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今天也在为历史意难平努力 > 第22章 “塌房”(捉虫)

今天也在为历史意难平努力 第22章 “塌房”(捉虫)

作者:江余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12 20:04:21 来源:文学城

“啾!”丹雀激动地叫了一声,就等着你这一句话!始皇帝!

嬴政索性起身,左右走几步路,也不至于有什么损失。

见嬴政站起来,丹雀也朝着其他几个人叫唤,最终一行人一起出了门。

正在大家一头雾水的时候,凌厉的风声传来,鸟雀尽数飞散,天上乌压压一片。

地上的小虫密密麻麻地爬过,看得人头皮发麻,甚至于有好几只老鼠爬了过去。

“这是?”扶苏惊诧地看着眼前的乱象。

“异象……”韩非观察着地上四散奔逃的动物,“君上,这似是地动之前兆。”

尚谨低着头与系统对视。

其实不是地动前兆,而是他拿之前的超声波器驱赶了咸阳的动物,且驱赶的都是些小动物,养殖的家畜至多暴躁一些,不至于跑出圈。

如此异象,不止他们注意到了,不多时,太史令匆匆赶来,显然很是焦急。

“天象如何?”

面临嬴政的问话,太史令不免慌张:“君上,我等并未观测到天象异动,可这……”

“观测不到也是常事,今日不也是中时已过才有异动?或许今晚便能观测到了。”韩非安抚了太史令几句,面色凝重地对嬴政说,“恐怕方才赤阳子让我们离开,也是察觉到了。君上,若真将地动,早做打算为好。”

“宣诸位内史,共商此事。”

四日后,天初亮。

【宿主!你有没有觉得,地在动啊?】

“我有点晕……叔父他们如何?”尚谨站在院子里,扭头一看,惊呼一声,“坏了,我房子塌了?”

他的那间小屋子墙上裂开一道缝隙,看上去很是吓人。

【其实修修还能用,就是墙裂了。】

“你去看看其他地方怎么样。”尚谨催促道。

系统飞出去约有一炷香的时间,又施施然落在尚谨手上。

【宿主,我回来啦!好像没什么人员伤亡,顶多有几个不小心被砸中了。治粟内史那边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行动了,在发放一些物资。】

【恭喜宿主解救关中人民,得到称号:人体地动仪。】

【恭喜宿主累计获得三个头衔称号,解锁称号专属buff。】

他什么时候拿到了三个了?

【宿主,你忘了我的名留青史了吗?】

“果然……”尚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什么果然?】

“我最大的金手指是你,对吧?”尚谨摸摸丹雀的头。

【咳!】

系统颇有些不好意思,这还是它头一次遇到有人这么说。

【每个称号有特定的buff,触发方式不定。】

这些尚谨在最初遇到系统时就已经问过了。

【姜尚后人(先秦时期限定):你拥有天然的威信,增加你的领导气质,意志越不坚定的齐国人越容易信任听从你。】

【人体地动仪(可进阶)能比其他人提前半分钟得知地震的发生。】

虽然只是三十秒,对于即将遭遇地震的人来说也是极大的希望了。可惜古代不能像现代那样,直接用电子设备通知所有人。

不过既然能进阶,或许能增长时间。

“那你的那个称号呢?”

【名留青史(系统版):增加文人为系统所作所为写文的冲动。】

“看来你确实要名留青史了。”尚谨倒是觉得这个功效挺有趣的。

说不定以后遇到李白杜甫可以白嫖一首诗,不过安史之乱的话恐怕很难吧?

系统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称号的意义在哪。

尚谨突然从系统背包里拿出袖剑,说道:“我突然想试一下,救李牧。”

这些称号buff让他有想试一下的冲动,万一真的救下来呢?

