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自在和林语嫣继续西行,来到了徽州府。
徽州府以商贾众多、文风鼎盛而闻名。这里的百姓重视教育,家家户户都希望孩子能读书识字,将来考取功名。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教育生意特别红火,各种名目的收费层出不穷。
这日,两人走在街上,看到一座高大的学堂,门口挂着"翰林书院"的牌匾。书院门口挤满了人,似乎在争吵着什么。
方自在好奇心起,拉着林语嫣挤进人群。
只见书院门口站着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人,应该是书院的先生。他面前跪着一个妇人,正在苦苦哀求。
"先生,求求您,让我儿子继续读书吧!"妇人泪流满面,"我们真的交不起那笔银子了..."
那先生冷冷地说:"交不起银子,就不能读书。这是书院的规矩。"
"可是...可是我儿子成绩那么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就因为交不起银子,就要被赶出书院吗?"妇人哭诉道。
先生不为所动:"成绩好有什么用?不交银子,一样不能读书。"
旁边有人议论起来:
"这翰林书院,收费越来越贵了。"
"可不是嘛。去年学费还是二十两一年,今年就涨到了五十两。"
"不止学费,还有各种杂费。什么书本费、考试费、补课费,加起来一年得上百两!"
"穷人家的孩子,根本读不起书!"
方自在听着这些议论,走上前去,问那妇人:"大嫂,你儿子到底欠了书院多少银子?"
妇人抹着眼泪说:"学费五十两我已经交了,可是书院又说要交补课费三十两、考试费二十两、书本费十两...加起来还要六十两!我丈夫前两个月得了病,家里的积蓄都用来治病了,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补课费?考试费?"方自在皱眉道,"读书不就是学习和考试吗?怎么还要额外收费?"
那先生冷笑道:"你懂什么?补课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的水平,这些都是额外的服务,当然要收费!"
方自在冷笑:"额外的服务?我看是额外的敲诈吧!"
先生脸色一变:"你说什么?你敢侮辱我们书院?"
方自在不理他,转头对那妇人说:"大嫂,你儿子在哪里?我想见见他。"
妇人指了指书院里面:"他还在里面收拾东西...书院说今天之内不交银子,就要把他赶出去..."
方自在点了点头,大步走进了书院。那先生想要阻拦,但被林语嫣一个眼神吓住了。
书院里,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正在收拾书本。他眼眶红红的,显然哭过。
"你就是那个成绩第一的学生?"方自在走过去问道。
男孩抬起头,点了点头。
方自在拿起他的书本翻了翻,又看了看他写的文章。虽然方自在自己学问不深,但也能看出来,这孩子确实很有才华,字写得工整,文章写得有条理。
"好孩子。"方自在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继续读书,银子的事情,我来解决。"
男孩愣住了:"您...您是..."
"我是个路过的江湖散人。"方自在笑道,"就是看不惯这书院仗势欺人。"
说完,方自在走出书院,来到那先生面前,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这是六十两,你点点。"
先生接过银子,掂了掂,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够了够了!既然银子交了,那孩子就可以继续读书了。"
方自在冷笑:"别急,我还有话说。"
先生愣了一下:"什么话?"
方自在环顾四周,提高声音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都看到了,这翰林书院打着教书育人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在敲诈百姓!什么补课费、考试费、书本费,名目繁多,把百姓的血汗钱都榨干了!这样的书院,还有什么资格称为翰林?"
周围的百姓纷纷点头附和。
那先生脸色铁青:"你...你胡说八道!我们书院收费,都是合理的!"
方自在冷笑:"合理?读书本该是学习知识的地方,现在却成了生意场!你们这些先生,打着教育的旗号,实际上就是在做生意,把学生当摇钱树!"
"你...你..."先生气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从书院里走出来一个老者,约莫六十来岁,穿着讲究,气度不凡。他就是翰林书院的院长,名叫陈文轩。
陈文轩走到方自在面前,淡淡地说:"这位小兄弟,你的话说得过分了。我们书院收费,都是按照朝廷规定的。"
方自在冷笑:"朝廷规定?朝廷什么时候规定过要收补课费、考试费了?"
陈文轩不慌不忙地说:"朝廷规定的是学费,但并没有规定不能收其他费用。我们书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聘请了更好的先生,购买了更好的书本,这些都需要成本。收取一些额外费用,也是合情合理的。"
"合情合理?"方自在怒道,"你们这是在变相涨学费!而且,考试本来就是教学的一部分,凭什么还要额外收费?"
