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近在咫尺 > 第3章 研究

近在咫尺 第3章 研究

作者:扶穗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0 10:37:35 来源:文学城

江易心中微微一凛,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上前半步,微微颔首:“陈所长。”

“你是本次招募考核的综合第一,理论部分尤其突出。”陈回遇看着他,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对于Z1的基因破译,我想听听你的初步看法。”

他话音刚落,助理千曲便适时地递过来一个轻薄的高清显示屏,上面显示着一小段经过初步注释的基因序列——正是H区目前从007身上成功破译出来的那一小部分。

江易内心几乎是瞬间失笑。

控分控到这种地步,故意在几道关键题上留下“知识盲区”的破绽,居然还是第一?H区这批新招揽的研究员水平……是怎么跟E区僵持这么多年的?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带着一丝荒谬感。但他立刻收敛心神,知道此刻是关键时刻,既不能表现得太过无知平庸,也绝不能暴露自己对这个序列的熟悉程度远超在场任何人。

他接过显示屏,目光快速而专注地扫过那短短几十个碱基对及其附带的、在江易看来颇为粗浅甚至存在误判的注释信息。实验室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着这位“考核第一”的新人,林砚的目光中更是带着毫不掩饰的兴趣。

几秒钟后,江易抬起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属于研究者遇到难题时的凝重与思索。

“陈所长,从这段已破译的片段来看,”他指着屏幕上几个特定位置,“其GC含量异常偏高,且存在多处非标准的回文结构,这确实符合您刚才提到的‘复杂基因组架构’特征,可能预示着其编码蛋白具有特殊的空间折叠方式或稳定性。”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又指向另一处注释:“这里标注的‘疑似调控元件’,其侧翼序列的模式……与我之前在中立区接触过的某些古细菌耐极端环境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有微弱的相似性,但具体功能是否相关,还需要更多上下游序列和功能实验验证。”

他的语速平稳,措辞严谨,提出的观点既有基于现有片段的分析,又引用了看似合理的、来自“中立区”的见闻,同时巧妙地避开了任何可能触及核心机密的推断。既展示了扎实的基础和一定的联想能力,又没有给出任何惊世骇俗的结论,完美符合一个“优秀但见识尚有局限”的新人研究员形象。

陈回遇听完,深邃的目光在江易脸上停留了两秒,那眼神似乎能穿透表象,直抵内心。最终,他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观察很细致。GC含量和结构特征确实是突破口之一。你的思路可以作为参考。”

他没有过多赞扬,也没有提出质疑,仿佛这只是例行公事的一次探底。

江易面色平静地将显示屏递还给千曲,退回原位,心中却不敢有丝毫放松。陈回遇这个人,比他预想的还要深沉难测。在他面前,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项目介绍结束,庞大的研究团队立刻像精密的仪器般运转起来。按照分工,有人负责维护Z1的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有人开始处理初步获取的生物样本,而江易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从人鱼体表特定区域采集的少量**细胞中,进行基因提取和初步测序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室里回荡着仪器低沉的运行声、液体的轻微晃动声,以及研究人员之间不可避免的低声交流。

“这部分非编码区的重复序列也太长了,扩增效率很低。”

“试试调整退火温度,分段扩增看看。”

“Z1的表皮细胞活性强得惊人,离体后还能维持这么久的基础代谢……”

陈回遇并没有一直待在主控台,而是穿梭在各个工作台之间。他会驻足观看实验过程,偶尔会插话,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或者指出某个可能被忽略的细节。他的参与并不让人感到压迫,反而常常能切中要害,展现出不俗的专业素养。

“注意离心速度,这类特殊细胞的细胞核比较脆弱。”他温和地提醒一位正在操作的研究员。

当他走到江易的工作台旁时,江易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细胞核的分离与裂解操作,动作流畅而精准,没有丝毫多余。

陈回遇静静看了一会儿,才开口:“手法很稳。之前处理过类似的高活性细胞样本吗?”

江易手中的动作未停,语气平稳地回答:“接触过一些从极端环境中分离的嗜极微生物,它们的细胞壁和膜结构通常也比较特殊,需要类似的温和裂解条件。”他再次引用了“中立区”的经历作为掩护。

“嗯,触类旁通,很好。”陈回遇点了点头,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江易操作时稳定得异乎寻常的手指,却没有再多问,转而提到了另一个技术细节,“对于后续的文库构建,你有什么初步想法?”

