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衣第一坤道 > 第13章 娃娃

锦衣第一坤道 第13章 娃娃

作者:我捡垃圾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9 21:35:29 来源:文学城

前厅内跪着一个尚年轻稚气的少年,锦衣使说明是那日将苗木花苗带来给张聚挑选的工匠,旁边还跪着一个中年男子,是苗圃管事。

管事见到陈霁,马上瞧出陈霁身份不凡,忙行叩首礼,见一旁少年挺直腰板不同,伸手拉拉他让其一同行礼。

“见过大人,张府苗木是我们苗圃负责栽种的,是、是出了什么问题?”

管事小心翼翼地打探。

“送来给张聚挑选的有什么花苗?”

陈霁问。

管事一愣,不解地说:“张府点名只要芍药,我们便将苗圃内各种品种的芍药都送了一株过来。”

陶杞默默站在左侧,几乎要出了前厅,她重新掂量好自己的身份,小心翼翼地降低存在感,只在心中默默想着案子。

听到苗圃管事的话,她疑惑地皱起眉头:点名要芍药吗?

“官爷饶命,我这小儿刚刚开始接触苗圃生意,那日小民让他来送花苗,他做事不仔细,错把两株牡丹花苗混了进来。不过刚巧张聚挑中了牡丹苗子,小民以为没什么事的。”

管事见无人说话,忙解释加求饶,事无巨细的竹筒倒豆子都讲了出来。

点名只要芍药,却偏偏挑错了混进的牡丹。

所以张聚并没有要将芍药换掉,只是弄错了牡丹芍药。

陶杞这般捋顺了,将先前在刑房时的杂念摒到一边,搜寻先前审问三姨娘时的一丝一丝灵光,却总感觉需要找张云夏去确认一件事。

提起衣摆准备前去,又按下动作,耐心等陈霁审讯后,原以为陈霁会回刑房继续审李氏和陈氏,却见陈霁屏退了众多锦衣卫,走向人群最后的她。

“可有什么想法?”

陶杞将头低得很低,陈霁的声音像是染上了司州的春意,有一丝罕见的温热,这一点难以捕捉的不同,和记忆中的陈霁割裂开。

她有些晃神,从前恩怨和眼前的融洽,矛盾至极,让她心慌得紧,胸腔突突的跳着。

“多谢官爷赏识,贫道以为,需要找二小姐张云夏确认一件事。”

陈霁看着眼前低头不看他的陶杞,先前傲才夺目的神探模样褪去,她又这般的谨慎小心。

无声的语息被藏下,他点头道:“便去罢。”

陶杞看着地上陈霁漆黑的官靴离开,正欲跟上,黑色的靴子后退一步,没等她反应过来,一头撞上陈霁,随之而来的是头上宽大的手掌。

“冠巾歪了。”

陈霁掌心不似手背冰凉,尚且温暖,这丝毫的热意隔着冠巾被陶杞感受到,陶杞却无心注意。

她一听冠巾歪了,心中警铃大作,忙将冠巾扶正,又检查一番是否头发散了出来,所幸还算整齐,她松了口气,坠在队伍最后将头发又整理了一番。

一路无言,到了张云夏处。

每个院子都有锦衣卫的人看守,不能随意走动,张云夏正坐在厅内做女红,一张丝帕上花团锦簇的芍药逐渐显露出来,瞧见进来的两人,余光打量一番,继续刺绣,不做理会。

陶杞分不清芍药牡丹,但是根据张云夏的描述,她娘喜欢芍药,她怀念她娘,极为看中府上的芍药,定绣的也是芍药。

走在前面的陈霁没有进入厅内,而是站在门侧,示意陶杞进去,紧跟着要踏进去的张章也被他抬手挡下。

来找张云夏是陶杞的主意,他想让陶杞负责。

陶杞明白了陈霁的意思,虽不理解,却只能照做。

换了温和的表情,语重心长与张云夏解释。

“福主错怪了你爹,他是要换新的芍药花苗种上,只是工匠弄错了,混进来牡丹,才种错成了牡丹。”

张云夏停下手中的针线,冷声反驳:“怎可能,我爹绝不可能弄错牡丹和芍药,我娘去世那年,是他亲自挑选来各种芍药种满府上的,怎可能弄错?!”

陶杞停下询问,将面前张云夏的表情一丝一毫的看在眼中,张云夏没有说谎的可能。

她心中的猜想愈发明显,却又显得有些荒诞,她终于明白了大夫人的话。

心中难以下定论,她满心思案子,晃神地走出张云夏的院子,跟在后面的陈霁步子很大,渐渐租走到她前面,却在她面前停下脚步,转头看着她

“永远不要怀疑真相。”

陈霁转过身,低沉的嗓音像是初春微凉的风,此刻在陶杞的头顶扫过,如一剂安心茶,没来由的舒心。

她抬头望进陈霁的眼睛,心逐渐静了下来,“走吧。”

