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将军府女郎 > 第14章 第十四章

将军府女郎 第14章 第十四章

作者:一夏青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9 07:53:13 来源:文学城

云缨可不知各皇子的心思,从她大哥大嫂的院子出来,就集齐了府中的下人,接过她阿娘手里的管家权。

对管家云福吩咐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人手向与将军府有亲戚关系或者关系亲近的人家报丧!

以她的名义,只报祖母的丧!

至于父兄......云缨与她阿娘商量后,只吩咐下人在祖母灵堂的另一旁再设简易灵堂,只做父兄灵牌的摆放。

晚上,在了解了接下来的丧仪以及询问之前她阿娘安排请的高僧什么时候来做法事后,云缨先去了父兄灵牌前,一一上了香再烧了纸钱,才步入祖母的灵堂,换她阿娘和苏姨娘,给祖母守灵。

听着她阿娘和苏姨娘并没有听她之言先去休息,而是去了父兄的灵堂,跪于祖母棺前的云缨一顿。

随即起身,想去劝导两句,但云缨还未出祖母灵堂的门口,就听到隔壁传来的压抑哭声。

像是怕她会听见一般,这层哭声传出时,就覆盖上了一层帕子,或者覆盖上了手。

瞬间,云缨就停了下来,微微褪去一些红的眼眶霎时有了湿意。

她们悲痛之余,是怕她担忧啊!

云缨深呼吸,使劲眨了眨眼,再擦去滚落在脸上的泪水,像是什么也没听见一般,又走回跪于祖母棺前。

拿起一旁的一叠纸钱,一张又一张丢于面前的火盆。

看着燃尽,火苗又起,云缨大脑一片恍惚,不知想什么,又或许要想的太多,一时不知从那里开始想起。

与此同时,距离京城三千多里的灵台山,也正在办一场丧葬。

只是参与这场丧葬的只有三人,一个四十多但尽显儒雅的男子,一个近四十但岁月似乎并没有于她脸上留下痕迹的女子,一个十七岁但满脸严肃稳重的少年。

铲上最后一铲土,儒雅男子和少年抖抖衣服,又擦了擦手,才接过女子递来的香,两人在前,少年在后,三人齐齐朝墓碑三拜。

插好了香,儒雅男子就看向少年道:“玄锦,你先下山吧,我与你师姑再陪你师叔祖待一会儿。”

少年玄锦微微张嘴,犹豫了几息,还是没问出心中的疑问,朝两人一礼。

“是,玄锦告退。”

等玄锦的身影彻底消失眼前,两人才转身,借助另一旁没取走的灯笼看向墓碑。

半响后,程莲才侧身转头看向儒雅男子,“二师兄,依师叔咽气时所言,云家...除了两个女郎,还能......”

后面的话,程莲的喉咙滚了又滚,饱满的唇瓣张了又张,还是没说出。

但玄山懂,没转头回看自家师妹,盯着墓碑后面的坟身长叹一声,才道:“师妹,师叔虽于星象占卜结果方面不会说得具体,但从没有出错过,能让镇国大将军府一生坎坷的老夫人突然去世,那定是云大将军几人全都出了事。”

虽说玄山现在还未收到镇国大将军府老夫人去世以及边境的消息,但玄山就是这么肯定。

除了之前他师叔与他透露了一点占卜结果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师叔今日的死,以及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所留下的话。

故人逝,乱象正式启,一切皆为天命,也结于事在人为。

故人,是他师叔的故人,镇国大将军府的老夫人。

他信世间缘法就是如此,他也信他师叔的本事,若不是镇国大将军府的老夫人去世,他师叔不会说故人逝,不会提及天命、事在人为,更不会让自己也去世于这一天。

他师叔啊,这是等着镇国大将军府的老夫人一起呢!

程莲顺着话一想,也确实...不,在听到她师叔留下的话时,她就清楚,她只是内心排斥,才不敢去清楚,才抱有一丝希望,询问她的二师兄。

因为她不敢想象那大宅子里的崔玉,在知道自己不仅没了相公,也没了所有儿子时的悲痛。

程莲鼻子霎时一酸,眸光就侵满了湿意。

“师妹,一切皆为天命......”

“可为何结于事在人为?”程莲忍不住打断她二师兄的话,她甚至还想吼一句:为何这事在人为的人是云家两位女郎?

玄山一噎,随即又轻叹一口气,“大庆乱象是为天命,云大将军等人之死是为天命,也正是这样的天命,才让大庆这一劫之解的机缘系于云家两位女郎,所以结于事在人为。”

微微一停,玄山侧身看向自家师妹,语气放轻一些,“师妹,师叔不能改、也改不了天命,我们亦是如此。”

程莲深呼吸几下,努力压下涌入的情绪,随即带有歉意的眼神看向墓碑,再看向她二师兄。

“二师兄,我知,我也明白,可我心疼那府中留下来的人啊。”

玄山又想叹气了,当初他的师妹就对云大将军恋恋不忘,后来接到师叔的安排,克制着心中情感进了那将军府给云家其中一女郎当师父。

于将军府待了七八年,终于放下了对云大将军的情感,但...人心啊都是肉长的,与里面的人相处了那么多年,放下一种情感的同时又怎会不对其他人升起另一种情感?