江易依据公开的学术知识,结合当前对007基因复杂性的“初步认知”,给出了一个保守但可行的方案。

陈回遇听完,表示认可:“思路清晰,可以先按这个方向尝试,遇到问题及时讨论。”他的态度始终是鼓励和专业的。

然而,每当与陈回遇对话时,江易内心深处总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怪异感。并非敌意,也非怀疑,更像是一种……被无形之物轻轻触碰、细致描摹的感觉。陈回遇的眼神太过深邃,仿佛能吸纳一切光线,也吸纳着对话者的所有细微反应。他说话时语气温和,逻辑清晰,但江易就是本能地觉得,与这个人交谈,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每一句回应都要在脑中过滤再三。

相比之下,林砚的搭讪就显得直白甚至有些“聒噪”了。

“江博士,看你做实验简直是一种享受,手真稳。”林砚不知何时凑到了旁边的台子,隔着一段安全距离笑着搭话。

“熟能生巧而已。”江易头也不抬,专注于眼前的微量移液器。

“晚上食堂有新到的深海鱼排,据说味道不错,一起去尝尝?”林砚继续发出邀请。

“看进度,可能赶不上。”江易婉拒。

“好吧,工作狂。”林砚耸耸肩,也不纠缠,转而聊起了刚才实验中遇到的一个小问题,这次江易倒是基于专业知识,简短地和他讨论了几句。

当江易将最后一份提取完成的基因样本放入低温存储柜,清理完自己的工作台时,实验室里大部分人还在埋头苦干。他动作利索,效率极高,第一阶段分配的任务已提前完成。

他正准备悄无声息地离开,一个沉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江博士。”

江易脚步一顿,转过身,看到陈回遇正从主控台的方向走来,似乎也刚结束手头的工作。他脱下白大褂,里面是剪裁合体的深色常服,更衬得他身姿挺拔。

“陈所长。”江易微微颔首。

“工作完成了?效率很高。”陈回遇语气带着一丝赞许,随即自然地问道,“一起用个晚餐?有些关于古细菌启动子序列与极端环境适应性的问题,想私下请教一下。你白天提到的那个类比很有意思。”

江易心下微凛。请教问题?以陈回遇的身份和学识,需要向他这个“新人”请教?这理由听起来客气,却透着不寻常。他本能地想婉拒:“陈所长太客气了,我只是略有涉猎,恐怕……”

“不必过谦。”陈回遇打断他,笑容温和,“学术交流,互相启发而已。我知道中心区有家不错的餐厅,环境安静,适合谈话。就当是慰劳你第一天的辛勤工作。”

话已至此,再拒绝就显得刻意且不合时宜了。江易只能压下心中的疑虑,点头应下:“那就叨扰陈所长了。”

“叫我回遇就好,下班时间,都是同事。”陈回遇说着,便率先向外走去。

他们乘坐专用电梯直达地下交通层,一辆低调但显然性能卓越的悬浮车已在等候。车子无声地滑入H区中心城的流光溢彩之中,最终停在了一家位于高层、视野极佳的餐厅门口。餐厅内部装潢雅致,氛围静谧,每张桌子都有良好的私密性。

落座后,陈回遇确实将话题引向了白天江易提及的古细菌启动子序列,问题提得相当专业和深入,完全像是一场纯粹的技术探讨。江易打起精神,谨慎地组织语言,将自己所知的不涉及E区机密的那部分知识,结合公开文献的观点,有条不紊地阐述出来。

陈回遇听得很专注,不时提出追问或表示认同,气氛似乎十分融洽。

然而,在交谈的间隙,点餐过程中,那种奇怪的感觉再次向江易袭来。陈回遇的目光时而会落在他脸上,那眼神并非审视,更像是一种……观察,一种试图将他的表情、语气、甚至细微的动作习惯都收录进去的细致观察。他的问题虽然围绕学术,但偶尔会巧妙地延伸到江易过去的“研究经历”和“思维方式”上。

“江博士似乎对基因结构的‘非标准’形态特别敏感,这是在中立区多个项目里锻炼出来的直觉吗?”陈回遇切着盘中的食物,状似随意地问道。

江易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不动声色:“可能只是个人习惯,喜欢关注那些偏离常规的细节,总觉得里面可能藏着关键信息。”

“很优秀的习惯。”陈回遇笑了笑。

江易这次看出来了,眼前这个人的眼底似乎是欣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