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江风月影 > 第101章 闲话

江风月影 第101章 闲话

作者:久宵寒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8 07:40:59 来源:文学城

月尽欢有意再问问柏父的情况,但是看母子二人都是一脸忧愁,显然不是不是个多说的好时机。再想想自己也不过是个外人,实在没有多嘴多舌的立场,便把到了嘴边的问话咽了下去。

不问归不问,月尽欢还是意外人的身份劝了一句:“大娘,听你们的话,柏大叔的病情已经很重了,我觉得还是别再拖了,早些带来看看稳妥些——大娘你就在药仙居做工,若是钱财不够,不妨跟馆主说说,用工钱抵?”

杨大娘眼睛一亮:“我早就想带夫君来了,只是苦于银钱不够……姑娘这法子我自然是同意的,只是馆主能同意吗?”

“有何不可?大娘在这里干的够久,做事情也够勤快,没理由馆主不同意的。”月尽欢说,心里想的却是实在不行就自己先垫一点。

如果杨大娘夫君的病实际上源自和知府差不多的毒物,两人的脉象相比对,对研制出对症的药物也有助益。

月尽欢心里盘算着,却越发觉得事情离奇。知府中毒还能用有人暗害解释,杨大娘的夫君听着只是个普通的采药人,他又招谁惹谁了?

一遍胡思乱想一边听着母子二人家长里短的闲谈,月尽欢在一旁坐着也不着急,有一耳朵没一耳朵的听着,时不时帮着杨大娘数落柏杨两句——什么注意休息,注意饱暖,不要过于损耗身子之类的碎碎念。

直到饭堂里的人走的七七八八,柏杨脸上原本和母亲见面的欣喜也变成了无奈,杨大娘才终于感觉到自己口干舌燥。抬头一看才发觉已经快未时中了:“诶哟,都这个时候了。”

看了看被念叨的都有些犯困了的柏杨,杨大娘好笑的一巴掌拍在了柏杨脑门上:“起来吧,不早了,娘送你出去。”

杨大娘也没有忘了月尽欢的事情:“姑娘你在伙房门口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

“没事,我去药房整点药材。”月尽欢没有依言行事,起身跟着母子二人走到了大堂,但是没跟着母子二人出门,而是自己转身走向药房。

药房门口有个看守着的小学徒。小学徒远远看着月尽欢走了过来,一开始还对这个这两日出现在药仙居的姑娘有些好奇探究的神色,但是看着月尽欢离药房越来越近,学徒的面色就变得有些为难了:岳雨歇只是随口告诉了众人月尽欢可以随意来去,但是药房重地,一般医馆是绝不会让外人进入的。岳雨歇说随意来去,但是究竟能随意到什么地步?药房是不是也被包括其中——他一个小小的学徒可说不好,但是出了事肯定得自己背锅。

想到这里,小学徒也坐不住了,站起了身子给月尽欢行了礼,说明了药房的规矩,然后支支吾吾的请月尽欢稍等,自己好找更有话语权的人来做决定。

月尽欢也明白药房对于医馆的重要性,也不打算为难这个小学徒,摆了摆手让他去找人,自己则是坐在了小学徒的板凳上。

可小学徒还没来得及抬脚,王言秋就走了过来:“干什么呢,一脸苦相……诶,月姑娘怎么坐在这?”

“王大夫您来的正好,”小学徒也没心思搭理王言秋打趣自己所说的一脸苦相,直接出声问道:“月姑娘说想进药房拿点药材,但是我没那个权限做主,王大夫您看?”

王言秋立刻明白了小学徒的为难,他也不是很能拿的定主意,但是毕竟人老成精,他倒是没像小学徒一样手足无措,而是沉吟一声,反问月尽欢道:“姑娘你需要什么药材,是不是必须亲手挑选?”

“那倒不必,只要能拿到这几味药就可以。”月尽欢报出了几个药材的名字,王言秋想了想,不是什么名贵药材,就提议道:“姑娘,药房确实不方便别人进入,但是正巧老朽也要进去抓药,若是信得过老朽的话,不如老朽帮你把药抓好拿出来吧。”

月尽欢自然没有异议,将所需分两一一报上,王言秋倒是好记性,也不用写,点了点头就钻进了药房。

不多时王言秋就捧着油纸包走了出来:“月姑娘你看看,这药材有无错漏。”

“这么快?”月尽欢边站起身子边恭维了两句:“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师傅常说,抓药才见真功夫,我的真功夫还是差了不少,远远做不到这么迅速。”

王言秋一边递过油纸包一边哈哈大笑,虽然明知道是月尽欢这是在恭维自己,但是王言秋还是受用的很:“练抓药得靠水磨工夫日积月累,姑娘尚年轻,不用太苛责自己。”

月尽欢看了看油纸包里的药材:“不错,品质上佳,分两也足够。王大夫,这些药价值几何?”