两人正准备回到前院,一个半大的娃娃从旁边的园路中窜了出来,抱住陶杞的双腿不撒手,泪汪汪的大眼睛望着陶杞。

“姐姐,姐姐,救救我,家里好多坏人不让我出来玩。”

陶杞被娃娃的一声声“姐姐”吓到,心提到嗓子眼,偷瞄陈霁的反应,见他好像不甚在意,侥幸想小孩的话都是乱说,他不会听进去的。

放下心来,将娃娃抱进怀里,揉揉毛茸茸的小脑袋,柔声哄小孩:“道家不讲男女之分,小福主如此年纪已经能一窥道门真谛,是个好苗子。”

一句话将“姐姐”解释过去,还未等陶杞再说些什么,怀里的娃娃开始哭闹不止。

“我要爷爷我要爷爷,把爷爷找回来好不好,不要把涛儿关在屋子里,涛儿要找爷爷。爷爷平时对涛儿最好了,每天都要来找涛儿玩,给涛儿带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可爷爷已经好久不来找涛儿了。”

陶杞擦去娃娃的眼泪,远远瞧见张海春被一堆锦衣使簇拥着,焦急地跑过来,看到她怀里的娃娃,焦急的神情不减,神色越发忧心,急忙上前要将娃娃抱走。

可惜娃娃死死抱住陶杞脖子不放手,他没能抱走。

如此不妥,他放开手,劝娃娃听话。

娃娃却哭得越大声:“爹爹坏!爷爷肯定是伤心爹爹不理他,他才不来找涛儿了。爷爷好伤心,爷爷每次来找爹爹,爹爹都不愿和爷爷玩,只有涛儿愿意陪爷爷,涛儿不想要爷爷伤心。”

陶杞听闻小孩的话,心中疑问升起,这个张海春审讯时的说辞完全不同,张海春说他与张聚交流不多,但为什么小孩却说张聚经常找张海春,是张海春不愿搭理张聚。

张海春逐渐没有耐心,用了力气将娃娃从陶杞怀中拽出来,抱着小孩赔罪。

“对不住大人,小孩贪玩跑了出来,我这就带其回去好好呆着。”

“福主留步。”

陶杞喊住准备离开的张海春,将小孩重新抱回来:“小孩不似大人能呆得住,贫道日行一善,带他转一转。”

不等张海春再说话,抱着娃娃离开。

陈霁示意锦衣使将不愿离开的张海春带走,跟着陶杞离开。

陶杞哄着怀中的小孩,三言两语将其逗开心后问道:“涛儿为何喜欢爷爷?”

张河涛,即张海春的儿子,张府唯一的孙辈,扣扣小手指,委屈地说:“爹爹不爱和涛儿玩,爷爷爱和涛儿玩,爷爷对涛儿最亲了,爷爷会讲故事会教涛儿解九连环,爹爹却不准涛儿玩……”

随着张河涛稚嫩的声音慢慢诉说,陶杞听到了一个和张府众人口中不一样的张聚。

张聚多有找张海春或者让张海春去找他,要教其布庄生意;也与大夫人相处融洽相敬如宾,不是大夫人口中的言语甚少。

绕着后院走了一圈,将张河涛哄睡着交给锦衣使带走,沉浸在和张河涛聊天中的陶杞后知后觉地发现,陈霁一直落后半步跟着她,并不知何时让张章拿来了审讯记录。

陶杞看过去时,正是张海春的审问时的话,说张聚平日行峻言厉,不苟言笑,他与父亲敬重更多,有失亲近。

即便陈霁先前不似陶杞一样有所察觉,如今摆在眼前的一件件事,也让他逐渐明白,他越过陶杞走在前面,见陶杞没有跟上,出声提醒。

“走吧,审审李氏。”

他知道陶杞又在为案子出神,出声提醒陶杞后,两人一道回了审讯室,不过离开一会儿,大夫人身上的衣衫已经彻底被鲜血浸透。

陈霁先行开口,将他猜想的李氏和其儿子的行凶过程说出来,但没有向其确认,他用的陈述句,笃定且自信。

当晚大夫人李氏先在汤药中下药将张聚**,且为了排除怀疑与陈氏商量好提早将药送过去,和陈氏一同混淆下药的是谁,等张聚昏迷后,张海春再绕开巡院将张聚吊死。

最后一句收尾;“如此行径,按律当斩。”

大夫人愣愣地听着陈霁像是当时跟在他们身后一样,将场景准确的描述出来,被折磨到麻木的眼神出现一丝晃动,马上矢口否认。

“没有不是,我儿没有!全是我一个人做的!莫要冤枉我儿。”

“你抬不起张聚,只能是你儿子。”

陶杞将大夫人的最后一点希望掐灭,而后走上前,看着大夫人的眼睛,一字一句问道:

“为何害张聚?”

大夫人仍在重复地解释张海春是被冤枉的,接连的酷刑折磨让她的神志开始混乱。

“他,不是,张聚。”

陶杞一字一顿的说出来真相,这句话将大夫人从辩解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她突然笑了,笑着和陶杞确认:

“我没有杀错人,对不对?他不是我家老爷、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