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进击的农妇[年代] > 第17章 第017章:新的妄想

进击的农妇[年代] 第17章 第017章:新的妄想

作者:九色锦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4-10 22:48:51 来源:文学城

回去的时候照样还是走路回去,四个大人每个都背了个背蒌,两个背蒌里背鸡鸭鹅崽子,三个小孩子,两个小的一个背蒌,大的一个背蒌,都可以放在背蒌里背着一起回家,偶尔也让两个小姑娘下地走一走,不过现在正是雪融化的时候,马路上湿滑难走,就是朱娇娇他们都在鞋子底上绑了好几根草绳防滑,不敢叫两个小姑娘这样走路。

回家的路都是爬坡比较多,不好走,好在回得早,到村里的时候还没有天黑,雪融化的时候比下雪的时候还要冷,很多人家都是直接窝在家里的火柜里,也有站屋外聊天的,看到朱立勤一家都有些惊讶,“立勤叔,立勤婶子,叶队长,你们今天这是进城了?”

“嗯呢,拉了一千斤柴进城了,今天柴火还算好卖哩,三块钱的价。”还是由叶有华出面答话。

三块钱这个价可算是惊到问话的人了,“三块钱?这么高的价?”

三块钱这个价真的很高很高了,往年在沙河镇赶集的时候,哪怕是春节基本上会涨到一块八,也很少卖到两块的价,县城卖到三块的价,哪怕是没有好用的滑板车,一百斤一百斤地背到县城里卖也比去沙河镇划算呢。

朱娇娇家早就确定了方针,能说的一个字不瞒人,不能说半个字都不露。

一路上碰上有人问话就闲聊几句,从进村到二房里朱娇娇家花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到家,还有些村民跟着进了朱娇娇家,朱立勤拿钥匙打开门,招呼大家进屋坐。

朱娇娇把三个孩子放下,帮着孩子们脱了鞋子一把塞进卧房的火柜里,火柜里的火还没有熄,拨一拨火星子,丢两块碳进去,很快火柜就火热了起来。

厨房里于敏乔已经烧开了水,朱娇娇找出洗干净的竹杯子倒好姜汁红糖粉末,开水泡开搅拌了一下就端了出去。

朱娇娇家现在都是用的红糖姜茶代替以前招待客人的白糖水,天冷喝这个暖身子,也能预防伤风感冒。

来往二房里朱娇娇家的村民也都习惯了,天气冷,喝一杯确实舒服。

明天才是元宵节,这会算是年都没过完,队里还没有开工,村民们也没有什么事要忙,天也还没全黑,便坐在堂屋的火柜里磕着瓜子侃起大山来,一般也侃不了多久,看着天将黑了就都散了。

果然天将黑,还没待朱娇娇家问要不要留饭,大家全都散了。

晚上哄着孩子们睡了,记好账,朱立勤又说起村里明天进城卖柴的事,村人听说他们今天卖得好,村民们都想明天进城试一试。

年前看着朱娇娇家人一直进山捡柴,村民们也有跟风的,这会家家户户的柴火都不少,就算是柴火不那么多的,开了春,天气暖和了也可以进山再捡柴,下雪打湿的也不怕,放厨房熏一熏很快就能用了,老门山脚村靠着山,根本不怕柴火不够用。

刚好明天又逢上元宵节,大家也想进城看看城里的元宵节怎么过。

“咱们家明天还是拉一千斤的柴火进城,卖得好不好的这个数不多不少。”

关于烧柴烧煤,朱娇娇一家也是算过的,现在一百斤煤球约摸是两块八毛钱的价,一百斤大概是五十块煤球,相当于五分六厘钱一块煤球,一块煤球放煤炉里烧如果只保留一个透气的小孔慢慢烧,约摸能烧十二个小时,一天要换两块煤球。

如果每天都要烧水做饭,那一块煤球大约能烧五六个小时,一天需要换四块煤球,但在煤炉子里一块煤球烧不起来,因而每次煤炉子里需要同时放三块煤球,烧水做饭即便按少的算,一个月也要烧一百二十块煤球,相当于要花六块七毛二分钱。

木柴一百斤现在是三块的价,平时最多也就两块五的价,常见的都是两块的价,一斤柴每次能烧二十分钟,四十分钟两斤柴煮次饭铁定能好,一天三餐算六斤柴,一百斤柴至少能烧半个月,平时一个月最多五块钱的木柴就够用,还有一个关键,粗枝的木柴还能二次利用做碳火烤为用,特别是冬天里,这个优势是煤球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

当然,县城里也有很多富贵人家,就是专门烧煤球,然后买木炭烤火的,但县城里更多的还是精打细算的小市民,他们肯定知道怎么用柴和煤球更划算,而楚南县城再小,也有万把户人家,需求量并不小,也正因为此,老门山脚村的柴火才能卖得这么快。