“说这话不就见外了?”王言秋捋了捋胡子笑着说:“便拿着吧,馆主也说过,但凡有的,予取予求。”

既然是岳家人的东西,月尽欢也懒得玩什么客气了,拢了拢油纸包,谢过王言秋就回了伙房。

杨大娘已经回来了,正掀开了陶瓮的盖子查看着红豆是否软烂,眼圈有点红红的。

月尽欢在门口顿了一下脚步,犹豫要不要现在进去。

杨大娘耳朵倒是灵,几乎是月尽欢一驻足她就发现了。

“姑娘来啦?”杨大娘拿勺子捞了几颗红豆放到陶瓮盖上让月尽欢看看:“姑娘你看看,这火候够不够,还要再煮吗?”

月尽欢伸手拈了一颗,指尖一碾红豆就四分五裂,显然已经是粉烂,但是形体还十分完整。月尽欢点了点头:“嗯,快离火吧,再煮要过火候了。”

顺手把手上的豆泥塞进了嘴,月尽欢拿手绢擦了擦手,然后卷起两臂的袖子方便做事,转头就看到杨大娘把陶瓮从火上挪开之后人却没有离开。

“……大娘您怎么站在这里?”月尽欢疑惑道:“我见别的仆妇都去休息了,您不歇会儿嘛?”

“不打紧。”杨大娘摇了摇头:“姑娘和这伙房不相熟,总得有人照看着些,我又是此处管事,没人比我更熟悉的了。姑娘对我们家有恩,于公于私我都乐意给姑娘打打下手。”

月尽欢苦笑,也没赶人走:一来是时间有点晚了,全靠自己恐怕得手忙脚乱也不一定能在准备晚饭之前收拾好离开;二来看杨大娘这性子,如果自己不让她帮忙她也不会离开,而是坐在门口等着自己,倒还不如让她帮帮忙,早些处理完也好各自回去休息。

想到这里,月尽欢便请杨大娘先将红豆捞出放凉,自己到一边去洗净了艾草将其煮熟碾碎榨汁。

煮了一锅白水,月尽欢取了两大碗加上艾草青汁去和糯米面,剩下的开水她也没浪费,把从药房里拿的药草全丢了进去,盖上锅盖文火煎着。

月尽欢边清洗着买来的老姜,边问杨大娘会不会做红豆馅,杨大娘笑了笑说她也卖过红豆包,做些红豆泥自然不在话下。

抱怨着自己问了个傻问题,月尽欢拿着石杵狠狠捶打着洗净的老姜,忍不住好奇问了起来:“杨大娘,我记得您早上说您有个诨号叫包美人?”

“诶哟,顺口说的,姑娘还记着呢?”杨大娘开着小火翻炒着红豆泥笑着说:“年轻时候开包子铺,别人给起的外号……在外面姑娘可别叫我这个啊,不然麻烦。”

月尽欢想了想早上那白家的八个女人,不禁背后发寒:“还真是,早上我在外面吃包子还有一家婆媳八个问是不是您的手笔呢。”

“婆媳八人?哦,白家的那七个媳妇和婆婆是吧,白老婆子是我之前店里的老客人了,她还惦记着我的包子呐?”杨大娘有些好笑:“白大姐年轻的时候就好吃,我刚关门那阵子听说她还到处找我来着,只是我住到了城外去,也不怎么进城,一直也没机会见面。”

“嗯,看样子那白婆婆一直都挺关心您的去向的。”月尽欢咬牙用力拧着纱布包,从中挤出姜汁边说:“她也说了些您的事情,就是不知道有几分真假——不过我也很好奇,以您的手艺,开个包子铺赚钱应当要更加容易些,为什么会选择来当个小厨娘赚些死工钱。”

“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杨大娘抽走几块木柴,手里的铲子连连挥舞,不停翻动着红豆泥不让它糊锅,“但是姑娘你千万别觉得我是在抱怨什么,更别因为听了故事就善心大发非要做点什么——我已经欠姑娘不少了,不然我倒是情愿不讲。”

月尽欢苦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杨大娘看豆泥火候差不多了,就把红豆泥找了个盆盛了起来,自己接过两人弄脏的器皿一起拿去清洗。

“诶,也不知道白大姐给你说的有几分是对的,干脆从头给你讲吧。”杨大娘摸了个大蒸笼放到月尽欢面前的桌上,方便她包好糕团放进去:“我爹娘……没多大本事,但是心比天高,老想不劳而获,又重男轻女。弟弟出生的时候我才十四五岁,他们就把我赶出门干活计了。”

“那时候我还小,也没什么本事,只能四处打下手,算是那种最底层的小厨娘。有一次遇到个老乞儿,我可怜他给了他碗水饭,他看我心地好,就说要传我几手。”

“一开始我看他那个落魄样子,也不相信他有什么本事,但是他教了我些调味的本事,日后倒真成了我扬名的基础了。”

“后来我就跟着他学些东西,他也没从头教,教东西也是有一点没一点,所以也不算个师徒关系。日子长了他告诉我,说他其实是个京城里有名的厨子,但是为人所害家破人亡,自己也被挑断了手筋不能提刀。流落到了梧城也是为了看看有没有办法续接手筋,这样或许以他的本事还能东山再起。可惜散尽了所剩不多的家财也没能复原如初,最后沦落成了乞丐。”

“虽然不能自己动手,但是他的眼力经验还在,算下来一点一点的教了我不少东西。”杨大娘甩了甩手上的水,走到月尽欢旁边帮着包糕团:“我也是凭借着他教我的东西,才打出的名声,开了包子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