【啊?宿主你认真的吗?我只见过任务目标是李牧的救他。还没见过任务目标是秦国人的都救他,要么像你一样已经来不及了,要么来的时候李牧已经死了。】

“那可不一定来不及,只不过我现在实在受限于这副身体。”

“要是我现在是个大人,能在秦国任官就好了,现在实在想不出来有能让我去赵国的方法。”

“让我再想想。”

或许人天然会对李牧这样的悲剧英雄产生好感与惋惜,想到如今李牧北拒秦军,南抗韩魏两国,苦苦支撑,他便希望李牧有一个好结局。

*

“谨,你干嘛呢?”王离扒着门探头探脑,走了进来。

他在门外看了半天了,也不知道尚谨一直蹲在地上干嘛。

“吓我一跳。”尚谨扬了扬手里的袖剑。

王离惊奇地打量着袖剑,这是他头一次见到这种兵器。

“这是防身的,一拉机关就会弹出短剑。”尚谨把袖剑放在地上,动了一下开关,一柄锋利的短剑悄无声息地弹出。

王离来了兴趣:“我试试!”

“别!这东西容易伤到自己的小指。”尚谨摇摇头,把袖剑收起来。

王离疑惑不已:“那还叫防身?”

“我这不是在想怎么改嘛。这要是那么好用,早传开了。”尚谨摆摆手,“走了走了,一会武师该来了。”

*

公元前231年。

去年冬天,燕丹千方百计逃走了。

秦军压境,已到邺地,北方的胡人也时常入侵赵国代地。

李牧仍然想要采取南守北攻的策略,邯郸南有长城,司马尚便在邯郸抵抗秦军,李牧则在代地,同时反抗胡人和秦军。

【宿主!】

“嗯?”尚谨正在向武师请教如何使用短剑。

【王翦来消息了,你预计对了!】

待到晚上回家,尚谨跟着韩非去了韩家。

“先生,我想去赵国。”尚谨正襟危坐。

韩非蹙眉道:“你想去赵国?待在秦国不好吗?何况你还年幼,不好出远门。”

其实韩非明白自己的弟子,其思想压根不是一般小孩子能拥有的,早在尚谨雪夜入宫陈情后,他就将尚谨视为最亲近的弟子,也视为及冠之人,并不会因为尚谨的年纪就认为他思想不成熟。

“不是我想当赵国人,是想去赵国救一个人。”尚谨解释道,这个时候去当赵国人,那可太离谱了。

“救谁?你还认识赵国人?”韩非也知道自己这个弟子容易心软,尤其是对黎民,更是好到不符合他的身份,“你说实话,或许我可以帮你。”

“我怕把先生你吓到。”尚谨开始给韩非打预防针。

“你连我都敢救,我倒是想知道你究竟想救谁?难不成是李牧?还能将我吓到?”韩非还真没想到尚谨真有这种想法,毕竟在他看来,尚谨和李牧都不认识。

“嗯!我想救李牧!”尚谨点点头。

“你再说一遍。”韩非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尚谨又重复了一遍:“我想救李牧!”

“你是不是发热了?”韩非伸出手去摸他的脑门,神色严肃起来。

“先生,我是认真的。”

“你救李牧做什么?”韩非实在想不通他为什么要救李牧。

“他是个将才,连胡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若是能为秦所用,岂不美哉?”尚谨此时俨然一副大秦忠臣的模样,事事为秦国考虑。

“且不说君上接纳他与否,你怎么就肯定他愿意?”以韩非对李牧的了解,实在不像是会投降的人。

“赵王昏庸无能,他效忠的不是赵王,是军民。”

李牧从来不是愚忠,当赵王迁要让赵葱颜聚替代李牧与司马尚时,李牧为了代地军民,严词拒绝,不肯听从,意图继续南守北攻。

“当秦国统一天下,赵人自然就是秦人,或许他愿意呢?”

韩非的目光在尚谨身上转了一圈,笑道:“谨,你说的仿佛你与他熟识一般。”

这不是尚谨第一次给韩非这种错觉了。

“总之,我有法子。”尚谨眨了眨眼,也笑了,“王翦将军是不是想要用反间计?”

