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降将 > 第7章 曲阳

降将 第7章 曲阳

作者:刘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2 16:18:24 来源:文学城

赵旦看这少年吃饱喝足了,就脱下自己的外衣给他。男孩迟疑了片刻,又再次朝他扪胸行礼,才转身把破烂脏污的衣裳换下去。赵旦瞥到他手臂上纵横交错的疤和划伤,饶是再心狠,也放不了他一个少年人在野外独活。

“你上来,坐我旁边。”赵旦连比带划,拍了拍车厢的木板,“等下要是,有人,来了,你就趴着……对,趴着,不要动。”

少年这次领悟得快多了,心知这是救命恩人在帮自己,就躬身匍匐在车厢前方,在车轸和车轼下方堆着不少竹简的地方挪了挪,小心地将自己藏过去。赵旦还是不大放心,动手把衣领盖过少年的头,如此一来远远看去,就只像是一团塞在竹简之间的旧衣裳。

“走,去阳曲。”赵旦把手扶在车轼处,下令道。

赵境广阔,虽说三晋曾为一家,如今各立为诸侯国,大小摩擦少不了。中山国恰巧位于腹地,白狄虽然定居,又改不掉那骚扰边邻的习惯,害得赵国时不时要出兵。话虽如此,也有好处,譬如境内的关卡防军虽然严格,但人手不足,有时候就来不及细细盘查。

往阳曲的一路上,赵旦偶尔略施薄礼,就能以“家奴”身份给这少年安顿下来,同住驿馆。赵旦处理公务时,也带着这少年,让他帮忙搬东西、背行囊,反而让他一路上的巡检顺利得多,提早回到曲阳。

正逢一场小捷的消息传入曲阳,城中添了几分欢庆。赵旦入城时,百姓正忙着庆祝亲人返乡,守城将士见到他出示鹰符,也没有过多盘问。

赵旦自打对外说男孩是家奴后,就准许他同乘一车,偶尔甚至让他御马。少年驾马颇有天赋,能在山路上奔驰而不摇晃,在峡口窄路也不惊马。平日出行,这少年也颇有家仆意识,早早起来打理马匹,洒扫,甚至能帮忙做羹食,行事踏实,手脚麻利。赵旦心里琢磨,每每想和他搭话,又不敢随意找个舌人传译。好在这少年偶尔也能挤出几个字来,连比带划总能交流个差不离。

进了城之后,少年反而姿态拘谨了起来,小心翼翼地用余光看路过行人。

“你好奇?那是医馆,那是驿站。”赵旦扶着袖子,伸手指给他,“这是市街,你如要采买,就在这条街上。平时要是碰上立斩的罪犯,也在这条路上。”

少年没有作声,手指抠着车辇的木柱。他随身的利器已经全被赵旦上收,哪怕一根树枝都没有,赵旦侧着眼,看了一眼他,低声宽慰:“我保着你,你放心就是。”男孩终于应了一声,路过行刑台前,又像是被吓到了,有点僵硬地把头转开。

赵旦看着他,抬手搓了搓男孩的脑袋,心里倒是无端生出几分怜惜之情。赵旦自己的幺儿也就不过与这男孩差不了几岁。一个生在富裕之家,衣食无忧,一个却流浪奔波,遍体鳞伤。

“我家在康安坊,等你到了我家,好好洗个澡。”赵旦打量着他,半开玩笑道,“你这个骨相不错,长开了必然俊美。回去好好收拾收拾,今后呢,早日就在这曲阳成家立业……”

男孩这回像是听懂了,没吭声,默默把赵旦的手从自己脑袋上扒下去。

赵旦到家时,正碰上妻子子英带着两个孩子在院里洒扫。那两个孩子约莫七八岁大,一看来了个年长的哥哥,先有些胆怯,一听是父亲带回来的“玩伴”,一大一小就欢呼着扑上去,要拉他去玩。少年一脸窘迫地回头去看赵旦,奈何赵旦已然扶着子英,两人往屋内去闲聊了,全然放心地把孩子先扔给他带着。

多日相伴,赵旦对这戎狄小子已然放心,更何况宅里有不少往来做工的人,他的妻子倒是有很大怨言。

“你弄回来的那个小孩,虽然做事麻利,但不声不响的…我觉得他有股狠劲,不像善茬。”子英埋怨道,“他当真是附近的流民?等他收拾洗洗,就让他找个工去!在家里还要多一张嘴吃饭…”

“这小孩大难不死,为人忠诚,做事又靠谱,留着多吃一顿,家里活儿就都交给他,你好多歇歇嘛。”赵旦嘿嘿笑着,握住妻子的手。

“你就乱想!他那个长相,明显就不是…”子英看了一眼窗外,压低声音,“戎狄脾气暴戾,万一哪天惹祸上身怎么办?”

