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衣第一坤道 > 第6章 冤死

锦衣第一坤道 第6章 冤死

作者:我捡垃圾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9 21:35:29 来源:文学城

这场大火烧得彻底,四姨娘的院子只剩炭黑的废墟和砖墙。

陶杞伸出拂尘,拦住准备先一步进去的张章,眯眼看了下日头,问道:“什么时辰了?”

“啊?刚用过午膳,约莫未时吧。”

陶杞点点头,将拂尘甩回臂弯,掐指呢喃。

“乾卦,西北方向。”

有了方向,提起衣摆缓步迈进院子,径直朝院中西北方向走去,那里有张石桌,有幸在大火中保留完好。

余光瞧见张章惊奇的愣在原地,提醒到:“别跟过来,我知你是要到屋子里翻找,末学我。”

两人有赌约,张章不服气地梗着脖子朝房屋残骸走去,一脚踩进废墟,沾了满鞋底的黑灰,灰头土脸地弯腰翻找,不时抬头看看陶杞在做什么。

陶杞用拂尘掸去石凳上的灰尘,敛衣坐下。

鼓起腮帮子将石桌上的灰尘吹开,暖白的手指轻叩桌面,试了几个地方,一处叩响与别处不太一样。

手指顺着边缘摸索,如期在石桌背面碰到一处缝隙,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又出现一处缝隙。

用巧劲扣住缝隙,一声卡扣响起,石桌下弹出一个石抽屉。

内里躺着写满诗句的白纸,大火的灰烬顺着缝隙飘进去了一些,散落在白纸上分外明显。

陶杞拿起纸张,快速翻看一遍,多是写着伤怀零落的诗句,还有一些沾染了墨迹的废纸。

远处的张章一直留意陶杞的举动,见有发现,终于按耐不住大步跑过来,拿起被扔在桌上的诗句粗劣看了一遍。

“道长,这诗句能发现什么?伤春悲秋的,而且都是誊抄的,没甚有用。”

陶杞不答话,亦不再看那沓诗句,而是看着手上剩下的纸,都是些沾染了墨渍污迹的。

“小福主,你输了,准备好牡丹酿。贫道先行一步与陈大人禀报这发现。”

话即出,起身拍拍衣摆,往出走。

张章在背后追问:“你拿的是一堆废纸,能有何发现?”

陶杞有了发现,欣喜地加快步子,将出了院子,迎面撞见陈霁带着一队锦衣使过来,想来是整理好审讯记录后,也来查看四姨娘的院子。

陶杞说起手中的线索,背后的张章几步跨上前,挡在她和陈霁中间。

“师父,你不知,刚刚玄凡道长用时辰掐了个卦,竟真在烧成这样的院子里找出了线索。”

陈霁的表情肉眼可见的严厉,睨了一眼徒弟,绕过张章的肩膀看向陶杞。

陶杞弯起眼角准备同陈霁说起线索,马上低下头,状似无聊地踢石头子,来回踢得脚疼,陈霁目光不曾移开,反而一掌拨开张章。

“有何发现?”

陶杞将纸张交给陈霁,不加解释,她知道陈霁能看出来。陈霁翻看一遍,在其中两张来回查看后,抬头看向她。

“四姨娘姜氏家在城西,贫道以为,该去那里走一遭。”

陶杞与其对望,面容认真,不似先前与张章嬉闹的稚气,眼神带着询问。

“走。”

陈霁收起纸张,果断出发,陶杞紧跟上去,后面的张章虽然不明白,也跟上两人,并追问:“为何要去姜氏家?你们怎得不说话就这么决定了。”

等到了门口,锦衣使已经牵来马匹候着,陈霁牵上缰绳,问她:“会骑马吗?”

她当职锦衣卫时曾日夜兼程地追过塞外探子,自然熟练,但回想一番给自己编造的身份,眼神晃动,将无辜拿捏的恰到好处。

“不会。”

“会骑驴,观里若有急事,多是骑驴,想来……想来也差不多。”

顺势接过缰绳,却见陈霁将缰绳递出去,命道:“不宜声张,乘张府马车去。”

原本浩浩汤汤的锦衣卫骑兵,变成了缩在马车内的三个人,正中坐着陈霁,脊背挺直,绣春刀抱在胸前闭目养神,剩陶杞和张章瞪着眼睛看对方。

马车内气氛沉闷,陶杞掀开车窗探头出去透气,正好经过东大街,升阳酒楼格外瞩目,她指给张章:“这家升阳酒楼的牡丹酿,别买错了。”

两人探头看出去,陈霁静默地睁开双眼,看了一眼又闭上。

张府在城东,姜氏家在城西,隔了整座城,锦衣使将马车架得飞快,陶杞感觉马车快要散架时,停了下来。

眼前是一片低矮的房屋,聚集着梁城的大量平民百姓,较之住在城外的生活还算可以,但比之雕梁画栋的张府,仍相去甚远。

上午的审讯中提到,姜氏家在司州寻常人家中家境尚可,姜氏因此可以读些诗书,姜氏亦喜读书写字,一身文弱的书卷气与寻常人家女子颇为不同,却也是因为这被张聚瞧上强娶而去。

