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衣第一坤道 > 第35章 菩萨

锦衣第一坤道 第35章 菩萨

作者:我捡垃圾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2 20:14:36 来源:文学城

陈霁没有直言要将韩氏带回县衙,陶杞自不会提,他们看着韩氏消失在沙漠旁的绿洲边缘。

然后……一名隐没在暗处的锦衣使跟了上去。

陶杞瞧见,冷嘲地说:“大人果然严谨。”

未等到陈霁的反应,她看到前方羌府方向出现一锦衣使,驾马朝他们匆忙而来。

回头看看沙漠尽头将亮的天空,又是新的一天到来,她心中默问:

天又亮了,又会是谁?

锦衣使已近到眼前。

“禀大人,羌茴小姐的贴身丫鬟,绿舟,失踪了。”

陶杞听闻,不是惊讶,而是不解。

为什么是绿舟?

两人骑上马,飞快朝羌府而去。

这次是最早一次赶到失踪现场,陶杞推开绿舟房门走进去,空气中朱砂的金属锈味直直钻进陶杞鼻子中,她捡起地上一张血书,指尖蹭到血字,一片艳红。

字迹潮湿,擦蹭立马模糊。

在房间里现写后马上撒一地,不过如此。

一股后来而至的尾调出现,是松香味,像是寺院禅房就在隔壁一般,带着热乎气。

这此的松香相较于前几次的微不可闻,更加明显。

朱砂本身带有一股淡淡的松香,可这闻起来已经不是朱砂所能造成的浓厚。

像是直接抓了一把香炉里的香灰,掺进朱砂中。

她转头准备询问,发现陈霁并没有像前几次一样和她一块进屋查看。

他倚在门边,一只腿支在门槛上,捏着血书的手随意搭在这条腿上,透着一股……松散。

陶杞自心中出现“松散”,不敢相信有朝一日她竟然会拿这样的词形容陈霁。

陈霁见她转头有话要说,却看着他愣住,藏在门下阴影中的嘴角轻轻勾起;等他收回支着的腿,从阴影中移开,面容再次生冷。

扬起下巴问陶杞:“有何发现。”

“我需要去祠堂确认。”

如此浓厚的松香,必然来自经常烧香燃烛的地方——祠堂。

陶杞拿着血书走在最前面,查案心切走得飞快,落后半个身是迈着长腿的陈霁,他借着腿长的优势,不紧不慢跟上。

陶杞到了祠堂飞快扫视一圈,没什么变化,灵堂内燃着昼夜不歇的烛火。

她走到香案前查看香炉,香炉没有被动过,厚厚的香灰堆起来,快满了。

她思绪飞快,马上又问:“府上还有哪里燃香?”

一直哭哭啼啼跟着的宇文氏,哽咽地说:“只有这里了,没有人另设香案。”

陶杞闻言沉思,又一道声音响起。

“有、有的,阿婆生前喜欢礼佛诵经,在房内设有香案。”

人群最后的羌茴小声回复。

“劳烦小福主带贫道去看看。”

陶杞给她递去一个肯定的眼神,羌茴点点头从人堆中钻出来,走到前面带路,领众人过去。

出祠堂,一路往西南角。

一座院落出现在陶杞眼前,颇大却不繁富,简单质朴,能看出院子居住的主人地位不低但喜好节俭。

如今平无一人,院门前的门槛上落了一层沙土,应该许久未曾有人来过。

领路的羌茴上前推开门,在浮沙上留下一串脚印。

陶杞正欲踏上石阶,却突然停下脚步,看着脚下的沙尘。

沙漠风沙大,很容易积一层带沙子的灰尘,可眼下的沙尘太厚了,厚到有些看不清石阶原本的材质。

即便从羌老太太去世之日算起,不过十日时间,怎会积如此厚的沙尘?

陶杞俯身蹲下,轻轻吹起,不见露出原本的石阶;她又用力吹一口,才勉强吹掀沙尘,露出一小片指甲盖大小的石砖。

露出的石砖不是光滑的,而是表面布满斜向的沟壑纹路。

这种石砖并不罕见,京中文人喜欢用这种带有纹路的石砖铺园路,一是防滑,二是粗糙质感契合雅致品味。

陶杞打算细看,发现带路的羌茴停下来回身等她,众人也跟着停不下来,围了一圈等她。

她作罢,起身拍拍衣摆,进入院中。

羌老太太设的香案在正厅北侧,上面供着坐北朝南的佛像。

佛像一身深绿圆领长袍,上绘祥云飞龙纹,黑帽黑靴,面色赤红,怒目而斥;手持比身长的青龙偃月刀,背于身后。

正是寺庙伽蓝殿中供奉的守护神之一,伽蓝菩萨。

儒释道三家皆有相似的存在。在道观里,多尊称为武圣帝君,形象与佛寺中供奉的伽蓝菩萨相似。

陶杞被这尊菩萨像吸引,在香案前踱步观察。

为何一名深宅主母会摆一尊伽蓝菩萨像于屋内?

