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衣第一坤道 > 第39章 闹事

锦衣第一坤道 第39章 闹事

作者:我捡垃圾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9 21:11:47 来源:文学城

两人查看完水面,确定是白河无误,重新回到水潭边的篝火旁。

陈霁在用枯树枝做大木筏;陶杞则在抓紧时间收集石滩上的碎骨。

她用陈霁的半拉飞鱼服兜起一堆人骨,找了一片平整的地面,开始分类拼接复原。

他们两人一人捡骨、一人辨骨,忙到月上正空。

陶杞跟前的人骨拼成三副初见端倪的骨架。

三副骨架分别对应三个人:

羌木,羌葫杨,羌菁杨。

此外还有许多碎骨,从磨损程度来看,至少一年之久,应该是过去十几年在河滩失踪的人。

两人坐在三副骨架旁边,陶杞似在问陈霁又似在自言自语:“当年军中发生了什么?”

羌老夫人房内的伽蓝菩萨;

老农的“伍大将军救了我们”;

凶手用了军中的天葬……

一件件都指向军中。

陈霁想得更深一步,他补充道:“或许正是伍大将军率领的伍家军。”

月下沙漠微亮,两人躺在柔软的沙地上看着天空,短暂休整,待恢复体力便出发。

陶杞:“你一直没睡,出发前补个觉吧。”

她看着天上的星星,没有等到旁边的回应。

侧头看过去,发现陈霁正看着天空,好像是在发呆。

陶杞转回头,继续看着星星问:“你既不睡,我想,问个问题。”

“嗯。”

旁边传来一声淡淡的鼻哼。

“那日锦衣卫倾巢而出,发现了什么?”

陶杞问这个是因为,经过这几日观察,她发现陈霁态度的转变大约是从那之后。那之前他邀请她加入锦衣卫,且一路上态度很一致;可自那日她在县衙门口等他回来,他开口便问她能不能回司州,而后便阴晴不定,前后不一致。

她等不到陈霁的回答,偏头盯着他。

“……金田的来历,很复杂…”

陈霁思量着说着,又补上一句:

“…很危险。”

回答简短,没有下文。

陶杞听闻,知道他不会再多说,没有继续追问。

她先前以为那两万两白银和假张聚有关,如今看来,金田才是最有嫌疑的;而两万两又和沉木案有关。

曾经的“沉木案”,轰动一时,震荡朝野,京城半个官场牵扯其中,众多官员落马下狱。其中错综复杂,作为前世主办,陶杞再清楚不过;甚至最后,她也成为这一案的获罪者之一。

一个民商的管家?

一个点燃火场的火折子。

陶杞静静看着天空,想放空自己,却心中杂乱,最终还是问出多日来的疑问。

“为何给白龙观两万两白银?”

陈霁转头看向她,眼中有她看不懂的理所当然。

“白龙观应该有两万两白银。”

话一出,陶杞更加不懂,什么叫“应该有”?

她欲继续追问,陈霁已转回头,阖眸假寐,她到嘴边的话只能收回去,看着天空沉思。

等陶杞从水潭中舀水把火堆浇灭,回过头发现身后站着一排锦衣卫,领头吕仲卫跪在地上领罪。

陈霁站在他们面前,一件染血襟衣披着半片飞鱼服,气势丝毫不弱。

夜间凉风吹过来,扬起一片朦胧的沙雾,也吹起陈霁的披风。

坐在他身后发梦的陶杞瞬间清醒,她看到陈霁后背,一片凝重的褐红色,布料扭曲的粘连在背上。

她竟忘了陈霁背上的伤。

风过,披风落下,伤口再次被盖住。

陶杞掀开身上的另半片飞鱼服,噌地站起来,正欲开口,陈霁转头看向她。

他面色淡漠,又是一副阴狠指挥使的模样,冷声道:“玄先生救命之恩,陈某没齿难忘。”

陶杞随意摆摆手,昨天谢过了,今日还来这一出,她看伤要紧。

不等她走上前,吕仲卫领头的一众锦衣卫皆俯身长揖。

这让平日把他们当做同僚打闹一团的陶杞出乎意料,她回了礼,抬头扫一眼陈霁,对方已经转身离开。

吕卫率人又捡了许多碎骨带着,众人启程回去。

陶杞以为锦衣卫寻来,因沙漠无法行马,至少是骑橐驼而来,没想到他们全依仗两条腿走。

陶杞悄悄挪到吕仲卫旁边问道:“你们如何在沙漠走了一天一夜不脱水的?”

“玄先生说笑了,是那牧羊小儿瞧见狼烟,报于锦衣卫,并指了条水路。

大人和玄先生失踪后,我们尝试进入水洞多次,均失败了,所以耽搁许久。”

他们穿过石滩,翻过沙丘,河边浅滩搁着两个木舟,两名锦衣使正在看守。

此行回去是顺流而下,快了许多,河道弯弯绕绕也不耽搁时间,天亮时分便到了羌府门前的天弓型河面上。

刚踏上地面,羌府门口的喧闹声便传了过来。

“羌小姐是我未过门的妻子,闻某乃礼教之人,羌老夫人过世我理应前来,怎得羌府非但不欢迎,还热茶不给一杯直接赶我回去!”

