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蟾香 > 第7章 月暗笼清雾(2)

金蟾香 第7章 月暗笼清雾(2)

作者:西鸽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07 09:41:29 来源:文学城

邮轮再次离港后的第二天,天气渐渐炎热。

船上出现了许多新面孔,这些人或许不知前段时日在船教堂里发生的那起命案,新鲜感十足地于观景甲板上看海,尤其是孩子们,嬉笑打闹声一片。

兰昀蓁手搭在扶栏上,眼前是一片开阔海域,湿咸的海风卷起她的发丝,被一并卷起且纠缠住的,是她自上邮轮以来,埋藏许久的心事。

她本未想这么多,但那日,在那两个留学生问她姓名时,她便又想起来。

当时自己的停顿,并不是在两个学生面前失了态,而是想起了贺聿钦。

初见时,她以云作姓氏,但其实不然。

她对邮轮上所有人都隐瞒了身份,唯二知晓的两位,其中之一已葬身教堂,另一位,恐怕在几天前便下船,换行返沪。

至此,便再无第三人会认出她。

兰昀蓁抬起右手腕,温暖的阳光顺指尖而下,腕子那处空落落的,少了原来有的东西。她左手抚上去,遮挡住阳光,脑海中却想起那串在教堂被濒死的聂理毓扯断的佛珠。

这几日,她都能在梦中重临这一幕,像放了一部极缓速的老旧电影,连手串细绳崩断的声音也被无限放大,就如同崩断的是她紧绷的神经,佛珠从细绳上抓不住地掉落,砸在寂静教堂的木地板上,一粒一粒,弹起又坠落,刺耳且压抑。

那时的她,一心只想将票据找出,脑子里充斥的尽是那声枪响,全然未顾及到手腕处被细绳勒出的疼痛,更不用说断了的佛珠。

十里洋场里,人人都在为这位玉树琼枝、拔萃出群的聂家大少爷之死而叹惋,似乎鲜少有人会提起聂家那位最为神秘的三小姐。

有人知晓:“这位聂三小姐是个奇怪的,本是老太爷二女儿生育的,却不跟父姓,也不跟母姓,倒跟了个外家人姓。那‘外家人’姓兰,名坤艳,是老太爷的义女,兰家无人不知吧?祖上走私鸦片发家的,现今也是富家巨室,万贯的家财,那聂三小姐也是好福气,父母皆亡故,却得了个有财势的干娘。”

有海风拂过,她手背却湿润,是风里夹着雨点。

兰昀蓁仰头,忽觉有些窒息。雨点愈来愈密,落在她面庞,渐渐湿濡了眼睫,就好似回到十年前,她初到聂家,寒冷的秋雨夜里,她跪在聂家老宅门前,风雨凄凄,足足四时辰。

忽而一转,是聂家正堂,她仍是跪着,不过状况要好许多,身上换了一套干洁的月白水墨倒大袖袄裙,一头青丝方过肩。身两侧的列座坐齐了聂家人,从聂家大爷聂缙,到聂家七爷聂缵,都到了。

她跪朝的正前方,危坐大红酸枝木太师椅的,正是聂老太爷,聂岳海。

聂岳海三女,也是三姑奶奶的聂缇,坐在一旁为她说好话:“芷安是个可怜孩子,才这般小,便经历了这些事。爹,当年二姐犯的错,可不能迁怒到孩子身上。”

身体蓦地被奔跑的小孩子撞了下,兰昀蓁骤然回神,蜷缩着身子大口喘息起来。

“下大雨啦!下大雨啦!”孩子嬉笑着在雨中四处跑。

“不玩了啊,暴雨要来了。”父母将疯玩着的孩子一捞,抱着往内室跑。

天色越发阴沉,头顶雷声闷响,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兰昀蓁身上已被淋湿许多,此刻也只好小跑着往回。意外地,却来到了教堂。

