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阙尘中碎玉锁 > 第6章 罪证现·身份疑

金阙尘中碎玉锁 第6章 罪证现·身份疑

作者:一颗宝珠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21:17:39 来源:文学城

破庙的清晨总是裹着一层冷雾。

卢珞棠是被冻醒的。

夜风从屋顶的破洞灌进来,带着刺骨的寒意,吹得她蜷缩起身子,怀里的暖玉也仿佛失了温度,只剩下冰凉的触感。她睁开眼,天色还未亮透,破庙里一片昏暗,只有东方天际泛起一丝淡淡的鱼肚白,透过屋顶的破洞,在积满灰尘的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

身边的老乞丐还在熟睡,发出均匀的鼾声,身上盖着捡来的破旧棉絮,蜷缩成一团,像一只年迈的猫。姜珞棠轻轻挪了挪身子,尽量不吵醒他,然后慢慢坐起身。

脚底的伤口已经好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样流血、红肿,只是留下了几道浅浅的疤痕,走路时还有些隐隐作痛,但已经不影响正常行走了。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裹在脚上的破布早就换成了老乞丐捡来的一双旧布鞋,虽然不合脚,又大又沉,但至少能护住脚底,不用再担心被石子划破。

她站起身,走到破庙门口,推开虚掩的木门(这扇木门是老乞丐前几天从附近的废弃农舍找来的,勉强安在门框上,能挡一点风)。门外的冷雾扑面而来,带着潮湿的寒意,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破庙外的树林里,树叶已经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冷雾中伸展着,像一双双干枯的手。地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踩上去“咯吱”作响,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已经是深秋了,冬天很快就要来。

卢珞棠拢了拢身上的衣服

——那是老乞丐给她找的一件破旧的棉袄,虽然又大又沉,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霉味,但至少比之前的单衣暖和多了。她走到不远处的小溪边,溪水已经有些冰凉,她掬起一捧水,泼在脸上,冰冷的触感让她瞬间清醒过来。

她看着溪水里自己的倒影,小小的脸,脏兮兮的,头发乱糟糟的,只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坚定和隐忍。这就是现在的她,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女,靠着一个老乞丐的接济,在破庙里苟延残喘。

但她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冬天很快就要来了,天气会越来越冷,食物会越来越难找。老乞丐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每天讨饭越来越吃力,有时候甚至一整天都讨不到一口吃的。她不能一直这样依赖老乞丐,她必须尽快找到接近武珩昭的机会,找到一条真正能活下去、能报仇的路。

她想起了老乞丐之前说的话,武珩昭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去城外的静心寺祈福。今天是十月初十,离下个月的初一,还有二十天。

二十天,足够她做很多事情了。

她要利用这二十天的时间,养好身体,熟悉去静心寺的路线,还要想办法攒一点干粮和盘缠(虽然她不知道盘缠是什么,但她知道,出门需要带吃的)。最重要的是,她要想好,见到武珩昭之后,该怎么说,怎么让她相信自己的身份,怎么让她遵守血誓,护着自己。

她攥紧了胸口的暖玉,指尖传来的温润触感给了她一丝力量。她转身,朝着破庙的方向走去,脚步比之前更加坚定。

回到破庙时,老乞丐已经醒了,正坐在门口的石头上,咳嗽着。看到卢珞棠回来,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醒了?饿了吧,我这里还有半个窝头,你先吃。”

老乞丐从怀里掏出一个干硬的窝头,递了过来。这个窝头是昨天下午讨来的,已经被他用身体捂软了一些,虽然还是有些硬,但至少能咬动了。

姜珞棠接过窝头,点了点头,小声说道:“谢谢爷爷,你也吃。”

“我吃过了,你吃吧。”

老乞丐摆了摆手,继续咳嗽着,咳得很厉害,身体都跟着颤抖,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打开,里面是一些晒干的草药,“这是昨天在山上采的止咳草,煮水喝,能管用一点。”

卢珞棠看着老乞丐手里的草药,心里一阵发酸。老乞丐自己都自顾不暇,却还想着给她找吃的,给自己采药。她咬了一口窝头,慢慢咀嚼着,味道依旧不好,但她却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吃完窝头,卢珞棠主动说道:“爷爷,我去给你煮点草药水吧。”

老乞丐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笑着说:“好,好孩子,辛苦你了。”

破庙里有一个小小的土灶,是老乞丐之前用几块石头垒起来的,旁边堆着一些捡来的柴火。卢珞棠拿起老乞丐的破碗,去小溪边打了一碗水,然后把草药放进碗里,架在土灶上,点燃了柴火。

柴火“噼啪”地燃烧着,小小的火焰跳动着,给昏暗的破庙带来一丝温暖和光亮。卢珞棠蹲在灶边,看着跳动的火焰,心里想着心事。

她要怎么去静心寺?

