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嘉喜 > 第1章 第1章

嘉喜 第1章 第1章

作者:不语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08:22:39 来源:文学城

今冬出奇的冷,连素不封冻的金陵河都结了厚厚一层冰,再落上几场没踝深的大雪,这天气反常的教人心里隐隐不安。

寅正时分,嘉喜准时醒来,多年养成的习惯,任凭再乏,到这个点儿总会自然清醒。屋里没烧碳,加棉的厚帘子将门窗捂得严严实实,可还是冷。她在暖衾里蜷了蜷身子,指尖触到冰凉的被角,忍不住又多贪恋了片刻温存。想起那一堆要做的事,咬着牙掀被起身,穿衣下榻。

推开门,院中积雪映得夜色亮堂堂的。她踩着这亮,来到正堂,见厅上已亮着一盏油灯,姨娘正坐在桌边搓着手,珍儿则端着个铜盆从后厨出来,盆里的水冒着细细的热气。三人便就着一盆水依次净面、洁牙,又将发髻匆匆抿紧,披上厚氅,戴上风帽手笼,周身裹得严严实实。珍儿在前头提一盏羊角灯,主仆三人踏着积雪,匆匆往秦淮河沿岸的铺子行去。

长街上人影稀疏,多是趁早出摊的贩夫,脚底踏雪声声,混着远处几声鸡鸣犬吠。河面覆着一层未遭践踏的白雪,像一条失了温度的玉带,横在上面。有官差督促民夫在河岸光秃秃的柳枝间悬挂彩灯与礼幡,后日便是冬至,虽朝廷三年前已迁都北上,这金陵旧京作为陪都,国之大典仍循旧制。

包子铺离住处不远,偏生积雪没踝,到店时三人棉鞋都已湿透,忙换上备着的软底鞋。净手后便各司其职:珍儿揉面揪剂,嘉喜包馅捏褶,姨娘则推磨煮浆。这套流程早已刻进各自骨子里,无须言语,自在默契。

头锅汤包蒸上炉,店门“吱呀”推开,巷口肉铺的邱大叔探进半个身子,手里提着两吊用红绳扎的鲜肉,呵着白气道:“喜丫头,老规矩,五个肉包,一碗豆浆。”

“邱大叔快进来暖暖。”嘉喜指指靠墙的长凳,嘴角挽起个热络的笑:“马上出笼,今早儿还蒸了糍糕,您坐着歇会儿,一会儿尝块热乎的。”

“好勒!” 邱大叔迈进门,将肉稳稳挂在门后专门挂食材的铁钩上。他转过身,搓了搓双手,笑道:“刚宰的猪后腿和羊后腿,瘦的多,肥的少,过节了,给你们添个菜。”

“这怎么好意思?” 嘉喜从灶边拎过茶壶,斟了碗热茶递过去,说着就转身要往钱箱那边走,“多少钱您说,我这就拿给您。”

“这就见外了,你日日在我这儿拿肉,过节送点算什么,应当的。”邱大叔摆摆手,目光却不由自主往后厨飘。

恰见闵姨娘摆着柳腰,端着热气腾腾的豆浆走来,笑吟吟道:“邱大哥,快别吃茶,豆浆来了。”她将粗陶碗轻放在他面前,指尖在碗沿稍作停留:“刚磨的,小心烫着。”

“劳烦姨娘。”邱大叔端起陶碗,不及吹凉就急急往嘴里送,滚烫的浆液烫得他猛地一缩脖子,却硬是皱着眉咽了下去,只从碗沿上方偷偷瞄她。见她抿唇忍笑望着自己,耳根顿时烧得更烫,忙低下头假装吹豆浆。

嘉喜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嘴角忍不住勾了勾。这位守着五六间肉铺的邱东家,三年前丧妻后就未续弦,每日天不亮就往包子铺跑,说是来吃早点,可每次那眼神就没离过闵姨娘,打的什么注意,一眼便知。

不过在嘉喜看来,姨娘未必真有改嫁的念头。父亲在世时官居国子监祭酒,清贵儒雅,姨娘在他身边那些年,耳濡目染,眼界自然高了,怎会真心瞧得上一个终日与猪羊为伍的市井肉贩?再说,她膝下还有刚满七岁的亲生儿子。这世道,落难的官家子弟,名头上也比认个屠夫做继父要体面些。