陈文轩冷冷地说:"你要是不满意,可以不在我们书院读书。徽州府的书院多得是,你可以去别的地方。"
方自在正要反驳,忽然有个百姓开口说道:"陈院长,不是我们不想去别的书院,而是现在所有的书院都这样!学费年年涨,各种杂费名目繁多,我们穷人家的孩子,根本读不起书!"
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
"就是!我儿子在另一家书院读书,一年的各种费用加起来要两百两!"
"我家两个孩子读书,一年要花四百两!我一年才挣一百两,哪里够啊?"
"现在读书比买房还贵!"
陈文轩面对百姓的指责,脸上却没有一丝愧色,反而冷笑道:"你们要是觉得贵,可以不让孩子读书。读书本来就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只有有钱人才配读书!"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方自在怒道:"你这是什么话?读书是每个人的权利,凭什么只有有钱人才能读书?"
陈文轩傲慢地说:"这世道就是这样。有钱人可以接受好的教育,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穷人就该老老实实地种田做工,别妄想改变命运!"
"你!"方自在气得浑身发抖。
就在这时,林语嫣忽然开口,冷冷地说:"陈院长,你这话要是传到朝廷耳朵里,恐怕你这院长也做不成了。"
陈文轩脸色一变:"你什么意思?"
林语嫣淡淡地说:"朝廷一直提倡'有教无类',鼓励百姓读书识字。你身为书院院长,却说只有有钱人才配读书,这不是公然违抗朝廷的政策吗?"
陈文轩冷汗都下来了:"我...我刚才只是一时口快..."
林语嫣继续说道:"而且,你们书院巧立名目,额外收费,这也是违反朝廷规定的。如果有人向官府告发,你们书院恐怕要被查封。"
陈文轩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沉默片刻,最终咬牙说道:"好!既然你们这么说,那我就做个人情。从今天起,翰林书院取消所有的杂费,只收取朝廷规定的学费!"
周围的百姓听了,纷纷欢呼起来。
但方自在却没有就此罢休。他冷笑道:"陈院长,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你们这些年收取的杂费,加起来恐怕有上万两银子吧?这些银子,都进了谁的口袋?"
陈文轩脸色铁青:"这...这是书院的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方自在不屑地说,"我看是你自己的腰包吧!你看看你身上穿的绸缎,戴的玉佩,住的宅子,哪一样不是百姓的血汗钱换来的?"
陈文轩恼羞成怒:"你胡说!我...我要去官府告你诽谤!"
"告就告!"方自在毫不畏惧,"正好让官府查查你们书院的账目,看看这些年到底收了多少不该收的银子!"
陈文轩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人群中忽然走出来一个年轻的书生,拱手对方自在说道:"这位兄台说得好!在下姓张,名子明,是翰林书院的一名学生。这些年,我亲眼看着书院的学费和杂费不断上涨,很多家境贫寒的同窗因为交不起银子,被迫辍学。这样的教育,已经偏离了教书育人的本质,变成了一门生意!"
另一个学生也站了出来:"我也是书院的学生!我父母为了供我读书,省吃俭用,连肉都舍不得吃。可是书院却不断巧立名目收费,什么春游费、秋游费、活动费...这些根本就是变相敲诈!"
越来越多的学生站了出来,纷纷控诉书院的不公。
陈文轩看到局势不妙,连忙说道:"好!好!我答应你们!从今天起,翰林书院不但取消所有杂费,而且还要退还这些年多收的费用!"
此言一出,全场再次欢呼。
但方自在知道,如果只是在翰林书院闹一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整个徽州府,甚至整个大宋,这种乱收费的现象比比皆是。要想真正改变,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当晚,方自在和林语嫣住在城里的客栈。
方自在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起了自己这些天的经历:房契社逼得人倾家荡产,人头税榨干了百姓的血汗,绿码制度劳民伤财,婚姻变成了买卖,现在连读书都成了一门生意...
这大宋的江山,到底怎么了?