她对羌老夫人兴趣陡增,尚未细想,同样进屋搜查的陈霁有了发现。

陈霁进屋后在观察香案上的香炉。

他发现香炉内的香灰撒了出来些许,但是香炉内却没有香灰,正欲命锦衣使细查,按照惯例进屋展开搜查的锦衣卫突然上前禀报。

“书房内有发现。”

陶杞与陈霁对视一眼,朝正厅右侧的书房而去。

书房内布置简单,一排书架,一方书桌,书桌前一把椅子,这些物件家具上皆落了一层薄灰。

唯独书桌上很是干净,且放了一摞宣纸,最上面的纸上写着四个血红大字:

“血债血偿”。

宣纸旁一盏墨砚,里面的墨,是红色的。

领他们来的羌茴看到如此景象,崩溃地哭喊:“是阿婆!是阿婆!阿婆回来了!”

此话一出,跟着的宇文氏和羌府下人皆是腿软,低声呢语,被吓得不轻。

陶杞走上前,拿起血书查看,确实与前几日的血书无异。

宇文氏扶着门框跪坐在地上,不断摇头:“不可能不可能,怎么会?老夫人去了当晚,请了郎中来救不住,眼睁睁看着咽了气。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羌茴噗通跪在陶杞跟前,拽着道袍哭泣追问:“道长你可曾说过,你算了一卦,似是故人归。我阿婆真的没有死,真的回来了是吗?是吗?”

前几日羌府也有些声音,说血书是老夫人字迹,混说什么鬼魂回来的猜测,只是无人敢下定论,只是私下的闲言碎语。

如今羌茴泣声耳闻,早传进外间的下人耳中,场面正正是做实了传言。

陶杞不需多推测,也知羌府要彻底笼罩进“死人复活,夺人性命”的恐惧之中。

她将衣摆从羌茴手中扯出来,淡淡回道:“人死不能复生,福主节哀。”

哪想,另一边宇文氏听到转而高声厉喊:“人死不能复生?那这是…鬼?啊啊啊啊啊——鬼!我家老爷我的孩儿都是被厉鬼牵走了!”

她愣怔的哭嚎着,双眼瞪大,含着惊惧,突然跌跌撞撞地跑出屋去,疯魔地乱跑。

“一天一个!一天一个!”

“下一个要到我了,我明天要被鬼抓走了。”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被抓走。”

俨然是已经疯了。

硕大的羌府,丢的丢,疯的疯,如今能掌事之人已所剩无几。

陶杞自是不信死而复生、阴鬼索命,她想到先前的门前石阶,出了房返回去查看。

石阶尚未被踩到的部分,沙尘厚厚铺了一层,盖住凹凸不平的石砖表面,光滑平整。

陶杞随手抓起一把沙子,洒在先前被她吹起的石砖上,重新盖住表面,形成的沙土表面和未踩到的部分一样。

她又扫出一块石砖表面,抓起一把沙子捧在手中,将其吹落在石砖上,沙子铺下后贴合石砖纹路,呈现同样的沟沟壑壑。

绕是常常与她思路一致、甚至会快她一步的陈霁,也未曾想到如此细腻的这一方面。

但是在陶杞的演示下,他马上看明白了。

这石阶上的沙土是伪造的风沙堆积。

如此,屋内故弄玄虚的血书,便也是差不多来路。

是有人模仿老夫人的字迹。

而且精朱砂和屋内血书,都指向羌府内部。

陈霁反应很快,马上吩咐下去将府上现存所有字画都拿回来。

众人移步迎客厅,陈霁居首坐,次座是知县,人手都拿着几幅字画翻看。

陶杞则站着,绕厅中挂起来的字画来回转悠,凑近琢磨;她已粗略翻了一遍,羌府内能题字的几人笔迹都很好认,尚无异常。

锦衣使又送来一些遗漏的,多是画卷上题了几个字。

路过陶杞,她顺手拿过来一堆。

都是些画,在边边角角提了诗句书名。

陶杞飞快翻了一副,突然被一幅画吸引,停下仔细查看。

这幅画是一副肖像画,上面四名女子,乃是俩主子和其随身伺候的两个丫鬟。

俩主子羌老夫人和羌茴坐在一起,身后站了两个丫鬟扇扇子。

吸引她的不是羌氏祖孙,而是伺候羌茴的丫鬟,也就是今天失踪的绿舟。

画像对丫鬟的刻画较为粗糙,七分像加三分神似。也是这只有七分的像和三分的神似,陶杞看出另一个人的影子。

韩氏,沙漠里烧纸钱的韩氏。

她拿着画快步递给陈霁,陈霁只消一看,便也看出来。

“备马。”

*

此刻戈壁,数马奔腾而过,往绿洲而去。

领头一身血红飞鱼服,紧跟着的是一名清白的道士,并数个锦衣使。

情况匆匆,赶去的路上锦衣使才抽空说出细节。

是那名派去跟踪韩氏的锦衣使:“属下一路跟踪韩氏进了绿洲,韩氏目的很明确,没有乱逛,很快走到一个积水潭。

她在积水潭停下,在水边蹲了一会儿,一直盯着水面。属下起先以为她口渴要喝水,但她只是盯着,没有其他动作。

没过多久,韩氏跳进水中,在水中没有挣扎,直直沉了下去。水面偶尔会吐出来气泡,属下以此判断她应该在水底,后来气泡也不再有。

大约一刻钟不见气泡,也不见韩氏从水中出来,属下从树上下来走到水边。水很清,看不到水底,应该很深,下水找了一圈已经找不到韩氏。”

陶杞听到深不见底的水潭,看向身侧的白河,晨光下水面凛凛,安静流淌。

唯满弧状的河道,像一张蓄力拉满的巨弓,对准羌府,蓄势待发;仿佛箭出那一刻,便直取羌府命脉,不留余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