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晋中烟火里许愿 > 第20章 一起做月饼

晋中烟火里许愿 第20章 一起做月饼

作者:祁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22:44:58 来源:文学城

中秋前三天的夜晚,老味道菜馆的木门被晚风推得轻轻晃着,把巷口桂树的甜香送进来,和屋里的麦香、枣泥香缠在一起,像一床暖融融的糖被,裹住了整个屋子。暖黄的灯泡悬在房梁上,光线落在案板上,把面粉照得像撒了层碎金,连落在桌角的晋剧唱词,都沾了几分甜意。

母亲早把食材备得齐整:陶瓮里的麦粉还带着新磨的细滑,瓷碗里的五仁混着花生、瓜子的脆香,最招人爱的是那碗枣泥——是她前几天蹲在灶台前,用金丝小枣一颗一颗熬的,熬到枣肉融化,红得像琥珀,用勺子舀起来,能拉出细细的糖丝,凉了之后又变得糯糯的,咬一口满是枣香。

“江之,把模子拿来,”母亲一边揉着面团,一边对许江之喊,“就是柜顶上那个桃木的,刻着玉兔的那个。”

许江之搬来小凳子,踮着脚把模子拿下来。模子是去年母亲买的,桃木的纹理里还留着淡淡的木香味,正面刻着一只圆滚滚的玉兔,怀里抱着个小月亮,边缘还刻着一圈小小的桂花纹。他用手指摸了摸纹路,指尖能感受到木头的温润,忽然想起初中那年中秋,他也是这样摸着一个旧模子,只是那时模子是裂的,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模子最后也没派上用场。

“发什么呆呢?”江晏的声音忽然在耳边响起,手里还拿着一个揉好的小面团,“快过来包,不然我可要把五仁馅都包完了,你最爱的枣泥馅也要被阿姨藏起来咯。”

许江之回过神,赶紧走到案板旁。江晏已经擀好了一张圆皮,正往里面放枣泥,他的手指很灵活,捏着皮边轻轻一转,就把枣泥裹得严严实实,再往模子里一按,磕出来的月饼上,玉兔的纹路清晰得能看见绒毛,比许江之上次包的歪扭小月亮好看多了。

“你怎么包得这么好?”许江之忍不住问,手里的面团还没揉圆,像个小土疙瘩。

江晏笑着把磕出来的月饼放在油纸垫上,拿起一个小面团递给她:“小时候跟我奶奶学的,我奶奶每年中秋都要做一蒸笼月饼,分给邻居家的小孩,我那时候总抢着包,结果把月饼包成了‘小元宝’,奶奶还笑我是‘小财迷’。”

许江之被他逗得嘴角翘起来,学着他的样子擀皮。只是他的手总不听使唤,擀出来的皮不是一边厚一边薄,就是边缘坑坑洼洼的,放枣泥的时候,还差点把馅漏在案板上。江晏看他手忙脚乱的样子,没忍住笑,伸手轻轻扶住他的手腕:“擀的时候手腕要稳,跟着皮的弧度转,别用胳膊的劲,你看——”

他的指尖轻轻碰在许江之的手腕上,温温的触感像春天的溪水,许江之的手忽然僵了一下,赶紧往回收了收,脸颊瞬间热了起来。江晏也察觉到了,很快松开手,假装去调整模子的位置,耳朵尖却悄悄红了,像被灶火烤过的红枣。

母亲没注意到两人的小尴尬,正跟着收音机里的晋剧哼调子,手里的面团在她掌心转着,很快就变成了光溜溜的小圆球,包上五仁馅,捏出的花边比缝纫机扎的还整齐。“江之,你跟江晏学学,包月饼也要有耐心,”母亲把包好的月饼放在许江之面前,“你看江晏包的,玉兔的眼睛都透着灵气,你包的那个,玉兔像刚睡醒的,耳朵都歪了。”

许江之看着自己包的“歪耳玉兔”,忍不住笑了。江晏赶紧帮他解围:“阿姨,江之第一次包就这么好,我第一次包的比他还丑呢,连模子都磕不出来,最后只能捏成小团子炸了吃。”

父亲坐在柜台旁,手里拿着个小酒盅,慢悠悠地抿着米酒,闻言也笑:“没事,丑点才好认,以后我们家的月饼,一看歪耳朵的就知道是江之包的,多特别。”

