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见春 > 第22章 竹心

见春 第22章 竹心

作者:金银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3:15:11 来源:文学城

乾清宫内,靖国公景皑跪在大殿外。他刚脱了铠甲,还没来得及脱战袍,就赶来皇宫为萧沃求情。可皇帝一直不召见他,他就一直跪在乾清宫外。

汪琢匆匆回来,路过景皑时,冲过去想把他搀起来:“国公爷,殿下认错了,您起来吧。”

景皑以为自己听错了,瞪大了眼睛:“殿下……认错了?”

汪琢点头:“昨夜殿下写了悔过书,奴才赶回来要给陛下看呢。”

景皑从袖中取出一块金锭悄悄给了汪琢。汪琢收下,扫视一圈殿门口的几个小太监,他们便识相地低下了头。

景皑小声问:“公公去宗正寺,是不是为了宣旨?”

汪琢点头。

景皑的额头顿时渗出了汗,他的心剧烈跳动,用更小的声音问:“废为庶人?”

汪琢眨了眨眼睛。

景皑顿时像被抽走了筋似的瘫在地上,脑袋嗡嗡响,恶寒如潮水一样漫上来将他淹没。皇帝不光是动了废萧沃的心思,而是直接下旨——景皑双手撑着地面,凑近了汪琢,问:“如果殿下认错,陛下会收回成命吗?”

汪琢摇头:“奴才也不清楚。”

景皑咬紧了后槽牙,如今只能看萧沃的造化了。

这时,他们身后又响起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来者是乔竹心。

汪琢与景皑同时看向乔竹心,她疑惑地盯着他们,很快她眉心舒展,笑呵呵地拱手向景皑行礼:“国公爷。”

转头对汪琢:“汪公公。”

景皑看了一眼汪琢,乔竹心这时面圣,也不知道安的什么的心。

汪琢问:“乔大人这是——”

“陛下召我入宫。”乔竹心看一眼汪琢的袖子,说,“公公不是有要紧的东西须尽快呈给陛下么?”

景皑一听,吓得头压得更低了。

很明显,乔竹心知道汪琢一大早去宗正寺宣旨,也知道萧沃认了错。她离老远就看见景皑与汪琢鬼鬼祟祟地说些什么,估计是盘算着怎么让陛下收回成命。

乔竹心说:“请公公随我一起面圣。”

“大人先请。”汪琢主动绕到乔竹心身后,期间偷偷给景皑打了个“走”的手势。

景皑会意:乔竹心此次面圣,也是为了萧沃的事来。汪琢此时让他走,一是因自己在这跪,不会有任何结果;二是回去早做打算,以防岷王府有变。

乔竹心是皇帝最信任的人,皇帝此时召见她,说明汪琢那道旨意并非一锤定音,萧沃这事还有缓。

乔竹心的态度,才是决定萧沃命运的关键。

景皑飞速回府,陈瑛早就等在了这里:“老爷,殿下如何了?”

“栖云!”景皑冲后院大喊,“栖云!”

“爹!”景思安与景思娴先后从前厅跑了出来。

景皑见到景思娴并不惊讶,反而还给她行礼:“王妃。”

“爹,这都什么时候了。”景思娴问,“陛下怎么说?”

景皑说:“王妃,您现在就得回府去。”

“我不,”景思娴说,“现在回去不就是坐以待毙?”

“陈瑛,你还跟王妃回府去。”景皑吩咐道,“带着府兵守好了门,倘若有变,一定要保住王妃的性命。找澄阳侯,他会帮你们想办法回辽北。”

“我不走!”景思娴抓住景皑的手腕,“爹,我要是逃了,殿下怎么办?”

“今日汪琢去宗正寺,就是为了宣旨。”景皑沉声说,“陛下要废了殿下。”

景思娴与景思安都愣了。

景思娴:“可没有旨意送到王府。”

“今晨殿下写了悔过书,让汪琢给送进宫去,汪琢因此没宣旨。”景皑想了想,“圣旨不去岷王府倒先去宗正寺,说明这事有缓。我回来的时候,陛下恰好宣乔竹心入宫。”

景思娴眉头都拧到了一起:“乔竹心与殿下并无交集,倘若她在陛下面前说些不中听的,殿下这不就完了吗?”

景皑顿了片刻,说:“以防万一,王妃,你回府去。若殿下安然无恙,你就跟陈瑛去宗正寺接人。若殿下有事,随时准备回辽北。听爹的——”

景皑把景思娴拉到自己面前,小声说:“我会帮你远走高飞。”

听到这话,景思娴眼中霎时噙满了泪水:“不行啊,爹,这时候我怎么能走呢?表哥生死未卜,爹跟弟弟又准备……我不能抛下你们。若真走到那一步,我岂有独善其身的道理?”

“上京有我与栖云,可以一搏。”景皑看一眼景思安,坚定地说,“我们跟殿下都是一家人,我不会抛下任何一个的。”

景思娴拒绝:“不行,我得留下来。”

景皑道:“听话。”

“姐,我明白你的意思。”景思安拍拍景思娴的肩膀,说,“如果是我,我肯定也会选择留下来。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乔司丞已经在御前了,若表哥转危为安,那什么都好。但若有什么变故,陛下头一个不放过咱靖国公府。你要是跟我们在这等,一旦发生不测,咱府里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景思娴回眸望着景思安。他一直跟着景皑在辽北打仗,皮肤让风吹日晒成了小麦色。但眼睛却坚定得像泰山石,瞧见了就让人心里踏实。

景思娴点头:“好,那我回府做准备。”

景思安点头:“走吧姐,表哥肯定能转危为安的。”

