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锦鸾上春 > 第2章 默默

锦鸾上春 第2章 默默

作者:水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3 05:35:48 来源:文学城

那年的端午,御花园的榴花红得耀眼。

皇帝素爱设宴,每逢佳节,必召皇亲贵族朝中重臣,携其家眷,共度佳节。

十余岁的宁鸾身着淡黄襦裙,像尾游动的金色锦鲤,在命妇与宫女间穿梭嬉戏。发间那支蝴蝶金钗也随之振翅,仿佛下一瞬便要翩然而起。

与宁鸾交好的公主贵女们常拉她一道玩闹嬉戏,皇子们也爱逗这活泼娇俏的相府千金,常带着糖糕,或是女儿家喜欢的宫样首饰哄她。

宁丞相推杯换盏间谈笑风生,借着宴席的热络气氛不着痕迹地笼络人心。见爱女在满座宾客中言笑从容、如鱼得水,唇边掠过一丝满意的笑。

朝臣们贺过两轮,又有皇子念过祝辞,宫人们依制列队,向太清池中放入火龙船与百盏莲灯。

花灯浮波,逐水飘动,映衬着池中一人余高的竹骨龙船。那火龙船以细竹为骨,两侧龙翼装饰各色纱绢彩纸,在碧绿水面荡漾出阵阵波纹。

正是气氛热烈之时,首领太监乘坐小舟划至湖心,高举火把点燃那火龙船尾羽。只见一道火光从船尾直蹿到船头,池面上顿时流光溢彩,满座惊叹,将宴会气氛推向**!

宁鸾看直了眼,欣喜着不住拍掌。可待那阵热闹劲儿过去,吃完席间的糖渍桃片冰酪,她对宴上的喧闹便只剩下倦意。

见无人留意,她身子一偏,像一尾游鱼般,悄悄游进一旁的御花园。

御花园中清净无人,侍从宫人们皆在宴上伺候,此刻顾不上这些花花草草。宁鸾与蝴蝶蜻蜓打闹一番,正是不亦乐乎时,忽然听见墙侧隐约传来细微的说话声。

提起碍事的裙角,爬上墙边假山凹凸不平的石面,宁鸾屏住呼吸,探头向墙檐下望去。

只见几个锦袍少年围聚,正对一个瘦弱身影步步紧逼。那瘦弱影子虽也身着蓝色宫装,细看却与皇子的袍服不同。不仅领口少了金线缝制的云纹,腰间也失了配套的宫制丝绦,通身素净异常。

那蓝衣人衣摆处还沾着几处莫名的灰尘,肩侧更有墨迹晕染开来,像是被人故意染上的。

小宁鸾稍加辨认,锦袍少年中为首那位明黄蟒袍的男子,正是方才在宴上对着火龙船颂念祝辞的太子殿下!

“啪!”却见太子猛然合拢手中折扇,一改方才席间的温和有礼,不住冷笑道:“前几日驳了孤策论的,就是你?”

他偏头挑眉,四皇子瞬间会意,狠狠一脚踹向那瘦弱少年的腰侧。

少年闷哼一声,重重撞上宫墙,半晌未能起身。墙粉簌簌落满肩头,更显得他狼狈非常。

太子轻蔑一笑,信步向前一把攥起他衣领,“程世子,程慎之,你可真是好本事,竟能让章师傅都夸你字字珠玑。”

他五指骤然收紧,将青衣人领口下的脖颈勒出青筋。

“整日里只会讨巧卖乖,不过是一条会哄人的野狗!你这一闹,惹得父皇都训斥孤的策论技不如人,你说,该当何罪?”

程慎之被勒得吃痛,喉结艰难滚动一瞬,勉强看着面前狠厉的太子,神情愈发痛苦。

即便以他的身手,挣脱太子不过瞬息之间。

但在这皇宫里,身份尊卑决定一切。况且那日在尚书房,确实是他逾矩在先。

无非再多挨一顿打罢了。

思索至此,程慎之眼眸低垂,不发一言,只闷头忍受这一切。

但他这般作态落在太子眼中,更是显得不识抬举。

一个边关地区的小小世子,被留在宫中扣押为质,往日里低调度日便也罢了,那日竟还敢在尚书房中大放厥词,胡言乱语!害作为储君的自己,无端遭受父皇斥责,简直是罪该万死!

太子思绪急转,心底更是怒火中烧。他本已打定主意,今日必要程慎之给个明白交代,岂料对方竟真铁了心,要将这“锯嘴葫芦”一当到底!

