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浸春潮 > 第14章 第 14 章

浸春潮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花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2:24:35 来源:文学城

半个时辰前。

月洞湖畔的烟花盛会盛大得几乎轰动了整座京城,灯火如昼、人声鼎沸,竟比除夕还要热闹几分,恍惚间让人错觉这不是中秋,而是新年。

临湖一座酒楼的高层,窗边静静立着一位身着玄色衣衫、面覆轻纱的男子。他遥望楼下熙攘的人群,又抬眼看向夜幕中不断绽开的烟花,眸色沉沉,眉间紧锁。

这时,忽有一名黑衣人悄步上前,在他身后恭敬行礼,低声道:“王爷,宫中传来消息,小福公子……不见了。”

立在窗边的陆陵王蓦然转身,面纱下的声音陡然一沉:“怎么回事?白日不是才传过信?”

黑衣人低声回禀:“探子报称,似是被人掳走。彼时太师沈昌宏正在宫中,此前他还去过御膳房……属下怀疑,是否与他有关?”

陆陵王眼中寒光骤现:“沈昌宏这老东西,屡屡坏事。皇上这些年来能稳坐朝堂,多半是倚仗于他。”

他衣袖一拂,吩咐黑衣男子:“带人去找,便是掘地三尺,也要将人寻回。再传令烟花那边,依计行事,即刻行动。”

他话音甫落,又一名黑衣男子疾步而入,神色惶急:“王爷,不好了!我们在烟花处的暗桩被人识破,只怕不能继续行动了。坏事者,似乎是亲王府的人。”

“亲王府的人?陆亲王不是说不插手此事吗,怎会出尔反尔?你确定是亲王府的人?”

“属下确凿无疑。”黑衣男子躬身回禀,“那人是顶尖高手,像是亲王府世子的贴身护卫,我们的人曾与他交过手。”

“陆呈辞?”陆陵王眸色骤沉,指节扣紧腰间剑柄,“看来今夜有变故,暂且按兵不动。太师那边依计行事,传令后宫之人开始动作,再派人往西运河粮仓放火。”

——

当太师沈昌宏匆忙赶到审司堂时,沈识因的母亲沈夫人仍立在门前。文安侯与刑部侍郎也都满脸焦灼地站在一旁。

这深更半夜本该安寝的时刻,却惊动这许多朝臣齐聚此地,着实令人无奈至极。

众人见太师到来,纷纷跪地行礼。把守审司堂的兵将虽也躬身见礼,却丝毫没有让开的意思。

沈昌宏蹙眉问沈夫人:“究竟怎么回事?”

沈夫人满面愁容地回道:“回父亲,具体情形我也不清楚。僵持了这般久,他们依然不肯放人,连陆世子的面也未见到。”

作为一个母亲,眼见女儿被关押在此,直到此刻都未能见上一面,实在焦灼难安。

沈昌宏神色愈冷,指节攥得发白。他迈步上前,对把守的侍卫沉声道:“去叫你们陆世子过来。就说太师亲至,若不然,休怪老夫直闯进去。”

陆呈辞乃是亲王府世子,身份尊贵无比,纵是文安侯与刑部侍郎在一旁焦灼等候,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太师却不同。他不仅年高德劭、位极人臣,更是皇上最倚重的股肱之臣。朝野上下无人不知他的权势,除却圣上,没人敢对他有半分不敬。即便是陆亲王,也从来不敢轻易为难于他。

把守侍卫自然知晓太师言语的分量,当即行礼入内通传。不多时,陆呈辞便现身门前。

众人见他竟真的一直待在审司堂内,不由皱眉。

陆呈辞立在阶前,目光扫过众人,随即掩住受伤的肩头轻咳两声。他依礼向太师躬身作揖。按身份本该是众人向他行礼,但论辈分,他仍先向太师致意。

沈昌宏并未回礼,只将眉头锁得更紧,打量着他道:“还请陆世子与老夫说个明白,我家因儿,连同文安侯的孙女、刑部侍郎的公子,被你关押在此整整几个时辰,至今不肯放人,究竟意欲何为?”

沈太师语气冷然,直直望着陆呈辞。

陆呈辞心知他怒意正盛,再度欠身一礼:“太师大人、侯爷、严大人,还请堂内上座。此事容我细细说明。”

众人相视一眼,心知此刻确非立于外间理论之时。

太师沈昌宏面色沉凝,率先随陆呈辞步入堂内。陆呈辞吩咐侍从看茶,却被他抬手止住,沉声道:“不必这些虚礼,老夫的孙儿现在何处?即刻将人放出。若有什么关节,只管与老夫分说,自有我来担待。”

陆呈辞仍持礼数颔首道:“太师恕罪,今日之事确是晚辈唐突。只是……”

他掀开衣领,露出肩头层层渗血的纱布:“傍晚时分,三位在茶楼争执不休,险些动起手来。晚辈恰巧在此,不得已才将诸位请至审司堂暂歇。”

“原本只想分别劝解一番便送各位回府,不料沈姑娘情绪激动,争执间竟失手伤了晚辈。这一刀着实不轻,晚辈只得先行裹伤,未敢立时放人。毕竟,袭伤亲王世子非同小可,若让家父知晓,只怕此事难以善了。”

陆呈辞话音方落,沈夫人当即起身驳斥:“陆世子莫要乱说,我早已去茶楼打听过,我家因儿分明不曾伤你分毫,就被你强带到这里。如今你怎么还反说她持刀行凶?她一个闺阁女儿,连绣花针都未必拿得稳,怎会持刀伤人?”