“体面……”嘉喜不由得心底冷笑。体面能当饭吃么?自“戡乱之变”后,郑家坠入尘泥,尝尽冷暖。这个家一半靠嘉喜起早贪黑咬牙撑着,另一半全凭姨娘放下身段、里外张罗。嘉喜少时最厌恶姨娘那副泼辣计较的模样,可这些年在市井间摸爬滚打,她才慢慢品出,要想活下去,就得要姨娘这般豁得出去的厉害劲儿才压得住场。她甚至觉得自己待人接物的眉眼神情里,也渐渐染上了姨娘的影子。

反倒是她亲娘甄太太,终日泡在旧梦里,不是哀叹命苦就是怨恨她那死了的爹,惹得嘉喜一见她蹙眉就心头烦乱。

虽是这样想,可她心里还是不由自主地冒出个念头——若姨娘真打定主意改嫁,也并非坏事。珩儿是姨娘的命根子,改嫁必定要带他走。他转眼就要开蒙,束脩、笔墨、拜师,哪一样不要真金白银?邱大叔开着肉铺,家境殷实,姨娘带着珩儿过去,断不会吃苦受穷。

天色渐渐泛出鱼肚白,长街上行人渐密。买包子的主顾排起了小队,三人直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直到天大亮,早市人潮散去,店里才总算安静下来。

嘉喜扶着后腰缓缓坐下,一阵酸胀自腰间蔓延开来。她端起桌上的粗瓷碗,将温热的茶水一饮而尽,手背随意抹过唇角。门帘不知被谁掀开未落好,漏进一隙寒风,她也懒得起身收拾,只怔怔望着那晃动的帘隙出神。

帘外光影流转,先是个年轻货郎挑着担子叫卖,转眼又见个锦帽貂裘的官人策马而过。这浮世巷陌里,有人为温饱奔走,有人为前程匆忙,各有各的煎熬,各有各的愁肠。

这不,门帘哗啦一响,她的烦心事便找上门来。

来人是个锦衣公子,披着银鼠灰鹤氅,生得玉面朱唇,通身的贵气与这烟火缭绕的铺子格格不入。他眸光在店内轻轻一转,便定定落在嘉喜身上。

嘉喜撩起眼皮一瞧,小脸当即一沉,背过身,熟视无睹。

那公子快步绕到她身前,见她紧紧抿着唇,板着一张娇艳面孔,不由放软了声音,“岁岁,岁岁……”他连唤着她的小字,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讨好,“你还在恼我。”

嘉喜就生于冬至,民间俗称“亚岁”,祖父便为她取了这小字。只是这小字,除了眼前人唤过,平日连她娘都不曾唤。

她嗤笑一声,不咸不淡地:“我做什么要恼你?你是我什么人?”

公子也不拉凳落座,径自在嘉喜跟前半蹲下身,伸手欲捉她的手,瞥见屋里还有旁人,只得讪讪收回。闵姨娘同珍儿忙着收拾锅灶,只作不见。

“你再容我些时日可好?”那公子凝视着她,阒黑的眸子里十二分真诚,“我定催着父亲尽快往府上下聘。”

嘉喜这才回瞥他一眼,清凉凉一笑:“别,可千万别。您徐四爷是什么身份?金陵城里响当当的国公府公子,我郑嘉喜如今不过是个卖包子的,哪里高攀得起。”

她如今已十六了。六年前梁王以“奉天讨逆”之名自河北起兵,历时二载攻入京师。城破之日,嘉喜的祖父与父亲拒易其主,双双殉节。新帝虽念在与祖父昔日师徒情分,未将郑氏家眷下狱问罪,家产却尽数抄没,显赫一时的清贵门第,转眼零落成泥。徐、郑两家虽早有婚约在前,老国公爷重信守诺,在世时力排众议,执意履约。然前年老人家逝世,徐府态度便急转直下,婚期一拖再拖,聘礼迟迟不发。近日金陵城中更是流言四起,皆传徐家正为他相看别家闺秀,退亲的意思,早已明晃晃地写在了脸上。

嘉喜顿了顿,指尖拍打着衣袖上沾的面粉,轻飘飘道:“此一时彼一时,幼时的婚约只当是戏言,不如就此作罢,也省得耽误四爷觅得良缘,平白惹人笑话您与市井女子纠缠不清。”

徐靖言怔怔地望着她,方才还带着几分急切的脸霎时失了血色,灰败凄凄:“你非要拿这样的话来伤我么?”

