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捡走受伤影卫后 > 第8章 塞外

捡走受伤影卫后 第8章 塞外

作者:逐光十二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24 18:59:27 来源:文学城

萧恒殊这人说话算话,从不食言,说好教则溪读书,第二天还真捧来一摞书。

则溪随手翻了翻,发现大部分是诗集,这些诗多数用语平实,哪怕对于孩童而言,读起来也不艰深晦涩,倘若此前读过这些诗,谈论其中意蕴也能聊上半日,一看就是晋王精心挑选过的。

晋王殿下这又是何苦,昨日分明已经察觉了自己的谎言,今日怎又毫无芥蒂地前来履行自己的诺言。

则溪暗想,晋王殿下对待一介罪奴还如此用心,这份恩情他怕是今生无法偿还了。

萧恒殊在家闲得发慌,能与则溪读书也算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好让日子不那么沉闷。

“你谈吐不俗,不像是不通文墨的样子,你能告诉我,你都读过哪些书吗?”

倘若是与晋王见面的第一个晚上,则溪大概会不眨眼地对晋王说,他没读过书,略认识几个字,但这几日相处下来,他的话太多了,该说的不该说的说了一大堆,读过书这件事根本瞒不过去。

则溪问:“殿下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萧恒殊多少有些意外地“啊”了声,“我想先听听假话。”

“假话是,属下身为奴仆,并不曾读过什么书,上司觉得影卫不需要多有学识,认识几个字、能把消息传递清楚就足够了。”

这假话可够冠冕堂皇的了,萧恒殊一笑:“那真话呢?”

“真话是,属下确实读过一些书,不过和读书人没法比。”

“太子教你的吗?你都读过什么书?”萧恒殊指了指带来的那摞书,“这些都读过吗?”

对于前一个问题,则溪不置可否,当认同了。对于后面的问题,则溪回答说:“四书读过一点,不过现在已经不记得什么了,这些诗集属下大多未曾读过,还需殿下指点。”

则溪拿了本古籍,翻到记载高适、岑参的那卷递到萧恒殊面前:“属下想听您讲讲这些。”

“殿下能不能给我讲讲京城中事,我很久没回去了,有点想家。”

明明是毫无关联的两件事,此时萧恒殊的脑海中却出现了封邃曾经说过的话。

平日里眼高于顶、极难管教的顽劣少年突然说自己想家,他这辈子都难以忘记这巨大的反差。

可他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这个……萧恒殊压下异样的心绪,伸手接过书卷,试着把精力从往事转移到书上。

然而萧恒殊看过内容后,不免暗道一声凑巧,怎么还是写大漠边塞的诗,他还逃不掉这些了。

可则溪难得开口,萧恒殊不好意思拒绝,只好硬着头皮说:“我所学有限,只能粗略一讲,你别嫌弃。”

“不会的,殿下。”则溪半开玩笑说,“就算您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属下也听不出来。”

萧恒殊讲起了高适狂放的性情、想效仿卫霍立功封侯的志向,以及高适慷慨昂扬、苍凉悲慨的诗作……可讲着讲着,哪怕他再克制,却还是想起来自己年少时立下的志向、曾踏足过的土地,还有在边塞遇到过的人。

一旦想到自己,这诗作就没法继续看下去,萧恒殊索性彻底将书搁在一旁,拽住则溪的手臂:“走,和我去书房。”

则溪茫然跟随萧恒殊的脚步,不知晋王欲做何事。他是故意把书翻到那处的,他知道晋王在边塞生活过一段时日,与其说他想听晋王讲解这些慷慨奇伟的诗作,倒不如说他想听晋王那些年在塞外潇洒肆意的往事。

背上的伤处因着拉扯的动作而隐隐作痛,但则溪不忍打断萧恒殊的动作,任由晋王抓着他的手,把他带到书房。

起初则溪并不知晓晋王带自己来书房所为何事,但直到一卷陈旧的舆图从隐蔽角落中翻出,再缓缓展开于桌面之上,则溪才意识到晋王将要做出一件多么危险的事。

则溪按住萧恒殊的手,摇摇头说:“殿下慎行——”

但他的动作毫无威慑力,萧恒殊执意把这十余年前的疆域图摆在他们面前。

萧恒殊伸手指向舆图某处:“岷州。”

“十一年前,皇兄奉诏抚军,我们一路西行,到达岷州。在这之后,我被留在越国公军中,那三年间我们一路北上,又到达了河州、凉州、甘州、沙洲……直到皇兄去世,我才再次回到京城。”

“你知道吗,在京城的这么多年加起来,都比不上在塞北生活的片刻。我在京城,从未像在那里一样快活。”

“如果我没去过塞北,我这辈子真算是白活了。”

