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枝破竹 > 第21章 第 21 章

金枝破竹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吹灭春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2:03:33 来源:文学城

元昭一语成谶。

不过十天,及至大雪时节,雪下得就有些太凶了,且凶起来下了一旬都没停下。

盛京城中街巷尽数为茫茫的白所淹没,往日最繁华的天街,如今也看不到多少行人,街上的积雪深得能没到人的小腿,偶有车马经过,辙印不出片刻就消失无踪。

顾竹清自冒着大雪从城外归来,眉心就没有松解过。

寒风卷着急雪鬼哭狼嚎地穿梭于天地之间,城中百姓尚可紧闭门窗,勉强度日。可城外的百姓,却连庇身之所都难保。

他今日在京郊所见,草屋土房皆披缟素,唯见雪丘起伏如坟冢。已有被大雪压垮了家的百姓无助地蹒跚,穿着打满了补丁的破旧袄子,缩着脖子,佝偻着身子,艰难地在风雪中寻找着一线生机。

他忧心忡忡地望向皇宫的方向。

暴雪成灾后,皇帝便下令开仓放粮,平抑物价。此举在盛京城中有成效,可城外条件艰苦,冻毙冻伤者依旧不在少数。

元昭听他说了京郊惨状,二话不说,立即叫人备了车进宫面圣。

皇帝仍在勤政殿与群臣商议救灾事宜,听见宫人通报永安公主求见,大吃一惊,还是让人将元昭迎了进来。

“昭儿,这么大的雪,你怎么来了?”

勤政殿内银丝炭烧得正旺,元昭解下斗篷递给宫人,宽大的外袍之下依稀可见微微隆起的小腹。

毕竟此时殿中还有几位大臣,她正要依律行礼,皇帝连忙叫住了她:“免礼免礼,都什么时候了,也不当心着些!”

“多谢父皇。”蔡公公命宫人给元昭看座,元昭摆了摆手,上前几步越过群臣站定了,直奔正题,“父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儿臣听闻京畿之地尚有百姓啼饥号寒,流离失所,心中实在难安。”

皇帝神色疲惫:“朕正为此事发愁呢……”

虽说公主不能上朝,但元昭今年来多番努力已有了参政议事之权,群臣也习惯了她向皇帝进言献策之举,很快便继续讨论了起来。

如今大半个北方都受了灾,哪怕皇帝早已下令开仓放粮,但雪深路阻,冰封水运,几个粮仓的米粮都难以迅速送达四郊。

元昭听着他们你来我往各抒己见,一直没有说话。待他们最终商定了对策,这才开口:“父皇,您为国为民殚精竭虑,各位大人亦是鞠躬尽瘁,儿臣深受感动,也想略尽绵薄之力,至少暂解京郊困局。”

“你说。”

“你说什么?”

顾竹清诧异地看着元昭。

元昭接过他备好的热汤,喝了两口,暖了暖身子,才多说了几句:“此次受灾范围甚广,我看户部赈灾款拨付也有些紧张,就向父皇自告奋勇,愿为钦差,筹资赈灾,父皇许我便宜行事之权,总揽京郊救灾事宜。”

有公主忧国忧民如此,实乃百姓之福。

顾竹清又是庆幸,又是感动,又是钦佩,可又忍不住有些庸俗的私念:“可你的身子……”

元昭这几个月依旧能吃能睡,面色红润,除去肚子一天比一天鼓起来,完全看不出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但这毕竟是赈灾,不仅辛苦,直面城郊流民还可能有预料不到的危险,顾竹清实在无法放心。

“无需担心。”三两句话的功夫,汤就已经凉了一些,元昭仰头一饮而尽,将喝空了的碗递给采薇,让她拿了下去,“父皇也担心我的身子,我同他说了,若真有不便之处,就由你代我出面办事。”

“我?”

元昭点点头,对他一笑:“我说过,造福百姓未必就要当官。顾竹清,你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不要让我失望。”

“……是。”顾竹清胸中激荡,“我定不负公主所望。”

要在城郊赈灾,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据点。无论是位置还是大小,刚刚建成不久的慈安产院都再合适不过。

这不到半年的时间以来,慈安产院名气已经打了出去,大雪封路前常有过来看诊抓药的人。只是平民百姓大多勤俭惜财,有些身家的又宁愿多花费些在临产前请女医上门照顾,真正在慈安产院住下待产的还是寥寥无几,倒是方便了将这儿暂时改造为赈灾据点。

顾竹清用元昭拨给自己的金银,并自己攒下的俸禄,跑遍了盛京暂且先买了不少御寒的棉衣棉被和毡毯,运到慈安产院时,正好撞见了工部侍郎王大人。

正如元昭之前所言,工部果然因这场大雪要辛苦了。工部尚书没有揽这个差事,作为副官的王大人就被派来此处,在冷风中哆哆嗦嗦地监工指导。

顾竹清没有立刻上前打招呼,而是先一起将车上的货卸了,再四处看了看。慈安产院内外皆有金吾卫把守,除去他刚刚运来的御寒物品,还放着元昭设法先调来的一些陈米,数量看着并不多。慈安产院周围,工部正在搭建一个个棚子,用的都是好料子,框架看着就牢固,只是实在太过简陋,简陋得只剩下了框架和特意做成斜坡样式的顶棚。

“王大人。”

“哎哟,驸马来了。”石大人见着他,一点儿也不意外,向他汇报道,“公主有令,让工部加急修建棚屋收容居民,我们带人忙活了一天,您看看,就快完成了。”

顾竹清不解:“就快完成了?”