正想着,忽然听到敲门声。
方自在打开门,看到林语嫣站在门外。
"姑娘,这么晚了,有事吗?"方自在问道。
林语嫣走进房间,关上门,认真地看着方自在说道:"我有话要跟你说。"
方自在心中一动:"姑娘请说。"
林语嫣沉吟片刻,说道:"这些天跟着你行走江湖,我看到了很多这个世道的黑暗。但我也看到了,有人在努力改变这一切。"
"姑娘是说那个神秘的黑衣人?"方自在问道。
林语嫣点了点头:"那个黑衣人,我猜测应该是朝廷派下来的钦差。他一直在暗中调查这些贪官污吏,等待时机成熟,一网打尽。"
方自在恍然大悟:"所以他一直在暗中帮我们,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能帮他收集证据?"
"应该是这样。"林语嫣说,"不过,我今天想跟你说的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
林语嫣深吸一口气,说道:"我想告诉你我的身份。"
方自在一愣:"姑娘的身份?"
林语嫣说:"我本名林语嫣,是京城林家的女儿。林家在朝中有些势力,我父亲是朝廷的三品大员。"
方自在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姑娘是大户人家的千金!"
林语嫣苦笑:"千金又如何?我从小被困在深宅大院里,每天学的都是琴棋书画、女红刺绣。我父母说,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不该抛头露面。可我不甘心!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知道百姓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所以,半年前,我偷偷离家出走,来到了江南。"
方自在这才明白,为什么林语嫣的武功那么好,气质那么不凡。原来她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
"那姑娘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方自在问道。
林语嫣看着他,认真地说:"因为我觉得你是个值得信任的人。而且,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
林语嫣说:"我想在徽州府办一所真正的书院,一所不以盈利为目的、真正为百姓服务的书院。但我一个女子,人微言轻,办不成这件事。我需要你的帮助。"
方自在愣住了:"办书院?这...这可是大事啊..."
林语嫣说:"我知道这很难,但我想试试。这些天跟着你行走江湖,我看到了太多的不公。如果我们不做点什么,这世道永远都不会改变。"
方自在看着林语嫣坚定的眼神,心中升起一股敬佩之情。这个表面冷冰冰的姑娘,原来有一颗这么炽热的心。
"好!"方自在拍了拍胸脯,"姑娘既然信任我,我就陪你疯一次!咱们就在徽州府办一所真正的书院,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得起书!"
林语嫣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多谢你。"
方自在摆了摆手:"姑娘不必客气。不过,办书院可不是小事,需要很多银子。姑娘有多少家底?"
林语嫣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这是我这些年攒的私房钱,大约有五千两。应该够办一所小书院了。"
方自在看着那一沓银票,倒吸一口凉气。五千两!这可是一笔巨款!看来这位林大小姐,真的是家境殷实。
"好!有了这五千两,咱们就可以大干一场了!"方自在兴奋地说。
接下来的几天,方自在和林语嫣开始筹备书院。
他们在城外买了一块地,又请了工匠建造房屋。林语嫣亲自设计了书院的布局,力求简朴实用。
同时,他们也开始招募先生。林语嫣通过自己的人脉,找到了几位真正有才学、有师德的老学究。这些老学究虽然年纪大了,但教书育人的热情依然不减。
一个月后,书院建成了。林语嫣给书院起名"惠民书院",取"惠及百姓"之意。
书院的招生简章很简单:
"惠民书院,招收学生,不分贫富,一律平等。学费每年十两银子,家境贫寒者可减免。不收任何杂费。"
这个招生简章一贴出来,立刻在徽州府引起了轰动。
"每年才十两银子?这也太便宜了吧?"
"而且还不收杂费!这简直是良心书院啊!"
"我要让我儿子去报名!"
很快,惠民书院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有富户人家的子弟,也有穷人家的孩子。
林语嫣亲自主持招生工作。她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不管是富是贫,只要有求学之心,就录取。
一个月内,惠民书院就招收了一百多名学生。
翰林书院的陈文轩听说了这件事,气得七窍生烟。他派人来找麻烦,但都被林语嫣轻松化解。
更让陈文轩抓狂的是,自从惠民书院开办以来,翰林书院的学生越来越少。很多学生都转学到了惠民书院,因为那里的学费便宜,而且先生们真心教学,不像翰林书院那样只知道敛财。
陈文轩实在忍不住了,亲自来到惠民书院兴师问罪。
"林小姐,你这是要砸我的饭碗啊!"陈文轩愤怒地说。
林语嫣淡淡地说:"陈院长言重了。我只是想让更多的孩子能读得起书,并没有针对你。"
"你还说不是针对我?"陈文轩怒道,"自从你的书院开办以来,我那里的学生走了一半!你这不是砸我饭碗是什么?"