老乞丐说,静心寺在城外的西山脚下,离这里大概有一个时辰的路程,需要穿过一片树林,再翻过一座小山。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这段路程不算近,而且路上可能会有危险,比如野兽,或者巡逻的士兵。

她要怎么接近武珩昭?

武珩昭去静心寺祈福,身边肯定有很多随从和护卫,她一个小小的乞丐,根本不可能靠近。她必须想办法,引起武珩昭的注意,或者引起武珩昭身边那个忠心的刘嬷嬷的注意。

她想到了胸口的暖玉。这是她唯一的凭证,是她和武珩昭之间唯一的羁绊。只要刘嬷嬷看到这块暖玉,肯定会认出她的身份。可是,她怎么才能让刘嬷嬷看到暖玉呢?

或许,她可以假装成静心寺里的小乞丐,在武珩昭祈福的时候,故意靠近,让刘嬷嬷看到她胸口的暖玉。但这样做太冒险了,一旦被武珩昭身边的护卫发现,很可能会被当成刺客,直接杀了。

或许,她可以在武珩昭返程的路上等着,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拦住她的马车,拿出暖玉,说明自己的身份。但这样也很危险,护卫们肯定不会让一个陌生的孩子靠近马车。

卢珞棠皱紧了眉头,小小的脸上满是凝重。她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思考着各种可能的方案,又一个个否定。

“水开了,孩子。”

老乞丐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卢珞棠回过神,看到碗里的水已经烧开了,草药的味道弥漫开来,带着一丝苦涩。她小心翼翼地把碗拿下来,放在地上晾了一会儿,然后递给老乞丐:“爷爷,喝吧,小心烫。”

老乞丐接过碗,吹了吹,慢慢喝了起来。草药水很苦,但他却喝得很认真,喝完后,他舒服地叹了口气,说道:“好多了,谢谢你,孩子。”

“不用谢。”

卢珞棠笑了笑,这是她穿书以来,第一次真心地笑。

接下来的几天,卢珞棠每天都会跟着老乞丐一起去讨饭。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跟在老乞丐身后,而是主动帮着老乞丐吆喝,帮着他捡破烂,有时候还会自己去找一些可以吃的东西,比如野果、野菜,或者别人丢弃的剩饭。

她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不再像以前那样,看到陌生人就害怕。她学会了察言观色,知道哪些人可能会施舍一点食物,哪些人会驱赶他们。她也学会了隐忍,即使被人打骂、被人驱赶,她也不会哭闹,只是默默地离开,去下一个地方。

有一次,他们去镇上的一家面馆讨饭,掌柜的是个刻薄的胖子,看到他们,二话不说就拿起扫帚驱赶他们:“去去去,哪里来的叫花子,别弄脏了我的地方!”

扫帚朝着老乞丐挥了过来,卢珞棠下意识地挡在老乞丐身前,小小的身体绷得紧紧的,眼神坚定地看着掌柜的:“掌柜的,求你给我们一点吃的吧,我们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给你们吃的?我还没的吃呢!”掌柜的冷哼一声,扫帚再次挥了过来,“再不走,我打断你们的腿!”