哥特式风格的教堂里,玫瑰花窗忽明忽暗,斑驳陆离的光影笼罩下,让人顿觉恍如隔世。虔诚的教徒立于前排齐唱,空灵的福音颂歌萦绕教堂,仿佛置身圣洁之地。

“不要遮掩他们的罪孽,不要使他们的罪恶从你面前涂抹,因为……”神父身穿修生黑袍,手持圣经,带领着祷告。

兰昀蓁站在侧门处,鞋底踩了泥水,脚印是脏的,于是站在门口未动。裙摆那圈已被雨水濡湿,湿答答地下垂,贴在膝盖下方。

有修女关注到她,拿了一块雪白的毛巾,朝她走来,无声却微笑地放在她手里。

“谢谢。”兰昀蓁压低声音。她看了眼台上的神父,祷告已经结束,众人离散,他朝她这边来。

“你不是第一次来到教堂了。”神父站在她身前,手中的圣经被他按在胸膛。

兰昀蓁握着毛巾的手指微颤了颤,注视着神父的双眼,默了几秒,方稍稍颔首:“第一次来时,神父在为死者执涂油礼。”

闻言,神父没有驳斥,只望着她淡淡地微笑。

兰昀蓁抿了抿唇,打破这片沉寂:“近日夜里,我总做梦魇,梦中僝僽不断,神父可知是为何?”

神父的手按在胸前的十字架挂坠上:“既有罪孽,为何不祈求神的宽恕?”

“你怎知便是罪孽。”

神父微微一笑:“‘因罪而忧’,诗篇中的经文,世人都不能避免。”

“罪孽为何在我。”兰昀蓁此刻的面色平静如水,“倘若,那罪恶不是我犯下的呢?”

“恶人必被自己的罪孽捉住,必被自己的罪恶如绳索缠绕。”神父看着她,语气平和,“而你,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你的祈愿。”

黯淡阴沉的海上,闷雷轰鸣,似是要将天宇坼裂。教堂里空旷少人,唯有古老钟声回响——是申时已到。

天色晦暗,兰昀蓁瞧不清神父的神色。若是聂理毓死的那日,教堂里还有第四人……她心中一沉。

甲板上传来不迟缓的步履声,皮鞋与木板相碰,来者走进内室,似乎隐约听见他松了口气:“你在这里。”

兰昀蓁将视线从神父脸上挪开,转头一看,是贺聿钦。雨中闷热,他额上有一层薄汗,像是找了她很久。

她转过身,刚要开口问,他站在侧门口,眼睛看着她,简单直入:“缨馨出事了。”

兰昀蓁微微张开的嘴又合上,若非事态紧急,他不会这样来找她。她没有多问,而是跟他一同快步出了教堂。

隐隐约约的,身后方,她好像听见神父的声音——“愿主保佑你,并指引你的道路,阿门……”

在她看不见的地方,神父画下十字圣号。

闻言,兰昀蓁的脚步不由得顿了下,很短暂,连身旁的贺聿钦都没有发觉异样。

……

“早晨我出去时还好好的,怎么突然成了这样?”兰昀蓁俯身在床边,用手背探了探周缨馨的额头。床上的周缨馨高烧得迷糊,眉头不自知地微微拧着,脸颊通红,难受地咳起嗽来。

贺聿钦从床头柜上的铜水盆里拧干毛巾,递给兰昀蓁,换下已被高烧温热了的那块:“她与人在舞厅跳舞,忽觉头晕恶心,晕倒在地,是安全员将她送回来的。”

“安全员?”兰昀蓁回头看他,眼里表露出意外,手中还握着那块温热了的毛巾,忘了交给他,“那为何不直接送她去医务室?”

贺聿钦看了她一眼,从她手里将毛巾接过去,浸回铜水盆里泡着回凉:“今晨,图书馆中有人不慎从梯上跌落,砸伤不少人,医务室的船医与护士分身乏术,只给了些退烧药。”

他把药盒递给她,兰昀蓁接过来,低首扫了眼药名:“按理来讲,应当是要退烧的。”

她放下药盒,俯身又探了探周缨馨的额头:“可还有哪处不适?”

周缨馨咳嗽得厉害,担忧传染给她,于是将被子扯上来掩住口鼻,声音闷沉沙哑:“咳得胸骨疼,头也疼。”

房间里咳嗽声不止,眼看着周缨馨这般状况,某个念头在兰昀蓁脑海中一闪骤过。

她当即起身:“缨馨或许是被传染了,我去医务室看看。”

那对母子,尤其是那孩子。

贺聿钦看她:“你这样去容易着凉,先换套干爽衣物为好。”

“没淋湿多少。”兰昀蓁摇头,“而且,这件事很要紧。”