“装哑巴?在章师傅跟前的那股伶牙俐齿,又丢到哪里去了!”太子怒极反笑,力道一松,猛地将他放开。

程慎之踉跄几步,一个不稳跌倒在地。他垂首不语,只觉身上狼狈。心知今日并非没有出路,只是闹得难看些罢了。

以太子为首的皇子们,平日与他本是井水不犯河水。

皇帝开恩,以“进宫抚养”之名,将他留在太后膝下照看。但太后常年潜心礼佛,诸事只要不闹到惊天动地,都轻易不问不管不出手。

没有权势的人行走在宫中,就连影子也比别人浅薄几分。

程慎之手撑地面勉强坐起,只觉一阵眼冒金星。透过周遭的人影缝隙,他仰面望向刺目的日光,暗自叹出口气。

这宫中果然是处处有耳,遍地皆眼,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耳畔太子的斥骂与众人的讥嘲仍未休止,程慎之却恍惚想起那日的情形……

那天,他将课上布置的策论匆匆交去尚书房。

皇子们的策论早就遣小厮们交去了,唯独程慎之住处离得最远不说,待他回那小小偏殿欲做文章时,却发现那案前的墨锭不翼而飞,早不知被谁暗中摸走了。

他处境微妙,不愿为此事惊动敬事房,只得匆忙寻了太后宫中的管事姑姑,用私银换回一块积年陈旧、落满灰尘的油烟墨。一番手忙脚乱,才终于作上了文章。

迟交课业,程慎之本就心怀忐忑,脚程不停,匆匆赶往书房。没成想正巧遇见白日授课的章师傅,此刻留值在尚书房内,正专心批阅文章。

透过镂空窗棂,他瞧见章师傅提笔端坐案前。平日精心打理的宝贝胡子,此时已被捻成了歪歪扭扭的打结麻花。

程慎之悄声进门,只见案头零散摊着数张宣纸,正是皇子们的策论。章师傅眉头紧皱,朱笔悬停,程慎之不动声色瞟过,心头蓦地一沉。

章师傅正批阅的这篇,他虽未看清前后内容,但一眼便瞥到中间几句对《资治通鉴》的批注极偏,一句“周世宗暴虐”简直堪称歪理。

反复咀嚼几句,程慎之心中猛然腾起一股郁气,虽是几度压制,却还是忍不住低声叹道:

“虽有周世宗毁佛铸钱在先,可若仅凭于此就草草断言,世宗之治“暴虐无道”,使“民生凋敝”,岂非因噎废食?”

他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漆黑眼眸中尽是无奈。

“世宗虽不德,却减免赋税,整顿官吏,救民于水火。为君者心怀百姓,志于仁善,岂能以一事而掩大德!”①

程慎之自认人微言轻,不过喃喃自语,却字字撞入正恼火着的章师傅耳中。

章师傅听得愣神,手中朱笔一落,一滴朱砂落在课业上,正好污红其中一个“暴”字。他回过神来,忙道:

“好!说得好哇!”

章师傅全名章承景,两朝帝师,曾任礼部尚书。他一生克己奉公,德高望重。如今年近古稀,无心功名利禄,后来自请推去朝中官职,进尚书房掌教育启蒙一事。

章师傅授课素以严师著称,连当今皇帝都得他开悟,得敬他三分,先帝更是以御笔亲题“经师人师”,足见其地位尊崇。

诸多卷宗,他最喜“为政以德”,常言君王当以德载舟。今早批阅众皇子课业,见多数策论言论平平,更有甚者毫无恤民之心,正觉失望至极。

而程慎之这话虽轻,却如拨云见日,话音未落,就让章承景眼中精光乍现。

章承景竭力回想这少年的身份,一时却只忆起他单薄却挺拔的身影。

程慎之总在清晨磬响前悄无声息入座,课业结束后黯然离开。既不像太子一行人高谈阔论,也不似四皇子之流插科打诨,整日只知喧闹起哄。

章承景曾听收拾笔墨的小厮们闲聊,说程世子像御花园的深井,“得扔块石头进去,才听得到个响儿。”

如今想来,这话倒真切得很。

一篇写得比石头还硬的策论,终于将程世子这口深藏不露的井,激出了一声响。

尚书房窗外竹林青葱,微风吹过,传来林叶交错的沙沙声。

若非昨日课上一时兴起,临时布置策论,倒真让这腔不开气不出的小子明珠蒙尘了。

心情转好的章承景抚顺了胡子,放下朱笔笑呵呵道:

“你是安南王家的世子,程慎之?”

“是。”程慎之双手递上策论,“学生交迟了,还请师傅责罚。”

章承景拿过策论,垂眸一看,只见通篇字迹亭然若松,墨迹浑浊但酣畅淋漓。

他静心逐字读去,这篇策论引经据典,通篇无一句空谈,层层剖析之下言之有物。言及民生艰苦,字里行间更是心怀悲悯。

章承景激动拍案:“好一个'仁政非止减税,更在问疾苦'!”

章承景抬头看向程慎之,严肃道:“这篇策论当真出自你手?”