老乞丐赶紧把卢珞棠拉到身后,对着掌柜的陪笑道:“对不起,对不起,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说完,拉着卢珞棠,快步离开了面馆。

走出很远,卢珞棠才委屈地说道:“爷爷,他太过分了。”

老乞丐叹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说道:“孩子,这就是世道,我们是讨饭的,就得受这样的气。以后遇到这种人,别跟他们硬碰硬,我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卢珞棠点了点头,把老乞丐的话记在心里。她知道,现在的她,没有任何力量,只能隐忍,只能低头。但她发誓,总有一天,她会让这些看不起她、欺负她的人,都付出代价。

在讨饭的过程中,卢珞棠也在刻意打听关于静心寺和武珩昭的消息。

她从一个经常在静心寺附近讨饭的老乞丐那里得知,武珩昭每次去静心寺,都会带着很多随从,其中有一个穿着青色衣服的老嬷嬷,看起来很有威严,应该就是刘嬷嬷。武珩昭在静心寺里会待一个时辰左右,祈福、上香,然后就会返程。

她还得知,静心寺的香火很旺,每天都有很多人去祈福,其中不乏一些达官贵人。但初一和十五这两天,静心寺会被岐王府的人暂时封锁,只允许武珩昭一行人进入,其他人都不能靠近。

这对她来说,既是坏消息,也是好消息。坏消息是,她不能在武珩昭祈福的时候,混在人群里靠近她;好消息是,她可以提前在静心寺外面等着,等武珩昭出来的时候,找机会拦住她的马车。

她还从一个砍柴的樵夫那里,打听清楚了去静心寺的路线。从破庙出发,沿着小溪往下走,穿过一片松树林,再翻过一座小山,就能看到静心寺的山门了。这条路虽然有点远,但相对安全,很少有士兵巡逻。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越来越冷,树叶落光了,小草也枯黄了,北风开始呼啸,带着刺骨的寒意。破庙里的条件越来越艰苦,晚上睡觉的时候,即使盖着厚厚的棉絮,也还是觉得冷。老乞丐的咳嗽越来越严重,有时候一咳就是大半夜,根本睡不着觉。

卢珞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每天都会去山上采一些止咳草,煮水给老乞丐喝,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至少能稍微缓解一点。她还会把每天讨来的温热的食物,先给老乞丐吃,自己则吃一些干硬的窝头或者冷饭。

老乞丐看着卢珞棠的举动,心里很是感动。他知道,这个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心思细腻,懂得感恩。他有时候会忍不住想,如果自己的孙子还活着,大概也像她这么大了吧。可惜,他的孙子在三年前的战乱中,被武崇烈的士兵杀死了,他的儿子和儿媳也没能幸免,只剩下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有一天晚上,破庙里格外冷,北风呼啸着穿过屋顶的破洞,发出“呜呜”的声响。老乞丐咳嗽了很久,才慢慢缓过来。他看着蜷缩在身边的姜珞棠,犹豫了一下,说道:“孩子,爷爷有件事,想跟你说。”

卢珞棠抬起头,看着老乞丐,说道:“爷爷,你说。”

老乞丐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你不是普通的孩子。你眼神里的东西,不是一个三岁孩子该有的。你肯定有自己的心事,有自己的目的。”

卢珞棠的心一紧,下意识地攥紧了胸口的暖玉,没有说话。

老乞丐继续说道:“我不问你的过去,也不问你的目的。我知道,你跟着我,只是暂时的。你迟早会离开这里,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递给卢珞棠,“这里面有几块碎银子,是我这几年讨饭攒下来的,虽然不多,但或许能帮到你。还有这个,是我儿子生前用的一把小刀,你拿着,路上遇到危险,也好有个防备。”

卢珞棠看着老乞丐递过来的布包,眼睛瞬间湿润了。她知道,这几块碎银子,对老乞丐来说,是多么重要,是他活下去的希望。而这把小刀,是老乞丐对儿子的念想。

“爷爷,我不能要。”

卢珞棠摇了摇头,把布包推了回去,“这些都是你的,你自己留着吧。我不需要这些,我只要能活下去就好。”

“傻孩子,拿着。”

老乞丐把布包强行塞到卢珞棠手里,说道,“你要去做的事情,肯定很危险。这些银子,你可以用来买些吃的,买件暖和的衣服。这把小刀,你可以用来防身。爷爷老了,帮不了你什么,只能给你这些了。”

卢珞棠攥着手里的布包,布包很轻,却又感觉很重,重得让她几乎拿不住。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往下淌,滴落在布包上。

“爷爷,谢谢你。”

她哽咽着说道,“等我以后有能力了,我一定会回来找你,好好孝敬你。”

