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将军的养花手札 >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将军的养花手札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作者:桃不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0 01:23:21 来源:文学城

“萧世子。”宣离退开两步,拉开了他们之间暧昧的距离:“太子近日又有查到一些关于税贡之事的证据,特地命本王将一些宗卷送来,听说萧世子不方便,已经交给周大人了。”

萧玥冷着脸,任谁也瞧得出他的不悦,他跨出宗卷室,两步便跨过宁镜站到了宣离面前,他的身高此时已经和宣离相差无几,那一身毫不掩饰的傲气和怒气让他平添了几分威严气势,在大他三岁的宣离面前反而显得有几分侵略之意:“竟不知是什么重要的证据,还能劳动桓王殿下亲自跑这一趟。”

宣离背在身后的手指轻揉着,他看着萧玥那越发英挺的眉眼,面色不变:“卷宗已交给周大人,萧世子一看便知。”

此时,一直背对着他们的宁镜转过身来,看到宣离目光中的兴味,还有萧玥哪怕只看背影便能看出来的阴沉,说道:“既然卷宗已送到,桓王殿下还有别的事吗?”

宣离一笑:“方才最后一件事,也已告知宁公子,本王便不打扰了。”

说着,他朝萧玥轻一点头,便转身要走。

“脏的衣服就不要穿了。”

身后传来萧玥的声音,伴随着“簌簌”的衣料摩擦的声音:“扔掉,穿这件。”

宣离脚步未停,也未回头,恍若未闻一般带着侍卫离开了大理寺。

只是唇边那一抹笑容,却越发地明显起来。

寒露凝霜,今年冷的格外早些。

宣离骑着马,身边的近侍正跟他说着最近的情况。

“六坊的生意已经全部停了,十二院也转交了出去,秦杜鹃正在善后,明院的人好处理,暗院的人还需要些时日。”孟月骑在马上,低声朝他报着。

宣离看着热闹的长街,时不时对路过看他们的人报以微笑,说道:“让她尽快把该做的事做了就行。”

孟月犹豫了一下,才说到:“自上次矿山一事后,雍王府里所有人都被拔了个干净,而且还暗地里查出了我们许多暗线,我们送进宫中的倾世之花也被奚贵妃处理了,而且其它官宦府中的钉子竟也开始暴露,如今太子不满六坊十二院,一旦全部关停撤出,那我们这么多年在永安的经营就几乎全都毁了。”

暗处的人对他们的了解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像,虽税贡一事他们看上去胜券在握,但此一步可以说是完全与雍王为敌,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走到这一步,他们不得已投靠了太子,又为此牺牲了六坊十二院,而且为了查清税贡之事,他们付出的代价之大,将永安之外的势力也暴露了出来,若是此次雍王不死,那他们肯定也活不了。

宣离没有回应他的话,两人走到桓王府门前时,已近黄昏,残阳晚艳,染得人满身血色。宣离坐在马上,是看着门前那块匾额,一时没有未动。

孟月下了马,抬头看向马背上的宣离。

雍王三岁开蒙便封王,十岁便有五珠,自小便受尽所有人的宠爱,哪怕如今犯下如此大案,证据确凿,父皇怒极却仍未发作。

而他,五岁才开蒙,到了十八岁才在小张相的谏表中封王,得以在宫外立府,如今二十一了仍然还只是个单珠亲王。

君父,母妃,同样的儿子,差距竟如此之大。

“王爷。”孟月低声唤。

宣离垂头看了他一眼,翻身下马,将马缰递到他手里。

孟月伸手接过马缰,将马将给后面的人,另一只手上戴着黑色手套,手里一直拿着剑,跟在宣离身后进了桓王府。才进府中,宣离便停了下脚步:“不用跟着了,我一个人静一下。”

后面的人便都停了下来,不敢再跟着,眼看着宣离的身影消失在了回廊后,孟月稍一犹豫,对身后一人吩咐道:“去和赵嬷嬷说一下,就说王爷回府了,不让我们跟着。”

一人令命走了,孟月看着宣离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抹淡淡的担忧。

赵嬷嬷来时,孟月仍守在原地,未离一步,看到赵嬷嬷,他连忙迎了上去,态度恭敬:“赵嬷嬷,您来了。”

赵嬷嬷点点头:“还没有回来?”

孟月摇头:“今日从大理寺出来便感觉王爷心情有些不太好,进府后,连我也不让跟着了。”

孟月是宣离的近侍,已经跟着宣离十年了,也是这些年来,宣离除了赵嬷嬷之外,最信任的人。

赵嬷嬷拍拍他的肩,笑道:“没事,我去看看。”

桓王府并不如何宏伟,连平日里跟在太子身后的景王宣景的景王府都比桓王府要华美。宣离在这王府中三年,除了必要的修整,连景致也未曾大动过。

赵嬷嬷穿过回廊,走进后院,一路上所有人对她都是格外恭敬的。

宣离没有妻妾,后院便一直空置着,似乎主人从未想过要使用一般,屋子便只做了打扫,却未整休,院中更是连花也种得少,多是些常青的绿植,四季皆如此一片绿,好养活,少修剪,也让这院子终是少了些荒芜之意。

待走到一处偏远的小院时,赵嬷嬷停下了脚步,眼前的门是关着的,门上的朱漆已经斑驳,雨水侵蚀下连那旧的门板都已经有些发霉,可门上的锁环是崭新的黄桐,在这陈旧的门扉上显得极不匹配。

