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节度使的真香日常 > 第11章 认命

节度使的真香日常 第11章 认命

作者:东风化语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29 15:07:44 来源:文学城

许久,老太太终于开了口。

“晚儿啊,若你真的不想嫁过去,祖母就让你舅父抗旨拒婚。”

归晚正在那走神,闻听抗旨拒婚,蓦地浑身一震。

脑海里浮现出梦里的情形:“你就是杨世安的外甥女?曾拒婚军侯的宋姑娘?!”

在梦里被自己拒婚的军候,最后挥兵南下,攻入京都,而自己身为太子妃,却被作为俘虏送入了那人的帐子。

唯一让她有些不解的是,梦里她拒婚的人是一品军候,那人的名字她记不得了,却俨然记得好似姓李。然而在现实中,自己却是被赐婚给河东节度使处月雄。

为什么是不同的人?

脑海忽然一闪而过的画面,让她惧怕。那姓李的戴一顶银色的獠牙鬼面,而说书人也说处月雄好戴一顶獠牙鬼面。

莫非压根是同一人?是自己梦中记错了姓名吗?

也许只是个梦而已,当不得真。

可一切又那么真实,盘旋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祖母,我怕……”

归晚喃喃说着,单薄的身子瑟缩着。

老太太心疼地将她往怀里拢了拢,“傻孩子别怕。放心,有祖母这把老骨头在,你舅父还是不敢怎么着你的?”

老太太又一下子想到女儿阿岚,悲从中来,当年若非是自己懈怠,让儿子做了女儿终身大事的主,后面怎会有这一系列的遭难。

到此时,归晚真正体会到外祖母对自己的疼爱,想到之前误会外祖母冷待不管自己,当下抱着祖母动容道,“对不起,祖母,是晚儿让您操心了。”

可是,她又怎能让疼爱自己的外祖母为难。

尤其想到梦中的情境,想到舅父梦中罹难,亲人离散,归晚心中忽然大恸,惊恐道,“不……不!晚儿不会失去你们,晚儿嫁,晚儿不会任性了。”

老太太闻听她哭着答应,更是心疼,“傻孩子,祖母知道你一向懂事乖巧,这婚事若非真让你接受不得,你又怎会舍得离开养你多年的祖母啊?祖母不逼你了!”说着又心肝肉地拢在怀里。

祖母的怀抱温暖如初,归晚觉得此生足矣。

然而,当从温暖的现实跌入残酷的梦境,她有一种无法确定的惶恐。她害怕失去眼前的小满足。

当脑海里浮现出大师解读的姻缘签,归晚觉得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不管是姻缘签,还是可怕的梦境,仿佛都是冥冥中在引导自己,告诉自己,拒婚的结果很可怕。这梦境会不会是对未来的预测和暗示?

这样的想法,更让她害怕。她承受不了这样的沉重,祖母、舅父和相府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她不想陷入国破家亡的境地。

不会的,不会的,她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个荒诞的梦而已。所谓梦由心生,只要自己不拒婚,一切可怕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她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她知道自己不能做错,从此步向梦境中的结局。

“祖母,这婚姻之事本应听从父辈之命,且宫中已下旨,孙女拒不得,也不打算拒了。”

一开始老太太还以为她安慰自己,但这一番下来又见她的态度坚决,绝非只是说说而已,便提醒她,“丫头,那河东节度使出身蛮族一脉,你可真想明白了?”

归晚望着祖母的脸,郑重地点头,“孙女想明白了,奉旨北嫁。”

老太太的脸上有看不明白的神色,只讶然看着她,归晚却微微一笑,宽慰祖母道,“祖母,逃婚之事是我的主意,宋嬷嬷不过是被我胁迫,您能不能让舅父放了她?”

老太太点头,“傻丫头,你如今既已没事了,宋嬷嬷自是不会再继续关着了。只是她作为你的乳母和教养嬷嬷,却与你一起犯错,恐怕今后不适合再侍奉你了。”

归晚还想说什么,却被老太太抬手给制止了,“这也是你舅父的意思。”

听见祖母话中的意思,归晚知道这样的结局是改变不了了,“好,晚儿都听祖母的。只是,过几日晚儿能否与她见上一面,也算作个话别。”

老太太自是同意了,又问归晚还有何心愿,归晚摇头说没有,老太太就笑了,“好孩子,你且好生休养,这次幸亏上苍保佑。”又唤了丫头婆子进来,“好生服侍我的晚儿,且不可大意。”

乔嬷嬷应下,“老太太放心,奴自会尽心尽力照顾好表姑娘。”

这时有丫头过来道,“老祖宗,外头二姑娘和三姑娘听说表姑娘醒来,特来看望,已经候在外面好些时候了。”

老太太回首看向自己的外孙女,见她面色苍白,适才二人又说了会子话,便道,“让她们回去吧,就说表姑娘这会儿要休息了。”

*

天气一日暖过一日,经过半个月调养,归晚的伤已经养得差不多了。

正是春暖花开的三月,丞相府已经着手准备归晚出嫁的嫁妆,园子里花团锦簇的,每个人脸上都热热闹闹的,只有归晚一人在强颜欢笑,完全没把心思放在嫁妆上,只一本本地看书。

这一日,归晚正坐在那榻椅上看书,丫鬟鸣翠进来收拾桌子,见姑娘案上的书是什么前朝史书,忍不住打趣道:“姑娘您这是要做女史官啊?伤才养好,就这般看书,仔细熬了眼睛。”

归晚却叹了口气,她自是没机会做什么女史官了,只言道,“不过是看会子书,就让你这丫头打趣着了。对了,你身上的伤好些了没?”