老乞丐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说道:“好孩子,爷爷不求你孝敬我,只求你能平平安安的,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我会的,爷爷。”

卢珞棠用力点了点头,把布包紧紧攥在手里,像是攥着全世界最珍贵的东西。

接下来的几天,卢珞棠开始为去静心寺做准备。她用老乞丐给她的碎银子,在镇上的小铺里买了一件稍微厚实一点的棉衣,还有一些干粮,比如馒头和饼子,都用油纸包好,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她还把那把小刀藏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她每天都会去山上,练习走路,锻炼自己的体力。她知道,去静心寺的路不算近,她必须有足够的体力,才能顺利到达。她还会在山上练习奔跑、躲藏,模拟遇到危险时的场景,让自己能够更快地反应。

老乞丐看着卢珞棠的举动,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每天都会给她准备更多的食物,让她能有足够的力气练习。

离十一月初一越来越近了,卢珞棠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既期待,又害怕。期待的是,她终于有机会见到武珩昭,终于有机会迈出复仇的第一步;害怕的是,这次行动失败,不仅报不了仇,还可能会丢掉自己的性命,辜负老乞丐的期望。

十月三十日的晚上,卢珞棠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把棉衣穿在身上,把干粮和碎银子揣在怀里,把小刀藏在腰间。她看着坐在门口的老乞丐,心里充满了不舍。

“爷爷,我明天就要去静心寺了。”

她小声说道。

老乞丐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却还是说道:“去吧,孩子。路上小心点,遇到危险,就赶紧跑,别硬碰硬。”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护身符,递给姜珞棠,“这是我以前在静心寺求的,你带着,保佑你平安。”

卢珞棠接过护身符,戴在脖子上,护身符是用红绳系着的,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佛”字,带着一丝温热的触感。

“爷爷,我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卢珞棠哽咽着说道,

“天气冷了,别再出去讨饭了,就在破庙里待着,我给你留了一些干粮,应该能撑几天。等我回来,再给你讨饭。”

“好,爷爷知道了。”

老乞丐的眼睛也湿润了,他挥了挥手,说道,“快走吧,早点出发,路上别耽误。”

卢珞棠点了点头,深深地看了老乞丐一眼,然后转身,朝着破庙外走去。

夜色很深,北风呼啸着,吹得她睁不开眼睛。她沿着熟悉的小路,一步步朝着小溪的方向走去,身后的破庙越来越远,老乞丐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她不知道,这一去,等待她的会是什么。是希望,还是绝望?是生机,还是死亡?

她只知道,她必须走下去。为了奶娘,为了卢家的人,为了老乞丐,也为了自己。

她攥紧了胸口的暖玉和护身符,加快了脚步,身影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破庙里,老乞丐坐在门口,看着姜珞棠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动。北风把他的头发吹得凌乱,他咳嗽了几声,眼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他在心里默默祈祷,祈祷这个苦命的孩子,能够平安归来。

卢珞棠走了一夜,天快亮的时候,终于到达了西山脚下。

她找了一个背风的山洞,稍微休息了一下。一夜的赶路,让她疲惫不堪,脚底的旧伤也隐隐作痛。她拿出怀里的馒头,啃了几口,又喝了一点随身携带的水,稍微恢复了一点体力。

天刚亮,她就朝着静心寺的方向走去。

西山不高,山路也不算陡峭。姜珞棠沿着山路慢慢往上走,路边长满了枯黄的野草和低矮的灌木。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笼罩着整个山林,远处的静心寺若隐若现,像一座仙境中的寺庙。

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终于到达了静心寺的山门。

静心寺的山门很高大,是用青石雕琢而成的,上面刻着“静心寺”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山门紧闭着,门口站着两个穿着黑色衣服的护卫,身材高大,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应该是岐王府的人。

卢珞棠赶紧躲到旁边的一棵大树后面,小心翼翼地观察着。

山门周围很安静,除了那两个护卫,没有其他人。她知道,武珩昭应该还没到,她还有时间准备。

她在大树后面躲了一会儿,看到陆续有一些香客朝着静心寺走来,但都被门口的护卫拦住了,说今天静心寺被包场了,不对外开放。香客们虽然有些不满,但看到护卫们凶神恶煞的样子,也只能无奈地离开了。

