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奸臣被流放后 > 第11章 第十一章

奸臣被流放后 第11章 第十一章

作者:坐定观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22:42:58 来源:文学城

祝轻侯被他牵着,不得不坐起身,顺势靠在李禛身边,懒洋洋的,像只睡不醒的狸奴。

“解释?”这个词在他唇齿间转了一圈,祝轻侯笑了一笑,“献璞,你想听我说什么?”

李禛想要他解释什么?解释顺应官吏加赋,任由他们肆意横行,究竟是为了事情闹大,彻底除去他们,还是为了给祝氏的谪官铺路?

李禛低着眉,缓缓收束手中的银链,像是要将祝轻侯这个人都攥在手中,“你当真觉得,我不会动你?”

在对方发难前,祝轻侯率先缠了上去,搂住李禛劲瘦的腰身,努力地顺毛,“那些人总归是你提携的,他们念着肃王的好,又不是我祝轻侯的好。”

他一靠近,李禛便骤然松了手,略微将他推开了些,独自危坐在一角,淡声道:“他们得了贤官清名,你们祝氏的名声倒是愈发坏了。”

外头传来传去,传的都是皇帝身不由己,朝廷身不由己,官吏身不由己,在这一出举朝加赋的戏里,所有高高在上的角色都身不由己,只有早已落难的祝氏是一切的祸端。

祝相已死,还苟活在世的祝相之子,便承担了所有的恶意。

祝轻侯满不在乎,“管他恶名善名,至少还有名声。”

李禛侧首“看”向他,轻声道:“我放你出府,好不好?”

一旦离开肃王府,无人庇护的情况下,祝轻侯很快就会死。

果然,祝轻侯顿住了,他似乎在犹豫。

“……你舍得放我走吗?”祝轻侯低声道,他望着李禛的心口,心想,母蛊会不会就待在这里面,藏在李禛肺腑,血肉里面。

时隔多年,李禛依旧对他有情,这并不出奇,这天底下,但凡见过他的,没有一个不对他念念不忘。

李禛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沉默了一瞬,话锋一转,问祝轻侯:“你知道看不见是什么感觉吗?”

黑暗,无边无际,永无休止的黑暗,一切都变得陌生且危险,往常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变得无比的复杂。

望着李禛蒙眼的白绫,祝轻侯心跳漏了一拍,无法轻易揭过的不安感浮上心头,他一时安静了下来,不知该说些什么。

“小玉,”李禛用一种异常轻柔的语气唤他的小名,“以后蒙住你的眼睛,”他停了一刹,似乎是思索该如何做,祝轻侯随口插话:“献璞,如果这样能让你高兴的话,我都情愿。”

他想靠近李禛,想起李禛之前的抗拒,动作一顿,轻轻牵起李禛垂落在肩上的白绫,没再说话。

蒙住眼睛是什么感受,祝轻侯先前去见祝琉君时,便已经领教过,时间太短,他还没有什么感觉。

这一次,是李禛亲自给他蒙眼,是一条紫色的纤长薄绸,像是早有准备,祝轻侯盯着李禛指间的紫绸看了两眼,收回目光,缓缓闭眼,任由对方蒙上他的眼睛。

蒙住眼睛,这算什么惩罚?

祝轻侯不甚在乎地想,左右他大多数时间都被拘在殿内,大不了一直睡觉。实在不方便,趁李禛不在,他自己摘下来便是了。

眼前一片黑暗,隐约可见一点淡紫,祝轻侯新奇地眨了眨眼睫,趁着缝隙偷偷往外看,语气低落:“献璞,我看不见了……”

他光明正大地摸索着靠近李禛,有心想要戏弄他,李禛目不能视,却仿佛长了眼睛般避开他,平静道:“再靠过来,我便剜了你的眼睛。”

还是少年时的李禛好玩,现在的肃王殿下一点也经不起逗。

祝轻侯识相地退开,重新倒回矮塌之中,倒头欲睡。

散漫,惬意。

仿佛什么也不能让他感到不安恐惧。

李禛低眉,在黑暗中望向自己心口的位置,那里,藏着一只小小的母蛊,藏在心跳声里。

临窗的矮塌上,卧着一道清癯的紫衣身影,青年蒙着紫绸,一挑绸缎散开,落在他漆黑的鸦发上。

懒骨庸态,风华浊世。

祝雪停走进来时,下意识屏住呼吸,不敢惊动塌上人。

“献璞?”祝轻侯略微拨开眼绸,偷偷看向来人,看清是祝雪停,不免松了一口气,他随手解下眼绸,丢到一边,“雪停,继续作诗吧。”

祝雪停轻轻颔首,在原先的位置坐下,捧着帛书,悬腕提笔,低着头,脑海里却浮现出方才那一幕。

帛书上还是一片空白,他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

奏折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桩桩件件,都是控告雍州官吏横征暴敛。

晋顺帝抬手将奏折掷在地上,“朝廷只多收了两成的赋税,雍州为何加赋三成?欺上瞒下,贪墨受贿,岂不是又袭了祝氏的恶风?”

