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衣第一坤道 > 第51章 书信

锦衣第一坤道 第51章 书信

作者:我捡垃圾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21:34:18 来源:文学城

叩叩叩——

叩窗声之后,是窗户被大力从外面撞开的碰撞声,夏夜凉风涌入房间,打破两人片刻难得的相拥。

紧接着是重物摔在地上的闷响,像是一扇猪肉。

而后悉悉索索的翻窗而入声,一道爽朗带着张扬的少年声响起。

“师父!我扒在窗外等了两刻钟,两刻钟了!”

“窗户外面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这可是三楼!徒弟我还背了个死沉死沉的死人,差点就要摔下去,摔下去还要给死人当垫背的。”

陶杞对这个时机下出现的张章好感倍增,她趁机从陈霁怀中出来,起身离开。

“我去看看死人。”

管它是死人活人,还是半死半活人,她先有个理由离陈霁远点再说。

发出如半扇猪肉般声响的死人,此刻被摔在房间的地上,裹了一层黑布。

透过打开的窗洒进来的月光,陶杞看清死人体长不到一米七,体型偏宽但不胖,属于健硕型。

她走上前撕开尸体头上的黑布,“这是谁……”

话音刚落,金田发绀肿胀的脸出现。

是司州首富张府的管家,金田。

出逃消失一个月的金田,猝不及防的出现,已变成一具尸体,毫无生机。

陶杞马上想明白,陈霁半夜不在房间,大抵是接到了张章的消息,出门汇合并带回来金田的尸体。

陈霁已从床边走到窗前,时隔一个月,他们再次汇聚在一起,三人围着看向地上的金田尸体,恍惚间好像一个月前的张府初遇时。

“怎么回事?”

陶杞问道张章,手上动作没停,将尸体从黑布中剥出来。

张章未直接答,看向陈霁得到他师父首肯后,将他追捕金田的经过讲来。

“一路追到西北,金田先去了严守县后到历城,然后又离开历城。在他离开历城时我跟丢了,只能在历城内外重新寻找金田的踪迹。”

“发现他竟然又回去严守县,但是我失去他踪迹已经耽搁了时间,再赶去严守县只会比他更迟一步,于是我就留在历城守株待兔。”

陶杞已经开始查看尸体,听闻皱眉问道:“为什么确定他会回历城?”

张章去到桌前大口灌水,陈霁接着道:“他在历城的客栈没退。”

张章喝完水回来,用衣袖抹去脸上水渍继续道:“而且金田到历城是为了和一个人碰面,他在历城徘徊漫无目的,直到碰面后很快返回严守,应该是碰面那个人给的指示。金田返回严守办完事,还要回来交差。”

“至于在严守办的是什么事……我已经和追查的锦衣使碰上面了,对比了详细的时间等细节,他去严守县害死那个老农。”

陶杞已经检查完尸体表面,背上很明显的弩箭伤口。

直穿后心,一招毙命。

锋利精巧的弩箭几乎整个没入金田体内,露出体外的尾端不到一寸,没有尾羽,是一根被折断只用了前半段的弩箭。

“我本来想留着金田钓鱼,看能不能钓到和他碰面那个人,但是金田又恢复了他初到历城时徘徊漫无目的的状态,直到今天他突然有了很明确的目标,在侯府附近不曾离开。”

张章说到这儿,无奈摊手:

“他甚至偷偷跟着沈桩一直到了你们吃饭的酒楼,等他又尾随沈桩回来侯府,又继续在侯府外徘徊,突然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暗箭杀死在侯府后街。”

陶杞了然,她仰头看向陈霁说:“我需要取出尸体里的弩箭。”

然后取出那套陈霁细心保管的特制剖尸刀具,上次验老农尸体后陈霁负伤匆匆离开,这套刀具一直在她这里保管。

屋内没有适合的桌子,陶杞让张章将尸体放在床上,门窗皆紧紧关上,开始取弩箭。

弩箭对于陶杞来说不难取,她顺便进行了验尸,所以耗费时间长了些。

如她先前检查结果一样,金田尸体没有其他异常,只有弩箭这一处致命伤。

三人一夜未眠,天边染上白边时,围在桌前,看着桌上带血的弩箭,身后床上是陶杞已经修复好的尸体。

“精煅玄铁,但不是军中样式。”

陈霁沉声开口。

这句话说明了很多。

后半句“不是军中样式”,把河州侯嫌疑撇清一大半,“精煅玄铁”四字又不能把嫌疑彻底撇清。

这便是最难的地方。

金田生前行动表明他和侯府有重大联系,可没有证据,没有能将这种联系锤死的关键证据。

眼前的重要证据——弩箭,也不能证明。

贸然上报朝中,陈霁是否会和于庆一样的下场?

“陈指挥使打算如何?”

陶杞看向陈霁,眼神中多了份试探。

“这不是你该问的事情,玄姑娘。”

陶杞闻言,翻了个白眼,心中为刚刚的一丝担心感到多余。

“姑娘?玄、姑娘!什么姑娘?谁?谁是姑娘?”