“学生不敢欺瞒。”程慎之俯身作揖。

窗外正是残阳。太阳落山前的最后一缕阳光,沿着窗口直直照射进来,给程慎之的侧脸打出锋利的轮廓。

章承景深吸口气,上下打量程慎之一圈,忽地一顿。他手上的策论被阳光映得透亮,显出几分不真实的浮光来。

程慎之站在光影交错处,低垂的睫毛被光打出深邃的影。他张了张口,却没发出一丝声音,硬生生将话吞了下去。

章承景叹了口气,这世子小小年纪,在宫中孤身一人,能生存下去已是不易。然未出宫墙,身处困顿,竟还能心怀天下、体恤黎民,这般品行,实属难得。

好苗子有了,却是轻易培养不得。

可惜,可惜啊。

章承景抚了抚小胡子,暗自思量,正欲摇头,却听到程慎之突然开口:

“章师傅,这篇策论可以是某位皇子所写,可以是伺候笔墨的小厮所写,却不能是安南王世子程慎之所写。”

“您说,是吗?”他眼中流转着忐忑,声音却低沉而坚定。

章承景明白,不过几瞬间,程慎之已理清其中利害关系。在宫中藏不住拙,锋芒毕露,对这世子而言便是灭顶之灾。

程慎之自然也明白这道理。他的回答,正如眼前对御花园中这一幕般。

太子的心思,程慎之不是不知。

那日太子的策论虽有偏颇,但见解本无定论,原不至闹大于此。坏就坏在这事莫名在宫中传开,甚至传到了皇上的耳中。

人人都道章师傅看重程世子而轻慢太子,流言纷纷,蜚语不断,以太子极重颜面的性子,又岂会轻易放过他和那些传谣之人?

怕是早就心有不甘,伺机而动。

今日宫中大宴,人多事杂,众目睽睽之下“教训”一个南部来的落魄世子,再合适不过。事后最多被说成是小辈玩闹,并不会上纲上线惩罚。

若欺负的是别的皇亲国戚或许尚需顾忌,可程慎之呢?

他幼时进宫,明面上由太后亲自教养,可一旦安南王爷在南部有异动,第一个以血祭旗振奋士气的,就是这位所谓在宫中养尊处优的世子殿下。

虽身份微妙,他的日常吃穿用度却仍由专人安排,明面上叫人挑不出错处来。

程慎之每日卯时三刻起身,与皇子皇孙同去尚书房进学,午时初刻或习骑射,或依例向太后行礼问安。

……尽管那位皇太后深居礼佛,他虽多次拜访请安,却一次也未曾得见。

没了太后依仗,程慎之孤身一人在宫闱之中,身边的嬷嬷丫鬟早混成人精。知道世子不讨宫里的主子们欢心,便对诸事更加懒散,能糊弄则糊弄过去。

更何况,太后本就常年不问宫事,近日更称凤体欠安,免了端午宴席,连宫嫔请安都一概不见。

宴后连着三日休沐,前朝不设早朝,宫内侍奉的宫人们也轮班休息。太子睚眦必报,却也懂得择时出手。

在端午宴间动手,既可说作节庆玩闹,又无其他后顾之忧。

此刻见程慎之仍不回应,太子咬牙冷笑,亲自上前,将刚撑起身的程慎之狠狠推倒在地。

“二哥,这小子是个硬骨头,别脏了二哥的手,我来教训他!”一旁微胖的四皇子应声上前,表情戏谑。他一手拉起程慎之,一手高高扬起,眼看就要重重落下。

程慎之知道今天在劫难逃,猛地闭上了双眼。他听见破空声从耳旁掠过,绝望又无奈地等待着疼痛的来临。

可意料之中的疼痛并未到来。

程慎之惊讶睁眼,仰头望去,逆光中站着个身穿鹅黄宫装的娇小身影。那小小的人儿抬出两手,用力攥住了四皇子的衣袖。

这是哪位公主?还是谁家的小姐贵女?

没等他细思量,眼前的女子已是娇俏扬声道:“四皇子哥哥耍赖!”

四皇子被她扯得手臂晃荡,只得卸了力道,无奈道:“宁鸾妹妹,你可别乱讲啊,本皇子几时耍过赖?”

那女子气鼓鼓地,埋怨道:

“上次明明说好了,等我进宫,四皇子哥哥要在御花园里陪我躲猫猫!今天殿下明知我进宫了,却躲在这跟别人玩耍打闹。”

她抱臂跺脚,轻哼一声,“以后再也不跟你们玩了!”

程慎之脑中一痛,只觉耳旁嗡嗡,女子的话支离破碎,零散钻进他的脑海。

别的不说,这姑娘的嗓门……可真大啊。

逆光下,他仰头看去,那女子将青丝半挽,以金蝶钗固定住,余发编成长辫,用彩蝶发带束了,精巧蝴蝶在行动间翩然起飞。

许是不想过于素净,她发辫中点缀几颗银丝攒成的珠花。花瓣经过工匠的巧思,盘出自然细腻的纹路,每一朵花心都托着颗滚圆的珍珠,衬得人明亮又娇俏。

虽未看到这姑娘的样貌,但想来定是位如珍珠般莹然明媚的女子。

四皇子本欲发作,被宁鸾这般一搅,一时进退两难。

御花园一角的紧张气氛,竟因她的清脆笑声,悄然缓和起来。

“宁鸾妹妹……?”

①《资治通鉴》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剑拔弩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