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家族复兴之路(科举) > 第13章 第13章 书童

家族复兴之路(科举) 第13章 第13章 书童

作者:未见阿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5-12 10:39:47 来源:文学城

回到家中,竟无一人询问他考的如何。

想来是担心纪温考的不好,不想揭他伤疤。

纪温虽自觉这第一场考的还不错,倒也不敢妄自尊大,总归明日便会出榜,也不急于这一时。

在众人关心之下,纪温用过晚膳,便到了纪老爷子书房。

纪老爷子一一听过考题与纪温的作答,点了点头:“听说县试第一场大多比较简单,你答的不错,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或许旁人答得更好,总归这第一场应当无虞,后面三场仍不可小觑。”

纪温与之想法一致:“祖父放心,不到最后一刻,孙儿绝不放松。”

“你心中有数便好。”

从纪老爷子那告退,回到自己的书房中,书童阿顺连忙上前为他点燃蜡烛,小心翼翼关心道:

“孙少爷今日还要温书?”

纪温轻轻颔首:“方才已休憩过,现下精神正好,很是适合温书。”

阿顺满脸敬佩:“自从来到您身边,日日伺候,从未见您懈怠过读书,满县城再也找不出比您更聪明更努力的人了!”

纪温失笑:“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这样的道理想必读书人都懂。”

阿顺立刻摇头,坚定道:“您是我见过读书最用心的人,您读的书是圣贤书,有些人读着书,却根本不配称为读书人!”

这话中带出了几分心酸与愤恨,纪温想到他的来历,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阿顺原本姓钱,出生于附近一个小村落中的一户农家,他娘是家中继室,前头还有原配所生的两位哥哥。

原本钱家家中尚有几亩薄田,虽不算富贵,好歹一家人能填饱肚子。

可阿顺的祖母偏心前头儿媳生的两个儿子,竟不顾一切,散尽家财也要送两位哥哥读书。

初时只跟着村里的老童生学几个字,钱家尚且还能支撑。

渐渐地,钱家大孙子竟真展现出几分读书的天赋,识字速度超越了村里一众同龄人,越发坚定了钱婆子想要送大孙子读书的决心!

直至一次钱家大孙子回到家中,向自家祖母抱怨老童生年纪太大,吐词不清,且学识有限后,钱婆子竟萌生了想要送大孙子到县里读书的想法。

岳池县几家较为知名的私塾均为秀才老爷所办,一位学童每年束脩需2两银钱,而钱家即使是在年节好的时候,一年到头也不过存银3两。

钱家老爷子与阿顺的爹虽心疼银子,可同样对老大十分看重,见老大确实有天赋,满心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到了县城后,钱家大孙子的花销成倍增长。

今日少了笔墨纸砚,明日又缺了几本书,偶尔还需为老师准备节礼,每一项花销都远远超出钱家的承受范围。

可是没有书、没有笔墨纸砚,大孙子要如何读书?

过节不给老师送礼,万一惹得老师厌弃,大孙子哪里还有前程可言?

既已踏出一步,万没有再收回的道理。

钱家咬着牙,卖了家中存粮,花光家里积蓄,直至再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钱婆子竟把主意打到了继室生的小孙子身上。

二孙子与大孙子一母同胞,感情向来很好,若是卖了,定会惹得大孙子与家中离心。

小孙子是继室所出,向来为大孙子不喜,倒是正好合适。

于是,任凭阿顺的娘亲如何哭喊,阿顺最终还是落入了人牙子手中,几经辗转,来到了纪家。

在纪家干了两年打杂的活计,因踏实肯干,被纪老爷子选中来到纪温身边当书童。

纪温不常出门,有了书童后,时常令阿顺出门为他采买东西,一来二去,竟让阿顺在街上与他大哥撞个正着。

彼时阿顺正怀揣着一包蜜饯,那是纪温买来送给纪念青的零嘴,一抬头,正好见着自家大哥与二三好友一起在大街上对烟花女子品头论足。

阿顺偷偷跟了一路,亲眼见着他大哥花了一两银子买了只头钗,说是要送给燕悦楼的闭月姑娘。

这一幕刺痛了他的心,对于钱家,只觉讽刺。

纪温心思细腻,感受到阿顺心情变化,温言劝慰: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迈过这道坎,就好好生活吧。认真生活的人不会被生活辜负。”

阿顺声音低沉:“我早已不在乎钱家之人,只是......我娘还在钱家,我离开的那日,我娘跪在地上求了许久,额头都磕破了,这几年也不知她该如何过活......”