赵旦摆了摆手,但看老婆一脸不满,也只好想个法子:

“这样,先让他休息一阵,我想个办法把他送到别人那去。万一军队需要人饲马呢?我看就让这小子去比较好。”

至于那男孩——他原本是有名字的。

奈何流落他乡,自己的原名也就毫无提及的意义了。赵旦和子英二人琢磨了一阵,决定赐给他一个名。

赵旦谈话出来的时候,正见自己的两个孩子一个抱着那戎人少年的脖子,一个拉着他的胳膊。

“爹爹!”他的长子赵邻松开了少年的手,“你带回来的哥哥给我捏了泥人玩!”

赵旦一看孩子满身是土,顿时一阵头大,拎起赵邻的领子,给他提着进屋:“你赶紧洗手去,泥人就由爹爹收下了。”

幺儿赵凭则抓着“哥哥”的头发,在他身上不下来。赵旦忙把俩孩子都哄进屋里,让人打水来,给他洗脸。

“你是一人独行,所以我给你选了个名。”赵旦就地拿起一根木杆,在沙地上写出一字:单。

“……”少年指了指字,又指了指自己,半信半疑地看着他。

“对,就叫这个。但是此名有两个念法,落单的单未免难听,你呢,就用另一个念法,叫…单(shan)。”

“单。”少年跟着念,“单?”

“对。”赵旦蹲下来,一边教他,一边折断了手里的木杆,给少年分了半枝,手把手地带着他写。

得了名字的少年隐约有点动容,一笔一画写完,眼眶里挂上一层水汽。他用手腕抹了一下,双膝着地,对赵旦恭恭敬敬地俯首拜下。重礼仪的中原哪有这种拜法,向来都是祭祖才这样,给赵旦吓得一个激灵,忙把他扶起来:“祖宗啊…你这又是在哪学的……”

这一拜,也让赵旦意识到,如果要留个听不懂话的家仆迟早是个问题。正巧家里两个孩儿都在学语的年纪,不如也让单旁听学习,免得他成日要么扪胸礼,要么五体投地…

赵旦在灶房找了个空位置,先用木板和旧床被铺设了张简单卧榻,算是能睡的地方。又从自己房里搬出两个空木箱,立起一个,平放一个,当作桌和柜用。他做津吏的,日子不算大富大贵,但还不至于住不起人。虽然灶房阴冷,但至少能挡风遮雨。

单进屋之前在水井旁洗了澡,赵旦甚至拿了一套自己的旧衣物给他,已经算是厚待。

单沉默着脱下身上的旧衣物,借着暗黄的烛光检查身体,在他的肩背和身躯上有几道没消退的鞭痕,其中一道从脖子直到腹部。所幸这几天吃饱喝足,伤痕也有所恢复。他把那套旧衣服穿上,棉布的柔软料子从掌心掠过——他从没有试过这种衣物,也几乎没有见过这种布料。单用脸蹭了蹭袖子,惬意地躺了下来。

虽然子英对丈夫的决定大不满意,但等孩子都睡下后,又于心不忍地来看了一眼单。她蹑手蹑脚地推开门,看着那少年睡熟的样子,在门前立了一会。

难得一夜安稳,单次日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一阵暖意落在单身上,让他有些茫然地睁眼。也不知道是谁拿了另一床被,盖在他的身上,床榻旁的箱子上还有人给他留了餐食。

不知出于什么缘由,赵旦和子英都没有打扰他。单自觉不能什么都不做,吃饱喝足后就将碗和灶房都收拾干净。再去院子里劈柴打水,他做这些事有经验,又年轻力壮,很快就将院里打理整齐。

赵邻和赵凭兄弟俩扒着墙边看他干活,一等单闲下来,两小只就蜂拥而至,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明白,总之是被拽去陪他们玩。

单虽无奈,但少有的过上了安宁的日子,他心里已然没有怨言。每日任劳任怨地干农活,洒扫室内,一边又陪着赵邻、赵凭读书学习。月余过去,他反而是学得最起劲的,很快就能开**流。

“你看看,哥哥学的比你俩都快。”赵旦敲着桌子,教训自己家里的俩小崽,“你们爹爹我成日累死累活,难得请先生来教书,你哥俩倒好,没一个认真听的。”

赵邻道:“嘿嘿,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爹爹何必雕我!”

赵凭道:“爹爹,我知道!这是论语!”