扬声怒斥之人骑于俊马上,衣着华丽,面露不满,正质问羌府相迎之人。

相迎之人是大少爷羌葫杨的发妻淮氏,淮氏无法应对这位“闻某”的质问,双眼含泪,嘴唇颤动不知如何说。

而“闻某”提到的未过门妻子羌茴,却不见人影。

马上之人仍在怒骂:“你又是谁?硕大羌府让一个无名无姓的妇人前来,如此没有礼数!”

留守羌府的锦衣使上前禀明情况:“禀大人,此人是河州首府闻家的大少爷闻语飞,其父在河州府衙领一份闲职……”

一同听着此人来历,陶杞接了一句:“这般嚣张跋扈,怕是还有其他依仗。”

果然,锦衣使继续道:“玄先生所猜不差,这位闻公子的姨舅,是河州侯。”

先前闲在县衙时,陶杞听闻羌府如今当家是羌木的大哥羌杰,在大理寺任寺丞,举家迁入京城。

曾经在河州底蕴深厚的羌氏,如今在河州人丁凋敝后继无人,随着羌老夫人这位郡主的故去,已陷入颓势。

与之相比,背靠河州侯的闻家,虽算不上一等一,却足够在如今的羌氏面前耀武扬威。

“羌姑娘故去的父母生前与闻氏交好,为羌姑娘和闻公子定了娃娃亲,自羌姑娘父母故去又羌老夫人将其过继到羌府,这张婚事再未被提及,今日闻公子却突然前来。”

锦衣使讲完来龙去脉,退到一边,跟在陈霁后面。

“今日一早羌茴姑娘不见了,只剩淮氏能代羌府出面。”

羌茴不见了!

怪不得闹成这样,羌茴却一直不出现。

陶杞诧异,随陈霁一同走上前。

闻公子仍在怒骂质问,瞧见走上前的陈霁一行,打眼一扫,打头这位露着襟衣,上面一团团褐色的污渍又沾一层沙子,挂着半拉撕开的披风,病弱苍白。

实在是个要饭的。

闻语飞心中下来定论,不爽此一行人无视他直直走上前,他猛牵缰绳扬起马蹄,朝他们踏过去,势要给他们个下马威,竟敢在本少爷威风时搅了气势。

陈霁视若无睹,径直往前走,没有丝毫畏惧停顿。身侧飞出一柄刀,随身侍卫吕仲卫手起刀落,斩下马蹄。

马匹疼痛嘶吼,翻身倒地,连同背上的人甩飞出去数丈,掀起一片沙土。

形势转瞬颠倒,陈霁站在羌府门前高出一尺的石阶上,冷眼看着地上灰头土脸的闻语飞。

全程未说一句话,未动一根手指,威严压迫之感已让在场众多人心中一寒。

那闻语飞愈加恼火,从地上爬起来后拿过身边随从的棍,指向陈霁,并怒命随行小厮:“将这个小白脸恶匪拿下,今天定叫你看看这河州的天姓什么!”

小厮们看到吕仲卫一刀断马的厉害,眼下退不得又不敢进,捏着步子小心翼翼上来试探。

闻语飞心中的火已烧上脑子,全然不再仔细看看形势,一脚踹开跟前的小厮,提棍走上前。

“大人,佩刀。”

那边小虎早在闻语飞刚上门时便目睹了这个少爷的胡搅蛮缠,眼下忍住幸灾乐祸的笑,双手递上陈霁先前丢下的佩刀。

陈霁拿起刀,未出鞘,右手握住刀柄旋了一个刀花,挑上闻语飞握棍的手腕,翻转刀身。

瞬间,闻语飞其棍脱手,捂住手腕蹲在地上痛嚎。

陈霁淡然收回手,佩刀在侧,冷声下令:

“扰乱办案者,羁押。”

小厮们惶恐后退,手中棍纷纷落地,锦衣使上前一个个押走,在地上哀嚎的闻语飞被吕仲卫一计手刃劈倒,一同架走。

陶杞本在陈霁身后安抚淮氏,顺便抱着看戏的心思看闻语飞犯蠢,特别是等到陈霁要亲自出手,她心中叫好,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尝尝苦头。

可也是陈霁抬手的瞬间,披风扬起,她看到陈霁后背的褐色血迹随着动作,又染上新鲜的红。

陶杞多了一丝对闻语飞的厌烦,她低声问淮氏:“可否借福主一些伤药?此番外出受了皮外伤。”

淮氏已在陶杞的温声安抚下平复,闻言谢过大人和陶杞,回府拿伤药。

陈霁也进了府,正在听留守的锦衣卫禀报羌茴失踪一事;和前几日失踪大差不差,纵使锦衣使和衙役严加看守各个主要出入口,人却在羌府凭空消失,只留房内一地血书。

“还有派去临县调查的人传回飞书,梁府称韩氏一直在家闭门养病,从未出门。”

“去梁府。”

陶杞一面听着,一面看陈霁从昨天到现在始终苍白如纸的脸色,怕是还没到梁府,他的伤先加重了。

她心中想着,是为了案子不被他的伤耽搁,于是抓住他的衣袖。

“随我来。”

一双坚定的眸子看着陈霁,好像在说,你不随我来我便不会放手。

陈霁看向陶杞一双黑白分明的杏眼,静默片刻,遣了锦衣使去继续调查,头一次显出难得的顺意,任由她拉着。

陶杞一边拉着陈霁往问淮氏的闲置屋子去,一边朝离去的锦衣使喊:“拿身干净衣服,给你家指挥使大人换上。”

未曾看到锦衣使转过头来的惊异目光,心里想着陈霁背上狰狞的伤口,头也不回地朝屋内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