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错刀 > 第67章 再找线索

金错刀 第67章 再找线索

作者:三山老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0:30:51 来源:文学城

在张绍搬出皇城司后,那人考虑了一会儿就全都交代了。

他们确实没干好事,与那些僧人接头,其实是在替长安的一些贵人走私西域的珍宝,包括一些珍稀的珠宝首饰和名贵的香料药材,回纥商队用夹带的方式,通过那些密宗僧人把货物交给贵人们。

同时商队再在大秦但不管张绍如何引导逼问,商队首领都不承认自己干过拐卖长安人口的勾当,他倒是往长安的贵人府上卖过西域女子,但确实没拐卖过长安人。

听完他的招供,张绍的心又沉了下去,按理来说就连走私这种杀头的事他都承认了,如果真的拐卖了人口,他没有理由不承认。

看来那件事确实跟他们没有关系。

但现在摆在张绍眼前的是另一个大问题,这伙人该怎么处置。

在那人提到长安城中的贵人时,魏永年就已经坐不住了,他真恨自己为什么非要长这两个耳朵,让自己听到这些事。贵人的庇护下,向回纥等西域诸国走私,包括铁器在内的众多受到大秦严格管控的战略物资。

在那人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之后,张绍先是让衙役把人押下去,随即转过头来问魏永年,“魏知县,你看如今这事该怎么办啊?”

魏永年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虽然那人没有交代出任何一个确实的名字来,单单向外国走私铁器这一项在大秦就是重罪。

但那人能这么轻而易举的说出来,本身也是因为有恃无恐。

这件事彻底成了个烫手的山芋,被张绍交到了魏永年手里。

不过张绍明显还不完全明白魏永年的顾虑,他也没觉得这事有多严重。张绍终归不是真正的古代人,他所理解的走私大概就是约等于偷税漏税的意思,那能严重到哪里去呢。

所以张绍十分放心地把这件事交到了魏永年手里,就打算不管了。

见魏永年不说话,张绍自顾自地说道,“那件事我还要接着查,既然这些人与拐卖案无关,那就劳烦魏知县处理一下了。”

魏永年连拒绝都没来得及,张绍就风风火火地走了。

徒留魏永年一人头疼这个烂摊子。

先不管魏永年那边如何棘手,张绍这里的调查再度陷入僵局。

张绍又重新审查了所有西域商队的记录,派人跟踪监视了好一阵子,也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

无奈之下,张绍只能重新绕回西北和密宗这两个关键线索上来。

但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也没有想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急得张绍一边吃饭一边叹气。

周孝拿着帖子走了进来,“三郎,顾二郎君约您明天出去呢。”

“去哪儿啊?”张绍现在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闻言随口问道。

“顾二郎君那边传信说,明天他要陪长辈的到青龙寺进香,不去萃英殿上学,约您明天下午到顾家的马场去打马球。”

“青龙寺?”张绍猛然惊醒,回想起二月的时候自己与顾云霁和韦衡到青龙寺踏青时发生的事,同样是密宗禅院,同样是拐卖孩童,与当初崇福寺的事有太多相似之处了,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

张绍一拍脑门,饭都不吃了,蹦起来就要走。

周孝一惊,赶紧拦住他,“三郎?”

张绍回头看到周孝手中的帖子,才想起来他是来找自己干什么的,“你跟他说,明天我有空,一定去。”

说完张绍就头也不回地跑走了。

“三郎,你去哪?”周孝赶紧问道。

“万年县。”张绍的声音随风飘来,但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张绍等不及下人备车,自己跑着就奔万年县衙去了。

也幸亏张家所在的亲仁坊离万年县衙所在的宣阳坊只有一墙之隔,要不然等张绍跑到了,人也要累坏了。

来到万年县衙门前,张绍径直往里走,不出意外立马便被看门的衙役拦住了。

“诶诶诶,干什么的?”张绍没穿官服,衙役自然与不认识张绍,伸手拦住了去路。

“我是长安县丞,有事来找你们杜顺杜县尉,请你尽快通禀一声。”张绍虽然着急,但也不会去为难一个看门的衙役。

那衙役见张绍年纪不大,起初还不十分相信,撇了撇嘴,还没来得及开口,张绍就掏出了官诰,亮给那衙役看了一眼。

那衙役看完立马点头哈腰地朝着张绍道,“原来是张县丞大驾光临,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小的这就去为您通报。”

张绍好容易摸着点头绪,根本没工夫听他废话,赶紧摆摆手示意他快去,那衙役得了指示飞跑着进去禀报去了。

张绍站在万年县衙门前,穿堂风一吹,激动的情绪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当初发生在青龙寺的那件事的本末。

当时张绍只顾着益王,把人交给杜顺之后就没再关注这件事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事似乎有些不对头,万年县这边后续也没听说有什么消息传出来,一会儿自己得好好问问杜顺这件事的结果。

不多时,那衙役去而复返,“张县丞,您跟我来。”

张绍跟着他一路来到县尉厅,杜顺正站在门口等着自己。

一见到张绍,杜顺首先拱手道,“张县丞。”

张绍也拱手回礼,两人纷纷落座后,杜顺率先开口,“不知您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张绍不慌不忙,拿出自己方才刚刚想出来的借口,“杜县尉,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之前我们长安县在崇福寺救下被拐的孩子,其中有两个孩子是你们万年县人的这事,不知你还有印象吗?”