或许还不止一种!

毕竟他听她师妹夸她徒儿云缨时,也对云大将军的夫人崔玉夸赞不已。

“师妹,留下来的人总是要向前看的啊!”

话都懂,可心中体会又怎会因为懂就快速褪去?

程莲微微抬头,闭眼,任由被挤压于眼角的湿意顺着脸颊滚落两滴。

“二师兄,我明日就启程去京城,你可有话或者信带给你的徒弟叶清安?亦或者带给大师兄?”

玄山回正身子,又看向了墓碑...不,应该说看向了更往后面的竹林。

这一次去京城,他师妹不会再因担忧镇国大将军府被忌惮而隐瞒身份了!

“清安那儿,不必,至于大师兄......替我向他问好吧。”

“行。”

翌日,镇国大将军府的大门开得很早,最先来的是云缨的外祖母和舅舅一家。

外祖母一看着崔氏和云缨就掉眼泪,哽咽着喊“我的囡啊,我的孙孙啊,苦了你们了啊。”

崔氏当场就忍不住,抱着老夫人细声哭了出来。

一瞬间,在场的其余人也跟着红了眼眶。

云缨别过头擦了擦眼角,赶忙拉着人安抚,待自家表哥和表妹回过神来,加入安抚队伍时,云缨抽出身。

朝她舅舅和舅母郑重一礼,一一称呼喊人。

宋氏赶忙上前拉起人,“都是自家人,不必这些虚礼。”

“是啊,都是自家人。”崔侍郎崔岩收回虚扶的手,也接过话道。

云缨扯了扯嘴角,让自己的神情看上去没那么苦,认真回:“礼不可废,这是阿缨应当的。”

她这话一出,不仅崔岩、宋氏蹙了眉,连一旁才被安抚下来的外祖母也随着崔孟然和崔茜一起看了过来。

昨儿报丧之人上门时,他们有把人留下多问了一些,知道崔氏把将军府的管家权交给了云缨,可这才一晚上过去啊,云缨她...她也太适应了,适应得让她们更加心疼。

看着娘家一行人对于阿缨改变的怔愣,崔氏刚拭去的泪水又无声滚了下来。

她家阿缨啊,今后怕是再难有在她们面前撒娇、耍宝的时候了!

宋氏率先回神,快速低头,用帕子擦了擦眼尾,化解这无声的氛围,道:“咱们家阿缨啊,这是长大了。”

“长大了好啊,长大了好啊。”崔岩也随着附和了两句。

而后神情露出一丝悲伤,“阿缨,带我们进灵堂上香吧,等会儿其他家就要到了。”

“好,这边请。”

把点着的香一一递给外祖母,云缨于右边面对棺材倾斜跪下,看一眼她对面同样姿势跪着垂头烧着纸钱的阿娘,云缨也朝火盆丢了一把纸钱。

等外祖母鞠躬三拜,插上了香后,云缨与她阿娘的动作同步,跪着的膝盖一转,朝她外祖母一拜。

这是大庆在京城这边的丧葬习俗,报丧后,来吊唁的人中,若是有孝子孝孙的长辈,主人家就得出一孝子或者孝孙跪拜还礼。

按理,她阿娘现在的位置应是孝子,她的位置应是孝孙,可她祖母没了孝子也没了孝孙,只得作为孝儿媳的阿娘,和作为孝孙女的她顶上孝子、孝孙的位置。

对于这一点,除了对于父兄的死悲痛、麻木外,云缨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可此情此景,总是会让人看上去更加凄惨。

云缨不仅听到了她外祖母克制不住的抽噎声,还听到了舅母几人呼吸加重的声音。

“华娘这一生,实属坎坷啊......”

外祖母口中的华娘,是祖母闺中乳名,大名为姜华。

她祖母的这一生啊,确实坎坷!

北苍军以前的大将军,可是祖母的父亲啊!

