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衣第一坤道 > 第42章 馄饨

锦衣第一坤道 第42章 馄饨

作者:我捡垃圾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0 21:41:10 来源:文学城

陈霁眼前的人儿双眼红肿,面容脆弱,清晨的微光照在她脸上,徒增一份暖黄,却无法遮盖她的憔悴。

她说:“陈霁,是我害死了她。”

像是想从他这里祈得一丝抚慰。

陈霁刀尖亡魂无数,他不顾惜那条人命,眼下眸中却显出一寸柔光。

他抬手拂过去,在触碰到一点点发丝时,转而落在她的肩上,轻轻拍了拍。

触之即离的手掌,宽大坚实,陶杞捕获到一丝安稳,她生出一股贪恋,抓住要离开的手。

手掌太大,她一只手堪堪握住四根手指,紧紧抓着,像是弥补昨晚从这个手掌中抽走的时间。

被捉住手的人愣了一下,反握住陶杞的手,宽大的手掌包裹着小巧的葱指,温声说:“临铺馄饨,要吃吗?”

陶杞被手掌上传来的温热抚慰,点点头:“要吃。”

她喜欢吃馄饨,很喜欢;这是她爹唯一做的好吃的食物。

每每包馄饨时,还会絮絮叨叨与她讲,这是和她娘学的馄饨,她娘包的馄饨最好吃。

她娘嫁来陶府后,夜半两人想吃食,抹黑到灶房包馄饨吃,嬉闹间白面摸的满脸,起先下人不知道,夜里碰到常被吓一跳,喊着鬼啊鬼啊。

她爹与她讲这些的时候眼中带笑,很幸福的回忆和她娘的点点滴滴,这也是陶杞对她娘印象的主要来源。

后来在锦衣卫当差,忙得脚不沾地时,陶杞总在街角馄饨摊扒拉一口。

往往这时候,快刀斩人头闲下来的陈霁坐在对面酒楼的临窗雅座,举一盏茶慢酌,挑衅地看着她。

眼神仿佛在说:狼狈不堪。

而如今陈霁竟主动邀请她吃馄饨,一片混沌中的陶杞未察觉出他与记忆中的不同,被陈霁拉着手,出了客栈。

客栈临铺是一家小馄饨摊,佝偻老伯挑着扁担,前是做馄饨的木案,后是煮馄饨的小灶。

在街角搁下,张开挂在扁担上的小凳小桌,一个馄饨摊位便有了。

此间尚早,寅时刚过,天一半亮一半未亮,陶杞两人赶上老伯的第一锅馄饨。

老伯娴熟地一边馄饨下锅,一边在小碗里加入调料,然后捞起刚好煮熟的馄饨放入碗中,再加一勺面汤,麻利做好两碗,一手一碗端过去。

老伯瞧着年过半百,仍精气十足,扫过陈霁落在陶杞身上,半生阅历让他一眼瞧出来:“咦——是个女娃娃。”

堆满沟壑的眼睛笑成一条缝,放一碗在陶杞跟前;又看回陈霁,被陈霁一双冷冽的眼睛唬住,讪讪放下碗走了。

陶杞拿起碗中木调,溜着碗边轻轻搅一圈,碗底调料散开,一层淡淡的油香飘出,勾动她的食欲。

肚子恰时没出息的叫出声,在寂静的凌晨回荡于街口,烫馄饨的老伯听到,笑着又给她舀了几颗馄饨,说:“多送姑娘几颗,吃饱饱的。”

陶杞尴尬地笑着点点头,收回视线看到对面陈霁,桌子太矮,他端起碗,手肘撑在腿上,嘴角的弧度没来得及压下去。

陶杞觉他定是偷偷嘲笑,动动嘴准备呛回去,又想到是他带她来吃馄饨的,于是嘴巴张开又闭上,喃喃道:“是你压榨劳力,我才没有时间吃饭的。”

陈霁掀起眼皮看她,手上的馄饨冒出热气,模糊了面容,眼神含笑,道:“玄姑娘所言有理。”

嗓音沉稳,比清晨露珠从竹叶上滚落还要清冽。

这方模样瞧到陶杞眼中,她被朦胧雾气之后陈霁的眼尾吸引,那扬起的弧度气定神闲,且正直直地看着她,眉眼温和。

若是往常,陶杞要嗤其装腔作势端架子,如今,他的一举一动都没来由的给她一份安定,将她散了黄的心气儿又支了起来。

她晃神不知盯了多久,等回过神来,陈霁一碗馄饨已吃完,正放下碗;即便身处街角地摊,动作却是慢斯条理得好看,好像他坐在酒楼雅座一样。

且同样的,仍在盯着她。

他难道一直在看我?

他难道是发现我一直在看他?

陶杞没有答案,又嗫嗫嚅嚅问不出口,缩回脖子,埋头在碗里扒拉馄饨,一声不吭,难得的话少。

扒拉完一碗馄饨,陶杞意犹未尽,正打算再要一碗,猛然想到忘了什么,出口的话换了内容,急促地重复:“梁府!回梁府!”

