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见春光 >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见春光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作者:沈惊春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4-06 23:55:48 来源:文学城

长宜醒来时,额头隐隐作痛,坐起身一看,窗子竟然开着。

昨夜为了头发干得快些,才将窗子开了条小缝,躺下时忘了这件事,就这样开了一晚上。

食指按了按太阳穴,长宜闭上眼睛。

真是……

怎么什么都能忘。

侍婢进来,伺候长宜洗漱,长宜洗过手,看向侍婢:“世子呢?”

“世子在书房修琴。”侍婢递过白手帕,清脆地回。

长宜换上侍婢送来的衣袍,推门去了书房。

宁惜玉坐在窗边,桌上摆着一把焦尾琴。

他一手按着琴弦,另只手正在拨弄什么,听见推门声,他抬起头,眉宇间浮现笑意:“公主。”

长宜合上门,在书房中环视一圈,架子上摆了许多造型别致的小物件,在北向的窗子下方,存着一盘下了大半的残棋。

她在他对面坐下,问:“上京今日情势如何?”

宁惜玉停下修琴的动作,摇了摇头:“禁军仍在四处搜查,短时间内怕是不会停。”

长宜扯了扯唇角:“我原本还不明白,为何他大动干戈也要抓我回去,现在总算明白了。”

宁惜玉问:“公主如何想?”

长宜摇头:“万般皆是命。”

宁惜玉温声开口:“禁军搜不到人,城门早晚会开,国公府暂时还算安全,公主便先待在府上,等外面的局势稳定下来,我们便出城。”

-

长宜在宁惜玉的书房中拿了一本游记回去看。

长宜格外喜欢看游记,在宫里便总如此。

她是困在皇城的人,无法像她的皇兄们那样四处走,她是只能养在皇城里的鸟,拥有翅膀也没有飞翔的机会。

在国公府上无事,几日便看完了。

长宜把书还给宁惜玉,弯唇道:“游记上说滇南四季如春,有许多上京没有的花,开花时整座城都是花团锦簇,来日离开上京,我想去滇南看看。”

她的视线落在窗外发了新芽的树,却又好像透过春枝,望见了滇南的落英缤纷。

宁惜玉接下游记,浅笑如玉:“我们可以乘马车一路南下,慢慢走到滇南。”

长宜认真想了下,问:“那会不会错过花期?”

宁惜玉刚要回答,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那脚步声越来越近,“嘭”一声,书房门被推开,一个灰袍书童单手撑着膝盖,气喘吁吁指着外面道:“世、世子,不好了,外、外面……禁军……”

长宜霍然起身,面色骤然惨白。

宁惜玉也站起身,第一时间合上窗子,转身看书童:“已经进府了吗?”

书童气没喘匀,脸颊通红:“进、进了,就在前……前……”

在前院了。

宁惜玉垂眼沉吟,对那书童道:“你先出去。”

书童连忙退下。

宁惜玉绕过桌案,握起长宜的手臂,微微颔首:“冒犯了。”

说完,他拉着长宜,走到北窗下面的那盘未下完的残局前,从棋盒中执起一颗白子,抬手便落。

“啪”。

一道落子声后。

书房内传来石与石用力摩擦的声音,沉闷而缓慢,像阴雨天的闷雷。

靠墙的书架缓缓转动,露出只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宁惜玉把长宜带到书架边上,收回手,静静垂在身侧。

“委屈公主藏身进去。”

院内已有大批禁军脚步声,似乎下一秒就会破门而入。长宜大脑一片空白,来不及思索什么,侧身躲进黑暗的通道中。

宁惜玉捻起棋盘上一子,书架再次转动,墙壁传来闭合声。

书架与墙壁刚刚闭合完整,书房的门蓦地被人推开。

宁惜玉抬眼。

邵钦一身玄衣,腕上戴了铁甲护腕,若不看腰间束的龙纹腰带,便只是一身武将的装扮。

他披着日光而来,气势沉沉站在门外,一双眼眸如鹰。

坐在棋盘前的宁惜玉站起身,深深一揖:“陛下。”

邵钦迈进门槛,长眸扫过书房,空间虽大,却一览无余。

北窗外似乎种了梅花,寒冬逝去,正值春光,梅树光秃秃的,只有干枯的枝。

门外传来南临指挥禁军的声音:“仔细找,每个角落都要检查仔细!”