杜顺闻言偏头想了想,恍然道,“哦,我想起来了,那天长安县的人来的时候我就在县衙呢,这事我知道。张县丞你今天是为这事来的?”

“是啊,案子发生在我们长安县,总要由我们那边来结案,所以我今天前来,就是想问问杜县尉,那两个孩子后续的情况。”

“原来是为这事啊,”杜顺没有露出太多表情,思考了一会儿,“那两个孩子送回来当天,我就安排人把他们各自送回家去了。”

“那他们两个家在什么地方,万年县这边有记录吗?”张绍顺势问道。

“这个嘛,”杜顺迟疑了一下,“当天的书令史应该有记录吧,张县丞要是想知道,我派人到架阁库去查一下。”

张绍点点头,“那就麻烦杜县尉了。”

杜顺随即点手叫过一个衙役,让他去架阁库把当天的档案抄来,拿给张绍看。

衙役答应一声,很快离去。

张绍就趁着这工夫开始跟杜顺闲谈起来,二人你来我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张绍不经意地将话题拐到了二月二的那件事上。

“说起来,当初我与杜县尉还有过一面之缘呢。”张绍嘴角含笑,貌似不经意地提及,“二月二那日,在青龙寺里,还要多亏了杜县尉来得及时,要不然说不定就让那贼人跑掉了。”

听到这个,杜顺的神情明显不像方才那样放松,他不知为何打了个磕巴,“那……那天的事啊,您不提我都要忘了。”

“对了,杜县尉,你带走那人之后,是怎么处置他的?”张绍眼巴巴地盯着杜顺,好奇发问。

“那能怎么处置,”杜顺眼神飘忽,拒绝正面回答张绍的问题,“自然是按照律法秉公处置了。”

根据自己查案这些天来的感悟,张绍确认杜顺此时肯定没说实话。但张绍也不在这个问题上与他纠缠,他的目的是青龙寺。

“对了,之后青龙寺那边还太平吧?我们那日也真是巧,居然能在佛门之地遇到这种事情。”张绍顺理成章的把话题拐到青龙寺上来。

杜顺干笑两声,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顺着张绍的话说,“是……是有些巧,呵呵。”

没等张绍继续开口,去架阁库取档案的衙役就回来了,杜顺肉眼可见的长舒了一口气。

张绍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但为了不打草惊蛇,没有选择继续逼问,而是顺势接过档案,看了起来。

张绍一目十行看完了档案,不出他所料,这上面果然没留下什么有用的信息,但张绍依旧翻来覆去地又磨蹭了一刻钟有余,这才将档案还给了杜顺。

“此次多谢杜县尉了。”

“不敢不敢,下官自当略尽绵力。”杜顺赶紧推辞。

张绍心里对此已经有了数,也就不多耽搁了,自己饭还没吃完呢,当即起身告辞。

等到把张绍送出县衙,杜顺这才真正松了口气,彻底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他哪里敢跟张绍说,上次在青龙寺抓的那个人,自己都没能带下山去,就被人保下了,那个孩子估计也是凶多吉少吧。

想到这杜顺不禁叹了口气,自己官卑职小哪里管得了这么多啊,但能少给自家惹些麻烦,他就谢天谢地了。

……

“怎么了,看你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案子查的不顺利啊?”顾云霁看着张绍来了马场没有半个时辰,就已经叹了第十次气,把手里的马缰交给一旁的下人,,凑过去撞撞张绍的肩膀,开口问道。

“何止是不太顺利。”听到顾云霁的问话,张绍又叹了口气,把这阵子发生的事一股脑儿讲给他听。

“所以你现在是怀疑上了青龙寺。”顾云霁听完张绍的讲述,替他发表了总结陈词。

张绍坐在马扎上,双手交叠在脑后,往后一仰,抬头看着天上飘来飘去的朵朵白云,“没办法,该查的都查了,现在也就剩这么一条线索了。”

“怎么,你怕我查啊?”张绍突然转头看向顾云霁,调侃道。

“那倒不是,”顾云霁坐在张绍旁边的马扎上,打开水囊喝了一大口,“但我看那个杜顺应该是知道些什么,你怎么不先从他身上下手啊?”

“他是万年县的县尉,我是长安县的县丞,都不是一个衙门的我怎么下手啊。”张绍翻了个白眼,解释道。

顾云霁没说话,“嘿嘿”笑了两声。

张绍抬眼去看他,一见顾云霁这副表情就知道他没憋什么好屁。

张绍扬扬下颌,“你又有什么主意了?”

“跟之前一样,”顾云霁笑笑,“把他约出来,灌醉了再问呗。”

“你还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啊,杜家你也熟?”张绍坐直身子,认真地看向顾云霁。

“说不上熟,但是我能把他约出来,你就说干不干吧?”顾云霁没给张绍解释太多,拍着他的肩膀问道。

“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