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徽州府到京城,足足走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方自在和林语嫣一路北上,经过了无数城镇。他们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也看到了不同地方的苦难和不公。
有些地方,官府的横征暴敛比徽州府还要严重。有些地方,百姓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更别提读书识字了。
方自在看着这一切,心情越来越沉重。他原本以为,只有江南一带的情况糟糕。现在他才发现,整个大宋,都已经病入膏肓了。
"自在,你在想什么?"林语嫣问道。
方自在叹了口气:"我在想,这天下到底要乱到什么时候。"
林语嫣沉默片刻,说道:"也许,这就是太子要召你进京的原因。朝廷也知道天下的乱象,想要改革,但阻力很大。太子需要像你这样敢说敢做的人,来帮他推动改革。"
方自在苦笑:"我一个江湖散人,能做什么?"
林语嫣握住他的手:"你能做的事很多。至少,你可以把百姓的声音,传达给朝廷。"
方自在看着她,心中涌起一股温暖。
半个月后,两人终于到达了京城。
京城比方自在想象的还要繁华。高大的城墙,宽阔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铺...这里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
但方自在也敏锐地察觉到,这繁华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危机。
街上有很多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蜷缩在角落里,向路人乞讨。
也有很多小贩,他们叫卖的声音中透着绝望,因为生意越来越难做。
还有一些百姓,他们匆匆走过,脸上写满了焦虑和忧愁。
"京城的百姓,也不好过啊。"方自在感慨道。
林语嫣点了点头:"京城虽然繁华,但物价极高。普通百姓的日子,比地方上还要艰难。"
两人找到了太子府。太子赵煜早已派人在门口等候,一见到方自在和林语嫣,立刻将他们迎了进去。
太子府极其豪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处处透着皇家的气派。
方自在看着这一切,心中有些不自在。他一个习惯了江湖生活的人,突然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实在是适应不了。
赵煜在书房里接见了他们。
"方兄,林姑娘,一路辛苦了!"赵煜热情地说道。
方自在拱手道:"见过太子殿下。"
赵煜摆了摆手:"方兄,你我之间不必多礼。在外面,你叫我殿下。在这里,你就叫我赵兄吧。"
方自在有些受宠若惊:"这...这恐怕不合规矩吧?"
赵煜笑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欣赏你的性格,想和你做朋友。方兄不会拒绝吧?"
方自在心中一暖:"那在下就托大,叫你一声赵兄了。"
三人坐下,下人奉上茶水。
赵煜开门见山地说:"方兄,我把你召进京,是想请你帮我做件大事。"
"什么大事?"方自在问道。
赵煜沉声道:"改革朝政,整顿吏治!"
方自在一愣,随即苦笑:"赵兄,这可是天大的事。我一个江湖散人,能帮上什么忙?"
赵煜认真地说:"方兄,你小看自己了。你在江南一带的所作所为,我都知道。你揭露贪官污吏,为百姓主持公道,这正是当今朝廷最需要的精神!"
他顿了顿,又说:"现在朝中形势复杂。丞相蔡京把持朝政,结党营私,贪污**。很多朝臣都是他的人,我想推动改革,处处受阻。"
林语嫣插话道:"殿下,据民女所知,蔡京在朝中势力极大,连陛下都要给他几分面子。殿下要动他,恐怕不容易。"
赵煜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所以,我需要从地方上收集证据,证明蔡京推行的政策害民。等证据充足了,我再向父皇禀明,一举扳倒蔡京!"
方自在明白了:"所以,赵兄是想让我继续做我在江南做的事情?"
"不错!"赵煜说,"但这次,你的身份不同了。你现在是朝廷命官,可以名正言顺地调查各地的情况,收集证据。"
方自在沉吟片刻,问道:"赵兄,恕我直言。蔡京把持朝政这么多年,根基深厚。就算扳倒了他,朝廷的问题就能解决吗?"
赵煜一愣,随即叹了口气:"方兄说得对。扳倒蔡京,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改革,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方自在又问:"那赵兄打算怎么改革?"
赵煜认真地说:"首先,要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其次,要减轻百姓负担,废除那些苛捐杂税。再次,要鼓励商业,发展经济,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方自在听了,心中对赵煜多了几分敬佩。这位太子殿下,确实是个有抱负的人。
"好!"方自在拍了拍桌子,"赵兄既然信任在下,在下愿意助赵兄一臂之力!"
赵煜大喜:"有方兄相助,我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