“早好了姑娘,您的药膏很是管用呢!”鸣翠和归晚年纪相仿,年十四,心思机灵,行事却没归晚谨慎,上回姑娘逃走,鸣翠的屁股也挨了板子,前些日子也在养伤。

见姑娘继续看书,鸣翠还想与她多说会儿,“姑娘,奴婢有句话想跟您说呢。”

归晚嗯了声,继续入迷看书。

“姑娘打上回事之后,感觉整个人有些不一样了。”

归晚这才停了看书,略作思忖,经历了生死之事和那个可怕的梦,她的心境是有变化,却没想过在言行感觉上已经给人留下改变。

她目光看向鸣翠,想到梦中的鸣翠是喋血于长矛之下,心里越发感慨。

“哪里不一样了?”她问。

“姑娘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少,沉稳了许多,以前您是小大人,这会儿可真真似个大人了。”说着还忍俊不禁嬉笑。

归晚放下书,作势要与鸣翠不饶,“好你个丫头,居然还在笑话我?!”

“奴婢把这些拿出去咯!”

鸣翠嬉笑着跑出了屋,却在门口处仓促驻足,俯身行礼,“奴、奴婢拜、拜见相爷!”她惊讶得嘴都结巴了。

“退下。”

归晚刚搁下书起身,就见舅父走了进来,赶忙恭谨行礼,“晚儿见过舅父。”

杨世安负手立在阁中,目光望向归晚书案上的一摞书,那是些关于前朝的史书,这让他颇有惊讶。

目光只作不经意地收回,温沉的一句,“近来你身体恢复如何?”

归晚先是一怔,随即道:“劳舅父牵挂,晚儿已经大好了。”

心里纳闷舅父今日来此,应该不是单纯为了问候自己吧。

“身体刚好,且不可太劳神看书了。”

归晚微微一惊,下意识地将身旁的书往后推了推,只诺诺答:“是,舅父。”

见舅父还站在那儿,归晚赶紧道:“舅父您坐,我给您沏杯茶来。”

杨世安道,“不必了。舅父今日来是有话和你商议一下。”

归晚的心蓦地一跳,从小到大,她还是第一回听舅父说这话,商议?舅父哪里用得着与她商议啊?如赐婚那般大事,舅父还不是到时通知一下而已。

杨世安自行寻了榻椅坐下,又让归晚也坐下,归晚却不敢坐下,只道:“晚儿坐了大半天,这会儿站着回话就好,舅父您有什么话尽管吩咐就好。”

“好。”杨世安咽了下唾沫,“我想你大概知道,朝廷这次为何要赐婚于河东节度使。”

归晚心头蓦地一动,莫非舅父知道上回在文昌阁偷听之事了?

“是外祖母和您说的吗?”归晚问。上次她只跟外祖母说起自己在文昌阁偷听之事,但其实她对赐婚的缘由也是一知半解。

杨世安眉头微琐,却仍正了正脸色道,“甭管舅父是怎么知道的,此事舅父亏欠于你。如若不然,你也不会冒险离家出走不是?可舅父有舅父的难处啊——”

不等杨世安说完,归晚直接道,“归晚明白,还请舅父放心,归晚是不会反悔的。”

他讪讪一笑,“舅父自是相信你的,你能想通,舅父很欣慰。”

归晚心道:想不通又能奈何?反正做不了自己的主。

眼前浮现出那至今挥之不去的噩梦,说实话,若非这个噩梦,她自己很难这么快做出这样的抉择。

杨世安目光看向那案上摞着的史书,继续道,“没想到晚儿还读史书,这读史使人明志,亦教人深明大义。你一个女儿家能主动找来读,实属难得。”

归晚微低了头没有应声,只见舅父踱步走向临窗,看着窗外的园子,意有所指道,“看这后院春日融融姹紫嫣红,一派祥和安宁,可有想过是怎么来的?”

归晚微微蹙眉,若有思索之中,隐隐有些担忧。

只听舅父继续道,“自唐末以来数十年征战,民不聊生。大梁初立不过短短六年,都是众将士用鲜血打下来的江山和换来的安宁。舅父年轻时,也曾横戈跃马,为国征战,然廉颇老矣,陛下念我病痛之躯,命我退而坐镇百官,然舅父始终不忘外面征战纷纭,稍有不慎这大厦亦有倾覆之险。故而,你的几位兄长我都让他们从军报国去。”

归晚身体微微一震,她没想到舅父会对自己说出这番激昂陈词,她能感受到舅父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其所言又和梦中情境有一定的吻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