邵钦扫了一圈,淡淡走到宁惜玉面前,撩开衣摆在他棋盘对面坐下。

“世子不必多礼。”

宁惜玉直起腰身,站在原地,垂手看着坐下的邵钦,道:“陛下突然驾临国公府,不知所为何事?”

斜风吹进来,带进一股凉意。

邵钦瘦而强劲的手臂搭在棋盘边上,另只手伸进棋盒,哗一声,抓了两粒棋子放在手中搓捻。

他是习武之人,与文弱的读书人不同,稍一曲指,手背便有明显的经脉,极具力量感。

他如山般的眉眼抬也没抬,似是对面前的棋局十分入迷。

口中淡淡道:“没什么,南临说他上次搜查世子府,不甚落了块玉,带人来找找。”

宁惜玉扬唇浅笑:“能让陛下亲自前来找,看来这块玉对南大统领很重要。”

棋子摩擦,发出“滋滋”的刺耳声响。

邵钦嗯了一声,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宁惜玉,下巴一扬:“世子不必拘谨,坐罢。”

他示意宁惜玉坐到对面,宁惜玉拱手坐了。

邵钦抬眼:“这盘棋似乎很有趣,世子可愿与朕下完?”

宁惜玉伸手将窗子关小了些,风也没那么冷了。

他道:“此残局是微臣在一本琴谱中所见,是当今世上最难解的棋局之一,微臣琴技薄弱,对弈多年亦无所解。”

说完,又道:“南大统领的玉是何种模样,微臣可以召集府中家仆,看看是否有人见过。可否让南大统领描述一番?”

邵钦摩挲着手中白子,动作缓慢,耐心十足的样子。

“不必,让他自己慢慢搜。”

话音落下,指尖棋子亦落在棋盘上,嗒一声。

就落在宁惜玉打开机关的那枚白子旁边。

邵钦抬眸,去看宁惜玉。

宁惜玉挪开视线,温声开口:“大统领的玉确是落在国公府内么?若没记错,那日大统领去了许多地方,如何确定就在国公府?其他地方找过么?”

邵钦将黑子推到宁惜玉面前:“下完这盘棋,世子可以亲自去问。”

宁惜玉执起一子黑棋,垂眸看着眼前的棋盘,沉吟半晌。

啪一声,棋子落回盒中,宁惜玉苦笑:“微臣无能,不知该如何走了。”

-

暗室内。

长宜来过国公府多次,书房也进过多次,还是第一次知道宁惜玉的书房内居然建有一个机关暗室。

隔着墙壁,她听见邵钦走进来的脚步声,扶着墙壁的手不由紧握,心跳也开始变快。

听着外面传来的交谈声,长宜站在黑不见光的暗室内,很难将这个沉稳果决的男人,与及笄宴上那个被她当众折辱的庶子联系在一起。

长宜从不后悔做过的事,更习惯解决面前的困境。

而她对于眼下的事,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逃离。

她千万不能落在邵钦手中。

一旦被她抓到。

她的下场唯有一死。

-

宁惜玉放下棋子,邵钦看了一会儿,也将棋子放了回去。

他起身,双手负后,在书房中缓慢踱步。

宁惜玉跟着站起来,视线瞟也未瞟书架,径直走到南侧窗子,将方才没来得及关好的窗子关好。

邵钦踱步到书架前,徐徐站定。

书架墙壁后的暗室中,立着正在等待邵钦离开的长宜。

邵钦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低头翻看两页,似是突然想到什么,蓦地开口:“对了,世子可曾见过李长宜?”

宁惜玉神色一怔。

暗室内的长宜猛地吸了口冷气。

邵钦的视线缓缓从面前的书籍上移开,轻飘飘落到宁惜玉的脸上。

“世子为何这般表情,难不成……世子见过?”