带上驾车的锦衣使,此行一共四人,站在一处还算尚好的门前。

锦衣卫三人都换上了便服,显得陶杞一身道袍格外突出,竟像是小头目,车夫上前扣门后,他们三人后退一步,将陶杞留在门前。

这般安排也算妥当,陶杞的玄凡真人名号司州皆知,日常行道又与百姓脸熟,是四人中最为方便打探消息的。

脚步声由远及近,门上的小窗先被打开,一位头发半白的老头露出半张脸来,松弛的眼皮耷拉下来,只能露出一半的眼睛满是疲惫苍老,望向门外的陶杞。

陶杞将拂尘甩进臂弯,拱手作揖;“福主福寿无量。”

脸上的笑容标准且真挚,比面对陈霁时真实三分,司州人大抵都知道玄凡真人是替官府办事,陶杞直奔主题:“张府一案,陈大人需问询些有关姜氏的情况。”

说罢,侧身将陈霁引出来。

老头听闻张府有关,苍老的双眼添了厌烦,“我儿已逝,他张聚如何与我们何干,莫要再来。”

眼看他要关上小窗,陶杞伸手阻拦,却见陈霁先一步,骨节分明的大手推开小窗,神色严厉。

陶杞知晓他的办案风格,虽说有效,但怕是会吓到刚失去女儿的老者,她忙顺势开口:“六爻所示,姜氏去世有蹊跷在,贫道受托元始天尊,见不得人冤死。”

“冤死”二字加重了语气,目光灼灼地望着老者,见其迟疑,继续道:“幺女如何心性作为父亲最了解,怎会突然而去?”

“贫道协助官爷探查张聚自缢一案,发现姜氏之案另有隐情,若能为其伸冤,也算是善事一桩。”

老者松弛的眼皮晃动,犹疑片刻打开门,请四人进了院子。

老者进入灶房忙活一番,沏了茶水招待四位,陶杞谢过后,与老者说了心中所想,亦是为了让老者放下芥蒂。

“官爷特来调查此案,只因张聚手脚不干净,官爷秉公办案,查清姜氏之死,不仅为其女伸冤,也能助官衙查清张聚的行事。”

这番话将他们与老者划到同一边,共同对付的敌人是张聚,陶杞始终注意其神色变化,将茶慢慢吹凉轻酌一口。

“姜氏重孝,听闻绿荷说虽困与张府,却也时常与福主书信往来关切安康,可有提到在张府如何?”

绿荷是四姨娘的陪嫁丫鬟,从家里带去的,上午审讯室在厅外被锦衣卫审过,但没有提及书信一事,她拿来让老者增加信任,

而那几张有污渍的纸张,上面的墨迹散散点点没有连贯,且墨迹极轻,不像是寻常书写能留下。

只有隔着一张纸渗出来沾染上,才会形成那样的污迹,应该是四姨娘书写时下方衬的纸张留下的痕迹。

但是痕迹模糊残缺,看不出内容。

陶杞来回翻看一遍,发现这些纸张都有一个相同之处,纸张最右侧的墨迹是固定的,字数和内容都是固定的,来回对比拼凑,不难辨认出是何文字。

而这几个字是:家父敬启。

陈霁查看后也发现了,虽立即同意陶杞的提议前往姜氏家。

果然,老者沉默片刻,起身进了里屋,在开锁、木柜打开和搬弄物品的声音之后,纸张摩擦声传来。

老者拿着厚厚一沓书信走出来,颤抖着手拿给陶杞。

“家女心孝,即便被张聚欺凌也不忘惦念家里,却没想最后还是丢了性命。”

老者看着书信,眼眶渐渐湿润,念叨着姜氏被张聚强娶的悲痛。

陶杞拿到书信便想马上翻看,却想到主座上坐着锦衣卫指挥使,有些不愿的将书信交过去。

陈霁极快的便将厚厚的纸张翻看完,并拿出最后一张问到:“这是最后一封。”

老者接过看了一遍,“可怜呐!没等等到女儿再来信,这便是最后一封,可怜天见!本想等着家女寄来下一封,弄清张府的隐秘,就像官府报案,只求推翻了张府,我儿便能回府自由身,可是谁知,我可怜的幺女竟就这样去了。”

老者又看了一遍幺女的心,愈发悲痛,对张聚也愈发的厌恨。

“那张聚整日装作大善人,每年在白龙观为司州祈福消灾,不过是做了亏心事,心里不安……”

陶杞见状,默念一番超度道经,上前安抚后拿过姜氏寄来的最后一封信,上面写着:

爹爹,女儿今日发现一件诡异之事,虽听起来不甚像真的,却可以断定必有蹊跷,只等拿到证据就可以去衙门状告张聚这个歹人,到时张聚必定要落入大牢,女儿便能回家与爹爹团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