景思娴擦擦鼻子,跟陈瑛离开了。

“栖云,来,”景皑帮他整理衣襟,抚平他胸前的褶皱,之后捧着他的脸,骄傲地说,“我儿长大了,比爹都高了。”

景思安紧咬下唇,景皑说这话,像是诀别。

景皑摘下腰间的虎纹玉佩,放在了他手里:“带上咱们的人。如果陛下听信小人谗言要废了殿下,就跟随爹……清君侧。”

景思安愣了好久,才郑重地点头。

景皑望着黑黢黢的天空——雨,就要来了。

“景皑走了,你说,他是不是准备逼宫了?”皇帝站在龙椅旁,一手扶着椅背,一手撑腰,看着乔竹心,笑得比外边的天还阴。

“若陛下是靖国公,您会不会准备?陛下怎么做,靖国公就怎么做。”乔竹心的脸永远是一副比冰块还冷的模样,即便是她讲笑话的时候。

皇帝大笑,饶有兴致地说:“朕一定会。”

汪琢吓得跪下来,捧萧沃认罪书的手快抬不起来了。皇帝大袖一挥,朝他伸出手。汪琢马上把信递了上去。

“乔卿你看,这么厚一沓。”皇帝捏着信,跟乔竹心显摆,“他从来没对朕说过这么多话。你说,究竟是谁让这么个倔驴回心转意了呢?”

乔竹心面不改色:“殿下在宗正寺中大彻大悟。”

“朕可没少亏欠他们母子四人,朕知道,他跟朕往死里犟,都是因为心里不平衡。”皇帝翻开萧沃的信,念道,“‘爹’,划去。‘陛下’,划去。‘父皇’……乔卿,你可知他多少年没唤过朕父皇了?”

乔竹心答:“自孝仁皇后薨逝至今,足有七年。”

皇帝的心忽然抽痛一下,他皱紧了眉头,很快就松开了,继续念:“‘儿臣知错,儿臣不应该在百官面前,与父皇针锋相对;儿臣不应对手足兄弟步步紧逼,使其在百官面前丑态百出;儿臣不应急于求成,查贪无法一蹴而就……’你说,他不过是绝了几天食,怎么突然变正常了?”

乔竹心答:“殿下并非不明事理,过去诸般,皆是因过不去孝仁皇后的坎儿。”

皇帝低下了头,不说话了。他翻看那些纸张,指肚拂过萧沃泪水留下的褶皱,好像把手伸到了他身边,替他擦眼泪似的。

皇帝问:“那你说,这道坎,他如今过去了吗?”

“没有。”

皇帝抬眼看着她,眉眼间有朦胧的怒气。

乔竹心答:“孝仁皇后与大殿下母子情深。”

皇帝把信举起来,质问她:“那这是什么意思?”

乔竹心答:“妥协。”

“说到底,他是为了保住他的爵位?”皇帝一把将萧沃的信甩飞,“他还是要保住他的位置,以后好跟泊舟争朕这把椅子!”

乔竹心冷静地说:“殿下保的是岷王府、靖国公府两家人的命。”

皇帝怒目圆睁,不回答。

乔竹心说:“陛下还未废王,二殿下就迫不及待要杀了大殿下,臣都不敢想,等废王旨意一下,大殿下、三殿下必定有性命之忧,京城必定会掀起腥风血雨。”

皇帝肃声说:“朕不是唐高祖。”

乔竹心:“可二殿下——臣实在害怕。”

皇帝冷笑一声。

乔竹心:“二殿下有屹王军,又有赵鹤、陈喆两位阁老做靠山。二殿下素来慷慨,朝中多半大臣都收过其恩惠。陛下试想,如果没了大殿下,二殿下还会不会安分守己?”

皇帝烦躁地说:“你是怪朕太骄纵了他?”

乔竹心垂眸:“臣不敢。”

“泊舟后边有赵鹤陈喆,荫槐还有景皑、温如璋和海益呢!”皇帝说,“你说,朕偏袒了谁?”

乔竹心说:“大殿下为人正直,从未与官员私下结交,与海大人并无更来往。那日海大人帮大殿下说话,皆因大殿下是为潼裕百姓考量。”

皇帝又问:“可他往你晦朔司塞了人。”

乔竹心从怀中取出一个奏本呈给了皇帝:“臣查了此人的身份,她是潼裕人,其亲人都死在了今夏的洪水中。”

皇帝翻开了乔竹心的奏本,简单几句话,就写完了兰见春的遭遇。

皇帝嗤笑:“荫槐对她可是救命之恩,那她还会忠于朕吗?”

“陛下将她放了进来,想必陛下已经有了掌控她的办法。”乔竹心说,“依臣看,控制大殿下,才是万万要紧的事。”

皇帝深吸一口气:“朕该如何?”

乔竹心跪下,说:“放了大殿下,以制衡二殿下。以述职名义留靖国公在京,之后,逼其主动交出辽北兵权。”

皇帝盯着她,她脊背发凉。

“你变了。”皇帝说。

乔竹心叩拜:“臣与整个晦朔司的命都在陛下手中,臣不敢生出二心。但臣食万民俸禄,亦不敢用百姓安危开玩笑。”

皇帝沉默。

乔竹心:“陛下,臣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果您执意废王,晦朔司会帮您处理好一切。”

所谓处理,就是搜罗出一箩筐莫须有的罪名,一股脑地往萧沃、往景皑头上安。逼迫史家朱笔,把他们写成一群不忠不义的怪物,让他们遗臭万年,让“罢黜”来得名正言顺。

皇帝抬眸盯着她:“朕并非不辨黑白之人。”

乔竹心坚定道:“那请陛下放了大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