卢珞棠心里暗暗庆幸,还好她提前来了,否则肯定会被护卫拦住,进不去也靠近不了。

她继续躲在大树后面,耐心地等待着。

太阳渐渐升高,雾气慢慢散去,阳光洒在静心寺的屋顶上,金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大概辰时左右,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马车声,越来越近。

卢珞棠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武珩昭来了。

她赶紧把身体缩得更紧,透过树叶的缝隙,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一队人马慢慢走了过来,前面是十几个骑着马的护卫,个个身材高大,腰间佩着长刀,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中间是一辆华丽的马车,马车是用黑色的绸缎包裹着的,上面绣着金色的龙纹,一看就知道身份尊贵。

马车后面跟着几个步行的随从,还有一个穿着青色衣服的老嬷嬷,手里拿着一个拂尘,神情严肃,应该就是刘嬷嬷。

马车慢慢停在了静心寺的山门前,门口的护卫立刻上前,恭敬地行礼:“参见郡主。”

马车的帘子被掀开,一个穿着粉色衣裙的少女走了下来。

少女十三四岁的年纪,身材纤细,皮肤白皙,眉眼精致,眉峰微微上扬,带着一丝凌厉,眼尾却又带着一丝疏离,像一朵盛开在寒冬里的梅花,美丽,却又带着刺。她的眼神平静,甚至可以说是冷漠,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这就是武珩昭。

卢珞棠的心脏“咚咚”地狂跳起来,她死死地攥着胸口的暖玉,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这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自己笔下的人物,那个被她设定为疯批女帝的人,此刻就站在她的不远处,真实得触手可及。

武珩昭抬眼看了一眼静心寺的山门,没有说话,只是迈开脚步,朝着里面走去。刘嬷嬷紧跟在她身后,其他的护卫和随从也都跟了进去,只有两个护卫留在门口守着。

卢珞棠看着武珩昭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有恐惧,有仇恨,有期待,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没察觉的好奇。

她知道,她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她等了大概半个时辰,估摸着武珩昭已经开始祈福了,才慢慢从大树后面走出来,朝着静心寺的山门走去。

门口的两个护卫立刻警惕地看着她,厉声喝道:“站住!干什么的?”

卢珞棠停下脚步,低着头,声音带着一丝胆怯,说道:“我……我是来祈福的,求菩萨保佑我平安。”

“今天寺庙不对外开放,快走吧!”护卫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像是在驱赶一只苍蝇。

“求你们了,让我进去吧。”卢珞棠抬起头,眼里蓄满了泪水,声音哽咽着说道,“我爹娘都死了,奶娘也死了,我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只想求菩萨保佑我能活下去。”

她的声音很小,却带着浓浓的悲伤,让人听了忍不住心软。

两个护卫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他们虽然是岐王府的人,但也都是普通人,看到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心里难免有些不忍。

就在这时,刘嬷嬷从寺庙里走了出来,看到门口的情况,皱了皱眉,问道:“怎么回事?”

“刘嬷嬷,这个孩子想来祈福,我们正让她走呢。”一个护卫恭敬地说道。

刘嬷嬷的目光落在卢珞棠身上,上下打量着她。看到她脏兮兮的样子,还有眼里的泪水,刘嬷嬷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同情,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今天郡主在里面祈福,寺庙不对外开放,让她走吧。”

“求嬷嬷开恩,让我进去吧。”

卢珞棠跪在地上,朝着刘嬷嬷磕了一个头,故意把胸口的暖玉露了出来,“我真的很想求菩萨保佑,这是我娘留给我的唯一念想,求菩萨保佑它能给我带来好运。”

她的动作很自然,像是无意之间露出了暖玉。

刘嬷嬷的目光落在卢珞棠胸口的暖玉上,瞳孔猛地一缩,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她快步走到姜珞棠面前,蹲下身子,仔细看着那块暖玉,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这块玉,你是从哪里来的?”