嘉喜避开他的视线,垂首理了理皱起的衣袖,寒着脸站起身,径自朝里间的储物室走去。那储物室本就窄小,墙角堆着半袋面粉、几捆大葱,油罐与陶瓮挤作一团,蒸笼竹筛层层叠叠摞到梁下。

他仍僵立在原地,像是被人攥了把檐下的冰凌,直直捅进心窝。这些年纵有争执,她也从未将“退婚”二字说出口。徐靖言此刻无端生出恐慌,仿佛她真要化作指间流沙,任他如何紧握都留不住。待惊醒时,已追进那片昏暗,在弥漫着面粉与酱醋气息的狭小空间里,慌乱地攥住她微凉的指尖。

“岁岁...”这储物间窄得只容二人贴身而立。他将她堵在墙角,她偏头避开视线,可两人衣袂相缠,呼吸交错。她掌心抵着他胸膛,执意要隔出分寸距离。

“我只恨不能将心剖出来给你瞧。这些年我心里从来只装着你一个,连梦里都在盘算如何早日迎你过门,让你不必再受这些劳碌辛苦。”他声音有些微微发颤,温热吐息拂过她额间,“你信我这一回,好不好?”

嘉喜终于转回头,眼尾泛红地睨着他,见他眉宇间尽是焦灼与诚恳,心头那点硬气忽然就化了,嗓音也跟着软了下来:“我听说府上正为你与馨儿议亲,可有这事?”

“那都是祖母与母亲的意思,我早已禀明她们,此生非你不娶。”徐靖言急忙辩白,嘉喜的手掌下,那颗心正强健有力地搏动,一如这些年来他待她的情意。

他爱她的,她岂会不知?可这远远不够。爱这东西,虚无缥缈,最没定数,风一吹就散了。她必须将它落到实处,牢牢攥在手里。她要的,是依托这份情,成为他名正言顺、三媒六聘的妻。

“我不信。”她斩钉截铁,眼波在他面上轻轻溜过,语气半幽半冷:“我与你青梅竹马不假,可馨儿是你表妹,何尝不是自小跟在你身边?她年年入府小住,同你朝夕相处,谁知道你们二人都有过什么。那样一个玉做的人儿,性情又温婉,比我不知道强多少倍,我不信你从未动过心。”

“你怎得总揪着这事不放。”徐靖言被她这没由来的醋意搅得哭笑不得,正要辩解,可一低头,瞧见那对水汪汪的无辜杏眼,又娇嗔又委屈,顿时就泄了气。

他无奈地笑了,摩挲她一侧粉腮,柔声道:“谁说她比你强了?在我心里,便是九天仙女下凡,也及不上你分毫。”

嘉喜恼得一把拨开他的手,眼尾斜斜睨过来时,目光又艳又厉,“你就会说这些没用的。”

他又来揽她腰,情意绵绵望她:“我说的句句肺腑之言。”

他自幼与她比邻而居,又定有婚约,在乌衣巷的青石路上朝夕相伴,形影不离。他年长两岁,总爱跟在她身后,看她梳着三小髻,颈间悬着璎珞,叮叮当当地在园中扑蝶;她也恋他,委屈了便扑进他怀里掉金豆豆,得了什么新奇玩意儿,总第一个捧到他眼前。

后来郑家遭变,她搬去了下游的花角巷,那年她刚满十二。离别那天,她格外平静地同他道别,转身登车,消失在巷口。

他舍不下她,起初日日偷偷跑去见她。眼睁睁看着昔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儿,蹲在河边浣衣,踮脚晾衫,围着灶台生火做饭……那原本软糯的手指,渐渐磨出薄茧,可在他面前却仍紧紧攥着,不肯泄露半分脆弱。他立于巷口,望她纤瘦的肩、单薄的背,心头酸涩难言。那一刻,他只盼着岁月能快些走,他能快些长大,早日把她娶回家,好好护着,再不叫她受这般苦。

生活将她磨砺得与深闺娇养的姑娘全然不同。她像一只曾被娇宠、却遭遗弃后不得不自谋生路的狮子猫,依旧保有雪白蓬松的毛发与骨子里的高贵,却也在市井烟火里学会了讨价还价、起早贪黑、撑起家门。那双曾漾满天真烂漫的眸子,既残留着与生俱来的娇憨慵懒,又闪烁着为生计奔波的警觉与坚韧,是一种糅合了娇养出的优雅与挣扎出的生命力的矛盾又鲜活的美。

岁月如惊鸿踏雪,倏忽间青梅已累累满枝。他与她皆已长大,正是该做夫妻的年纪。他恨不能立时三书六礼齐备,堂堂正正将她迎入怀中,从此将她妥帖珍藏,不让她受半点风霜,不让她再蹙一次眉头。

往后岁岁年年,但得与她朝暮相伴,便日日都是好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