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奸臣之子回京后 > 第11章 针锋相对

奸臣之子回京后 第11章 针锋相对

作者:仪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10:20 来源:文学城

此话一出,原本安静的大殿更是落针可闻。

“自那日云中寺变故之后,萧府外时常出现一个探头探脑的小乞儿,形迹可疑。”钱嵊继续道。

“微臣身负天都治安之责,不敢有丝毫懈怠。遂命人将那小乞丐拘拿,几经审问才知道,这乞儿是替萧府的主子送信的,因之前答应给他的报酬没给,故在府外徘徊不去。”

周棠玉神色微动,不着痕迹地看向萧若,见他身姿如松,仍维持虚奉笏板的仪态,左臂发颤。

倔种。周棠玉心想。

“这乞儿要送的信,是从萧府送到国子监的!而收信人,正是现下关押在大狱中的白朴存!”

钱嵊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跪地高举过顶:“臣几经辗转,拿到了那封密信,呈圣上御览!”

周棠玉上前接过信封,转呈弘文帝。

那信中所书十分简洁,没有落款,只“云中寺辰时后观祭拜先妣”几字。

正是萧若当日在云中寺的行踪。

见弘文帝神色有所变化,钱嵊趁势道:“若无不轨之心,萧若为何要暗中联络白朴存,在云中寺滋事?只怕,从李远吉死于西曙起,到国子监监生薛杉行刺,全部都是萧若他自个儿导的一场好戏!”

时至现在,无论是弘文帝,还是被一并牵扯进来的徐首辅,均对此事保持沉默。

萧若更是无一辩驳,看似认命般。

可越是这样,钱嵊越是心虚,几次瞄向值房末席的萧若,对方却始终神色沉静,风雨不动,教人看不透深浅。

周棠玉这时道:“仅凭这封不知来路的信,钱大人就能将事情原委推测得如此周全,真是料事如神。”

“微臣、微臣自然不敢妄加揣测。”

钱嵊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只是此事闹得甚大,正如周公公所言,不仅事关两位阁老,更波及国子监与户部,就连太后娘娘亦被卷入其中。让人不得不怀疑做此局的人,用心之险恶!”

弘文帝猛地将手中的信纸拍在案上,“萧若,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容禀。”萧若抬首垂眸,虽是跪姿,却挺直端方,如松如月,“按大雍律令三章第九十六律,大理寺掌审谳平反,复核驳正,无刑部上谕、亦无立案公文,何以直接越过上署,擅自羁押。”

他神色泰然,掷地有声:“钱大人此番才是蓄谋已久,用意颇深。”

钱嵊张了张嘴。

“钱嵊行事虽显鲁莽,但时处年关,尽心尽力,其心可鉴。”章检此时在一旁凉凉道,“萧若,疑窦桩桩件件你避而不谈,反而挑起其他错处,意欲何为啊?”

萧若平静地看着章检,声音沉缓:“既是司法不正,肆意越权。吏卒今日私自羁押城民,与山匪何异?”

钱嵊怒斥:“巧言令色!”

弘文帝却听进去了,面色发沉,忽然开口:“让他说完。”

萧若语气沉凝:“罪臣并非狡辩,而是要确认这封信,到底是秉公收缴,还是恶意编造。敢问钱大人,您所说的乞儿现在何处?可堪御前对峙?”

“自然!”

钱嵊急忙躬身跪请,“陛下,臣那日察觉疑点,便已将此人暂押候审。此刻他正候在殿外,随时听宣。”

“棠玉,带人进来。”弘文帝略一颔首,将那封密信递予周棠玉,“给二郎看。顺便把他给朕从地上扶起来,身上有伤,还跪着作甚。”

这声二郎已然是亲近之意。

众人神色各异,周棠玉则应声上前,将人稳稳扶起,随后妥帖展平信纸,亲手递予:“小郎君,且多当心身体。”

“谢陛下隆恩。”萧若神色如常。

周棠玉唇角轻扬,指尖在宽袖的掩映下,悄然搭上他腕间,一触即收,随即转身出殿传人。

信上字迹铁画银钩,乍看确有几分萧氏风骨。

萧文勘的书法当年堪称天都一绝。

但是在“萧党案”之后,与萧文勘有点关联的人都被连坐下狱,像字画这种东西,除了萧若流放时贴身带走的几件,其他都一应被焚毁殆尽了。

萧若垂眸注视着熟悉的笔迹,眼底一片清凌。

同样的字他见过,得父亲笔法真传的,并非只有他一个人。

不过片刻,一个穿着单薄麻衣的小乞丐便被押入殿中。

他看起来不过十几岁的年纪,脚上戴着重重镣铐,每走一步都十足费劲,才走两三步,脚上勉强凝住的血痂便破了,脏血顺着伶仃青紫的小脚腕,淋漓流下。

小乞儿头发乱蓬,长得挡着眼睛和小半张脸,鼻梁靠下位置,横亘着一道长长的陈年旧疤,看着像是倒刺鞭子抽的。他的手脚倒是洁净,显然是入宫时被草草冲洗过,寒冬腊月里,自然不会给他烧什么热水。