太师沈昌宏亦是面露惊怒,冷声道:“陆世子,分明是你先将人无故拘押,此刻又欲构陷我沈家女儿行刺世子。须知这刺杀皇亲的罪名何等重大,我家因儿如何担待得起?”

他们这般激烈的反应早在陆呈辞预料之中。为人父母者,怎会轻易听信旁人指摘自家孩儿行凶之说。

他温声道:“二位莫要激动,请沈姑娘过来一问便知。”

他说罢便命侍从去请房中候着的沈识因。

不过片刻,沈识因踏进厅来。一见母亲与祖父都在,她眼圈霎时红了。被无故拘了这许久,心中自是又惊又怕,此刻见至亲在此,一时情绪再难自持。

沈夫人急忙迎上前拉住女儿的手:“因儿,他们可曾为难你?”

沈识因轻轻摇头,温声宽慰道:“娘亲放心,女儿无事。”

她说罢又向祖父行礼问安。她深知祖父的性子,能亲自前来,可见有多重视。

沈昌宏见孙女安然无恙,这才稍稍放心,沉声问道:“因儿,你且如实告诉祖父。陆世子肩上的伤,当真是你所为?他说你们争执之间,你失手伤了他,可有此事?”

沈识因闻言看了一眼陆呈辞,二人目光相接片刻,她轻轻颔首,回道:“祖父容禀,方才争执间……确是因儿不慎伤及陆世子。但因儿绝非有意行凶,陆世子也知我并非故意,并未多加为难。幸而当时下手不重,肩上伤势并不严重,大夫说好生将养些时日便无碍了。”

她稍作停顿,又低声解释:“茶楼之事确实是我们年少气盛,闹得过了些,影响实在不好。陆世子也是为各方周全考量,才将我们请至此处。后来经过一番交谈,误会已然消解。之所以耽搁这些时辰,实是因陆世子受伤之事需要处置,一时气恼未消,才未立即放行。既然祖父亲自前来,此事便说开了,不如……我们这就回去吧。”

沈识因虽不甚明了陆呈辞有何计划,然事关朝堂与祖父安危,加之陆呈辞已承诺事后不予追究,她自是不愿将事情闹大。

她说罢,房间里安静了好一会。

沈昌宏蹙眉看着她,无声叹了口气。他历经朝堂风雨,于人情世故最是通透,尤其沈识因是他自幼看大的孙女儿,她眉间一闪而逝的恍然,又怎能逃过他的眼睛。

虽心中郁结,但既然这番话已从她口中说出,眼下又有他人在场,他也不便当场拆穿。

沈夫人也察觉情形有异,料想其中或有隐情,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将人带离此处。她轻声道:“既然此事已然说开,便到此为止罢。这三个孩子确是闹得不像话,多谢世子代为管教。只是因儿失手伤及世子,虽是无心之失,却也不知究竟是何等争执竟让她慌乱至此……”

她语气微顿,眼底掠过一丝忧愁:“想来因儿也受了不小惊吓。既然世子言明此事作罢,那便就此揭过。我们不便再叨扰,还望世子莫要将今日之事声张。”

作为母亲,她心知女儿能持刀误伤他人,事情绝不简单。

陆呈辞急忙点头应道:“夫人说得是。您放心,此事绝不外传。”

沈昌宏仍心中郁结,沉吟片刻,对他道:“世子伤势不轻,不如随老夫回太师府一趟,让府中医官好生为你诊治。”

让他去太师府?

沈识因没想到祖父竟没有作罢的意思,她刚要推拒,结果陆呈辞却答应得爽快:“好,晚辈这就随您过去。”

他……

他说罢,便命人将云棠与严澈都带了出来。

刑部侍郎见儿子无恙,不愿在此多作停留,当即揪住他的耳朵匆匆离去,免得卷入更多是非。文安侯见孙女安然,也未多言,带着人默然离开。

太师府一行人回到府中,沈昌宏将陆呈辞引至前厅看茶,随即吩咐人去请府医。

沈识因见祖父真要请府医验伤,急忙上前劝阻:“祖父,伤口既已包扎妥当,若再解开恐不利于愈合。”

她心下惶然,自己亲手为陆呈辞包扎时看得分明,那伤口极深,而她包扎得仓促,若是经府医查验,必定会露出破绽。

沈昌宏看她一眼,眸光微沉,道:“既然你们口口声声说这伤是你所为,那自然要验明伤势轻重,才好定下该如何对陆世子负责。”

负责?

沈识因闻言心头一紧,难道祖父自始至终都没有相信?

