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错刀 > 第2章 出阁典礼

金错刀 第2章 出阁典礼

作者:三山老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0:28:44 来源:文学城

“三郎,该起床了。”

榻上的人一动不动。

“三郎,这都已经卯初二刻了,您再不起来可就要迟到了。”

榻上的人翻了个身。

“三郎!”

榻上的人把被子拉到头顶。

“我的好三郎诶,您可快些起来吧!”周孝挂起帷帐,两手伸进被子里,抓住张绍的胳膊左摇右晃,好声好气地哀求道。

“阿郎昨儿个就吩咐了,过了今日的出阁典礼,益王就要到萃英殿读书了,这阵子可不许您再胡闹了!”

张绍昨晚刚刚做了半宿的梦,被迫重温那种无力感和失控感,让他一大早便头疼的不行。此刻半边身子被周孝这么搓揉,更是让他心烦意乱。

皱着眉胡乱地撇开周孝的手,张绍将被子卷到身下,蒙住脑袋扭着身子往榻里挪了挪。

“诶呀,什么益王不益王的,孝哥你就别烦我了,让我再睡一会儿吧!”

“不行!阿郎可是说了,要是三郎你不好好上学,这个月的例钱你就甭想要了!”看着眼前默默将自己卷成了个大蚕茧的张绍,周孝双手叉腰丢出了颗重磅炸弹。

闻言,张绍扭动的身形顿时定在原地。

‘哼!这个老头子就会用这一手威胁人!’张绍暗自腹诽。

这个威胁一出,张绍就不得不妥协了。张绍今年已经十七岁了,按照大秦律男子过了十六岁就算是成丁。可是同样按照大秦律,世族官宦子弟要年满二十岁加冠之后才可以恩荫授官。

成年了意味着张绍要参与必要的社会活动,没有授官意味着张绍没有合法的俸禄进项,而出门社交就要花钱。说白了张绍现在就是有开销,没收入,日常全指着家里给的那点月例银子过活呢。

‘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张绍长长舒出一口气,浑身卸了力,萎在榻上。

见张绍半天不动,周孝沉默片刻又放缓了语气,“阿郎又不是叫三郎你多认真的听课去,只要每天到殿学里点个卯应个景就是了。人家益王毕竟是皇子,面子上总不能差了。再说赶上这当口,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呢,您可不能再给阿郎作难了不是?”

‘什么这当口那当口的,不过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罢了。’

张绍翻了个白眼,他自认为早就看透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对周孝的说法打心底里并不认同,只在心中冷笑着想到。

眼看着时间在沉默的对峙中一点点过去,周孝实在是等不得了,只好主动上手拆开被子,将藏在里面的张绍刨出来。

“三郎,时间真的要来不及了!”

挣脱开周孝的手,张绍一把掀开被子坐了起来,“他是皇子就了不起吗?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偏偏要折腾的满世界都不安生!”

张绍这一番充满怨气的话,倒是把周孝吓了一跳。他赶紧上前扯了扯张绍的袖子,“诶呦,三郎您这说的是哪里话,这话可不敢叫人家听见啊!”

在张绍的潜移默化之下,周孝倒是没觉得这话有多大逆不道。但是这样的话要是让外人听到,必然对张家极为不利。三郎年纪尚小,不晓得其中厉害,周孝觉得自己还是得劝上一劝。

其实张绍自己也知道,自家能过上这样肥甘轻暖、钟鸣鼎食的日子,靠的就是自己的父兄都做着官家的鹰犬。自己这样“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做法多少有些不体面。所以发泄了这一句之后,张绍便也顺着周孝的劝告,不再多言。

见张绍泄了气老实下来,周孝这才又把心放回肚子里,赶紧拉着他从床榻上起来洗漱更衣。

张绍过了那个激动劲,困意很快又卷土重来,半梦半醒地任由周孝摆布。

洗完了脸,梳好了头,张绍此时才算是真的清醒过来,抬着胳膊等周孝给自己换衣服,顺口问道:“孝哥,早上吃什么啊?我饿了。”

“您还想着吃呢,时间来不及了。”周孝给张绍系好衣带,又抻平衣服上的褶皱,整理好前后衣襟,“我叫他们装好了食盒子,三郎路上再吃吧。”

张绍微微低下头,等着周孝给自己簪好发冠,“我爹他们呢?”

“您呐就别打这些个歪主意了,阿郎和二郎一早就去观文殿参加出阁典礼了。”周孝还是太了解张绍的性子了,一句话就给他堵了个严实,“咱们还是快点走吧。”

任凭周孝追在屁股后面催促,张绍依旧是不慌不忙地对着镜子左瞧右看了好一会儿。欣赏够了镜中自己俊俏的模样,赶在周孝耐心用尽前的最后一刻,张绍才终于款动尊步,跟着周孝出门去了。

拜张绍这一顿磨蹭所赐,饶是这一路上紧赶慢赶,张家的马车也是直到卯正时分才堪堪到了东华门外。

路上,张绍在马车上简单吃了两口早饭,就又舒舒服服地睡了个回笼觉。此时马车停下来,张绍抻了个懒腰醒了盹,整个人神清气爽,颠颠地下了马车。

周孝在后面老妈子似的叮嘱,“三郎,您慢着点啊。”

张绍头也不回地摆摆手,“没事,你快回去吧。”

