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假卧底女主求生日常 > 第22章 第 22 章

假卧底女主求生日常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咕噜老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2 20:29:20 来源:文学城

春和景明,山苍苍,水漾漾,范溪县背靠小蜂山,最初是因有人在这座无名山上养蜂而得名。

陆绥珠日日走街窜巷,想要盘下一间铺子,为自己谋个生计。

既然决意在此长居,出门采买时便不可避免的露脸,外乡人在这县里格外引人注目,更何况她还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

面对众人毫不掩饰的打量,陆绥珠也只是时时微笑,不敢轻易透露名姓,也鲜少与诸位叔婆说自己往来经历。

即便已如此谨慎,他们还是挑挑拣拣的编凑出一个因无子而被丈夫休弃,不得已背井离乡的凄苦女子的一生。

累了一天也没有寻到地段好,价钱合宜、老板又实在的铺子,陆绥珠疲惫的锤了捶肩膀。

人都没坐热乎,便听见有敲门之声。

门口站着一对年迈的夫妇,脊背佝偻,虽皱纹明显,人却很慈祥,她们俩看见陆绥珠的时候明显愣了一下。

站在门口半天也没说话。

“你们有何事?”

陆绥珠微微拧眉,人始终守在门口,警惕之心不曾褪去。

张伯用胳膊肘轻拐了一下李婶,李婶才像刚反应过来,摊摊手开始介绍笑呵呵的介绍起来自己来。

“我们是隔壁的邻居,听说这里新搬过来了一个小娘子,便想着过来瞧瞧。”

二人手里还提着几个苹果、梨和几串葡萄,言语动作神态皆是憨厚朴实。

虽然觉得这对老夫妻突然造访有些怪异,看在水果的面子上陆绥珠还是道谢,把他们两个请了进来,让芳甸给他们斟茶。

“不知二位怎么称呼?”

“姑娘年纪轻,叫他张伯,叫我李婶就行,县里人都这样叫。”李婶儿人活络,说话时眼睛笑嘻嘻的,很容易让人卸下心防。

可闲谈间,那眼神却始终黏在陆绥珠身上,仔仔细细打量不休。

被盯得有些不自在,陆绥珠子向后倚了倚,也不太客气的发问:“我赁宅子的时候,没见这附近有人家,更别说是邻居了,不知张伯,李婶家住何处啊?又是从何处听说我住在这里?”

李婶一下子顿住,张了张嘴没说出来,张伯接过话来,用苍老粗哑的嗓音回答:“嘿嘿,这范溪啊就这么大,我们都是这里的老人了,自然什么都知晓的。”

县里传话快也是必然,见陆绥珠点点头,李婶儿放下心,继续张嘴打听,用满是皱纹与厚茧的手亲昵的拉过陆绥珠。

“姑娘年岁几何啊?”

“未至桃李。”陆绥珠回答模糊。

“可有婚配了?”

“早年有过婚约。”陆绥珠信口胡诌。

“可有亲眷?来这范溪是为何?”

“父母抛弃,来此寻亲。”此言真假参半,陆绥珠肩膀微微耸动。

一听这话张伯和李婶对视一眼,连连起身告辞,脚步匆匆似有虎狼追逐,脊背弯的也不那么厉害,一话未留夺门而出,须臾便不见了踪迹。

“岁数大可真爱打听闲话。”芳甸摇摇头,面上表情一言难尽。

陆绥珠也并未多想,只当是那闲的爱牵红线的的老人,听闻她举目无亲,便觉得孤女难以做媒,这才不置一词,匆匆离去的。

没过多久,便又传来笃笃的敲门之声,路边无人看管的小黄狗撅着屁股吠个不停。

陆绥珠随手拿起一把扫帚攥在手心里,才让芳甸才去开门。

张伯和李婶去而复返,后边又跟了一对约四荀的中年夫妇,男人身着浅绿绣鸂鶒官袍,其色泽斑白陈旧。

身旁站着的夫人亦是朴素无华,一只手攥着绢帕,另一只手紧紧拉拽着丈夫的袖口,似有点紧张。

不知为何,看见这二人陆绥珠心头升腾起奇异之感,像是一团棉花在喉咙里弹跳胀大,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院中唯一的柳树嫩芽青青,晃着春意。

沈著上前半步,宽大的衣袖尽是清风鼓动,他嘴唇微张,仔细的端详陆绥珠。

已经算是逾矩的目光,陆绥珠却丝毫没有想要闪躲之意,好似断定眼前之人不会伤害自己。

“女……儿?”沈著声音透着不定。

这两个字一出,好似万千黄亮星子一齐坠地,模糊了眼际,耳边也有似嗡嗡蝉鸣般的回音,陆绥珠一时错愕。

手里的扫帚也掉在了地上,发出不轻不重的响声:“什…么?”

见这父女俩都如此沉得住气,林雁却是再也绷不住了,将犹犹豫豫的丈夫推到一侧,直接上前抱住了陆绥珠。

“文葭,我的女儿啊,娘亲终于找到你了,可疼死娘了。”

被这突然起来的重量冲击的有些发晕,眼泪一瞬间不受控的滑落,沾湿了桃粉胭脂染的面颊,这种温暖的怀抱只有小时候才会有。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虽然令人心中欢喜,可陆绥还是免不了担忧害怕,怯怯的开口。

“你们…会不会是搞错了?”