提及三年意气风发的时光,萧恒殊难以避免地想到此后八年的忍辱偷生,他看了眼则溪,说出了那句深埋在心底的惊天之语:“倘若太子明日就能登基该有多好……”

则溪的表情因震惊而凝固,他怎么也没想到,晋王敢在自己面前说出这中大不敬的话。

对于则溪而言,王讲过往趣谈最好,晋王倾诉对往事的怀念他也能勉强接受,甚至还在心中想出了几句安慰人的话只等合适的机会说出口,可是话说到最后,晋王竟说出了狂悖之语,把他对对皇帝的厌烦摆在了明面上……这是否有些过于太大胆了。

然而,最令则溪无法理解的,还是晋王把那张舆图摆在自己面前。

他可以把这些话当成耳旁风,听一听就过去,反正是死无对证,可这张图是实打实的物证,完全容不得自己忽视。

旁人拿出这图没什么,对着近些年沦丧的州府哭一哭,皇帝还会嘉奖他忠义。

但收藏这图的人是萧恒殊,他保存这地图就会变成留恋过往、同情罪人的物证。

虽然萧恒殊与楚王之间的兄弟情谊,远胜过他与皇帝之间的父子情谊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就连萧恒殊与越国公的关系,都要比他与皇帝亲密几分。

但皇帝可不想听到这些,身为一国之君,他岂能接受亲生儿子并不十分仰慕敬爱自己。

皇帝希望萧恒殊完全忘记往事,对待那几个人的态度就算不是想要生啖其肉的仇恨,至少也该是形同陌路、毫无挂怀。

萧恒殊表面上确实按照皇帝所期盼的那样行事,真实所想却截然相反。

则溪不甚恭敬地推开萧恒殊,准备把那图纸重新收至匣中:“殿下快把这收起来吧,若被外人看到,那就麻烦了。”

“你又不是外人,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会说出去,不是吗?”这次萧恒殊没打断则溪的动作,“对你说这些,我不怕招来麻烦。”

行吧,这也算是个理由……则溪勉为其难地点点头:“殿下放心,属下什么都不会说。”

他当然不会说出去,可萧恒殊不设防的行为令则溪极为烦躁,这幸好是他在,若换成别人,晋王有几个脑袋够皇帝砍。

就算晋王知晓他是太子身边的人,不会行检举揭发之事,平日言行也要收敛些吧。说话不着调就罢了,大剌剌地把这东西摆在自己面前,实在是……勇气可嘉。

而且,晋王对他完全不设防的吗?怎么如此轻易地相信了他所说的话,难道不需要与太子确认一下吗?也不怕他昨日的话都是胡诌的,实际上还是皇帝身边的人。

则溪在心中默默评价道,晋王过于有恃无恐,戒备心低到令人发指。

“说好的教你读诗,没想到我一时失态,倒是让为难你听了许多不该听的。”萧恒殊理智苏醒后,心中有些过意不去,“我还是重新讲诗吧。”

“属下听什么都是一样的,您若还有兴致,不如说几件塞北趣闻。”则溪说,“属下听过,就当自己去过了。”

萧恒殊犹疑问:“你从未离开过塞北吗?”

“影卫多受辖制,平日若无事只能在宫中侍奉,离京的机会都少有,哪能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呢。”

听起来怪可怜的,萧恒殊安慰道:“没关系,等到日后太子登基,你总有机会出去看看。”

则溪没说什么,只垂下眼说希望晋王多讲些大漠的人情风物。

萧恒殊缓缓开口,讲起了他们在大漠中驯养鹰隼来捕猎、收集动物头骨来雕刻的饰品、在胡人聚集的集市上发现了颜色微黄类似于琥珀的玉石……

说到这里,萧恒殊看了眼则溪:“那种玉石很像你眼睛的颜色,不知道有没有人对你提起过越国公的儿子,他也有一双和你一样的眼睛。”

则溪安静听了良久,此时终于忍不住开口:“倘若以后有机会,殿下能陪属下一起去您所说的地方吗? ”

他深知这么好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不在乎未来如何,只想要萧恒殊眼下对他说一句确切回答。

萧恒殊痛快应承道:“好啊,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带你去捕猎,一起去看那种玉石有多向你的眼睛。”

将军驰白马,豪彦骋雄材。

则溪说:“属下素闻您弓马娴熟,只是一直无缘得见,日后还想看您马上的风姿。”

这一次,萧恒殊的应承就没那么痛快了,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他这么多年来养尊处优,那些年挥舞刀剑留下的茧子早已消失殆尽,怕是再也无法如往日一般了。

昔日汉昭烈帝感叹髀肉复生,如今他不也是一样……

萧恒殊不愿在人前倾吐这一心绪,最后只叹了句:“到时候你别取笑我就好。”

注:高适的描述来自于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将军驰白马,豪彦骋雄材。出自李贺的《送秦光禄北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塞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