林语嫣冷笑:"陈院长,你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学生会离开你的书院。是因为你收费太贵,还是因为你的教学质量不行?"
陈文轩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林语嫣继续说道:"教育本该是造福百姓的事业,不该成为你敛财的工具。如果你真心想办好书院,就应该降低收费,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你只想着赚钱,那你早晚会被百姓抛弃。"
陈文轩气得浑身发抖,但又无可奈何。他知道林语嫣说得对,但他已经习惯了那种高收费、高利润的模式,让他改变,比登天还难。
最终,陈文轩灰溜溜地离开了。
惠民书院越办越好,学生越来越多。林语嫣不但降低了学费,还设立了奖学金制度,奖励那些成绩优秀但家境贫寒的学生。
方自在看着书院里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真正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这天,方自在正在书院里巡视,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赵灵儿!
"赵姑娘,你怎么来了?"方自在惊喜地问道。
赵灵儿笑道:"方大哥,我听说你在徽州府办了书院,特意从扬州赶来看看。"
"你一个人来的?"方自在担忧地问道。
赵灵儿摇了摇头:"我和父亲一起来的。父亲在城里有生意要谈。"
两人正说着话,林语嫣走了过来。她看到赵灵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赵姑娘,好久不见。"林语嫣淡淡地说。
赵灵儿笑道:"林姐姐,你和方大哥把书院办得真好!我刚才看了,孩子们学得都很认真。"
"你过奖了。"林语嫣说,"这都是方自在的功劳。"
"哪里哪里,这都是姑娘的主意。"方自在连忙说。
赵灵儿看着两人,忽然笑道:"你们两个配合得真默契,简直就像一对..."
"一对什么?"方自在好奇地问道。
赵灵儿笑而不语,只是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林语嫣看出了赵灵儿的心思,心中升起一丝愧疚。她知道,赵灵儿喜欢方自在,但方自在这个木头,却浑然不觉。
而她自己...
林语嫣摇了摇头,不再多想。
赵灵儿在徽州府待了几天,每天都来书院帮忙。她性格开朗,很快就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方自在看着赵灵儿和孩子们玩耍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温暖。这个姑娘,真是善良可爱。
但他也注意到,林语嫣看赵灵儿的眼神,越来越复杂。
这天晚上,方自在找到林语嫣,问道:"姑娘,你是不是对赵姑娘有意见?"
林语嫣愣了一下:"没有啊,我为什么要对她有意见?"
"可是我看你看她的眼神..."方自在欲言又止。
林语嫣沉默片刻,忽然说:"方自在,你喜欢赵灵儿吗?"
方自在一愣:"喜欢?我...我没想过这个问题..."
"那你喜欢谁?"林语嫣追问道。
方自在挠了挠头:"我...我也不知道..."
林语嫣看着他,忽然笑了:"你这个木头!算了,不问你了。"
说完,她转身离去,留下方自在一个人愣在原地。
方自在看着林语嫣的背影,心中忽然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他这些天跟林语嫣朝夕相处,早已习惯了她的存在。如果有一天林语嫣不在身边了,他会不会不习惯?
他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想得太多了。
但他不知道,在不远处的角落里,赵灵儿正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眼中含着泪水。
她知道,方自在心里,已经有了别人...
几天后,赵灵儿和她父亲离开了徽州府。临别时,赵灵儿拉着方自在的手,认真地说:"方大哥,你一定要好好对林姐姐。她是个好姑娘,值得你珍惜。"
方自在一愣:"赵姑娘,你这是..."
赵灵儿笑道:"我看得出来,你们两个很般配。虽然你这个木头还没发现,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说完,赵灵儿转身离去,没有回头。
方自在看着她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林语嫣站在一旁,淡淡地说:"她是个好姑娘。"
"是啊。"方自在叹了口气,"可惜我...我对不起她..."
林语嫣摇了摇头:"感情的事,勉强不来。你没有喜欢她,不是你的错。"
方自在看着林语嫣,忽然问道:"姑娘,那你呢?你有喜欢的人吗?"
林语嫣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红晕。她转过头去,淡淡地说:"这个...以后再说吧。"
方自在看着她的背影,心中升起一股冲动,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他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江湖路还长着呢,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