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洗漱完毕,沈瑾瑜躺在床上,指尖划过手机相册,翻到一张尘封的老照片--那是大一军训结束后,她、林晓和袁默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训服,在临大校门口拍的合影。沈瑾瑜站在中间,一边是袁默搭着她的肩膀,一手比着剪刀手,林晓则歪头靠在沈瑾瑜另一侧,三人笑得眉眼弯弯,阳光落在脸上,满是青涩的朝气。
她编辑了一条朋友圈:“回不去的青春?”,配图就是这张老照片,点击了发送。眼皮渐渐沉重,没等看回复,她就抱着手机沉沉睡了过去。
而此时,她的朋友圈早已热闹起来--
AAA余女士:哎哟,这张照片我还存着呢!当时阿瑜晒得黑黢黢的,回家还哭着说军训太辛苦了,现在看着多精神啊~
AAA爸爸:一晃眼都大三了,国庆回家爸爸给你们做红烧排骨,叫上小袁和小林一起。
晓晓:救命!这张把我拍的好胖!不过军训时袁默天天帮我们打饭,必须给他颁个“最佳饭搭子”奖!
袁默:谁还记得当时某人军训站军姿差点晕过去,是我把她扶到树荫下的?【@晓晓】还有某人当年非说迷彩服显瘦,结果拍照时腰带崩了(抠鼻)。
林晓回复袁默:总比某人顺拐走完全程军训强!
李教授:时光荏苒啊,记得你们在方针里偷吃冰棍被我罚站(微笑)。
学生会会长张澎:沈大策划今晚的晚会超成功!不过说真的,好羡慕你们的友谊啊!
高中同学们也纷纷冒泡,有人调侃“三人组啥时候和他们再聚一次”,有人怀恋“当年一起刷题的日子”。
而千里之外的城市,顾岑刚结束一台长达四小时的手术,脱下白大褂坐在休息室里,指尖划过手机屏幕。看见沈瑾瑜发的朋友圈时,他紧绷的嘴角微微松弛下来。照片里的女孩眉眼弯弯,眼神清澈,和他第一次见到时大差不差。他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手指再评论框悬停片刻,最终只点了赞,然后回复了沈瑾瑜昨晚发来的表情包:
【顾岑】刚忙完,你也早点休息。
发送完成后,顾岑端起桌上的温水喝了一口,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来,在他眼底投下一片温柔的光影。他不知道,此刻睡梦中的沈瑾瑜,嘴角正带着浅浅的笑意,梦里还是三年前那个阳光明媚的开学日,她和林晓、袁默站在学校门口,对未来满是期待。
第二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枕头上投下细细的光斑。沈瑾瑜是被手机持续的震动吵醒的,她揉着惺忪睡眼摸过手机,屏幕上“朋友圈99 ”的红色提示格外醒目。点开一看,昨晚发的合照下,密密麻麻的评论正不断弹出。
她蜷在被窝里逐条翻看,嘴角不自觉弯成浅浅的弧度--看到妈妈的话时心头一暖,看到爸爸的红烧排骨咽了咽口水,看到李教授的调侃时脸微微发烫,袁默和林晓的“嘴仗”更是占据了半条评论区。沈瑾瑜看着两人一来一回的调侃,忍不住笑出了声,默默给两条评论都点了赞。高中同学们的留言也让她记在心上,好几个人说“国庆回母校聚聚”,她一一回复“时间待定,随时联系”。
回复完所有评论,沈瑾瑜翻身下床。林晓早已洗漱完毕,正对着镜子涂口红:“赶紧的,第一节是老周的课,迟到要被点名的。”两人匆匆收拾好,拎着书包往教学楼赶。
白天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课后她们又扎进学生会办公室,把迎新晚会的收尾工作一一落实--整理活动照片、核算经费、给参演人员发感谢短信,忙到傍晚才算是彻底收尾。接下来的两周,社团招新紧锣密鼓地展开,沈瑾瑜作为文艺部副部长,从设计招新海报、联系场地,到每天在各个社团摊位间协调统筹。她们几乎每天都忙到傍晚才回宿舍,虽然累,却因每件事都有条不紊地推进而充满成就感。
国庆假期一到,沈瑾瑜和林晓便买了最早一班高铁回家。推开家门放下行李,她便直奔医院--这段时间她最惦记的就是老人家。病房里,沈老爷子正靠在床头看建筑杂志,见她进来,立刻放下杂志招手:“我们小鱼回来啦!”沈瑾瑜快步走过去,帮爷爷掖了掖被角:“爷爷,感觉怎么样?”“好多了,多亏了小顾医生照顾。”老爷子笑着说,目光看向门口。
沈瑾瑜的心莫名一跳,果然下一秒,穿着白大褂的顾岑拿着病历本走了进来。他刚查完房,白大褂领口沾着点淡淡的消毒水味,镜片后的眼睛温和明亮:“沈爷爷,今天感觉还好吗?”“好,好!”老爷子连连点头。例询完顾岑和沈瑾瑜说了几句就继续查房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沈瑾瑜几乎天天泡在医院。她会帮爷爷擦手、读报纸,陪爷爷下棋解闷,而顾岑总会在查完房后过来坐一会儿。有时是叮嘱爷爷饮食注意事项,有时会和沈瑾瑜聊聊学校的事,偶尔也会说起自己行医时遇到的趣事。沈瑾瑜发现,顾岑不仅医术精湛,私下里还很温和,说起专业知识时条理清晰,聊起生活琐事时又带着几分接地气的幽默。两人的聊天渐渐从爷爷的病情延伸到更多话题,她手机里与顾岑的聊天记录越来越长,每次收到他的消息,心里都会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甜。