祖母年少时,父亲、兄长、弟弟全战死沙场,母亲一病不起,没过两月也随着去了;中年时,相公和儿子们出征,结果只有大儿子一人活着回来;临到老,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和孙儿们又出征,一个都回不来了。

这怎么能不叫坎坷呢?云缨任由眼中的泪流下来,默默暗想。

看自家外祖母被自家表哥和表妹搀扶下去,换上自家舅舅和舅母上前,云缨才敛了敛神,跪回之前的姿势烧纸钱,而后继续同样的跪拜还礼。

等表哥和表妹也都上了香,云缨才起身领着他们去父兄的灵堂上香,这次跪下烧纸的也只有云缨一人。

上香的只有舅舅、舅母、表哥、表妹,其中表哥和表妹还跪下拜了云缨的父亲,与云缨一起烧了一会儿纸钱。

至于外祖母,大庆自是没有岳母(外祖母)拜女婿和外孙的丧葬习俗,所以只站在一旁,由嬷嬷搀扶着抹眼泪。

一行人刚起身,就见云缨的姨娘领着云缨的大嫂进来,两人红着眼眶,与云缨和她阿娘一样,也都穿戴着丧服。

云缨赶忙上前扶上自家大嫂,“大嫂,你怎么......”

“阿缨,孩子现在无事,我也无事,是该来披麻戴孝的。”安晴打断云缨的话,认真道。

而后同样认真的眼神看向也担忧上前的崔氏,重复道:“阿娘,别担心,孩子和我都真的无事,我不是逞强。”

瞧着脸色比昨日好了很多的唯一儿媳,崔氏强忍又要夺眶而出的泪水,轻轻叹口气,朝人点了点头。

“行,但只能站于一旁,且不能长站,隔一段时间就去休息一会儿,一有不适也要立马回去休息。”

安晴松口气,快速回:“好,我都听阿娘的。”

而后轻轻拍拍云缨的手,示意她松开,看向外祖母和舅舅一家,朝他们郑重一礼。

宋氏赶忙上前扶起人,连说着与之前跟云缨说的同样话。

见此,云缨也不再劝自家大嫂了,看向苏姨娘,想问一句怎么不再休息一会儿,但微微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问。

昨晚,她守完前半夜,去睡了两个时辰,再来换她阿娘和苏姨娘时,苏姨娘以她可以不用来那么早跟随接待吊唁的人为由,陪着云缨又守到了天亮。

苏姨娘看懂了云缨的关心,回了云缨一个安抚性的眼神,而后也朝崔侍郎一家行礼。

刚被宋氏同样扶起身时,管家就来报,说大理寺寺卿一家到了。

云缨立马看向她外祖母和舅舅几人,安排的话还未说出,她舅舅就抢先开了口:

“让人带你外祖母和表妹去坐一会儿,我与你舅母以及表哥留下,帮忙一起接待来吊唁的客人。”

边境急报的第二日,即便接任的大将军已启程赶赴边境,但后续还有诸多问题要商议,朝中今儿自是要上早朝,且没太特殊的情况,应还不能告假。

云缨昨日安排报丧时,就有想过除了舅舅一家和大理寺寺卿一家可能会告到假来的早,其余人家不会那么早。

在接待方面,她原本的打算是舅舅和大理寺寺卿两家来上了香后,她和她阿娘亲自陪一会儿,而后安排两家于一处,让两家互相陪着。

至于后面来的人家,时间上不会相隔太长,她就干脆安排他们吊唁后于一处,让他们直接彼此互陪互聊,将军府于吃喝方面招待好就行。

现下,她舅舅提了一个更好的提议,云缨自是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毕竟来的人中不只是官员的家眷,还有官员本人,主人家有一个在朝中的官员陪着自是会更好。

与自家舅舅等说一句“麻烦了”,又对自家外祖母和表妹的安排嘱咐一句嬷嬷,云缨立即带着她大嫂朝灵堂外走。

舅舅一家她都于灵堂外迎接了,那作为大嫂娘家的大理寺寺卿一家,她也得出去迎一迎。

来的有五人,她大嫂的爹大理寺寺卿安正威,她大嫂的娘朱氏,以及她大嫂的两个弟弟和妹妹。

五人一见着云缨和安晴,第一眼就看向安晴,个个眸中带着关心,特别是朱氏,眼眶瞬间就红了,身体也微微朝前倾。

云缨想:若不是还存了理智,她大嫂的娘肯定就扑上来,拉着她大嫂问东问西。

在心里轻轻叹息一声,云缨朝最前的两人一礼:“世叔,婶子。”

“爹,娘。”安晴紧随也行礼喊道。

像是传达了一种讯息,朱氏立马上前一手一个,扶起两人。

“你这俩孩子,这些时候了,还整这些虚礼作甚。”

云缨同样回一句之前与她舅舅他们说的说辞,看两人神情丝毫不惊讶,眸中也没有一点不快,云缨心底的一根弦瞬间松弛了一些。

自家大嫂的爹娘,对于将军府管家之权交给她而没有交给她大嫂这点,并没有意见!

虽说为了她父兄和阿姐她也不在乎他们有没有意见,但都是亲戚啊,没有意见总比有意见好啊。

或许他们是希望自家的女儿轻松一些吧,又或许他们希望她大嫂生下孩子后......也罢,若真是这种,她到时就问问她大嫂的想法。

云缨快速敛了敛神,“世叔、婶子,你们这边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