竖放手机,忘我地表演着。

路灯照明,同样柔和的黄白色光芒正打在那张公布桌上,只瞧见正对着围观群众面前的桌布上,几个龙飞凤舞字体的金色大字——

“传承关东戏曲文化。”

想必是来街上做直播,宣传这类戏曲文化的。

当今网络越发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直播向普罗大众传递信息。

那这位表演者,在这样的街道,着这样的衣装,唱些地方戏正戏。

真……真好啊。青山穹一时词穷,心中也忽而五味杂陈起来。

瞧着此时的围观群众不论男女老少,不管是否能听懂词间意味,都抱有欣赏的态度或是举起手机,或是鼓掌叫好,或是称赞这位中年女子的能力水平,或是中肯的点评,或是夸赞厚重披风的外表华丽。

青山穹这种虽不精通,但很爱听不同种戏曲的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竟然从此等画面中受到了一丝安慰。

因为,仅仅不到一周之前,曾有人对她说,“我很讨厌国文歌,讨厌一切。对,只要是用国语唱的,国人唱的,我都讨厌。”如此绝对,如此没有情面。这话,是从一位三十岁的成年国人口中说的。

那一刻,青山穹喉咙中像噎了东西,不知道如何继续当时的话题,不知道该不该对自己的喜好产生质疑,不知道这个朋友,到底应不应该继续接触。

甚至从那后的几日,她都不太想点开她曾经很喜欢的歌曲。

今日此景,青山穹突然明了,只给那日被唬住的自己一句话,“对方喜不喜欢跟我有啥关系,她不喜欢又不能让存在的东西消失

它存在,我就喜欢。”

释然,尽是可以如此之快。

人生在世,如此这般事情多的去,倘若每次都因与旁人意见不同而对己见心有顾忌,不能自已以理思考,早晚变成那人云亦云之人。

虽然对方的断言,也未必就有错。

再深前行,这条笔直宽阔的长街中间,突然出现了一排十几个小亭子,这小亭显然比道路两边的建筑更加有古气,“这一看就是商用后盖,我小时候都没有,但别说,还挺漂亮的小亭子。”

小时候的记忆相对模糊,但她能确定绝对没这几个亭子。

还记得小学三四年级时候,她在自己作文里写过一次白日里的临滨老街,提了一嘴,“白日街空,商户不营,旅人不行,唯有我与父亲前来,每每望寻得吃食与水,皆要来回转悠。”

当然,这是二十岁的青山穹翻译过来的,三四年级确实也写不了这样的词儿。

虽然如今她写出的也并不算什么高级词汇。

“沿街转三四圈,方才寻得。街上常有铜制雕塑,立于胡同墙内及墙壁前。雕塑人像或行或坐,或经商或路过。闲适匆忙,似拟当年临滨人而铸。”

“现今与史有异而不同,却亦相同。街中浮雕壁画可见,百年前临滨百姓身着短衫,分为衣裤,冬日则着以厚裳。今人亦是。街中有板报记载,百年前人靠水吃水,常以鱼肉为食,加以储存。今人于食选择更多但鱼仍受人所喜。”

“古,人所住房屋摆放桌椅床铺,食于桌而眠于塌,饮于杯。今人尚如此。街内停有古时马车与人力拉车,以我微薄学识猜测,汽车与三轮车可与之一一对应。”

“然,人心不古一词以偏概全。人与世间相辅相成,世间万物未有古者。古之事未必为益,如洋人进犯束手无策。今之事未必歹,如世间聒噪人更聪慧机智。”

那天收拾屋子翻到小学作文本,打开准备嘲笑一番当时自己的青山穹,在看完这篇有关老街的五百字作文之后,呆滞了半天。

“?确定我当时不是抄的网上的?怎么还整出来议论文了?”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