假期第五天,沈老爷子顺利出院。沈瑾瑜帮着收拾病房里的东西,叠衣服的动作却渐渐慢了下来。想到以后不能再天天来医院,不能随时见到顾岑,她的心情莫名低落,手里的衬衫也叠得歪歪扭扭。
“阿瑜,怎么了?”余清婉注意到女儿的不对劲,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脸色怎么这么差,是哪里不舒服吗?”“没有妈妈,我没事。”沈瑾瑜回过神,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把低落的情绪压下去,把叠好的衣服塞进包里,“可能就是有点累了。”
一家人拎着行李走到医院大厅,正要往门口走,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沈瑾瑜回头,竟看到穿着白大褂的顾岑快步走了过来。他大概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白大褂领口沾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额角还有未擦干的薄汗,口罩挂在下巴上,露出略显疲惫却依旧清俊的脸庞。原来他忙完手术就往病房赶,没想到沈家人已经离开了,便一路跑着追了下来。
“沈爷爷,恭喜出院。”顾岑先走到沈老爷子面前,语气恭敬又温和,手里递过一张写满字的纸条,“这是后续的护理注意事项,饮食要清淡,每周记得测一次血压,有任何不适随时给我打电话。”
沈老爷子拉着顾岑的手连连道谢:“辛苦你了顾医生,这段时间多亏你照顾。”沈蕴舟也上前和他握了握,客气了几句,便转身示意家人往停在门口的车走去。
就在沈瑾瑜跟着父母要上车时,手腕突然被轻轻拉住。她愣了一下,回头看见顾岑站在身后,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认真。“沈瑾瑜,”他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沈爷爷回家后要是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我,不用觉得麻烦。”顿了顿,他又补充道,“你……平时要是有其他事,也可以给我发信息,不用只问病情。”
这句话说得有些隐晦,却像一颗小石子投进沈瑾瑜的心湖,漾开圈圈涟漪。她的脸颊悄悄升温,强装镇定地点点头,声音轻得像羽毛:“好,谢谢你,顾医生,这段时间麻烦你了。”
“阿瑜,快上车了!”前方传来沈蕴舟的催促声。
“来了,爸爸!”沈瑾瑜应了一声,对顾岑匆匆说了句“再见”,便转身快步跑向车门。坐进车里,她偷偷从车窗往后看,顾岑还站在医院门口,白大褂在秋风里轻轻飘动,正朝着她的方向挥手。阳光落在他身上,勾勒出温和的轮廓。沈瑾瑜抿着嘴,藏在口袋里的手轻轻攥了攥,心里的低落早已被满满的欢喜取代,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原来,想见的人,总会有再见的理由。
国庆假期的倒数第二天,沈瑾瑜没忘和高中同学的“聚聚”约定。这天傍晚,她和林晓、袁默早早就到了校门口那家熟悉的小吃摊--铁皮棚子下,几张折叠桌擦得锃亮,油锅里的炸串滋滋冒香,还是记忆里的老味道。没过多久,另外几个玩得要好的高中同学也陆续赶来,刚一落座就热络地聊开了。
“你们不知道,我们宿舍有个大神,开学第一周就拿了辩论赛冠军!”
“我才惨,报了个晨跑社团,现在每天六点半就得爬起来!”
“对了对了,陈阳和李萌居然在一起了!上次同学群里看到他俩合照,我惊得手机都差点掉了!”
聊起大学的新鲜事,桌上笑声不断,说着说着又绕回了高中时光。“真想念王老师的化学课啊,”沈瑾瑜戳了戳碗里的冰粉,语气里满是怀念,“当年她总说‘这道题考的是思维转换’,我每次都听得云里雾里,现在倒觉得特别有意思。”袁默啃着烤鸡翅附和:“还有老班的谆谆教诲,天天念叨‘你们现在多吃点苦,大学就轻松了’,结果大学比高中还忙!”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课堂上的趣事、运动会的呐喊,连当年偷偷传纸条被老师抓包的糗事都翻了出来。沈瑾瑜看着眼前熟悉的笑脸,听着耳边热闹的 chatter,忽然觉得心头暖暖的。她拿起手机,对着满桌的小吃和笑作一团的众人拍了张照片,照片里路灯的光晕落在食物上,透着烟火气。犹豫了一下,她点开和顾岑的聊天框,把照片发了过去,附带一句:“和高中同学在以前常来的小吃摊聚餐,烤冷面还是原来的味道~”
消息发出去没几秒,顾岑的回复就弹了出来:“看起来很热闹,注意别吃太多冰的,晚上容易肠胃不舒服。”简单的叮嘱却让沈瑾瑜的嘴角悄悄弯起,她飞快回复“知道啦,谢谢顾医生”,才收起手机重新加入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