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金榜题名(科举) > 第11章 第 11 章

金榜题名(科举)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辛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0 01:03:24 来源:文学城

第十一章

大燕并不禁海商,甚至还在沿海的大城市中都设立了市舶司,每年从海商那收取的赋税数额,甚至超过了大半个王国的田税,哪怕为此要维持一支庞大的水军,朝廷还是没舍得放弃这条财路。

更何况,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大海商背后,都有朝廷勋贵或高官做靠山,就连皇家也拥有好几支船队,几条最赚钱的航线上都有他们的影子。

护国公府乃是开国元勋,在军中的影响深远,自然也少不了有子侄姻亲在水军中做事,各家联合组成船队出海经商也是常事。

朝廷禁止官员经商,可不能限制到女眷们的嫁妆经营,所以对于高门勋贵来说,一个当家主母,除了生儿育女之外,主持中馈,能够让家族财富不断增长,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虽说大燕不限制商户子参加科举,但是一旦考上举人之后,就得将名下的商铺转到家人名下,否则作为官员经商,与民争利,就会遭到御史弹劾。

当官还是做生意,只能二选一。

于是官员们就只能将家中的商铺农庄,转到妻子名下,以打理嫁妆为名,其实也是掩耳盗铃之举。

无论在谁的名下,该获的利一点儿也没少,只是多了这么一层遮羞布罢了。

承恩侯的爵位来自荫封,是因唐贵妃生育皇子,位阶晋升而得,从原本的七品礼部主事,直接连升了六级,成为正四品的鸿胪寺少卿,可对他来说,却并非什么好事。

他原本就清高自傲,耻于谈钱,原本有母亲操持家务,后来妹妹进宫养家,他就一心读书,努力考试,可以说是从未亲身体会过赚钱的辛苦。

只是以前也过过苦日子,并不觉得没钱会怎么难熬,直到林夫人离开后,承恩侯才发现,真的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仆婢如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如今一下子少了人伺候,一盘账发现连下个月给仆人和护卫们的月钱都要发不起的时候,他终于急了。

甚至连原本该惩罚一下的新儿子,也被他一句“琉璃”方子,就改变了主意。

只是他刚开始在庄子里让工匠改造原本烧瓷的火窑,准备烧制琉璃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林夫人那里。

林夫人听了就冷笑不已:“呵,他不是嫌银子俗气吗?不是觉得我要回嫁妆是市侩贪婪自私吗?他现在连捡回来的儿子手里的方子都不放过,与民争利,不知道还有没有脸说别人。”

“琉璃这种东西,就算做出来,一本万利,可真能有多少人去买?”

林铭柯也点点头,“其实他们若是能好好培育那个双季稻,育出良种,光是卖种子,也能赚不少。而且无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都能博得一个好声望。”

林夫人摇摇头,“这种刷声望的事,皇帝不会交给他的。”

“唐贵妃生下两个皇子,尚都年幼,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已经成年封王,出宫开府,若是皇帝再偏宠幼子,恐怕朝堂不稳……”

她忽然停顿了一下,忍不住苦笑起来,“你刚进宫给六皇子当伴读,皇上就派人接管了护国公府在北疆的兵权,虽说是让父亲回来养老,但何尝不是削弱六皇子背后的势力呢?”

“铭哥儿,你说你做的那个梦,可有梦到,最后……是那位继承……”

她说得含糊,可是一双眼却是亮晶晶的,伸出食指向上指了指天,意思不言而喻。自从得知儿子在梦中经历后,她并不完全将他当成个不懂事的孩子,而是有事都跟他说,有商有量的,母子感情倒是比原来在侯府的时候更好。

林铭柯摇摇头,他被赶出侯府后,沦落为乞儿,又被打残,挣扎在死亡线上,哪里知道朝堂上的风云变化,只是通过系统接收到的一些信息,倒是能从中窥得一二。

“皇上春秋正盛,并无立储的想法。就算对年幼的皇子偏宠,也是为了打磨成年皇子。”

皇帝现在还不到四十岁,正是壮年期,以他的身体,最少能活到五六十岁,那时六七八皇子都到成年期,才是他考虑接班人的时候。

现在对他来说,立储等于催他下台,是他最忌讳的事。

就连那两个成年皇子,出宫封王开府后,他也没留在京城,而是直接派去了封地,让他们各自负责一方民生军务,若是连一个封地都管不好,以后还怎么能接掌一个国家。

所以,两个成年皇子的封地都不是什么膏腴富饶之地,一个在北疆,一个在南疆,都是外有强敌,内有饥民的领地,作为一道试题,让他们想不接都不行。

也正因为担心六皇子的外家姻亲护国公在北疆掌军会有影响,才让他提前退休,回京养老。

说到底,林家不但没能沾到唐贵妃母子的光,反而被他们连累得不轻,甚至在林夫人死后,老护国公夫妻心痛致死,林若风丁忧回乡,彻底离开京城,不能不说也跟唐家脱不了关系。

林铭柯忍不住问道:“娘,外祖是不是拒绝支持六皇子?”

“那当然啊!”林夫人理所当然地点头:“除了唐贵妃,有谁会相信六皇子能有机会?”

“人蠢也就算了,有那样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娘,看不清楚皇帝到底喜欢她啥,若是能继位,那也肯定是个败家的昏君。”

林铭柯忍不住扶额,自家的母亲啊,似乎从和离后,就开始放飞性情,口无遮拦,连这种话也能说得出口。

不过不得不说,唐贵妃自从受宠后,对林夫人的态度那叫一个翻脸无情啊,当初林家给她送去的那么多银子,真是都喂了狗了。

哦不,狗都不至于,真真是白眼狼无疑了。

“两季稻是好东西,皇上要亲自安排人培育推广也正常。”林铭柯想了想,便说道:“不过我在梦中见过,后来有人从海外带回了两种食物,可替代主食充饥,亩产能有几千斤。”

“一个叫马铃薯,另一个叫红薯,都是出海的商人带回来的。娘可以让人留心一下,若是能提前找到这两种食物,也能够活民无数。”

林夫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这东西好啊!琉璃就算再珍贵,也只有那些富贵人家能买得起,寻常百姓用个粗瓷器就不错了,不当吃不当喝的,哪里比得上能填饱肚子的粮食。”

说着,她忍不住嗤笑道:“亏那姓唐的口口声声说自己出身寒门,为天下百姓谋生,给自己树个清官的好名声,却连那些百姓真正需要什么都不知道。”

林铭柯却笑笑没有附和。

承恩侯是真不知道吗?

他是真缺钱。

就算知道,眼下他所需要的,也是能够最快来钱的东西。

而这琉璃的制法,就能够让他快速地赚钱,让承恩侯府摆脱眼下的困境。

只是他没想到,哪怕有了方子,还从官窑请了有经验的师傅前来烧制,依然没有能够像唐文渊所说的那样,轻而易举地成功。

这就让他这个父亲,不得不再次低下头,找儿子去新建的琉璃工坊,看看到底是他给的方子出了问题,还是工人们的手艺出了问题。

为此,他还特地写了份文书,将琉璃工坊的三成分给了唐文渊。

唐文渊很满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