“快了,一会儿框架加固好,四面钉上厚厚的油布,进了棚子后用石头将油布压实了,多大的风都被挡在外头了。”

原来如此。

顾竹清听了他的解释,恍然大悟:“时间宝贵,这确实是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可不是?哎呀,还是公主有办法!”

“这是……公主想出的法子?”

“是啊。这冰天雪地的,砖瓦不好运过来,建房的工人也难找,公主说了这个主意,朝中那是拍案叫绝呐!”王大人兴奋道,“您看,这两车油布,也都是公主寻来的。公主的本事,真是叫百官无不心服口服,交口称赞。”

顾竹清与有荣焉地挺直了脊梁。

“公主之才,惊艳绝伦。”他由衷感叹,“公主之德,更是我平生罕见。”

王大人自是顺着他的话又恭维了几句,直到有工部的官员来报棚子都已基本建成,才问顾竹清:“驸马,公主说了,这棚子地面上还得铺上一层毡毯才保暖,您今日可带来了?”

元昭竟是连这也事先想好了。

顾竹清点头,带着人去慈安产院内抱了毡毯出来。眼看油布钉齐,毡毯铺好,万事俱备,他扭头对一直跟着他忙里忙外的云阶说:“可以让人去各个村中广而告之,让受了灾的百姓来此处避难了。”

多耽误一天的时间,很有可能耽误的就是几条、甚至几十条人命。

原本没料到避难所能这么快建成,顾竹清是准备将买来的棉衣棉被差人送到村中的。他最是知道百姓可怜,但在受灾蒙难时也会面目全非铤而走险的,因而从公主府带了不少护卫预备护送物资。

现在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正好可以让他们分头行事。顾竹清让他们两两一组,各带几件棉衣救急,分散到不同的村子里去尽快传播避难所的消息,记得提醒来避难的百姓自备碗筷。

他自己则回到慈安产院,拆了一袋陈米,开始用大锅煮粥。

慈安产院“人去楼空”,很多东西倒是一应俱全,锅碗瓢盆都有不少,连这施粥用的大锅都有好几个。

现在看来,也应当是元昭提前做了准备。

只是,元昭再怎么料事如神,再怎么精明强干,也不能真的指望她一个人架海擎天吧?

别的不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可真是有些缺粮少米了。如果来此处避难的百姓数量论以千计,那慈安产院放着的这些陈米,就是都煮成稀粥,也是撑不过五天的。

他一边搅动着粥水,一边思索对策。

京仓的粮食是决计不能放完的,就算他建议元昭打这个主意,到了皇帝那儿,他多半也不会答应。

除了京仓,最近的粮仓就要属兴阳仓了,也不算太远,若是平日,运粮的车队快马加鞭,来回亦不会超过五天。就是坏在了现在天气恶劣,路途难行,他今日出城时马车还险些陷进了雪地里呢。

如果要从兴阳仓运粮,就得先想办法解决官道积雪的问题……

“驸马!有人来了!”

云阶小跑进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顾竹清顺手将煮粥的任务交给了他,自己出了门。

来人脸色已冻得青紫,身上的棉衣不知穿了几年,都洗薄了。来得这样快,想来是距离最近的村中的百姓,听了公主府护卫的话,就立刻赶过来了。

“老爷,这里是永安公主建的避难所吗?俺听人说,屋子被压塌了的可以到这里来,还会给俺们施粥,是真的吗?”

连距离盛京这样近的村中都出现了无屋可住的灾民……

顾竹清神色凝重,将人带到了棚子里安顿,又取了一床棉被给他取暖。云阶盛了一碗粥跟在后头,那灾民裹着被子,抖着手将热粥急不可耐地喝完了,浑浊的眼中突然涌出两行清泪。

“公主是好人……是好人啊!”

“如果早点让公主管事,俺爹也不会冻死!爹——你走得太早了啊!”

顾竹清无言地望着他痛哭流涕,心中发闷,默默退了出去。走出了好几步,还能听见他的哭声,在呼啸的朔风中显得格外凄凉。

闻讯赶来的百姓越来越多,有的是没有了住处,有的还能关门避寒、却没了柴火烧饭。顾竹清等到公主府的护卫都回来了,将煮粥施粥、维持秩序的事交给他们,才带着云阶回公主府。

“多谢公主!多谢驸马!”

“永安公主保佑……”

马车经过排队领粥的队伍,百姓的声音还依稀传了进来,敲在他的心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