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奸相洗白手录 > 第17章 逃狱(一)

奸相洗白手录 第17章 逃狱(一)

作者:桃李自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4 20:12:50 来源:文学城

公鸡刚刚打鸣,刘西江从被窝里爬出来,穿戴整齐,独自站在院子里。

天色擦黑,一层薄薄的灰自天上蔓延,继而是熹微的亮色,橙得透亮,自排骨般的云层向外舒展。

年节还在过,打倒了贪官,边关大捷,又逢新帝改元,很是宽赦了一批囚犯,连守备森严的京城都很有些辞旧迎新的雀跃,街坊之中,炮竹的味道、新鲜蔬菜和猪羊肉的香味和臭味都能闻到,这是和去年的光景截然不同的。

仆从将马车备好,停在已经洒扫干净的前院门口,待老爷上车,辘辘朝刑部驶去。

这是个平常的天气,但对新朝来说,却鼓舞人心。

刑部衙署前,车马如流水,已经极为热闹。

兵部尚书荀弈、大理寺丞秦直、御史大夫李斯正等都到了场,都是朝中极有分量的人物,能凑齐这么多人的场合,除了朝会之外,是不多见的。

赵尚文立在长官秦直身后,垂着眼皮,神色看起来有些疲惫,手心攥着,听秦直慢腾腾地问:“你昨日突审陈白,可有收获?”

秦直今年五十有三,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

赵尚文搀扶着老人瘦削的手臂:“略有眉目,恐怕不能做突破口。”

“没有就罢了。”秦直说,“你若能审出什么,那才是奇事。”

这么多朝廷命官中,他与陈白共事最久。

昔年陈白调来大理寺,他是上官,后来陈白因功擢迁,他却仍任大理寺丞,八年来不升不降。

不是陈白的党羽,也不是他的眼中之钉,这几年间,李浑渊仗着相府做靠山,实际意义上统摄了整个刑部,位卑而权尊,刑部的恶名传得连城中幼童都知道,御史台死了不知多少个言官。

大理寺却得一方安隅之地。

“学生愚昧。”

秦直问:“你可知道你为何能调任大理寺?”

赵尚文略有些茫然。

“因你元老先生的缘故。”秦直不轻不重地说,“从这方面来说,你还应该感谢陈白。”

元丘瑛是陈白党羽,赵尚文得了他做主考官,才得安稳无虞。

若非如此,恐怕七品官也得排着队当。

赵尚文不敢接这么大的帽子,他不知秦直对相府竟似浑无抵触,竟就这样浑水摸鱼、滥竽充数混在审讯的队伍里,荒谬地扯了扯嘴角:“如今朝中许多人,都受陈相照拂。”

言外之意,他并非特殊的。

秦直哂笑:“法不责众罢了。”

相府积威甚重,如今许多弹劾陈白的,也是昔日挤破脑袋想拜入陈白门下做他走狗的。

圣上总不能把朝中文武百官全捋下去,打下去些党羽,剩下的睁只眼闭只眼,慢慢筛吧。

“您说的是。”赵尚文问,“您可知今日主审者是谁?”

他已多次领教过上司的疏懒无为,陈纪安被拘在大理寺,秦直仅来过一遭,剩下的端由他主持;刑部摘了主审陈白的桃子,秦老甚至……挺高兴的。

仿佛卸下什么担子似的。

他忍不住想起昔年陈相说过的一句话——“一小部分官员存在懒政、怠政现象”。

陈相的说话风格很有意思,省去了许多文绉绉的词藻,说得简单、直白,句式也是全新的,由他组织过一遍。

最初觉得怪,但后面就记得清清楚楚了。

“刑部刘西江。”老人觉少,秦直并不太困,边划水,边慢悠悠抬了抬眼皮,“喏,这不就来了?”

兵部尚书荀奕先与刘西江打过招呼,彼此都是熟面孔,省下了很多礼数,更何况今日还要合作审案,自然是言笑晏晏。

大家都绷着一根弦。

刘西江笑着说:“秦老。”

大理寺在六部面前是不够看的,秦直官居三品,但年龄最长,刘西江素来谨小慎微,在礼数上宁愿画蛇添足,也不漏一笔被指摘。

刑部倾轧严重,能自陈纪安手中幸存的,都是闷不做声的狠角色。

荀奕抬了抬手:“堂口风冷,不如先去一叙案情?”

他眉眼温文俊秀,恍若青年文士,然而在这一干官员之中,是地位最高的那个。

荀氏与崔氏齐名,簪缨世族,荀奕出身兰溪荀氏,是大儒荀折的族弟、六郡郡守荀南玉的表叔。

荀折早逝,相府把控朝纲这些年,三司六部如同虚设,荀氏族人渐渐低调,在野不在朝,只有一旁支在京为官。

说是为官,实为人质。

刘西江问主事:“李大人呢?”

主事恭敬地回道:“正在整理案综。”

荀奕微微皱眉,侧过脸:“他竟也在?”

李浑渊实在不招人待见。

这人犹如画皮的鬼,礼义良知是半点儿也无,手段之阴狠毒辣,令人发指。

他在朝一日,官员晚上睡觉都冒冷汗。

刘西江做他的上司,日日担惊受怕,早被磨平了棱角,就怕有一日开罪了他,被进谗言,押进大狱里,留下一具白骨。

他苦笑着解释:“圣上御笔亲旨,令他旁听。”

荀奕说:“原来如此。”

·

今日难得看到太阳。

清晨的日光从院子里踱进来,陈白衣冠整齐,懒洋洋靠在红木椅背上,浑身浸在冬日的暖阳中,光明正大地补觉。

凌晨四点,赵尚文便把他叫醒,让他沐浴梳洗,起得比鸡还早。

系统才反应过来:【你要越狱?】

“嗯。”陈白闭目养神,“听了你的建议,突然觉得当施瓦辛格也不错。”

所谓美式越狱——

一拳打碎清官梦,丞相我是读书人。

【……】系统有些犹豫,【能行吗?】

陈白没说话。

逃出去之后呢?

他揉了揉太阳穴,宁愿再给宋如容磕三个头,实在不愿意再去面对荀南玉。

有些难以启齿的过往,就像附骨之疽,让他连回想都不愿意,但就算不想,却犹如生了根般,扎在他脑子里。

他早年拜入荀折门下,作为其门生,此后却转投崔氏。

荀折因为他而郁结在心,早早离世,作为弟子,他连葬礼也没有参加,更遑论守丧三年;追谥一事,折子递到他这里,他按下不表。

自此之后,荀南玉彻底与他绝交。

他和荀家就此恩断义绝,所剩下最后的联系,也只有“纪安”这个字而已。

关于三司会审,为什么会多一个兵部尚书——

和珅被审的时候,据说也有个兵部尚书在。

考据先例,顺便就加上了。

另外大理寺也很有历史,比如岳飞的案子,也是大理寺审的,主审官跑去给秦桧说冤枉啊,秦桧甩锅:“皇上的旨意啊。”

大理寺也抗争过,然后抗争的都被罢官了(宋朝文科生的好处,没武将命贱),后来岳飞还是死在狱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逃狱(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