殿内暖意一激,他蜷在垫上抖得更厉害,牙齿咯咯作响,似是被天威所慑,始终低垂着头,不敢抬起半分。

周棠玉道:“抬起头来,好生回话。”

小乞儿这才瑟瑟抬眼,惶然扫过满殿朱紫大员,尤其是上首那袭明黄龙袍。

他浑身一颤,连忙砰砰磕头:“皇帝老爷、官爷大爷们!小的不敢,小的不敢扯谎!萧家爷们儿他、他娘的说话不算话!说好了给小的三文钱,结果一、一个子儿都没给!俺就是个小喽啰!放过俺吧,俺再也不敢要钱了,俺真不要了!”

满殿贵臣不约而同地皱起眉头,心道粗鄙。

而乞儿话中之意,竟是句句指向垂眸不语的萧若。

人是钱嵊带到宫里来的,钱大人面上有些挂不住,当即厉声呵斥:“放肆!圣前岂容你满口秽语!”

他叱责完,连忙向御座道:“陛下恕罪,此等市井贱民,不知礼数,污了圣听。然其所言之事,与臣查获密信正可相互印证,萧若确曾暗中买通此人,向国子监传递消息!”

言毕,钱嵊目光灼灼,势在必得地看向萧若。

殿内一时凝滞。

就在这一片死寂之中,萧若微微倾身,望向跪在近前的小乞儿,声音低沉而清晰:“是我么?”

小乞儿在这平静的一问中,莫名感受到安抚的意味,他诚惶诚恐地抬起头,飞快地瞥了萧若一眼,埋头道:“不是,那位爷年岁大点儿,下、下巴上有长胡子。”

钱嵊脸色一变,急声喝道:“混账!昨日你可不是这般说的!再看清楚!”

他这一嗓子响得骇人,连身旁的章检都不由抬手掩耳。

那小乞儿登时吓得魂不附体,几乎要晕厥过去,一副惊弓之鸟的模样,边打嗝边干呕,砰砰磕头求饶:“大爷饶命!让小的递信儿那爷们儿,确实有胡子啊!不过,不过确实长得像这位贵人,小的不敢扯谎!”

一时间,殿内气氛诡异莫名。

恰在此时,一道清越含笑的嗓音打破了僵局。

一直静观其变的周棠玉悠然开口:“哦?这倒奇了。内臣竟不知,小郎君还有蓄髯的雅好。”

他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在谈论一件风流趣闻,随即向御座一礼,“陛下容禀,若论美髯,朝中堪当此誉者,萧府中确有一人。”

像此等风流轶事,在天都传闻甚广。

周棠玉既已点破,殿内诸臣自然心领神会,目光微一交错,便已了然。

钱嵊闻言,身形几不可查地一晃。

章检更是有所预料,连呼吸都无声无息起来。

御座之上,弘文帝不露半分喜怒,沉声问道:“二郎,你看了这许久,字迹可是你的?”

萧若应声起身,不见丝毫惶惧:“非臣所作。”

他抬眼注视着鹌鹑般缩着脖子的章检,片刻静默,压得人喘不过气。

旋即,他掷地有声道:“摹写此迹者,乃章大人麾下,李主事之上官,户部左侍郎——”

“家兄萧蔺。”

萧府周岁宴那日,酹江月正厅之中立了一面金箔画屏。

屏上墨痕,便有如此笔锋。

更不必说章良枢赴萧家宴席,一副反客为主的姿态。此事早经东厂暗线,一字不落地奏报圣听。

萧若此言,不仅揭示萧蔺与李彦的上下级关系,也将萧蔺与章家私通款曲之事,明晃晃摆在御前。

朝上无声,人心却哗然。

弘文帝听罢,视线扫过默不作声的章检,一声冷笑:“钱嵊!”

钱嵊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下来,声音变了调:“陛……陛下圣鉴!”

弘文帝缓缓前倾,双手撑着龙椅,寒声道:“你慌什么?是怕朕,还是怕了殿上的哪一个人?”

“微臣不敢!微臣尽心办事、秉公办事为的是天都祥和,为的是陛下江山永固啊!陛下。”钱嵊抖如秋叶,额头死死抵着地。

“好,你们个个都说为朕办事!”