张章完美抓错了重点,在一旁咋呼的惊呼,差点没把桌子上的弩箭掀飞,然后后知后觉打量起眼前的玄凡道长。

陶杞来找陈霁前已准备休息,没有盘起头发带冠巾,也没有穿束衣,先才被陈霁摔到被褥上,不疼却把头发弄得有些凌乱。

加之身上不变的清白道袍,像是个灵动的小仙子。

张章毛头小子在这方面还没开窍,直晃晃盯着她看,半响,才指着她憋出来道:“你!是你!我就说怎么会一个男道士长得如此秀气,跟仙女似的。”

陶杞一个白眼没收回来,又被张章一惊一乍吓一跳,轻哼一声转身离开房间。

这师徒二人她一个赛一个的不想搭理。

她回房间准备补觉,还没睡着,有人敲门,开门后是陈霁。

“回严守。”

陶杞点点头,忙碌的行程对她来说是曾经在锦衣卫的常态,转身回房收拾东西离开。

离开的路上张章并不在,她不知道陈霁是如何打算和安排的,只猜测可能是留张章在历城暗中寻找线索。

三日后黄昏,严守县。

陶杞回来之后直接回了房间补觉。

第二日一早,小虎在院子中等她,带了早饭还有传达陈霁的话,要她到前院县衙听审韩氏。

他们离开的几日里,吕仲卫已经审的差不多了,只等陈霁回来陈词结案。

陶杞到县衙堂下,吕仲卫把整理好的韩氏陈词也拿了一份给她。

她仔细读起来。

韩氏交代了她害人的缘由,因对家父之死产生怀疑,于是开始调查;一介女子且被夫家吃绝户,进展很慢很慢。

十几年过去才终于确定父亲之死是被害,于是开始疏远梁举人并住进偏僻小院。以自己体弱多病称女儿早产夭折,实则送女儿去羌府当丫鬟,成为她在羌府的内应。

又利用河滩封印有旱魃的传言,并借助地下河道之便,造成旱魃吃人的假象。

实则是潜藏在水面下将河边人拖入水中,溺死后通过地下河运送到石滩,用天葬洗涤这些人肮脏的灵魂。

另还附有韩氏多年来搜集到的证据拓本,也就是放在棉布人偶中的那些证据。

一份当年圣旨的拓本,上面说案件未定,押韩学进京审理。圣旨并没有要在戈壁处死韩学。

一份韩府珍藏的贵重物品典当记录,是羌府人去典当行卖掉的。甚至还有那个伽蓝菩萨像,也是韩学旧物。

另还有一封书信,是最重要的证据。

此信是羌木的父亲羌旭寄给伍寻义伍大将军的。信中羌旭与伍寻义密谋扣押一部分朝廷赈灾粮草,设计陷害为韩学贪没,然后以伍将军名义将扣押的粮草送来赈灾,功名归伍寻义所有。

而他羌旭,时任县尉,扳倒知县韩学后又赈灾有功,升任知县。

“当时朝廷的赈灾粮命伍寻义押送,他和羌旭背后串通,我父亲一心赈灾,又怎抵他们算计?那羌旭当上知县后顺利升迁,一路当上河州知府,皆是踏着我韩氏血肉!”

堂下韩氏正在供认案子经过,刚好诉到这一部分,面目猩红,嘶哑道。

“后来他们两家联姻,倒是方便我让他们两家一同断子绝孙。”

陶杞看着听着,思索的很快。

早在梁府证据被取走时,她便知道韩氏一腔解开真相还父亲清白的心从未消失。

于是将韩氏费劲心力营造的旱魃吃人假象打破,让她无法借此营造舆论压迫他们,只能带着证据亲自找上门。

现在一切都在按照预想进行,只是此案疑点颇多,要细细审问。

陈霁也和她想的一样,她心中所想到的他正在开口询问。

“你女儿绿舟和另一名会操控鹰鹫的男子何在?”

在沙漠水潭偷袭陈霁的两女一男,两女已确定,是韩氏和刚巧那天早上失踪的绿舟;而那个男子,曾在陶杞设阵法那晚操控胡兀鹫袭击,站在沙丘顶上匆匆一瞥。

“女儿本无用背负这些血海深仇,那名男子也是我在沙漠探寻地下河道时捡到的婴孩,抚养长大后以救命养育之恩胁迫他替我报仇。皆是被迫之举,如今我早已放他们离去,不知踪迹,还望大人绕他们一命。”

陶杞听在耳中,心中马上明白,胁迫不胁迫未可知,韩氏是要自己一个人揽下所有罪名,保全另外两个人。

她心中还有一疑问,台上陈霁又恰时问到她心中所想。

“羌老夫人伍将青和羌茴的尸首何在?”

陶杞在碎骨石滩搜集到的骨头中,没有找到这两人的。

“在旧战场的伍家军京观。”

韩氏抬头目视台上陈霁,神色坚定,平静道:“我要让伍寻义亲眼看看,害死我父亲的下场,将他女儿、他孙辈惨死的样子,摆在他面前。”

“既然此事只和羌氏伍氏有关,为何要每年在河滩取普通百信的性命?”

陶杞没忍住,开口询问。

每年两三个,整整十七年,四五十数人的性命。

“我父亲一心为民,为了严守县你口中的这些百姓兢兢业业,可他们呢?他们称我父亲是旱魃!毁粮食的旱魃!带来旱灾的旱魃!”

陶杞看着面前疯狂嘶吼的韩氏,默然不语,只感觉是看到了一个被仇恨彻底腐蚀的可悲之人。

可悲,亦可恨。

堂审结束,陶杞留意到陈霁并没有要结案的意思,因为还有谋害羌府众人的细节没有过问。

众人皆退去,只剩他两人,竟是一同去了案牍库。

陶杞:“想必陈大人也看出来了?”

陈霁不置可否,推开库房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