她抓住客栈门口的马,飞快上马朝梁府飞奔而去,陈霁听闻,也果断上马跟上她。

老麽最后一句话,韩氏搜集的证据,藏在梁府的破落小院。

凌晨的霜露未退,陶杞与陈霁再次返回梁府。

马蹄擦着大门落下,陶杞下马,身后随即飞来陈霁的刀,精准的滑过她身侧,一丝无误插进门缝。

守门的小厮听到马蹄声探出头来望,差点被刀直插脑门,颤抖着缩回脑袋。

留一只眼睛从门缝中往出瞧,瞧见是昨晚的指挥使,此番又来更是凶神恶煞,慌忙一边不敢耽搁地开门,一边遣下人去禀报梁举人。

又来一次,轻车熟路,陶杞进了门直奔后院角落。

越往里走,园路上的杂草越茂盛,霜露沾湿衣摆。

到了院子,见到院门虚掩,和昨晚离开时一样,无人在意。

陶杞推门而入,直奔正屋,进了房内看到床上的布人偶歪斜躺在床上,半个肩膀和一条胳膊搭拉在地上,和昨晚躺在床正中间相比,明显被挪了位置。

她心道不好,快步上前拿起人偶,翻到背面;果不其然,人偶背上被破开一道口子,棉絮挤出来,她伸手进去一顿摸索,没有任何其他东西。

有人来过,拿走了证据。

陈霁进来时,她已将整个人偶拆开,棉絮碎布散落一地,仍是找不到。

看来韩氏或者是陈霁遇到的三人中另两个,一直在暗处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

陶杞面色沉冷如水,拈指算了把梅花,估算出东西大抵已经离开县域范围,多半是昨晚他们前脚刚走,后脚便有人来拿走了布偶中的证据。

他们现在去追已经来不及,更细的指向陶杞算不出,她却不急不慌,对上陈霁落于她拈卦之手的探究视线,了然一笑。

他们没有继续停留梁府,很快回了客栈。

又带着老麽的尸体,直接启程返回严守。

两县之间仍是苍茫不变的沙漠,锦衣卫罕见的放慢速度。

陶杞将摆摊的八卦图戴在头上,挡去逐渐灼热的阳光,撅嘴蹙眉,不耐烦地嚷嚷:“这破案子!贫道不查了!”

喊声在寂静的沙漠上传播回荡,久久不散。

陈霁一样引马慢行,与前几日的策马疾驰截然不同。听闻陶杞所言,无甚在意,又似有认同,不紧不慢地回严守,静静欣赏眼前山河。

橘红的初日从沙漠边缘升起,沉寂的沙子刹时璀璨如金;

远处白河蜿蜒,被染成血红,如一条飞天仙女的衣带,点缀大漠,映衬朝阳。

陶杞再次从陈霁脸上看到那日出关时的神情,到西北之后,已出现多次。

她被感染,生出一股心驰神往,景至情深处,开口问到:“你很喜欢西北,是吗?”

陈霁仍专注看着远处,待初日又往上跃了几分,染上苍茫的声音,缓缓而出:“黄沙百战穿金甲。”

他看着沙漠沉声吟诵,而后看向陶杞,竟带着笑意道:“想到这首诗。”

陈霁很少笑,这样的笑更是从未见过。

陶杞一时看不透是何种笑,她看着眼前有些陌生的陈霁,发现她对他了解很少、很少。

她只记得她第一次见到陈霁,是她刚当上北镇抚司卫所的一名千户,那日锦衣卫照常收录其下军户男丁,她要去挑选些人扩充卫所,陈霁便在其中。

案册上载陈霁家中人皆亡,没有其他亲眷;从她到,便发现这个潦草落魄的孤儿少年,视线总是若有似无落在她身上,于是她选了陈霁。

选他的原因似乎还有其他,但这件事曾经对她来说是一件不足为道的小事,在当时没有很鲜明的记忆点,她记不清楚,便觉得没有其他原因。

陶杞只觉得,是因为后来他在她的记忆中出现的越来越多,才让她偶尔会想起初见时的模糊场景,产生好像忽视掉什么了的错觉。

陶杞起先只是将陈霁放在卫所,让手下人带着熟悉查案流程,后来听闻陈霁有些手段,断案能力很强,便重视起来重视。

将他调来身边亲自带了两个月,发现他确实很有能力,只是手段血腥狠厉了些,和她探案的路数不太一样,便任他自由生长。

之后一直交际不多,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一面。陈霁确实很有能力,不出一年便升了小旗又升总旗。

再后来,他便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公公的义子,也从她的卫所调走,一路高升,不常见。

等她升到北镇抚司衙门当差时,他也在,但是两人之间的再见面没有丝毫旧时的氛围;从一初,就带着针锋相对的火药味,自此拉开了她两人争抢晋升的帷幕。

陶杞对陈霁的印象,大概是从得知他成了陈公公义子开始变差的,又结合他之前办案的风格,她觉得陈霁是个为了仕途晋升不择手段的人,不顾惜人命,不惜与左右朝堂的阉人为伍。

所以,在当值办案之外,她与他几乎没有任何交际。

在她印象中这样的陈霁,现在不仅会吟诗,而且是一首从军行。

他未说出口的“不破楼兰终不还”,让陶杞觉出一种刻意掩藏的意味。

她望着眼前的陈霁出神,他似有些不适,移开视线,继续望着渐升的红日说:“这里的景色和征战沙场,很相配。”

陶杞没有因为他的话看向沙漠,而是继续一瞬不瞬地盯着他,他说“征战沙场”,和她从前印象中的完全不同。

换做从前,她至死也想不到陈霁说出这番话会是何种场景,而如今,就在眼前。

她有股很强烈的**,想要真正了解陈霁的**。

于是问道:“若是你选择你喜欢的路,会是和现在一样的路吗?”

“我已经选了我喜欢的。”

陈霁回头看进她的眼中,笃定认真。

陈霁居然回答了她这般虚设无用的话,而且是认真回答,着实稀奇。

陶杞心中诧异,又有一丝怀疑:“真的是你喜欢的路吗?”

她从未见过陈霁的喜欢,可陈霁刚刚吟诗时的神情,她后知后觉尝出味来,大抵算得上憧憬,或喜欢。

陈霁默然,敛眉踟蹰;

再看向她时,锋利的眉眼柔和起来,似玉温润。

“有我喜欢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