弘文帝向后一靠,将手中的沉香盘珠猛地掼在御案,“棠玉!把你东厂查出来的东西,说给朕的这些肱股之臣好好听听!”

“是。”

周棠玉早有准备,神色从容:“诸位大人容禀。日前东厂侦办淮中堤口失修一案,发现户部拨银竟未如数到位。前日,淮中知府苏怀璧递折检举,内臣随之将主办此事的李彦缉拿审问。”

“李主事反复提及幺子惨死,真是,”周棠玉轻声叹气,微微拉长了语调,“兔死狐悲。”

此话娓娓,章检闻言脸色骤变。

李彦被抓,他此前竟未听到半点风声!

淮中堤口失修一案,是年前的悬案,本应年后,由户部自查。

没想到竟被苏怀璧抢先一步,捅到了御前。

周棠玉是天子喉舌,既然敢这么说,就意味着,陛下已经怀疑淮中一事与他脱不了干系!

今日廷询,表面上是谈云中寺刺杀一事,却偏偏拐到户部这个案子上。

分明是早设好了圈套,要拿他开刀!!

钱嵊已经栽在前头,章检毕竟在宦海沉浮二十余年,强压下惊涛骇浪,迅速定神躬身:“老臣身为户部堂官,失察下属,罪无可恕。恳请陛下允臣戴罪立功,彻查——”

“那刺客已招了!”

皇帝猛地一拍御案,惊天动地。他气得连咳数声,指着章检骂道,“就是你!指使人构陷朕的二郎!指着你的好钱嵊,勾结言官,排挤他还不够,差点要了他的命!”

章检瞠目结舌,惶然瘫跪于地:“皇、皇上!臣冤枉啊!”

周棠玉适时接刀,语气温和,却字字诛心:“章阁老,李远吉初八夜里才死,薛杉初九上午便来刺杀萧小郎君。时间如此巧合,莫非李家公子之死,您也知道内情?”

局势顷刻翻转。

李彦被捕,那个软骨头不知道吐了多少。若说方才他们诬陷萧若借由李远吉之死,搅弄天都风雨。

那现在,反倒成了他章检杀人灭口,威慑李彦!

章检连声辩解,声音开始结巴,说:“陛下明、明鉴!老臣何来这般泼天胆子,老臣、老臣万万不敢……”

他一心想借今日之事,将萧若逐出天都。不料操之过急,反而落到一张兜头大网之中。

弘文帝的意图已昭然若揭,一直沉默的徐昌颐终于开口:“陛下,案情错综,单凭萧若一人之供词,一时之论断,难服众议。臣请交由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三司会审此案。”

章检冷汗涔涔,周棠玉笑容未变。

弘文帝微微颔首,转而问道:“萧若,你的伤如何?”

“回陛下,”萧若说,“未伤及筋骨,臣无碍。”

弘文帝手指敲击着桌案,沉吟片刻:“你离朝三年,反倒比京中这些人干净。三司会审,你也一同听着。”

无党无朋,众叛亲离。

毫无疑问,萧若是孤臣的好苗子。

周棠玉适时笑问:“陛下,不知小郎君是以何等身份?”

“条例司使不是还挂在户部?让他顶上。”弘文帝淡声。

条例司使。

这个官职不是什么大官,仅六品而已,且是特设。

然此言一出,徐昌颐立刻反对:“陛下!万万不可。”

皆因“条例司”,是当年萧文勘主张青苗法时,专门设置的部门。

如今弘文帝重提此事,莫非是要重启变法?

就连如履薄冰的章检,都不免侧目。

周棠玉却从容依旧,仿佛早已捏定七寸,游刃有余道:“徐阁老容禀。举子白朴存带人闹事,而那刺客薛杉,恰是其友。”

常言道,师门一体。

门下弟子犯事,老师岂能脱责。

周棠玉此话,意在提醒徐昌颐:你既对萧若如此忌惮,是否指使手下门徒闹事,掩护刺杀。

东厂惯常捕风捉影,官员闻之色变。

若此事上纲上线,难保不拔萝卜带出泥。徐昌颐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一旦深究,必掀起滔天巨浪,到时候就不是一个白朴存的事了。

在场都是人精,很多话不用说透。周棠玉说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明晃晃的威胁。

徐昌颐原本立身颇正,未料,白朴存成了他的把柄。

清流一系的官员中已起细微骚动。

徐昌颐花白胡须微颤,显然已被戳中要害。

弘文帝坐山观虎,适时摆手道:“好了,棠玉,别那么咄咄逼人。”

周棠玉从善如流,立即告罪:“内臣失言。”

徐昌颐深吸一口气,正色道:“陛下明鉴。老臣教导无方,若朴存确与此案有关,臣绝不袒护。然变法一事,事关国本,老臣纵万死,不敢不替陛下守稳朝局,以抗天下非议!”