贺聿钦不再多劝,拿上薄外套,与她一同走。

……

“让一让,不要堵在这里。”医务室里,护士端着药盘,伸臂挤出一条道来。医疗中心内里出外进,纷纷拥拥。

兰昀蓁被推搡着往里走近,扫视一圈,病房里的床位悉数被占满。她向上次那间诊室寻去,却只看见身穿白大褂的船医。

“不在这里?”贺聿钦站在她身后。

他知道她所想为何,也知她是来看什么的。

兰昀蓁回头看他一眼,静默地摇头。

贺聿钦低首瞅见她眉头细细拧着,似乎想得很深。

兰昀蓁抬眸又瞧了眼那间诊室,里面的人进进出出,却无一张熟悉的脸孔。

难不成……

“船医!来个船医!”门口一阵扰攘,纷纷扰扰地闯进来几个船员——兰昀蓁看了过去,却定了少顷。

贺聿钦也瞧见了。门口那处,高声找寻船医的那人正是船大副,而他身后,那天在诊室里的女人抱着个病怏怏的孩子,步履紧跟上,面容焦急。

护士仓促地腾出来一张床位,孩子被抱去病床上,门口处,那日的老中医算是被船员架过来的,匆遽带到病床跟前诊病。

“前些日子感觉这病都要好了,今日不知怎的,一下子又呕又吐,额头还烧得滚烫。”女人守在病床边,摸摸孩子的额头,神色是又急又心疼。

老中医一番望闻问切,凝神把脉许久,花白的山羊胡子颤了一颤,抿着的唇翕张:“大病初愈,体质差些是应当的。前些日子还放晴,今日却突然转凉,且还有雨,风与寒相合,寒气侵了还未好全的躯体,自然就易感风寒了。”

“那依您瞧,大夫,这又该如何治才好?”女人握着孩子的手,坐在一旁问。

“好办。以水煎服麻黄汤,去药房抓药,要麻黄去节,六两桂枝,去皮;再加二两杏仁,去皮尖;二两甘草……”

老中医正凝思提笔,于医案上一一列出药材,病房口忽地闯进二人,引屋内的人皆投以视线。

“又是你……”那老中医不抬头地盯着她,眼珠往上,露出大片下眼白,嗓音沉沉。

兰昀蓁踏入门槛,一门心思直往病床而去。

有船员伸手欲阻拦,却被她身后的贺聿钦挡下。

他今日身穿的仍是军服搭配,身姿挺拔,眉宇间有凛然气,那股子森冷,让人由心底敬而远之三千里,不敢再冒犯上前一步。船员心里犯怵,只看向大副。

船大副眼看着兰昀蓁私自检查起病人,心中冒火,却也因知晓贺聿钦的身份,不敢说重话得罪了他:“贺少将军,这位小姐这样做,是着实不妥啊。”

“不过是多一位医生诊病,未见得有不妥之处。”贺聿钦声音平淡,转过身,他朝那女人颔首致意。

后者迅速认出他来:“贺二少爷。”女人又瞧了眼兰昀蓁。

贺聿钦对她道:“这位是云小姐,耶鲁大学毕业的医学硕士。中西医并诊,想必令郎的康健会更有保障。”

此话一出口,船大副便再杜口无言了。既是贺家少将军担保了的人物,谁又敢有疑?

“贺二少爷介绍的人,自然是顶好的。”女人点了点头,对兰昀蓁温和地颔首,“如此,便有劳这位医生小姐替我儿子看看。”

兰昀蓁打开自己带过来的诊疗箱,取出听诊器,掀开孩子的衣服,将听头贴在他胸口上:“上船以来的这些日子,小孩子有去哪些地方走动?”

女人愣了下,思索答到:“头几天他病得厉害,就待在房里哪也没去……也就是这两日情况转好,便带他到船上转了转。去过的地方有三层的西餐厅、图书馆、舞厅……”

“这些时日可有发烧、呕吐或是咳嗽的船员乘客来看病?”兰昀蓁摘下听诊器,抬头,视线指向船医。

船医是内行人,大概猜出她的想法,却碍着大副与老中医在场,只好推搪:“你说的这些,都是再寻常不过的病状,一般来医疗中心的人看的也都是这些。”

“我记得,今晨你们接收的从图书馆梯上摔下来的那位乘客不正是因发烧呕吐,才至于摔下高梯,砸伤旁人?”贺聿钦单手抄兜,立于一旁,面色云淡风轻,像是一位中立陈述事实的旁观者。

