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见青山 > 第91章 第 91 章

见青山 第91章 第 91 章

作者:陈子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0 11:16:21 来源:文学城

昏黄的日光穿过干枯的枝头,落在平静的湖面。

偶有几只跃出水面采食水草的锦鲤扑腾起阵阵涟漪。

“殿下,昌静严府传来了消息。”一暗卫递上装有信件的小竹筒。

取出竹筒内的信纸,姜骅朗惊得倏地站起身来,碰倒架在桌边沾有红墨的狼毫笔。

笔尖落在奏折上,立马留下一醒目的红点。

守在一旁的阎臣安见状瞬时猜出来信定非善事,起身询问道:“殿下,发生了何事?”

“严律生的娘子,昨夜被人发现在湖中溺毙。”姜骅朗捏着信纸的手无力地耷拉下去,重重砸在桌面。

脑中轰鸣,他派去带何氏入京的人还未传回消息,却忽然收到何氏身亡的信息。

“殿下,这……”阎臣安亦是一脸震惊地不知如何说,“何氏可是我们的证人呐。”

“他们居然敢接二连三地杀人,如此视人命为草芥,将我大齐律法置于何地!”阎臣安十分受挫地重锤茶几,发出咚的一声。

“行安!”

守在门外的行安知晓姜骅朗此时正在气头上,听见呼声连忙跑进书房。

“如今,魏氏正在东宫,此事万莫要让她知晓。”说罢,姜骅朗测过身闭上眼眸压制心底的火焰,“对了,不要让她出门。”

“殿下,如今看来,这昌州如此漠视法度,背后定有人身居高位。如今咱们可要从宋高下手?”

姜骅朗身子依靠在椅背上,手指不停轻敲桌面,双眸紧闭,而后淡淡出声,“去吧,让陈斯在庄里找些死士,去查宋高在昌州刺史府中的妹妹。”

几人离开后,书房内一片寂静,只余窗台旁烛心霹雳燃烧的声音。

姜骅朗缓缓睁开眼,眼神空洞地定向对面墙壁上挂着的一副春日游园图。

画上三两男女成群于石桥旁的凉亭内下棋品茗,湖边还有两扎羊角辫的幼女手持一补蝶网追赶花间的一只蝴蝶。

画上人物皆是一副笑颜,好一派和谐景象。

不知过了多久,他缓缓起身,取下那副游园图。

若非细细看去,无人在意这画上人物竟有一男子同他有五分相似。

姜骅朗深吸口气卷起画轴,愤愤将其塞进书画架里侧,而后拂袖离去。

街上集市热闹非凡,往来行人无一不是喜笑颜开地从人群中穿行而过。

唯有真相还未查出时,京城才能维持这番脆弱的平静。

只待查明真相,也不知这街边行色匆匆的人群会有多少牵连其中。

“殿下,张骁张侍郎来了,正在门外候着。”内侍进到屋内通穿。

姜骅朗收起手边正读的书册,起身朝矮榻去,“唤他进来吧。”

“微臣参见殿下。”张骁面色凝重地朝姜骅朗行礼。

姜骅朗只顾斟茶,淡淡地唤他起身,“过来坐。”

张骁却未挪动分豪,而是开口道:“殿下,廖中丞女儿一案,微臣与叶少卿已查到了嫌犯。”

姜骅朗倒茶的手一顿,这才侧过视线看向张骁道:“是谁?”

“宣威将军于申长子于文津。”

“如何查到的?”

张骁从怀中拿出一信封递上,“微臣与叶少卿日日走访,巷尾的一户人家女儿夜晚恰巧看见从楼下闪过的抛尸人。”

“虽然描述地极其模糊,但叶少卿仍是查到了那人的身份,微臣带人捉他回来,审问出他收了于文津身旁小厮的二两金,要将一麻袋运出城外丢弃。”

“他说那日不知怎得,背后寒凉,好奇之下他拆开麻绳看,原是一具尸体。小厮告诉他是将军府病死的孔雀,因病会传染,所以让他不要拆开扔的远远的。”

“他害怕,就将尸体留在了那自己跑走了。”张骁顿了顿,又接着道,“殿下,如今可要去将军府抓于文津?”

姜骅朗细细琢磨着此事,确有些头疼“宣威将军是靖国公的义子,就凭你,恐是带不走于文津的。”

“让叶蕴山拿着孤的手令去宣威将军,你则带廖中丞去宫门外候着,若带不走人,你们便立即进宫将原委禀明父皇,请父皇下旨。”

姜骅朗起身拿过书桌上的一方鎏金令牌扔给张骁。

张骁拿了令牌,火急火燎地朝外去。

此时书房内唯有姜骅朗一人,他在屋内来回踱步,脑海中思绪飞快翻涌。

“于文津常年与温旌混在一块,这事,温旌可有参与?姜丞业呢?”姜骅朗心道。

*

“将军,此为太子令牌,您这般拦着我是想违抗太子之令吗?”叶蕴山身着绯色官袍,手持金令,身姿挺拔地站在宣威将军府前厅。

宣威将军于申常年打兵打仗,一身腱子肉,此刻他正怒目圆瞪站在身材矮小纤瘦的叶蕴山面前。

即便面对如此情形,叶蕴山仍旧挺直了腰杆,丝毫不惧,也半寸不退让。

“你说我儿杀了廖中丞的女儿,证据呢?没有证据仅凭太子金令,你一孱弱小儿就想带人闯进我将军府,带走我儿,怕是痴人说梦呢。”