纪温想了想,为他出了个主意:“钱家如此下去,只怕境况将愈发艰难,既然他们连自家孙儿都可以卖,想必再卖一个人也并非不可能。”

阿顺眼睛一亮,又踌躇道:“孙少爷,纪家可还能再买进一个下人?”

纪家的下人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若是有那爱挑事的、手脚不干净的,甚至身份不明的,都会成为不小的麻烦。

纪温并未一口答应下来,而是道:“纪家可以暂且先将人买下来,若是全叔觉得可用,可与纪家签订死契,若是不得用,这银子就当纪家借与你,日后自你月俸中扣除,人你接走,自行安置。”

阿顺喜极而泣,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多谢孙少爷!如今在这世上,除了我娘,我再也没有旁的亲人了,纪家救了我,您救了我娘,日后您就是我的恩人,哪怕一辈子做牛做马,我也要报答您的恩情!”

纪温双手将他扶起:“无需如此,如今你也是我院里的人了,若是不为你着想,你又如何能安心当差?”

眼中堵得慌,阿顺胡乱拿衣袖擦了擦喷涌的泪水,缓了缓才道:“我的名字是孙少爷取的,如今我娘也是孙少爷救的,能进纪家,是我此生最大的运气。”

***

处理完阿顺之事,纪温心中思绪万千。

当年自滇南之地一路行至蜀中,途中所见一幕幕深深刻印在纪温脑海里。

民生凋敝,世道维艰。

如今距离新皇登基已过七年,百姓日子明显好过许多,从前食不果腹,到如今尚有盈余,虽也有着这些年风调雨顺之故,却也不难看出,统治阶级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影响。

因着这一系列思考,纪温突然文思如泉涌,直接拿起笔,开始着手写一篇策论。

直至烛光渐盛,阿顺轻声提醒他该歇下了,纪温才从思绪中回到现实。

书案上十数张纸密密麻麻,纪温却是十分遗憾。

可惜,自己所学仍然不够,不仅仅是学识不够,更在于实践不够。

今日这篇策论尚未完成,日后,总有一天,他会将之重新归整。

为着这篇未完成的策论,纪温连对县试第一场出榜之事都兴致缺缺,若不是纪勇一大早过来寻他,他甚至只打算令阿顺前去看榜。

很显然,除了纪温外,纪家所有人都对今日出榜格外重视。

纪二伯更是早早便定好了考场附近的酒楼包间,花重金选了个视野极佳的位置。

店小二上了一壶好茶,纪温独自坐在八仙桌前默默品茶,而纪二伯、纪武行与纪勇三人全都站在窗台前紧紧盯着考场门前动静。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三人早已急不可耐,纪温不由劝道:

“爹、二伯、大哥,你们坐下歇一歇吧,先喝口茶润润喉。”

闻言,纪武行当真走了过来,提起茶壶就给自己倒了一杯,直接牛饮下肚,紧接着又倒了一杯,喝完还嘟囔着:“这杯子有些小了,喝起来不够痛快。”

纪二伯也走了过来,很快两杯水下肚,赞同的点头:“若是换成酒就更好了!”

几人都喝了茶,纪勇也觉着有些渴了,再想倒茶,茶壶却已成空。

“杯子小,壶也小!”

......

几人喝完茶,又回到了窗台前。

不知过了多久,纪武行忽然叫了一声:“出来了!”

紧接着,窗外开始喧闹起来。

“让一让,让一让!”几名衙役拿着榜单从人海间穿过。

纪武行立时就要下楼,纪温眼疾手快,拦住了纪武行与身后想要跟上的纪勇。

“爹,我已让阿顺在下面等着榜单了,下面人多,您和大哥就别下去了。”

以免你们激动之下,手上没个轻重,撞伤了旁人。

纪武行不疑有他,甚至感叹儿子想的周全。

只是等待的过程实在过于焦心!

“这阿顺怎么还没回来?看个榜单需要这么久吗?他究竟识不识字?”

纪温无奈道:“放心吧,他已跟着我学了不少字,至少我的名字他是万万不会认错的。”

阿顺还未回来,却突然有人在下面喊道:“第一名是纪温!谁是纪温?”

纪武行、纪二伯与纪勇三人互相对视一眼,而后齐刷刷看向纪温:“温儿,他们说的是你吗?”

纪温也不曾想到自己竟然能得第一名,虽然感觉自己做的很顺畅,可也没想过会有这么高的名次!

他眨眨眼,略带迟疑的点头:“若非同名同姓,应该就是我吧?”

这时,阿顺终于跑了上来,还未进包间,轻快的声音已传了进来:“孙少爷,您是第一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书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