已经被人打开了,赵嬷嬷推开门,走进这座几乎无人会来的陈旧小院。

抬眼看去,连院中的屋子也都是斑驳的,无人修理,无人打扫,无人光临,而这院中唯一亮眼的颜色,便是院中一颗银杏。

银杏已经二十余年,已是寒露,满树的金黄已经掉得差不多了,被风一吹,便又是一片“簌簌”之声,院中也无人打扫,此时堆积的银杏叶便铺了满地满房。

银杏树下,正坐着一个银灰色锦袍的人影,正是宣离。

银杏叶很厚,因为宣离从不让人打扫这个院子,这院子自他来时便如此,树叶一层层堆积,再一层层**,如同这院子一般,金灿灿的颜色里,却透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人走在上面时,脚底踩着是绵软的脚感,而树叶被踩碎时发出的咔嚓咔嚓声又分外清脆。

赵嬷嬷走到树下,看着宣离,苍老的面容上尽是慈爱。宣离一直待他很好,十岁那年宣离认燕嫔为母妃后,他们便不用蜗居在连冷宫都不如的小院里等人施舍,他一步步爬到如今,不管遇着多大风浪,从来都是将她如亲生母亲般供养着,她如今四十二岁,额头,眼角,嘴角处的皱纹已清晰可见,虽身无华服,鬓无贵饰,可面皮上却是白里透着粉,透出一股大家子里才有的细腻来。

他看到赵嬷嬷,抬眸笑道:“又是孟月吧。”

赵嬷嬷走到他身边,就着银杏叶一同坐下,看着他身上和肩头的银杏,说道:“他也是个细致人。”

宣离只是笑了笑,他侧了侧身子,就着树叶便躺了下来,头枕到了赵嬷嬷的腿上,如同一个孩子睡在母亲腿上一般,肩微微松落,多了几分轻松。

“今天是遇到什么事了?”赵嬷嬷手抚摸着宣离的头发,轻声问。

宣离就这么躺在赵嬷嬷的腿上,看着片片金黄飘落,他的声音也是轻的:“见到了一个挺久未见的……熟人。”

赵嬷嬷对他做的那些事所知并不多,但却知道他能到今天这个位置有多不容易:“叙旧了吗?”

叙旧?宣离眼中有淡淡的笑意:“有的,还说了许多话呢。”

那一句,应当可以让他听出一万句吧。

“那应当是好事。”赵嬷嬷说道:“能和离儿叙旧的人,不多。”

宣离微微侧了侧头,躲开了一片就要落到了面上的叶子:“是啊,是好事。”

赵嬷嬷温柔地说:“人这一辈子,能遇到的好事总是不多的,既然是好事,怎么还不开心呢?”

不多吗?宣离没有说话,他眼前浮现起萧玥看他时,那张既怒又妒的脸。就好像自己的珍宝被人玷污,被人窃取,被人玩弄了一般。

他眯起眼笑了起来。

“阿嬷。”宣离的声音很轻,但在这空旷的小院里还是分外清晰:“这颗树和月桂宫里的那颗树好像。”

赵嬷嬷摸着他的头发,抬头看了一眼,入目皆是一片金黄:“是啊,都是银杏……”

她的尾音消失了,没有说下去。

宣离闭上眼,此时拂面的风已寒凉:“银杏很好,我上个月进宫时去看过了,比这颗还好。”

赵嬷嬷摸着他头发的手一顿,而后眼角有些泪花闪烁:“好便好,好便好。”

萧玥今日回府很早,往日里都要到了子时才回,今日酉时便出了大理寺。

回到国公府时,宁镜从马车中出来,身上还披着萧玥的外衣,萧玥一路上等着宁镜和他说说“最后一件事。”可宁镜却是从未出口一个字。

黄金和白银两人见他们都沉着脸,两人也都不敢先开口,直到到了最后的岔路口,左边是白露院的方向,右边是长歌院的方向。

“有什么要和我说的吗?”萧玥冷声开口。

宁镜摇摇头,径直便往左转,往白露院去了。

萧玥站在原地,看着那在夕阳中越走越远的背影,脚步想动却又不甘心,只能是咬着牙,站在原地。直到宁镜转角人影都没了,这才捏着拳头转身回了长歌院。

进了院子,萧玥便进了屋,甩得门“哐哐”响,不一会儿,又拉开门跨了出来。

白银看他盯着院门口,却始终没有动脚步,犹豫地开口道:“爷,你要不先穿件衣服再去?”

萧玥正窝着火没处发,听他开口,扭着便道:“去什么去,是他求着爷,又不是爷求着他!”

白银咽了口口水看向黄金,黄金却是抱着剑靠在廊柱上,看着萧玥那幅窝火的样子,心中渐渐明了,说道:“爷是在气今天桓王对宁公子太亲近的事吗?”

萧玥正想反驳,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是又不是。

桓王没安好心,他是知道的,宁镜面对桓王时的几次反应他都看在眼里。

而这一次,他居然敢把手放在宁镜身上,还靠得那样近,近到似乎他再晚出来一点,他的唇就要碰上那莹白的耳垂。

可宁镜,明知他正气着,竟然到现在都还一个字都没有和他解释。

“之前查桓王身世的事情有进展了。”黄金说道:“宁公子想必感兴趣。”

白银一听,只想快点远离此时正怒着的萧玥,连忙边走边说:“我去通知宁公子。”

新年快乐~~

此章给小天使们拜年~~

晚八点的更新不变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