大秦宫禁森严,各级官员可以带进宫的随从人数有着严格的限制。张绍本人并没有官职,周孝作为他的随从自然是不能进宫的。所以给张绍送到宫门口,周孝他们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自顾自说完,张绍一如既往地溜达着往宫门口走去,将一脸担忧的周孝甩在脑后。

萃英殿,是大秦专供十五岁到二十岁的皇室宗亲和勋戚子弟读书的地方,位于皇宫中的东北方,殿中省的后面。

一般来说只有四类人能够入萃英殿读书,其中第一类是皇帝本人、皇帝的兄弟、皇帝的叔伯以及他们的子孙,即宗室;第二类是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的子孙,即皇亲;第三类是爵位在郡公及以上的功臣家的子弟,即勋贵;第四类是后宫位份在四妃以上的嫔妃母家的子弟,即外戚。

但张绍哪一种也不是,无论是血缘身份,还是父辈的地位,他都不够格到萃英殿读书。他能入学,完全是凭借他老爹张放觍着脸,去官家跟前求来的恩典。

作为一个异类,张绍在殿学诸多公子王孙的小圈子中很受排挤。但碍于身份,很多时候一些小事他又不能每一件都一板一眼的报复回去,时间一长自然加重了他的厌学情绪。

而且作为一个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应试教育的准大学生,张绍觉得让自己去学萃英殿教的那些老掉牙的东西,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俗话说得好“不逃学旷课的大学生涯是不完整的”,虽然张绍上的不是大学,但这并不耽误他逃学旷课。

再加上他爹张放作为官家的头号心腹,在一手抓着门下省制敕院的同时,还担任着皇城使、提督虎贲右卫兼掌宫城防务,是宫内所有禁军侍卫的顶头上司。作为他的小儿子,张绍无论如何胡闹,只要不闹到官家眼前,谁也不会轻易去多管这个闲事。

有赖于此,张绍的逃学大计一向进行的非常顺利,至于迟到早退,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所以,周孝的担忧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宫门口验过了腰牌,张绍脚步轻快地进了宫内。一进门,张绍抬眼便看到御街边一胖一瘦两个背对着他的人正在闲话。

“明叔!公权!”张绍大声喊道。

那两人闻声转过身来,个子稍矮些的小胖子一脸惊喜地道:“复之,你怎么来了?”

一旁长相英俊的瘦高个年轻人看到张绍,也一脸揶揄地笑着道,“你不是说今天不来了吗?怎么,到底还是没拗过张伯父啊?”

这二位都是张绍在殿学里的同窗,小胖子叫韦衡,字公权,出身关内韦氏,是韦贵妃的堂弟,早年过继给贵妃生父忠勤侯韦观为嗣。瘦高个叫顾云霁,字明叔,出身临洮顾氏,是官家的妹妹宣国长公主和驸马宣国侯吏部尚书顾孟章的嗣子。

他们二人因为这不尴不尬的身份,在殿学之中与张绍一样没少受人白眼。相似的年龄再加上相似的处境,时间一长三个人自然抱团取暖越走越近。

而且他们两家与张家本来就关系匪浅,张放虽然出身较低,早年间不过是长安街头一个泼皮无赖,因为一时走运跟了当时还只是成王的当今官家,才混到如今这地步,但现在怎么说毕竟也算是个炽手可热的人物。

顾云霁的姐姐,宣国长公主的次女清河郡君就是张绍的二嫂,两家算是亲家。韦观与张放又同为官家倚重的心腹,他们三个小的能玩到一块儿去倒也不令人意外。

“还不是老头子又拿月钱要挟我,我又不像你们,府里的钱随便用,少不得要低头啊!”一提到这事,张绍就一脸便秘色。

顾云霁上前揽过张绍的肩膀,拍了两下,拥着他向前走去,“嗐,就为这个你就怂了?不应该啊!咱们兄弟出去,什么时候叫你会过账啊?”

“不过复之你也别怪张伯父发了狠,今天确实不同以往,这次益王殿下的出阁典礼听说还是周老相公亲自主持的呢,各家面子上总还是要过得去的。我听说之前永王殿下和襄王殿下出阁的时候,官家想让周老相公主持,都被他推拒了。”韦衡跟上二人的脚步。

龙图阁学士、翰林学士承旨兼国子祭酒,周存仁周老相公,如今年逾七旬,是名重海内的当世大儒,清流领袖。当然最重要的是周存仁出身寒门,与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不是一路人,正应了官家想要打压世族豪门的心,所以颇得官家倚重和推崇。

“谁让益王是他的亲外孙呢,他老人家再清高,也不能不给这个面子呀!”

再次听人提起益王,张绍忽然来了兴趣,“你们俩左一个益王,右一个殿下的,他到底长什么样啊?”张绍转过身看向两人,“你们见过他吗?”

顾云霁停下脚步,一脸微妙地看向张绍。跟在后头的韦衡一头撞上他的后背,也停了下来。

“怎么了?”韦衡茫然地问道,随后又反应过来,“我是没见过。”

“你以前进宫看你姐姐的时候也没遇见过吗?”张绍又追问道。

“没有啊,我骗你干嘛?”韦衡满头问号。

张绍闻言嘴角一挑,“你不好奇他长什么样?想不想跟我一起去见识见识?”

“你总有这些鬼主意,人家现在在观文殿举行出阁典礼呢,你想去哪看啊?”顾云霁一脸了然地笑着搭腔。

张绍笑的十分开朗,“他在观文殿,那咱们就去观文殿看不就得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出阁典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