朱娇娇家这次准备只带一千斤柴跟着村民们进城也是不想太显眼的缘故。

即便村民们都差不多能跟上他们家赚钱的速度,有些可能比他们家还赚得多些,但因为好事都是他们家起的头,总有些人会眼红的,朱娇娇家犯不着招这样的眼。

这次进城就只有朱立勤和叶有华翁婿两个一起了,于敏乔跟朱娇娇跟三个孩子都留家中,第二天早上,照样是朱娇娇起来做的早饭。

送走了人,于敏乔和朱娇娇母女两个去看昨天买回来的鸡崽子、鸭崽子和鹅崽子,担心冷到这些小崽子,昨晚上特意将他们搁在了屋子里,毕竟屋子里有蘑菇房里流转出来的烟火暖气,还烧着火盆,不怕冷到,准备这样子放在房间养到稍微大一些才放到鸡笼和鸭房里养。

小小的鸡鸭鹅崽子要特别地注意,不能住得太潮湿,平时垫在窝里的草垫子要换得勤快一些,先用米饭拌米糠养着,稍大些的时候才可以放到外头养,鸡一般吃些虫子草子,鸭跟鹅就是吃水里的小鱼小虾浮萍之类的,养得好,养到一百二十天的样子,母鸡母鸭就能够开始下蛋了。

鸡蛋鸭蛋鹅蛋可以吃新鲜的,也可以积攒一起做成咸蛋,鸭蛋还可以做成皮蛋,这些东西以前在沙河镇赶集的时候都能够卖的,如今选择去城里卖估计会比沙河镇卖得更好。

所谓的鸡屁股银行,指的就是这个了,在后来的大锅饭时期,所有村民的物资都上交由公社生产队统一安排,家里只能能养两只鸡,个人甚至不能开火,每年年底按工分领点粮食分点钱,平时老门山脚村民们除了上山捡点柴卖柴,另外就是卖鸡蛋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可靠的经济来源,家庭的日常开支包括衣服、针线、小孩学习的费用、煤油等等,这些东西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鸡蛋。

那段时期甚至对于养猪、鸡、鸭、鹅的数量都有限制,在朱娇娇的记忆里,从她成婚到八二年分产到户,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很苦。

将鸡崽子鸭崽子鹅崽子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昨天晚上没有被冻到,母女两个又去淘屋前屋后屋左屋右的排水渠去了,排水渠再淘深一点他们准备天气好点去江里捞点浮萍和小鱼虾之类的回来养。

朱娇娇又想着再过日子差不多也能种树了,将事情在心里细细理清楚了,朱娇娇也就搁下放一边慢慢淘排水渠了。

顺便还将水渠边的泥土亢又用锄头砸了一遍,这种泥土亢没有用石头固形,也不方便种树固坡,日晒雨淋的容易崩溃滑坡,家里有时间会砸一砸,先砸紧实些,到时候再背些石头回来匝一圈固形。

母女两个一直忙到进城的翁婿两个回家,这次的运进城的柴依然是卖完了。

价格也是三块的价,但是今天没有昨天卖的快,村里好几户人家都是守到最后散场了才全部卖完了,看样子,明天起会更加不好卖了。

这次大队长也一起进城了,他一则是替村民们将缝纫机这个月的分期付款给付了,二则是之前年前的时候有几个村民订的缝纫机从上海发过来了,他要去提货。

所以今天村民们还是坐着大卡车回的村里,这也是虽然卖柴卖到散场但大家到家不算太晚的原因了。

不过朱娇娇一听说这次进城的有差不多三十多户村民,背了差不多两万斤的柴进城,她就想明白了,也难怪这一次不好卖了,突然间一下子进城两万斤的柴,想想也场面,也是恐怖了。

“看来以后还是不能卖太多了,今天大队长说起以后要是卖柴还是大家轮流进城卖柴,老门山脚村两百来户,想卖柴的每个月一次排个十户左右的村民,每户村民每次的数量也别拉太多,一次拉个五百斤的数,这样一次进城五千斤柴,应该不会太难卖。而且数量少万一没有卖掉再拉回家也不会太辛苦。”朱立勤说起今天的事也是有些感慨,如果不是知道今天有车能进村里,大家都熬到了最后,这次真的要有村民拉着柴回村了。

“我看大队长以后想发展供菜这一方面了,原本今天还想去找一找罗科长打探一下供菜的事情,可惜罗科长不在厂里。但今天有村民带了菜干,卖的很不错。明天八个生产队干部又要去大队部开会了。”叶有华就是回家来也不会停手的,一边忙着手上的活一边说话。

以上是今天的更新。

今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很难过,她那位对她很好很好的伯母在病痛的折磨中过世了,她很舍不得这位饱受病痛折磨几次濒临病危的伯母,但是又更舍不得这位伯母受病痛的折磨。她跟我说起这位伯母,从久远的记忆中翻出来的都是那么美好。

时光无情,它从来不等我们做好准备,总是突如其来。

大家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吧。

希望幸福能够更久远一些。

以上。

祝大家身体健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017章:新的妄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