“你如何知道?”韩非难掩震惊,不由得疑虑是否有人拿尚谨当刀子使。

明明今日王翦将军才来信,连他也是才知道这事,知道这件事的不过君上,尉缭,他,姚贾,李斯。

“它告诉我的。”尚谨把丹雀抓过来,指着丹雀说,“我会鸟语。”

【???宿主,我都不会鸟语。】

「你不觉得我会鸟语这件事比你其实是高科技产物显得更科学正常吗?」

韩非犹疑地询问:“当真?”

“当真,其实那日我知道赤阳子说要地动了,可是我不能暴露自己懂得鸟语,先生是第一个知道我懂得鸟语的。”

“难怪,难怪你能训鸟,能让它去救我。”韩非的怀疑逐渐消散,毕竟事实就是尚谨确实能驱鸟,懂得鸟语反而显得更正常。

“以后不许这么做了。”韩非告诫他,“那你要怎么救他?”

“我要去赵国,只要作为那名奸细的侍从就好,不需要其他的身份。”

“王翦将军想要让人贿赂郭开,若是成功,司马尚与李牧关系匪浅,他必然要派两人替代李牧和司马尚。赵王迁如今能用的武将不多了,赵国有一将领,姬姓,颜氏,名聚,他是从齐国投奔赵国的。我有办法说服他为我所用,到时候会被派去替换的就是他。”

他头一次感谢自己这个身份,没想到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只需要利用王翦将军原本的计谋就好。李牧现在听从赵王,可若是赵王要杀他呢?他知道了之后定会反抗,因为他一死,赵国就亡了,他活着,还能继续守护赵国百姓。只看在他心中,哪个更重要。”

若是当年岳飞也学李牧就好了,说不定还有转机。李牧压根不听赵王的,为代地军民顶住了压力,然而却遭到赵王迁的埋伏,就此被残害。

“以李牧的名号,他镇守长城,胡人不敢进犯。我大秦一直以来饱受胡人侵扰,以后一统天下,那么赵国边疆也是我秦国边疆了,所需的将领只会更多,何不就让他守着长城,叫他做天下人的长城呢?”

韩非为之一震,尚谨这番话与韩非所想不谋而合。当天下一统,各国皆是一国子民。

“即使他不愿意也没关系,任由他反抗赵王迁,就会坐实他有反叛之心的谣言,赵王迁容不下他的,那个时候,赵王迁会自己想办法杀了他。”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

他本是觉得战死沙场或许是李牧最好的结局,至少不会被小人所害,可这个称号buff改变了他的想法。

兵行险招。

“你有把握吗?”韩非再一次改变了对自己弟子的认知,他想起那一日与李斯所说的,他的弟子不比秦国当年的少年上卿差,可他不由得担忧弟子的安危。

“有。”尚谨坚定地点头,实则隐瞒了实情,“更何况,先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先生等着我名留青史,为先生争光就是了。”

【宿主,你真的有把握吗?】

「我自己能去劝的话是最有把握的。」

【那不是要去赵**营?你怎么去啊?而且太危险了。】

「那要看机缘了,实在不行会有人替我说的,只不过我自己去更有把握。」

“一步失败,我会即刻收手,让一切按王翦将军预料的那般进行下去。”

“我知道你不似寻常孩童,却没想到你竟如此大胆。”

“我若是不大胆,当初怎么会敢只身进咸阳宫救先生呢?”尚谨笑着说,“先生便当我喜欢救人好了。”

韩非有所触动,思虑良久,终是答应了他:“我可帮你向君上禀明,可君上如何抉择,便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有一些尚谨没说的细节,他会帮尚谨在君上面前陈明。

最终决定救李牧OWO但是好难哦,我尽量让剧情逻辑合理。好怕又被说ooc啊(瘫)

其实小谨欠了李牧一件事,那就是李牧的武安君!没关系,靠守护天下万民,也可以获得武安君的称号!以后李牧就是天下人的长城了!