徐昌颐果真高风亮节,即便受制,也不肯退让半分。

弘文帝面色沉晦不定,君臣目光在空中交锋良久。

萧若无声垂眸,缓缓摩挲着卷皱的纸边。

“徐阁老这般替朕着想,朕不得不领受这番好意。”弘文帝沉声道,“二郎,你先去翰林院,暂充修撰,随朝观政吧。”

不入三司,只挂闲职。这已是帝王暂时的退让。

萧若神色不辨喜怒,起身谢恩:“臣领旨。”

天子既已让步,徐昌颐再无反驳之机,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章检猝不及防被摆这么一道,做了萧若的垫脚石,他低着头,眼底尽是不甘。

直到宣布众官退朝,他才勉强撑起吓瘫的老胳膊老腿,踽踽挪出殿外。

萧若仍立在原处。

他比三年前更挺直峭拔,一袭光洁素白的布衣,唇色失血苍白。细看之下,他左侧身躯似乎因隐痛而微不可察地轻颤。

然而此刻的章检佝偻着腰,竟需半仰起头,才能看清他。

就在二人身形交错的一瞬,萧若不远不近地抬起眼。

两道视线骤然相撞。

萧若似有若无地挑了一下唇角,可那双眼,却不带半分笑意。

像一片极静的夜湖,又深又冷。

帝王寝殿。

皇帝年过五旬,自去年入冬以来,身体便不大康健,三天两头生病,又患上了咳疾。

今日早朝上动了气,吼了几声,下朝回宫后,立刻传召了太医。

按例常,年后约莫正月末,宫中都会办百官春日宴,一年一次,专为宴饮京官,迎春飨赏。

周福喜负责监管鸿胪寺操办一应事宜,近日不在宫中。

近日来,御前伴驾都是周棠玉,俨然已经成为天子跟前儿第一红人。

弘文帝一到寝殿便躺下了,半靠在床头,太医跪在一旁请脉。

周棠玉端立在床边,萧若坐在榻边的软凳上,接过小药监递来的汤药。

弘文帝已卸去上朝时所戴的十二旒冕,鬓发斑白,往日那份威严似乎也随之消减大半。

他穿着一件微带褶皱的明黄寝衣,面色青灰,看上去不过是个满面病容、疲惫寻常的老人。

周棠玉的目光在弘文帝身上短暂停留,随即落回萧若微微发颤的手臂上。

他顿了须臾,才说:“小郎君,侍药吧。”

皇帝终究是九五之尊,他让人做什么,都是恩赐,是莫大殊荣。但萧若身上有伤,每一次腾挪对他来说都是酷刑。

萧若一声未发,手臂的颤抖被控制到极小。

待半碗汤药见底,素白的衣衫已然一片透湿,背后是冷汗,前襟是血,似梅朵自衣料间缓缓渗开。

他脸上却没什么表情,既无怨怼,也不见狼狈。

周棠玉自上望去,只能看到萧若紧绷的下颌线,和耳后颈间细密的冷汗。

天恩浩荡,天威凛凛。

恩威并施,莫过于此。

弘文帝服下温度适口的汤药,咳了几声,说:“贺元正,给他看看伤。”

贺太医低声应是,萧若随之起身告退。

弘文帝却抬手按住了他的手背。萧若垂眸低声:“恐污圣目。”

“就在这儿看。”弘文帝语气平淡,“殿里暖和。”

这理由着实一般。乾清宫处处温暖如春,弘文帝分明是要亲眼验他的伤。

天子多疑,即使是周棠玉亲口呈报,他也定要眼见为实。

居于九五之尊的地位,就是慧极、疑极。

既如此,萧若也没有什么不可示人的。

只是解衣不便。

他今日穿的是交襟深衣,以革带做腰封,要脱袍服,必须先解革带。萧若穿衣已是不易,是小顺子从旁整束妥当。而今,却要在御前宽衣。

实在失仪。

“……”

萧若的动作微不可察地一缓。他的侧脸清寂如冷玉,唯颈间筋络微微绷紧,泄露出一丝隐忍的痕迹。

他垂下手。

【笔记】

萧文勘年轻的时候不修边幅,萧蔺在外求学。萧若小小的,也不怎么会洗衣服,家里穷,没什么下人。

在萧文勘当京官之前,小萧若走在路上,被人无意间说过一句“有味儿”。其实小萧若很爱干净,但是他从此以后就变得特别、特别敏感,他不容许自己脏,也不容许自己乱。

他身上的幽幽雪梅香,其实是他好不容易给自己整出来的,独一无二的高级定制。

但是不能问配方,问就是体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针锋相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