卢珞棠心里一喜,知道刘嬷嬷认出了暖玉。她低下头,装作害怕的样子,说道:“这是我娘留给我的,她说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让我一定要好好保管。”

刘嬷嬷的目光紧紧盯着姜珞棠的脸,又看了看那块暖玉,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疑惑,还有一丝激动。她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跟我来。”

说完,她转身,朝着寺庙里面走去。

卢珞棠心里一阵激动,她知道,她成功了。她站起身,紧紧跟在刘嬷嬷身后,朝着寺庙里面走去。门口的两个护卫虽然有些疑惑,但看到刘嬷嬷没有多说什么,也不敢阻拦。

走进静心寺,里面很安静,香火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寺庙的庭院很大,种着很多松树和柏树,还有一个小小的池塘,里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刘嬷嬷带着卢珞棠,穿过庭院,来到一间偏僻的禅房门口。她推开禅房的门,让卢珞棠进去,然后自己也跟着走了进去,反手关上了门。

禅房里很简单,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还有一张床。

刘嬷嬷走到桌子旁边,坐下,看着卢珞棠,说道:“你叫什么名字?你娘是谁?”

“我叫卢珞棠。”

姜珞棠低着头,小声说道,“我娘叫卢明姝,是前镇国公卢承嗣的夫人。”

听到“卢明姝”和“卢承嗣”这两个名字,刘嬷嬷的身体猛地一震,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看着卢珞棠,声音哽咽着说道:“你……你真的是明姝姐姐的女儿?”

卢珞棠抬起头,看着刘嬷嬷泪流满面的样子,知道她肯定和母亲关系很好。

她点了点头,眼泪也流了下来:“是,我是。我爹娘都死了,卢家一百三十七口人都死了,只有我活了下来。”

刘嬷嬷捂住嘴,失声痛哭起来。她和卢明姝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感情深厚。

卢家灭门的消息传来时,她正在岐王府里,被武崇烈禁足,根本无法出去,只能在心里默默为卢家哀悼。她一直以为,卢家已经没有活口了,没想到,明姝姐姐的女儿竟然还活着。

哭了好一会儿,刘嬷嬷才慢慢缓过来。

她看着卢珞棠,眼神里充满了心疼和愧疚:“孩子,苦了你了。都怪我,都怪我没能保护好你,没能保护好卢家。”

“不怪你,嬷嬷。”卢珞棠摇了摇头,说道,“我知道,你也不容易。我听说,姨母卢清漪也死了,她让我来找郡主,说郡主会护着我。”

刘嬷嬷点了点头,说道:“是,夫人临死前,把另一半暖玉交给了郡主,并用血誓逼迫她,一定要护着你,否则,她活不过三十岁。郡主一直都记着这件事,只是不知道你还活着,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你。”

她从怀里掏出一块暖玉,放在桌子上。这块暖玉和姜珞棠手里的那块一模一样,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昭”字。两块暖玉放在一起,严丝合缝,拼成了一块完整的暖玉。

卢珞棠看着桌子上的暖玉,心里一阵激动。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终于有了依靠,终于有了报仇的希望。

“嬷嬷,我想见到郡主,我想让她护着我,我想为卢家报仇。”

姜珞棠看着刘嬷嬷,眼神坚定地说道。

刘嬷嬷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郡主现在正在祈福,不方便见人。而且,这里是静心寺,人多眼杂,万一被人发现你的身份,就麻烦了。等郡主祈福结束,我会把你的事情告诉她,让她想办法把你带回岐王府,暂时保护起来。”

卢珞棠点了点头,说道:“谢谢嬷嬷。”

“不用谢。”

刘嬷嬷摸了摸她的头,说道,“你先在这间禅房里等着,我去给你拿点吃的和干净的衣服。记住,不要出去,不要让任何人发现你在这里。”

“我知道了,嬷嬷。”

刘嬷嬷起身,走出了禅房,反手关上了门。

卢珞棠走到桌子旁边,拿起那块完整的暖玉,紧紧攥在手里。玉的温润透过掌心传来,带着一丝奇异的暖意,驱散了她身上的寒意和疲惫。

她终于找到了武珩昭,终于迈出了复仇的第一步。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她要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局面,是更加危险的挑战。岐王府里危机四伏,武崇烈生性多疑,姜承业和玄鸦还在四处寻找她的下落。她必须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才能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活下去,报了仇。

她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心里默默想着。

武珩昭,我们终于要见面了。

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禅房外,香火缭绕,钟声悠扬。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姜珞棠的脸上,给她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留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