(作话后面有我的甲,对于救李牧有争议或者想了解李牧这个人的可以看一看。

如果不想看建议屏蔽,因为很长,大量史料和作者阅读理解即将来袭。)

*

大概率下周二v,入v的话万字章就是小谨救李牧了。

现在时间线已经不能按《史记》来了,不过重要事件都还是在的OWO

入v前因为李牧的这个变动我要修文,时间在下周一。不过不会影响阅读的OWO

*

关于李牧救不救这件事,我叠个甲。

毫无疑问,李牧给人的印象就是战国四大名将,围歼匈奴的赵国长城,连番却秦的武安君,最终却死在昏君奸臣手下。

有小天使觉得他死的真的可惜,一定要救;也有小天使觉得他死在战场上是最好的结局,如果救了反而ooc。

纠结了很久,最终选择了救。因为我觉得他不是一个愚忠的人,他的格局从来不限于衷心于赵王。

我希望他能继续守护他边疆的百姓,依旧做那个百姓爱戴的武安君,做天下人的长城。

当然不是作者自己胡诌,以下是作者拙见OWO开始阅读理解(x)

《史记》: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牧对军民都是很好的,也很重视军民的生命,他不是急躁冒进的人,在四大名将里是很稳的一个。

当然,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觉得他太“苟”了,一定是害怕匈奴人。于是这个时候的赵王,换了人。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然后赵王就得到了教训,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匈奴也更加猖狂了。这时候赵王灰溜溜地来请李牧回去,正常情况下,一般将领都会开心的回去,但李牧选择了和王翦有些相似的做法: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最终提出要求“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同意后他才回去。

这里其实可以看出来,李牧绝对不是一个愚忠的人,他是有自己的思量的,这也为后面他拒绝赵王迁的命令做了铺垫(阅读理解中)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然后李牧还是和以前一样,大家都以为他还是胆小,他对将士好到将士都觉得自己“无功不受禄”了。这一战是李牧的成名之战,也奠定了他的地位。属于是步坦协作,围歼十万匈奴人,此后十多年匈奴人都不敢靠近赵国边疆了。所以很多人会拿他和卫霍比的,就是因为他真的是先河。

公元前244年,这时候的赵王已经换人了,一系列骚操作之后,将军乐乘逃走,廉颇带着人投奔魏国。当时,田单、赵奢、蔺相如早已去世,李牧就此成为朝中重臣。也可以说从这时候起,赵国将星黯淡,能用的只有李牧和庞煖,剩下的都emmmm嗷,还算上司马尚。

公元前235年,赵王迁即位。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和武城,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杀赵军十万。此时赵国损失严重。

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攻占了赤丽、宜安,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在这一战没有中桓齮的圈套,围歼秦军十万,获封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军兵分两路攻赵,进到番吾时,李牧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

这是真的神将,其实在此时,韩魏也进攻了赵国,他同时受四方势力我围攻,真的做到了一人守一国,当然,他背后的边军也是对他极其信服,战斗力也非常强悍。

《史记》:赵王迁七年(前229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打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李牧不受命,也就是说他违反了赵王的命令,他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忠于的不是赵王,他要守的是代地百姓。边军也听他的,而且边军肯定知道跟着谁才能保护家人啊!加之这个时候匈奴进犯,他们继续执行南守北攻的策略。(ps:岳飞!你学学人家啊QAQ哎!万一有转机呢?完颜构受死吧!)

直到赵王迁再次使用了奸计,派人设下圈套捉住李牧,赵国自毁长城,将星就此陨落。

短短三个月,邯郸失,赵国以极快的速度灭亡了。

赵王迁!怪不得你是赵幽缪王!

综上,我不觉得他是个愚忠的人,他的格局和思想即使是史书短短几句话也能看出来。

ps:其实我还馋(?)李牧他孙子!李左车!其他的不说,光是这一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名言,我估计大部分人都知道!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塌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