船医被揭穿了话术,缄口不再多言。

贺聿钦揣着风度:“抱歉,并非有意打听。不过是家妹今日也出现了这种病状,送她来医务室时,恰好听护士说起。”

“那么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是否都去过这些地方?”兰昀蓁心中已有诊断,放下听诊器,面色淡定。

反倒是老中医,顿觉触忤,捋胡须的手掌停下,横眉冷对:“姑娘,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样的案例既不是仅有一起,那便有传染的风险。”她起身,“而这孩子,他患的并非支气管炎——而是流感。”

在场之人中,面色平静的只有兰昀蓁与贺聿钦二人,最为激动的是老中医,而最关切担忧的是那女人:“流感?怎会是流感?那日不还是……”

女人深忧的视线从兰昀蓁转向大副,后者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老中医此刻也不捋胡子了,拄着拐杖支起身子,面色岸然:“你既质疑老夫的诊断,那又有何证据来证明,你的诊断便是正确的?”

“若你开出的药方有效,为何这孩子的病情反复,迟迟不好?至于正确,这船上如此多人有同样病状,便是最好的证明。”兰昀蓁低眸看着那持续高烧,昏睡不醒的孩子,“他尚年幼,免疫系统本就不如在场的成年人,若疾病进展得快,恐怕会变成肺炎。”

甚至是重症肺炎伴脓毒症。

后面的话兰昀蓁没有说出口,这种病症可能会导致急性呼吸紧迫综合征或功能衰竭,病死率非常之高。

“流感有多易传播,想必无需我多加赘述。更不要说这是在海上,邮轮再大,空间也是有限的。”她补充道。

“那你说,这该如何治?”女人听见“肺炎”几字,便再无法忽视她说的那些,急切地追问。

“船上应当备了抗病毒药剂,立即给他注射……”兰昀蓁话说到一半,忽地被打断。

“中药调理便能治好的病,为何要去用西洋药?”老中医横眉冷哼,“孩子从这么小便开始用这种药剂,将来长大只怕不知中医药为何物!老祖宗永世传续下来的精粹,就是被你们这些满脑子充斥西洋文化的留洋生颓败的!”

“医药之目的,为救天札,已疾苦,非为保存国粹。”兰昀蓁不卑不亢,从容自若,“医者眼中,病患安危自是首位,至于治,如何治,用哪类法子治,皆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

“呵!你当真以为西方那些几百年历史研制出来的东西,会比有数千年历史的古法更有说服力?简直初生之犊!”

老者与她争得面红颈赤,话还未讲完,女人高声惊呼:“——医生!这……这是!”

病床上的男孩猛咳了两声,紧接着便哑了声,四肢不住地抽动,面色涨得青紫,嘴角涌出白沫。

“是高热惊厥。”兰昀蓁敛容,略过老中医,迅速来到床边,冷静地将孩子扶至侧躺,松解开他衣领,“通风,将窗户都敞开。”

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几乎是于同一瞬间发生的事。

贺聿钦站在她身斜后侧方,看着她镇静自如地处理好一切,举措无一项是多余的。微白的光线落在她面庞,照得她皮肤更为白皙,他看见她抿着唇,专注于她的病人,侧颜柔和却冷。

船员急忙过去将窗户拉开,女人焦急得眼泪在眶里打转,拿手帕给孩子擦去吐出来的白沫:“早知如此,便该等到他病好再上船的……”

“多数惊厥,可于五分钟内自发缓解。”兰昀蓁说时,床上的男孩脸色已慢慢转好了许多。

女人揾去眼角的泪,吸一口气,朝她:“医生小姐,该如何治就如何治吧,拜托你救救我孩子,我必有重谢……”

在场的其他人历经了这一惊心动魄之事,还未回神,却见兰昀蓁仍旧冷静流利地处理好一切,倒不好否定她了。

船大副暗地抹掉额边细汗。既然女人已开口叫她去治,且又是贺少将军担保过了的人,他当然不再坚持,此刻倒也识趣:“云医生,这位小少爷的安危就交给您了。”

兰昀蓁无暇同他计较,对一旁的船医道:“这段时间便让他留在医务室治疗。还有之前出现同样症状的病患,要全部隔离起来,他们接触过的东西一律消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