林雁松开了陆绥珠,拿出绣帕擦了擦眼泪,很多话都想说出口却统统哽在喉咙,只顾将流出的眼泪擦了又擦。

见这情形李婶十分有眼力的上前,拉过陆绥珠的手,慈爱的看着她:"不会错的,老奴是看着你和少爷长大的,从见你的第一眼我和你张伯便怀疑了,你和小时候的模样像,都没怎么变。"

张伯在一旁附和点头,弯着腰带着笑,声音粗哑却很和善:“小姐若是瞧见了少爷便知道了,你们俩都生的像爹,模样俊得很。”

“…爹?”

陆绥珠尾音上扬,剪水双瞳轻颤间目光直直的打在沈著身上。

从进这院子里只说了一句话就沉默到底的沈著,失措的愣在原地,也不知安抚哭到说不出话的妻子,也不知对女儿嘘寒问暖。

听到这微弱的一声“爹”竟毫无征兆的突然转过身,大跨步迈出了院子。

看着他张惶离去的背影,李婶露出有些嫌弃的表情,啧了一声:老爷一向沉稳老练,这是高兴傻了,不知道盼你回来盼了多少年,你瞧他今年也才四十又一,两鬓的头发却都白了大把。”

扫帚倒地上被风吹起了摩擦之音,好一会,沈著才又回来,面色如常,声音沉静严肃,说了一句。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唯袖口处一小片湿润,颜色深了少许,此时被他小心的掩藏在了身后。

待到眼泪都流尽,大家调整好了情绪,一起绕矮桌坐了下来,林雁和沈著一左一右的坐在陆绥珠身侧,张伯李婶坐在对面,芳甸不愿扰这暖人时刻,兀自在厨房备茶水点心。

水煮沸的声音咕噜咕噜在这深深庭院中,漾着暖意。

多年未曾相见,陆绥珠捏着衣角有些拘谨,父母亦是小心翼翼,基本话都靠着李婶和张伯说。

“洪水冲走时我年岁尚小,又受到了石头撞击,到现在我也只记得我的家乡似在南边,我是有父母的,其余一概记不起来了。”

想着这些事陆绥珠难免有些神伤,幼时一路辗转流亡,遭人羞辱,可天灾面前她亦是无人可怨。

好不容易沈知著鼓起勇气想要拉一拉女儿的手加以宽慰,人却早就被妻子揽在了怀里,伸出的手只得悻悻地捋一下胡子,当作无事发生。

“没事的没事的,这些事情爹娘以后会慢慢的和你说。”沈雁如水的双眸中尽是怜爱与愧疚,伸手将陆绥珠碎发别在耳后:“你哥哥若是知道你回来了,定然要欣喜万分。”

“当年突发洪水,谁都始料未及,我和你爹忙着救灾搭救百姓,唯独忽略了你们兄妹俩个,你哥看顾你时,一个不留神就被洪水冲走了,他这么多年也是日日愧疚。”

“但其实最对不起你的人是我们,都是爹娘的错。”林雁声音已经哽咽,强忍泪水。

多年颠沛也好,经受磨难也罢,事已至此,陆绥珠也早已释怀了:“无妨,此生还能回家已经很好了。”

“老爷,你快写信告诉少爷一声吧,他若得知小姐平安归家的消息,定能安心备考,金榜题名的。”张伯好心在旁提醒。

陆绥珠想起刚出码头时张贴的那张红榜上写的正是县令之子,有些不确认的问:“我哥可是名叫沈文蒹?中了解元,已经赴京了的那位。”

“是啊,你们兄妹俩名字各从《蒹葭》中取了一字,当初怀你的时候,你爹就料定会是一个女儿,他希望你如初生芦苇一般随心自在。”

失而复得太让人欣喜,以至在场无人追问陆绥珠是如何得知兄长名姓的。

“天色不早了,不如我们先回家。”

沈著背着手弯着腰,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些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哄诱。

桌下的手抠着指甲,陆绥珠双膝紧并有些扭捏:“我……今天先不想回去。”

沈著和林雁一阵失落,也不敢多问,默默等着她张口。

“我还要收拾收拾东西,明日你们再来接我回去可好?”

等人走远后,院子又恢复了冷清寂静,陆绥珠伸出来胳膊掐了一把,痛意明显,可还觉得有些不真实,似漂浮在太虚幻境中,虚虚实实如梦似幻。

“姑娘不是盼了好久与父母团圆么,如今这是近乡情怯了?”芳甸坐了下来,可谓是一语道破她心中所想。

陆绥珠也没反驳,浓密纤长的睫毛忽闪轻眨,看着攀爬起的圆月,也不知道自己这股无名的情绪是由何处来。

“对了芳甸,我与裴府和东宫之事,一定不要和任何说。”

“我明白的,姑娘。”

明月皎皎,照的庭下积水如冷白银霜。

胸口的伤虽未至要害,可牵扯间还是会有不浅痛意,裴府的一切都是真的,又好像在慢慢消逝。

十五的月亮都是圆圆的,范溪的似乎还更加清澈透亮,可她也有些想念上京,走时匆忙也未向圆圆,秦五娘道别,也不知师傅云游到何处了,此生是否还能相见。

还有他……那样清冷孤傲的人会不会为她的死而难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