叶蕴山微眯双眸,仰视于申,冷冷道:“于将军,若非有证据,我如何会带人来你将军府捉人。”

两人谁也不退让,视线交织处,无形的火花飞溅。

在众人没有在意之处,一人弯腰悄声离开。

那人骑上停在巷口的骏马,疾驰而去,停在宫门前的一辆朴素的马车旁。

“大人,被拦住了。”那人附在窗边低语一句。

随后,车帘被人掀开,张骁与廖诲愤愤地走出马车,快步朝皇宫去。

但显然,未经崇仁帝传,二人被士兵拦在宫门外。

“刑部张骁,御史台廖诲就廖小娘子一案求见陛下。”张骁规规矩矩地停在士兵面前。

但在一旁的廖诲紧握拳头,来回踱步,小心打量着守卫的士兵,见他的注意力正落在张骁身上,拔脚就朝里冲。

一边跑,一边大喊:“求陛下为小女做主,捉拿凶犯!”

还未跑出城墙,就被士兵拦下,城墙内一支飞箭破风而来恰巧插在廖诲被拦下的下一步。

张骁见状连忙上前去拉住早已泪流满面的廖诲,“廖中丞,廖中丞。”

廖诲头上官帽被士兵大力地拽住时不慎掉落在地,花白的头发碎发从发髻中钻出。

若非他身着一身官服,走在路上,怕是会被人当作是街边的叫花子。

廖诲被张骁拽住,脱力地跪在递上,连连磕头,额头重重落在青石砖上,口中仍不停道:“求陛下为小女做主,捉拿凶犯!”

张骁见此情形,紧皱眉头,心中泛起丝丝涟漪,一时不忍,眼眶泛红,喉间似有何物梗在其中。

直至廖诲的声音嘶哑,额头磕出鲜血,才见宫内出来的内侍,“张侍郎,廖中丞,陛下请。”

廖诲的声音即刻停下,由张骁搀扶着起身,双膝酸软无力支撑,只得扶着张骁一步一步走去宫殿。

不知走了多久,二人才到紫宸殿。

得了通传后,二人进到殿内,却看见两个意料之外的人此刻也在紫宸殿内。

“微臣参见陛下。”

崇仁帝的视线落在廖诲渗血的额头上,微微仰头,示意他们起身。

“廖中丞,你那额头,是如何弄成这样的?”崇仁帝淡淡地问道。

廖诲却忽然弯下双膝,咚的一声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个响头,“求陛下为微臣做主!”

“哦?发生了何事?”

廖诲抽泣着一字一字道出,却是久久未能说清一句话。

在崇仁帝不耐前,张骁及时开口道:“陛下,廖中丞情绪过于激动,还是由微臣代述吧。”

崇仁帝捏捏眉心,“你说。”

“陛下,廖中丞女儿一案,恐只能列为悬案了。”张骁拧眉叹息道。

话音刚落,崇仁帝的巴掌就落在桌面上,震起一旁的杯盖,“你身为刑部侍郎,与叶蕴山一同查案,却只给真查出了个悬案?”

“朕还留你有什么用?”崇仁帝怒斥道。

张骁跪在廖诲身旁,弯下身躯,“求陛下恕罪,实在是,微臣与叶少卿人微言轻,查出了嫌犯却带不走人呐。”

崇仁帝拧眉坐直了身子,俯视跪着的张骁,“朕下令彻查,谁人敢阻拦你们捉凶?”

仍旧俯在地面的张骁微微侧眸,望向身旁正悠闲喝茶的靖国公,又快速缩回脑袋,不敢多言。

崇仁帝自是看见了张骁的反应,眯眼瞧了眼靖国公又看向张骁道:“说,朕在此,你有什么不敢说的。”

“微臣与叶少卿查到,此案恐与宣威将军之子于文津有关,微臣便想请于郎君去大理寺问话,但由于无直接证据指明被宣威将军阻拦。”

“若无于郎君的问话,此案是断然查不下去的,微臣实在迫不得已,只得进宫同陛下禀明。”

张骁并未提及他先去了东宫一事,只同崇仁帝表明此案除了于文津已无其他嫌犯。

“于申哪来的胆子敢阻拦刑部与大理寺联合查案,此案是朕下旨彻查,他是不降朕的命令放进心里吗?”

虽然崇仁帝的的话是在斥责于申,但其中一词一句皆是对着此处正坐着的靖国公所言。

事发突然,靖国公迅速理清思绪,放下茶碗站起身道:“陛下,廖中丞多年来恪尽职守,还请陛下下旨,捉拿于申之子于文津,查清此案,还廖小娘子一个公道。”

崇仁帝意味深长地看向站在张骁微微俯身身侧求旨的靖国公,见他久久未起身,又看向一旁仿佛置身事外的常相。

“常相以为呢?”

常相缓缓站起身道:“老臣以为,所无直接证据表明于郎君为凶手,但既然有嫌疑那就得查清,即使是宣威将军之子,也得被细细盘问。”

崇仁帝冷声笑笑,“传朕口谕,大理寺即刻关押于文津,张骁、叶蕴山继续侦办此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