赵旦气得眼前一黑,干脆把旁边坐着的单抓过来,吩咐道:“即日起,你也不能光听课。你年长,学得快,管着点这俩小子,别成天带他们玩……”

“我是仆从,不能……”单心里大惊,平时陪他俩玩就已经要了自己半条命,现在又增职责,岂不是全日都没个歇息机会。

“我说你能,你就能!小子,交给你了。”赵旦语重心长地在他肩膀上拍了一把。

单在心里算了一阵,自己早晨卯时起来,劈柴,烧火,和厨娘在灶房做餐食;巳时出门打水,采买,要赶在未时前回来陪兄弟俩听课;酉时清扫房间,准备晚餐,也就睡前能有时间歇息,这下睡前的功夫也让两个小崽挤满了,充实,实在充实。

赵邻年纪大,已经能坐在案前读竹简。他爹不在家,人就斜斜垮垮地靠着凭几,一目三行,心思早就飞到天外去。父亲是津吏,故而家里也有竹简,多以记载天下山川大河为主,甚至更存了一套《山海经》,用蓝布裹着,放在架子上。

单默不作声,进屋擦桌擦案。赵邻一听见有人脚步声,手忙脚乱地扒开桌面上的竹简,抬起胳膊招呼:“哎!你过来一下。”

“?”单跪在地板边沿,回头看看他。

“我爹让你教我,你帮我完成课业呗?”

单看了赵邻一眼,这小孩使唤人实在不客气,举手投足一副娇生惯养的架势,单懒得理他,继续把桌案上的浮灰擦去。

“大家说的果然没错!戎人凶残,语言不通,也不识字…”

单听他摇头晃脑地开始了,便打断道:“我认字,自己课业自己写。”

“太好了!”赵邻大喜道,“爹爹说的对,哥哥学的就是快!”

“……?”

“我要把这册书重新理一遍,抄下来。要不然你帮我吧。”赵邻眨巴眨巴眼睛,“不是课业,真的不是!”

单看了一眼他手里的书,对知识的好奇盖过了职责所在,他可从未见过这套蓝布裹着的竹简。于是他放下了手里的抹布,挪到桌边来:“那我照着抄,公子也不能不学。”

赵邻面露喜色,恨不得赶紧把笔交给他,当即在旁边跽坐,举起竹简:“好好好!我读了就是学了,你帮我抄……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

单听了半天,把笔撂下了:“公子这分明就是让我在替您写课——”

“别呀,这可是《论语》!都是齐鲁贤人孔丘之言,先生要我背下来的,我背下来了就行了,你抄完了也不亏,权当练字了嘛。”

单停了一会,道:“好。”

赵邻嘟囔道:“让你帮我写个简牍交先生过目,你较真什么,写就是了!”

单又忽然想起自己身份与小主人如此悬殊,只好顺着赵邻的意思来。所幸赵邻本性率直,不爱积淤郁气,脾气发出去就作罢了。

三个月过去,单愈发感谢赵旦和子英。

子英最早对他来路不明的身份担忧,但她又常给单夹菜,偶尔还帮他修不衣裳。赵旦不仅不曾报官,也全然交托信任,又任由他在家中来去。两个孩子更是白纸一张,除了常常要给赵邻写作业,帮赵凭穿衣服束发之外,也主动教他读书习字。

单偶尔在夜里爬上屋檐透气,回头想自己短短十几年人生,世间冷暖竟已经尝了个遍。如今身在赵境,能吃能喝,已是满足。但他自己的身份…单垂下眼,心里有些惆怅。

眼下白狄和赵关系僵持,赵国对戎狄的态度好不到哪去,恐怕真有一天会为赵旦招来祸患。

这日正逢曲阳落雨,单趁着夜色收拾了自己攒下来的行囊。

雷雨天气不适合寻常人走夜路,但他早有经验和准备,几月来用秸秆编了斗笠,拿上攒下来的柴刀,塞在行囊里,这才空手去叩门。

赵旦和子英的卧房还点着灯,单伸手敲了敲门:“津吏大人。”

“有事明个说。”赵旦懒得起来,翻了个身,准备熄灯。

“…我来向大人辞行。”

赵旦登时精神了,一个翻身爬起来,扒着门边道:“你要走?你…你怎么走?你去哪?”

单在门前站着,雨水沿着斗笠的缝隙淌到他的脸上。

“用腿走。大人,我必须要走了。”

这章一不小心超额完成了。

囤稿里的时间线有点疑问,本来以为要现写,结果一摸键盘就顺利输出。

写的很舒服的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曲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