她忧心忡忡地望向陆呈辞,却见陆呈辞神色自若,不显紧张。

不多时府医便被请了进来。府医行礼过后,小心翼翼地解开陆呈辞肩上的纱布。当那层层纱布终于卸下时,在场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陆呈辞肩头赫然一道极深的伤口,虽已止住流血,但那皮开肉绽的惨状仍触目惊心。

府医不禁咦了一声,低声叹道:“这伤势……着实不轻啊。”

沈昌宏凝目细看那伤口,沉声问府医:“医师可能看出是何物所伤?”

府医躬身回禀:“回大人,世子这伤应是长剑所致,深约两指,伤势颇重。虽已止血,但创口难以自愈,须得立即缝合才是。”

“长剑所伤?还深达两指?”沈昌宏的声音陡然转冷。这分明与方才所说的匕首误伤截然不同。匕首绝无可能造成如此深重的伤口。

他们二人,果然都在说谎。

沈识因顿时慌了神,悔不该当初草率应下这个谎言。

沈昌宏沉默片刻,眸色愈发深沉,对府医道:“那便有劳医师为世子缝合伤口。”

府医领命后便取来针线麻药,利落地为陆呈辞敷药准备缝合。

厅内气氛凝滞,无人出声,只听得见针线穿透皮肉的细微声响。

陆呈辞端坐不动,任凭银针一次次刺入皮肉,竟只微微蹙了下眉头。

沈识因望着那穿皮入肉的银针,只觉得心口一阵阵发紧,眉尖蹙得生疼。

待府医缝合完毕,仔细上药包扎后躬身退下,沈昌宏便起身对陆呈辞道:“陆世子,请随老夫到书房一叙。”

陆呈辞应声而起,临行前望了沈识因一眼,沈识因忧心忡忡地回望他。

他们拙劣的谎言就这样被祖父轻易识破,也不知祖父单独唤他去书房所为何事。

陆呈辞递给她一个安抚的眼神,便随沈昌宏去了书房。

书房门扉轻合,沈昌宏抬手请陆呈辞入座,开门见山道:“不知陆世子用了什么法子,竟能让因儿配合你撒这个谎。但你既将她牵扯进来,老夫便不能坐视不管。”

他目光如炬:“因儿心性纯善,许是见你受伤心生怜悯才应下此事。还望世子明白自己的身份,莫要忘了亲王府与太师府各自的立场。”

陆呈辞闻言,从容颔首一礼:“太师大人明鉴,这些利害,晚辈心中自是清楚。此番哄骗沈姑娘为我遮掩,确是晚辈之过。原以为能瞒天过海,到底是晚辈狂妄了。”

他言语坦然,不见半分虚伪。

沈昌宏不想他竟如此坦诚,审视着他道:“方才宫中急报,有刺客潜入大内,想必那就是陆世子吧?你肩头这处剑伤,分明是宫中禁卫所用的破甲剑所伤。你让我孙儿替你担下这罪责,真是打得好算盘。”

陆呈辞忙歉然道:“晚辈不敢。既然太师已看破,晚辈也无须再隐瞒。今夜潜入皇宫之人确实是我。我入宫,是为了救出陆陵王之子小福。那孩子在御膳房做细作多时,想必太师早已知晓。只是,您既早知他的身份,为何不曾揭破,亦未上报圣上?”

“还有,陆陵王今夜欲在月洞湖起事,皇上与太师应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意欲将其一举擒获。或许在陛下眼中,荡平陆陵王不过覆手之间,然其城府之深,绝非如此简单。太师大人多年来赤胆忠心,鼎力辅佐圣上,可曾真以为陛下待您亦是推心置腹?其实不然。自圣上迎妤妃入宫,心性已非往昔,这一点,太师想必早有察觉。”

“所以,当您窥破陆陵王之子潜伏宫闱,却并未即刻上禀御前,只因您亦在权衡。太师素来仁心为怀,以黎庶为重,以社稷当先。然陆陵王狼子野心,早欲诛灭太师。此番举动,无论意在试探圣心,或仅为蓄意生事,其最终所求,不过是设法除掉您。”

“今日沈姑娘与另两位在街市争执,动静颇大,已引得多方注目,晚辈不得已才将人请至审司堂暂避。太师明察秋毫,晚辈这点拙劣的遮掩,自然瞒不过您的眼睛。还望太师海涵,勿与晚辈计较。”

他句句恳切,毫无欺瞒之态。

沈昌宏审视着他,心下愕然,当真未曾料到,这位两年前才认回亲王府的嫡长子,竟如此直白地将这般要害之事和盘托出。

他静默片刻,沉声问道:“那你告诉老夫,你费这番周折,目的究竟为何?总不至于是想与我太师府联手。你父亲是何立场,与我太师府又是何等关系,你心知肚明。”

沈昌宏自认为与亲王府之间界限划得清明,不曾想,竟突然冒出个陆呈辞,将局面搅得如此复杂。

陆呈辞起身,走到他跟前,俯身一礼,道:“晚辈所做一切,别无他图,更从未存过半分危害太师府之心。”

他语气郑重,字句清晰:“晚辈,想迎娶沈识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