天子的贴身宦官白鹤小心翼翼地拾起奏折,退立在晋顺帝身边。

侍立在一旁的太子李玦温声道:“父皇息怒,也许四弟并不知情,只是那些官吏欺瞒了他。”

晋顺帝垂眸看了他一眼,默不作声,从御案上抽出另一道奏疏,“这是你四弟送来的,你自己瞧瞧。”

白鹤恭敬地接过,递给李玦,李玦接过一看,神色不变,“四弟明见,没被那群悍臣欺瞒。”

上面字字句句,条理清晰,列着官员所赠的贿礼,姓名官职,何时何地,无一遗漏。

一直低眉沉默,看着这对君臣父子对话的尚书令开口道:“依微臣之见,应当断绝欺君罔上的恶风,杀一利百,以清王化。”

“蔺卿言之有理,”晋顺帝看了蔺寒衣一眼,“肃王连上三折,说百姓不易,想要轻赋薄敛,以宽民氓,诸位爱卿如何看?”

此话一出,大殿内一阵哗然,几番争执,晋顺帝帝静静地看着满朝朱紫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国库空虚,若是减了赋税,只怕更加入不出敷,有的赞同肃王,认为百姓艰苦,不宜再加赋税。

晋顺帝微微掀开眼帘,乜向白鹤,白鹤小心地开口:“陛下若是此时下令轻薄徭赋,百姓自会感恩戴德。”

晋顺帝淡淡打量了他几眼,收回目光,对六部的官员道:“也罢,就交由你们去办吧。”

话罢,他缓缓闭目,不再看眼前的满朝文武。

祝轻侯睁开眼,望向四面未明的天色,隔着屏风,再看宿在外殿的李禛,那里空无一人,李禛早已醒了。

李禛总是醒得很早,似乎每日不到寅初便起身,而他往往睡到食时才醒。

祝轻侯打了个哈欠,随手取过紫绸,懒洋洋地绑在面上,左右李禛看不见,他绑得敷衍些也没什么。

用过早膳,他赤脚走到案前,取了纸笔,有心想要练字。

这半年来别说纸笔,就是一根蓬草,一块适合落笔的地面,对他来说也是奢求。

握惯了蓬草,时隔许久再次提笔,祝轻侯倒是有些不太习惯,他试探着落下一个字,手指传来牵线般的疼痛,仿佛隐在皮肉里的手筋成了细线,稍稍牵动,便会疼痛无比。

他只当没察觉,忍着痛,继续练字。

祝雪停如今是肃王府的奴仆,跟在祝轻侯身边,每日有一个时辰进内殿。

祝雪停走进来时,远远看见那道高挑清癯的身影正在伏案练字,挽起的淡紫袍裾下,一双手颤得厉害。

他心下五味杂陈,最终只是默默地坐下,静静地看着。

见他来,祝轻侯随手掷了笔,笑问:“你猜,祝氏那几个谪官能有几个晋职?”

祝雪停不通政事,沉思片刻,比划道,两三个?

“一个,”祝轻侯笑了一下,慢慢折起沾了墨迹的纸张,不让人看见上面歪歪捏捏的字迹,“也不一定有。”

有可能晋升的,只有手举短刃,在闹市扶危那一个小官。至于剩下的人,没有权势,没有名声,他们举步维艰。

慢慢来,他多的是耐心。

祝轻侯随手将纸张放在烛台下烧了,看着它化作飞灰,脸上没有表情。

邺京的诏令雪花一般飞来,经过三省六部商议,当季的赋税只加了一成,至于雍州当地的政务,贬官的贬官,提拔的提拔。

对于肃王的钓鱼执法,晋顺帝只说了一句话:“治地千里,何妨著砂十里。”

封地千里之广,纵有十里的阴私龌龊,又有何妨?

祝轻侯听了,忍不住笑,“这十里的著砂都是出自他手,为他耳目臂膀,他当然能忍。”

新调来的官吏依旧来自邺京,由朝廷钦定,然而雍州的势力经过这次洗牌,已然不同以往。

李禛当年来雍州就藩时,弱冠之年,罹患眼疾,应当在雍州寸步难移,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短短几年制衡外敌和官吏,像一柄长剑一般悬在雍州之上,牢牢震慑着那群悍臣。

祝轻侯漫不经心地想,他从前绝不会代入旁人的角度思索对方的处境,如今却开始思索,李禛,这些年究竟是怎么过的?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几度浮现,却又被他忽视。

祝轻侯看向李禛,迟疑一瞬,还是问出了口。

李禛正在清点官吏名册,闻言,动作一顿,淡声道:“活着,仅此而已。”

这个答案令人出乎意料,祝轻侯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他索性揭过这个话题,问道:“那几位官吏中,有谁升官?”

李禛低眉,指腹摩挲着刺印,面无表情,“一人。”

诸多谪官,只有一个人得以晋升。

祝轻侯偏过头,随口问道:“是楼长青?”

当日在长街上举起短刃制止官兵的小官,楼长青,正独自立在下榻的小阁内,仰头看着悬在墙上的任命书。

朝廷钦点,六品县令。

是个小官,但是比他原来豆粒大小的官职不知好了多少。

既承了肃王府的恩情,他走马上任前,也该去肃王府登门造访。

楼长青点了点从邺京带来的家底,在菜市上买了一头小小的牛犊,命人先送到肃王府。

菜市的人不解其意,哪有人往肃王府送牛,但是对方都给了银子,他也不好说什么。

牛犊被送到了肃王府的角门,看门的门房打开角门,看到低头啃草的牛犊,险些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