这熟悉的语气。

内室的长宜急得上前一步,很想阻止宁惜玉,意识到自己正在暗室之中,只能握紧拳头。

这语气长宜再熟悉不过。当初她假扮绿芜,邵钦也曾用同样的语气试探过她。

或者说,那压根不是试探,而是百分百的笃定。

是他早知事实如此,却故意想要看对方提心吊胆的模样。

是他恶意布下一场游戏,看其他人在游戏中使尽浑身解数脱出困局,而他只站在高处,俯瞰别人取乐。

邵钦便是如此恶劣,长宜早有领教。

宁惜玉的双肩微微舒张,绽出一个清淡的笑:“永安公主不是在宫中么?微臣如何见过?”

邵钦把书合上,放回原来的位置,又抽了一本书:“她逃了。”

宁惜玉站在房中,看着邵钦挑书的背影,神色微讶:“难道前些时日,陛下要抓的反贼是公主?”

邵钦抬眸。

啪一声合上书籍,转过身看向宁惜玉,唇角幽幽勾起:“世子竟不知道吗?朕还以为,是世子亲自帮李长宜躲了起来。”

宁惜玉更加惊讶,连忙作了一揖:“微臣不敢。退一万步讲,纵使微臣胆大包天,有通天本领瞒天过海,亦难逃陛下法眼。”

邵钦踱步走到宁惜玉面前,伸手将他扶起:“朕以为,李长宜与世子交情匪浅,她既逃出来,说不定会求助于你。”

宁惜玉道:“公主身份特殊,微臣若是见到公主,必会亲自将其捉拿,送回禁军手中。”

“是吗。”邵钦收回手,拇指轻轻搓捻食指,“万一世子将李长宜藏起来呢?”

宁惜玉眼中闪过一抹讶色:“微臣该藏在哪里好呢?”

“国公府。”

“国公府?”

“又或者……”邵钦拖长尾音,一双黑沉的眸攫住面前的男人,“就藏在这书房之中。”

二人距离极尽。

邵钦气势如山,单手负后,狭长眼眸落在宁惜玉脸上。

他亦不曾退让,一袭银袍站在邵钦面前,不卑不亢,静静对上邵钦的眼眸。

暗室内的长宜听到邵钦的话,一时间心脏快要破体而出。

——邵钦是发现什么了吗?难道是方才她不慎向前的脚步声?

微凉的暗室内,长宜的鼻尖竟然渗了汗珠。

书房内一时静极,只有室外禁军杂乱的脚步声。

风吹过,将虚掩的北窗吹开了些。

冷意袭来,宁惜玉的银袍拂动。

他转头,见窗子打开,向邵钦微一颔首,上前将窗子合上。

“陛下若有此怀疑,不若让禁军搜查一番?”

邵钦转身,视线微微掠过棋盘,道:“不必了,既是来找玉,便不必浪费兵力找什么李长宜。”

他话音落下,院内同时传来各首领复命的声音。

“回禀大统领,后院没有!”

“回禀大统领,西苑也没有!”

“……大统领……”

邵钦移步,手中书籍扔到南窗下的桌案上,刚欲转身,余光瞥到什么,步子忽然一停。

他伸手,拿起桌上那本滇南游记。

邵钦偏头:“世子也喜欢看游记?”

宁惜玉微笑:“偶尔会看些杂书。”

邵钦没说什么,扔下游记,走了。

-

宁惜玉亲自将邵钦送到门口,又侍奉邵钦上了马车。

这才合上府门。

马车离开长街,南临驾马跟在马车身边,转脸对着马车道:“陛下,国公府都搜遍了,也没找到永安公主,难道是长翅膀飞了不成?”

马车内,邵钦睁开眼睛,翘起唇角。

“上京的禁军都收回来罢。”

南临眉毛一抖:“陛下?”

邵钦并不解释,手搭在膝头上:“从明日起,开城门。”

南临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难道永安公主真的已经逃了?需要暗中通缉吗?”