许江之被他们说得不好意思,低下头认真跟着江晏学。江晏放慢动作,教他怎么把馅捏在皮中间,怎么调整手指的力度,怎么让模子里的纹路更清晰。渐渐的,许江之包的月饼也有了模样,虽然玉兔的耳朵还是偶尔会歪,但至少能完整地磕出来,不像之前那样一磕就裂了。

包到一半,许江之拿起一块枣泥馅,忽然想起初中那年的中秋。那天爸妈在店里忙到半夜,他一个人在家,冰箱里只有半袋过期的泡面,他烧了热水泡上,坐在窗边看着月亮,手里攥着奶奶留下的旧模子——那模子是木头的,刻着简单的菊花纹,边缘已经裂了,他想包个月饼,却连面粉都没有,最后只能对着泡面桶发呆,月亮再圆,也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想什么呢?”江晏的声音拉回他的神思,手里拿着一个刚磕出来的月饼,递到他面前,“尝尝?我包的枣泥馅,阿姨说放了双倍的糖,甜得很。”

许江之接过月饼,指尖碰到温热的饼皮,咬了一口。枣泥的甜瞬间在嘴里散开,还带着淡淡的麦香,糖丝拉得细细的,粘在嘴角,甜得他心里发暖。“好吃,”他小声说,眼睛有点发热,“比我小时候吃的任何月饼都好吃。”

“那当然,”江晏笑着帮他擦掉嘴角的糖丝,“这可是我们一起包的,当然好吃。以后每年中秋,我们都一起做月饼,包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你想吃什么馅,我们就做什么馅。”

许江之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把剩下的月饼咬得更慢了。他看着案板上摆得整整齐齐的月饼,有的刻着玉兔,有的刻着桂花,有的还歪歪扭扭地刻着“中秋”两个字,是他刚才试着刻的。母亲还在哼着晋剧,父亲偶尔会点评一句“这段唱得有韵味”,江晏正帮他把包好的月饼放进蒸笼,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什么宝贝。

“江之,把那个新模子拿来,”母亲忽然说,“就是江晏上次买的那个,刻着团花的,我们多包几个,明天给隔壁王奶奶送过去,她上次还送了我们一筐梨呢。”

许江之应着,去拿模子。那是江晏上次去木匠铺买的,桃木的,刻着一圈团花,中间是个“福”字,摸起来比旧模子更光滑。他把模子递给江晏,江晏接过去的时候,手指不经意碰到他的指尖,两人都顿了一下,然后相视一笑,把那点小尴尬融进了枣泥的甜香里。

包到最后,母亲把剩下的枣泥馅都包成了小月饼,特意留了几个放在瓷盘里:“江之爱吃枣泥的,这几个凉了之后放冰箱,明天早上热一下就能吃,别跟江晏抢啊。”

江晏赶紧举手:“我不抢,我爱吃五仁的,脆生生的,咬着香。”

父亲看着他们,笑着抿了口酒:“以后中秋都这么热闹就好了,以前总忙着开店,也没好好陪江之过个中秋,现在有江晏在,家里也热闹多了。”

许江之听着父亲的话,心里暖暖的。他看着蒸笼里慢慢冒出来的热气,热气里混着月饼的甜香,飘在灯光里,像一幅暖融融的画。收音机里的晋剧还在唱,门口的桂花香还在飘,身边的人还在笑着,他忽然觉得,这就是他一直想要的中秋——有家人,有朋友,有甜美的月饼,还有满屋子的温暖。

最后一个月饼放进蒸笼的时候,母亲盖上了盖子,说要蒸二十分钟。大家坐在桌边,看着蒸笼里的热气慢慢往上冒,晋剧的调子还在屋里绕着,桂花香从门缝里钻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衣角上。许江之看着江晏,江晏也看着他,两人的眼里都带着笑,像蒸笼里的月饼一样,甜得发暖。

二十分钟很快就到了,母亲掀开蒸笼盖的瞬间,浓郁的甜香涌了出来,比刚才更甚。蒸好的月饼涨得圆滚滚的,玉兔的纹路更清晰了,枣泥馅的红得发亮,五仁馅的泛着金黄,让人一看就想吃。母亲拿起一个枣泥的,递给许江之:“刚蒸好的,小心烫,凉一会儿再吃。”

许江之接过,指尖碰到温热的饼皮,心里满是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