马车辚辚,四角垂着的香囊微微晃动。

邵钦搓捻下手指:“暗中守好国公府,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禀报。”

外面的南临领命:“是!”

过了会儿。

南临仍旧不解,转过头来忍不住再问:“可是这永安公主究竟躲哪去了?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娇贵公主,哪来那么大本事?”

手无缚鸡之力?

邵钦声音很淡:“你太小瞧李长宜了。”

南临心中不以为然,却还是应了一声:“是属下轻敌了。”

“李长宜只是被保护得太好,她的胆子大可是得很。”

南临本想反驳,可是想起永安公主在众目睽睽之下主动撞箭的事,嘴巴张了张,闭上了。

将军的箭,便是战场上的敌人见了都玩了命的躲,可那永安公主竟敢直接撞上去,这不是胆子大什么才是!

南临道:“可是为何要守好国公府?这国公府属下已经带人仔细搜过,连仆人也仔细看过,确实不见公主的影子……”

邵钦眼眸闪过一丝冷意。

“李长宜就在国公府之中。”

南临大为震撼,抓稳缰绳,小心地问:“将军如何确认?”

邵钦勾起唇角,放在膝头上的手,食指轻点膝盖。

“宁惜玉的桌案上放了一本游记。”

“游记?可这与公主有什么关系……”

“李长宜最爱看游记。”

南临噎了下。

陛下连这都知道吗?

南临略微思索,仍然无法相信:“也许……是宁世子在看。”

邵钦没有再说什么。

国公府规矩森严,对待后辈尤其。子孙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从小便被管束,禀行的只有一个“克”字。

看游记等同于阅读民间话本,是闲书,是放纵,是懈怠。这在国公府若,是会被老国公请家法的大事。

在国公府,能看的书只有历代圣人留下的名篇。

比起所谓游记,国公府的后辈们从小便全国游历,随长辈四处游学,增长见闻。

纸上得来终觉浅。

是以,宁惜玉桌上出现的游记,看的人不会是他自己,只会是李长宜。

她被关在长乐宫的那些时日,每日看的便是游记。

不止是长乐宫。当初在太学院读书,她总嫌学士教的书无聊,枯燥,所以常常手持一本游记。

甚至明目张胆到在大学士的课上看。

大学士碍于身份不敢多言,明明气得胡子都歪了,却只能假装没看见。反正公主学堂后的课业也会按时交,且完成得很好,大学士连给先皇告状的借口也找不到。

邵钦的思绪不觉中飘远。

忽然就忆起从前在太学院的时候了。

那时春光正好。

太学院的窗子都开着,学子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听学士逐句讲解手中书籍。

唯独李长宜没有听。

她在先生讲课时打了瞌睡,一直睡到大学士下课也没醒。

一刻钟后还有其他学士的课要上。

风不及夏时燥热,将学堂内的书纸吹得哗哗作响。

李长宜的书桌就在窗下,第一排的位置。

太学院外种了不少桃花树,桃枝旁逸斜出,翻过墙头,正是桃花开得最盛时,转头看向窗外,便可捕捉这一抹春.色。

春风起,吹得桃花瓣簌簌落下,落得满院都是,入目一片桃粉色。

一堂课结束,大部分的学子争着出去看桃花,只有零星几个人待在位置上没动。

邵钦自后排起身,目不斜视走出学堂。

他站在院内,透过窗子,看了眼书趴在桌上酣睡的天之贵女。

她的手边上还倒放着一本游记。

风卷着桃花碎瓣吹进学堂,她背后垂下来的发丝拂动,鹅黄色的衣带与袖角飘飞。

她一张脸如玉雕琢,教人想起《洛神赋》。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邵钦收回眼,袖中的手却不自觉握成了拳。

他转过身,背对窗子,挡在风口处。

风吹着桃花瓣飘来,拂过他漆黑的眉眼,拂过他薄而微抿的唇。

学堂后排的书纸仍在哗啦翻响。

睡在第一排的李长宜,没再感受过一丝风的拂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